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阿特塞帝画廊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0
  • 印象:
    淡出798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朝阳-798
您所在的位置:阿特塞帝画廊>画廊动态>正文

阿特塞帝画廊举办“月白”李在三个展

2011-04-15 11:06:32          

  2008年7月12日(星期六)至8月19日在北京阿特塞帝画廊举办了“月白”李在三个展。自称“艺术匠人”的李在三是采用在现时代画坛中不经常使用的木炭作为材料,从而开拓崭新绘画领域的画家。一般情况下,木炭用于油画、丙烯画的习作或素描,但对它们来说,木炭是带有树林之灵魂的材料,同样是展开深远艺术世界的动力之一。它虽然是经常容易被踩碾、擦拭、粉碎的木炭,但能够画出富有生命力的竹林或充满动态感的马。他通过竹林要体现的并不是竹子,而是从竹林之间看到的黑色空间。在此黑色空间中,隐藏着他要展现出的秘境。

  解析作品背景

  很早开始,他一直画着夜晚。每天剥开数十个木炭皮,在所有的画幅中去掉白天,只有漆黑的夜晚。他,每天深处夜晚之中。用手触摸着灰色白布或帆布的每一个线条,漫步在深沉的睡眠、幽深的秘境、眩然的渊薮、无知距离的深远之中。还遇见持续面临的夜之光,一切消失后才能出现的光。他画出的是山、原野、树木、花等消失后才出现的“月白”。

  对人类来说,月亮是最古老的镜子。它是思念的表象,又是背面的实体。月亮是最纯朴的人类恋人,就像随着岁月流逝慢慢忘却的初恋。李在三要画出月白,正是源于这样的情绪。他关注着挖开物质与现实的层面后,现代人越想要达到欲望的极点,越往后退走的夜晚和黑暗的历史。站在李在三的作品面前,我们将会沉浸在夜晚的历史之中。作为月光的隐遁者或黑色艺术匠人,对他来说历史总像世纪末的诗人艾茲拉·庞德。在月光下,他的脸经常很美丽。

 

 

  采访

  记者:为什么主要使用木炭?

  李在三:我认为,木炭并不是单纯的色彩,而是黑色空间。

  记者:从什么时候开始画木炭画? 其中有特殊的契机吗?

  李在三: 在10年前,通过画画要给别人带来感动时使用的材料。

  记者:采用木炭画画时,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李在三: 一般情况下,很多人将木炭画看成素描,本人为了将其升华为绘画研究出各种多样的技法。

  记者:开始画竹子,有没有契机或者特别的理由?

  李在三:我经常从“树林”中得到灵感,尤其认为竹子是东方人内心深处的情绪性素材,由此开始画竹子。

  记者:在作品活动中,有没有给您带来影响的人物或作品?

  李在三:在个人方面,我受到了父亲的最大影响,好像传承了古玩钟表修理工父亲的匠人精神。

  记者:通过这次画展,您希望观众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感想、收获?

  李在三:我很想给人带来身处林中的绘画作品及其感动,希望能够成为使观众感到这是无需用语言表达的绘画。

  作家笔记:关于木炭画

  刚开始,同时采用过墨和木炭。后来逐渐偏向木炭,最后发现木炭非常适合我的作品。其实木炭不是“黑色”,而是“黑色空间”。这不是素描材料,而是会话。木炭是烧木而还原树林的灵魂表现体。事实上,我关注的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之间固有形状之外(背后)造就的空间。虽然看不到其黑暗、空白之处,但其中有秘境,可能是一种“超越”。展现出月光照耀下的树林之神灵般存在,因为其中有月之光、月之声及隐血。还有,与“艺术家”相比,我更想成为匠人已去时代的“艺术匠人”。这是因为艺术是一种修炼者的修行过程。我认为:如果胸中怀着大山走下去,无需一定要谈论“艺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