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华艺莎艺术中心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0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
您所在的位置:华艺莎艺术中心>画廊动态>正文

艺术国力密切相关:中国当代艺术为何潮涌东南亚

2011-04-15 11:06:07          

  3月24日晚7时,由印尼林大画廊主办的“川流”——四川艺术家16人作品联展在印尼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汇集了俸正杰、俸正泉、郭晋、陈可、曹静萍、陈文波、李季、杨劲松、肖平、吴建军、任小林、杨冕、杨千、张小涛、赵能智、钟飙等16位四川籍画家的作品。

  就在本次展览举办画展前夕,今年开年之初,已有数位内地一线当代艺术家相继在东南亚办画展。1月19日,郭晋,印尼博物馆;1月24日,周春芽,印尼国家美术馆;1月28日,俸正杰,新加坡美术馆。如此频密的展览显示,中国的当代艺术正受到东南亚藏家的普遍关注和追捧。

  盛况

  印尼前总统梅加瓦蒂

  捧场中国艺术家画展

  中国当代艺术在东南亚艺术市场热度空前,东南亚的许多机构不仅把画廊开遍了东南亚,也早把分支机构开到了中国,来自雅加达的林大画廊,2005年就来到中国,先后在北京、上海开了3家画廊。

  谈起当初进入中国的想法,林大画廊的主持人马美玲女士说:“‘798’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艺术区,所以在那边占上一角也是一种崛起。”来中国开画廊之前,马女士在印尼做画廊已经有17个年头,当她发现中国当代艺术的需求非常大,非常红火时,身为一个画廊的主人,她肯定也要加入到这行业里面。“所以我在北京开画廊其实也不管有没有优势、劣势,我最主要想在这个最重要的艺术基地上开,因为我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都已经开了很多,有很稳的基础了。”马女士说。在北京的林大画廊开业后,马美玲甚至没有考虑有没有客户群体,“难听点说在北京没生意做我都不怕,占到一角就开心了。”

  趁着这股热潮,在印尼已经经营了3年画廊的vanessa也决定在北京画廊业占据一席之地,2006年年底,华艺莎艺术中心进入北京,成为北京众多画廊中的又一家印尼画廊。

  除了东南亚画廊进入中国外,中国艺术在东南亚的热潮度与国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不少艺术家或艺术机构受邀纷纷踏入东南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些艺术家在东南亚的展览也获得了极高的礼遇。在周春芽、俸正杰的画展开幕的时候,当地政府有关高层都热情致辞,俸正杰的画展还请来了印尼前总统梅加瓦蒂前来出席并发表演讲,足见东南亚国家的高层对中国艺术家的重视。

  原因

  东南亚买家看好中国经济

  所以投资中国当代艺术品

  在中国艺术影响下,东南亚当地的艺术家也开始发力,在相关藏家和机构的帮助下,开始踏入国际市场,中国香港苏富比、佳士得的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东南亚板块应运而生,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可见中国艺术和市场已经深刻地影响并左右着东南亚的市场和艺术,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这种影响还将急剧扩大。很多人看好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认为中国艺术还将有巨大空间。

  说起中国当代艺术在东南亚的这种影响力下,周春芽肯定地说:“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为艺术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机遇。“中国的经济发展了,海外的华人也随之更有面子了。这种感觉非常强烈。”20多年前,周春芽在德国留学,那时几乎没有画廊愿意代理他的作品,如今却邀约不断,而且,中国当代艺术家在世界顶尖的艺术盛会上已经可以和一些世界级的大师平起平坐,这一点令周春芽感慨不已。在他看来,东南亚买家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看好的是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作为投资的回报和价值。

  华侨华人喜爱

  来自祖国的文化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缘何在东南亚有如此的热度,刚刚在印尼国家美术馆办过展览的画家周春芽说这与东南亚和中国的历史文化渊源有密切的关系。据周春芽介绍,目前在东南亚购买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买家和藏家,多是当地的华人、华侨。中国艺术品在国际上交易的数字大部分还是出自于华人。

  “地理上离得比较近,从文化的渊源来看也是比较近的,文化是非常接近的。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东南亚有大量的华侨、华人。”而且,东南亚的经济比较早就蓬勃发展,这些国家在中国经济起飞之前,就比较富裕,他们在艺术市场上的投资和他们的经济有很大关系。“加上华人的因素,都使他们对中国的艺术更感兴趣。”周春芽说。这次在印尼办展览,周春芽明显感到在感情上和东南亚人很容易沟通。“从语言到人的交往方式上都没有隔阂,非常熟悉,感觉整个亚洲像个大家庭,有着文化上非常接近的东西。”

  的确,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交流源远流长,许多华人都在东南亚扎根后茁壮成长,新加坡有70%是华人,说普通话的人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而且,在新加坡、印尼这些国家,华人在当地的显赫身份和滚滚财富决定了他们对来自祖国的文化艺术的喜爱。据了解,在印尼,饱藏中国艺术品的大藏家不下几十位,数量都在几百甚至几千件之多,种类涵盖了油画、雕塑和中国书画等。而新加坡也有不少大藏家身卧其中,其中印尼前总统梅加瓦蒂就藏有3000多幅中国的艺术精品。

