- 资质:AGA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8.2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20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北京-朝阳-798
您所在的位置: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画廊动态>正文
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近年来的经济文化融通越来越多,艺术界的交流更是速度加快,频率加大,尤其近年掀起了艺术市场的狂澜,许多来自台湾艺术圈的人士,被祖国大陆的艺术氛围吸引而来,悄然数年坚持下来,已经深度融入。林明哲所领导的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就是台湾艺术产业挺进大陆队伍中的代表。从20世纪80年代林明哲钟情大陆绘画艺术开始,他领导的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已成为中国自“85新潮”以来,架上绘画发展的强
大支持和赞助者之一。2005年9月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开幕,正式拉开了山艺术文教基金进驻中国大陆的序幕。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多年以来践行的成功收藏策略,可以对后来者有所借鉴。
初期的艺术家网络建构
1990年成立的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初名炎黄艺术基金。山艺术文教基金董事长林明哲,1949年毕业于台湾科技学院系统的美术工艺系,但毕业后他并没有直接从事艺术创作,而是进入了房地产业,组建台湾山集团,后成为台湾房地产巨头。艺术专业出身的他,个人艺术品收藏的历史可以从19岁时算起,早年买的一张清朝皇族后裔溥儒的画作,开启了他收藏书画的兴趣。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因为两岸的关系原因,台湾可以见到的介绍大陆视觉艺术的书籍,只有一本陈宁德编写的《大陆艺术》,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大陆的视觉艺术发展,从那本书里,林明哲知道了陈丹青、罗中立、何多苓,传统水墨画的吴昌硕、齐白石等一大批不同时代的大陆艺术家。
1986年林明哲借旅游的机会,与台湾多位从事艺术品收藏的同僚来到祖国大陆,那一次,他用外汇券买到了宋文治、周思聪、谢稚柳、李苦禅等水墨大家的作品300余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大陆的艺术大潮也正如火如荼的时候,在林明哲的努力下成就了海峡两岸交流展,也在那时,他与周思聪、艾轩、刘春华、李可染等艺术家相识,通过艾轩还结识了罗中立、何多苓等艺术家。从那时起,林明哲便开始花费大手笔用于艺术品收藏和推广事业,在收罗和欣赏绘画的同时,他也把他喜欢的艺术家的作品大量介绍给了他台湾的同好们,并成立了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细数下来,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对大陆艺术的钟情也已有20年的时间了。
长期的艺术收藏策略
山艺术文教基金是由台湾收藏家出资运作的一个公益性基金会,多年来基金会旗下筹办了美术馆,策划了《山艺术》杂志,开办出版社,作为推动文化艺术的舞台,做好了推广艺术的外围准备。新中国建立后,台湾失去了有关大陆艺术的所有资讯,黄胄、李可染、陆俨少是许多台湾人从未听过的名字,因为对中国内地水墨画抱有浓厚的兴趣,后来又有了对中国内地油画的浓厚兴趣,对中国内地油画的未来道路由衷地抱有信心,山艺术文教基金笼络了周围一干喜爱收藏的朋友,大家希望为优秀的年轻艺术家成长、为大陆优秀艺术的壮大出一分心力,他们的举动也曾引得台湾艺术家颇为不满,因为炎黄美术馆中十有八九的展览在推介大陆艺术。
林明哲认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外部的大环境诱使中国艺术得以迅速成长,是未来中国艺术融入世界潮流的希望。也的确如他所料,这些年来,中国油画走出了自己创作的思维,中国油画中体现出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是土生土长的,也是真正属于中国的资质,这些都令林明哲由衷地感到欣慰。作为商人的他投入没有白费,在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风暴中,山艺术文教基金坚持保住藏品不出手,在随后的一轮艺术上涨情势下,这些蔚为大观的艺术品得到无限升值。2004年和2005年,林明哲先后在国内知名拍卖公司上海保利和北京翰海举行“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藏品”专场拍卖会,2004年上海保利的专场拍卖以100%的成交率和超过1500万元的成交额引起了轰动,拍品之一的吴冠中1994年创作的《墙上秋色》在当年以324.5万元成交,成为吴冠中在拍卖市场走强的风向标;2005年北京翰海推出的“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藏品”专场拍卖共76件拍品也以3535万元成交。林明哲透露,当年自己购买何多苓和艾轩合作的油画《第三代人》时花了大约一万美金,时至今日这张画最新的交易价格已达到了数百万元人民币。
作为忠实的艺术饱有者,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与当年还年轻的艺术家们一起成熟,见证历史。1992年林明哲出资创办了四川美术学院“罗中立奖学金”。多年来,他们始终抱着远期投资的气度,以大量收藏的策略收藏了多位艺术家的绝大多数优秀作品,上世纪80年代,凭借投资房地产业带来的巨大财富,采用大量收藏的方式,几乎将“伤痕”、“乡土”和“唯美”三大流派的所有代表性作品吸纳旗下;90年代初期,又以非常低的价格从欧美市场收购了旅法艺术家赵无极以及法国的柯罗等一系列世界顶级的艺术作品,山艺术文教基金所掌握的俄罗斯油画数量是在俄境外最可观的。与此同时,林明哲积极为山艺术文教基金的藏家们做藏品规划,并不遗余力地为选中的艺术家作宣传、办画展。在有计划的收藏规划指导下,林明哲及山艺术文教基金的董事们手中收藏了数量可观的中国内地当代艺术作品。这些年来山艺术文教基金主持先后在世界各地、东南亚和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为吴冠中、程丛林、罗中立、何多苓、周思聪、闻立鹏、贺慕群等一大批艺术家举办不同规格的个人展览和艺术家群展,并多次组织山艺术文教基金出资为艺术家举办世界各地的巡展。
稳健有效的鉴藏标准
艺术品收藏是考验一个人选择能力强弱的最佳方式,乱花渐欲迷人眼,每个时期的艺术家总是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时间会让经典的艺术家留在历史中,林明哲及领导的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选择艺术的标准可以用“经典”来诠释。作品中要体现民族性,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油画虽是外来的绘画形式,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也要走出自己的方向,中国油画就要有中国的痕迹;优秀的作品要反映时代性,他说,汽车属于今天这个时代,画汽车却不一定体现了时代性,人的精神和观念是意识深处最深层的对时代性的反映,人类生活的行为模式才是最富时代性的,人的思维中刻着时代的烙印,聪明的艺术家懂得把时代性机智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就如同罗中立当年画的父亲是上世纪80年代的农民父亲形象,但今天罗中立笔下的农村父亲不会再是蹲在地上抽烟袋的形象,捕捉到了时代的讯息艺术家才能进步。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作品的绘画性同样重要,个人的绘画语言是艺术家自己的标志,反映艺术家的头脑和智慧。架上绘画永远在乎绘画性,绘画性和观念性都是一个艺术家需要具备的特质,缺一不可,艺术要扎根于生活,创造出来的才是打动人心的,即使请助手,最终完成的作品仍容纳艺术家的思想。优秀的艺术都可以用这个标准来度量。
收藏艺术品是一件十足的个人行为,对于艺术,林明哲有自己的喜好和选择,他的审美眼光也从不为外界所囿。在林明哲看来,真正能带来长久乐趣的门类只有绘画,可以长久地愉悦自己,绘画可以投资,也可以不求任何回报地收藏保存,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弥足珍贵的财富。当代艺术包括行为、装置、架上绘画,林明哲选择了最具回报性的架上绘画,正是因为他带着温情和真诚在扶持绘画,才与艺术家们结下了长久的友谊。正是对中国绘画必将成就一番事业的坚定信仰,当许多人刚刚意识到欣赏艺术可以赚钱时,林明哲和山艺术文教基金已经可以操控市场价格。林明哲说,中国大陆艺术市场还处于投资阶段,投资是带有目的性,收藏则是家族的、长期性的,大陆艺术市场尚在成长探索。许多人短时间的收购转而脱手这只能叫做投机,他说投机客永远不可少,占有一定的比例仍是健康的市场,市场处于上升期时,投机客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在市场达到饱和开始下坡时,需要警惕投机客的破坏作用。
林明哲说,在台湾地区,基金会属于财团法人,是公益事业,享有免税特权,捐赠属于全社会,基金会不能倒闭,一旦面临倒闭所有的资产会属于政府,基金会也是一种有效的避税工具。林明哲同时是李可染基金会的董事,基金会后面会有若干的董事成员共同决策基金会的动向,平日化整为零,遇到展览可化零为整,这正是基金会推广艺术的最大优势。林明哲举例说,比尔·盖茨的慈善基金会向国家捐献了56亿美金,保罗·盖蒂的美术馆也曾向国家捐献过200亿美金。在他心中,有一张更宏伟的蓝图——深耕大陆、推向世界,山艺术文教基金会庞大系统的收藏,在华人世界已经是表率,他们也在悄然参与艺术史的塑造,慢慢建构起华人世界的典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