  中国画家近期东南亚展览活动概览

  展览名称

  “Beauty or Violence?”王中华新加坡个展2008

  “川流”来自中国的新绘画·四川艺术家16人作品联展

  《戏幕背后》徐小国新加坡个展

  “本色”俸正杰个展

  周春芽“绿狗”主题个展

  “浮现:郭晋的回归”郭晋个展

  童振刚·幸福·作品展·新加坡

  展览地点

  杨画廊

  印度尼西亚

  国家博物馆

  奥沙画廊

  新加坡美术馆

  雅加达国家美术馆

  印尼国家博物馆

  杨画廊

  雅加达华艺莎

  艺术中心

  “6.5维”史晶个展

  展览时间

  3月1日~3月15日

  3月24日~4月1日

  2月22日~3月25日

  1月28日~4月20日

  1月24日~2月1日

  1月19日~1月31日

  2007年12月15日~12月30日

  2007年11月15日~12月15日

  本报记者对话著名画家周春芽:

  艺术,绝对和国力密切相关

  广州日报记者: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和东南亚艺术市场有联系?

  周春芽:10年以前就有,但那时是非常个别的,比较被动的,主要还是最近3年,从2005年开始,他们主动来邀请、联系,做中国艺术家的展览、买画。

  广州日报记者:就买家而言,东南亚的买家和内地的买家有什么不同?

  周春芽:比起内地的艺术家,东南亚地区的收藏家他们的经验成熟一些。我举个例,比如我们内地的收藏家,买画纯粹是为了投资,不是出于爱好,不到几个月就出手,比如10万元买的,12万元就卖掉,中间赚个差价。东南亚的藏家,他们有经验,他们不会马上拿去卖,而是放5年,放10年。

  广州日报记者:这可能跟他们的经济实力有关系吧?

  周春芽:经济实力是其中一个方面。其实,中国的收藏家也不缺钱,关键还是对艺术的爱好。其实,收藏艺术品主要还是欣赏艺术。他们的经验的确比内地的艺术家多一点。如果纯粹把艺术作为赚钱的工具还不如去做其他的生意。艺术还有个收藏的过程,艺术品挂在家里,收藏者对作品的欣赏、对艺术家的艺术思想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以前对中国的艺术都是不屑一顾的,现在他们都非常重视”

  广州日报记者:那您觉得市场会不会左右艺术家的创作取向?比如东南亚的画商的趣味是否会左右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创作?

  周春芽:以前收藏家的趣味可能影响艺术家的创作,现在不会了。现在的艺术家的个性、艺术都非常坚强了。他没必要去迎合别人,而是完全放手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想法来创作。而且,中国的市场现在和西方是同步的,艺术的价值和经济的价值是成正比的,他们没必要去受任何影响。相反,资金的、经济的支撑和支持反而会促进艺术的发展,艺术家觉得自己的作品更受人尊敬,他们会更加自信了,更加把自己的想象、自己的创作发挥到极致。所以这几年中国艺术家作品的艺术质量是非常好的,这不是我们自己说自己好,而是全世界重要的收藏家、全世界重要的美术馆的馆长、重要的策展人,他们以前对中国的艺术都是不屑一顾的,现在他们都非常重视,认为中国的艺术不仅仅是经济的价值提升了,学术的价值也是非常高的。

  广州日报记者:东南亚的买家和藏家收藏你们这样的一线艺术家的作品,他们对培育新生代的艺术家有帮助吗?

  周春芽:年轻艺术家他们也收藏很多的。你看林大画廊它收藏当代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也是非常多的。也挖掘了很多青年艺术家。他们肯定是一线的也买,年轻的也买,而且买得不少。

  广州日报记者:为什么中国艺术家在东南亚有如此高的礼遇?比如在俸正杰的画展上,前总统发言。是为了繁荣当地的艺术市场,还是他们就是单纯的热爱艺术?

  周春芽:我觉得是两个因素,一个是中国国力的提高,还有呢,对印尼和新加坡来讲,他们对中国的感情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在印尼国家美术馆办展,俸正杰在新加坡美术馆,郭晋在印尼博物馆,我们三个展览挨在一起,这是对一个国家的重视。

  广州日报记者:有一点我不大明白,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一个国家的国力有很大关系吗?比如穷国的一个作品非常优秀的艺术家,收藏家就不会去投资吗?

  周春芽:太大关系了,真的关系太大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一个国家艺术的发展是和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分不开的。你找不到一个国家它的经济非常发达而文化是非常落后的。相反,一个国家非常贫穷,而文化、艺术整体都非常发达也是没有的。

  我们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积淀非常深厚,加上我们的经济飞速发展,我们的这种优势就发挥出来了。现在中国艺术家的艺术质量、品质,和国外的作品完全是站在一个平台上,这也是中国艺术家几十年努力的结果。但最重要的还是中国经济的发展。

  广州日报记者:综合您前面所说的,东南亚艺术市场对于中国艺术家的关注关键还在于我们国力的增强,是吗?

  周春芽:这个绝对是。我体会太深了。我1986年在德国留学,那时不要说中国艺术家,而是中国人的地位太差了,完全没有地位。我觉得中国真的发展太快了。在一个统计中,全世界前20位的艺术家,中国占三分之一,而且前十位中都有很多。而亚洲的前五名全部是中国艺术家,这个不得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