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东方书画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0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四川-成都
您所在的位置:东方书画>画廊动态>正文

梦幻的艺术切线

2011-04-15 11:07:15          

  水彩画家侯秉钧先生供职在上海航天局。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同时是令国人尊敬的中国宇航学会会员。我们知道艺术其实并不是单纯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东西,艺术五彩斑斓的表象深处,是艺术家的人格修养,是文化背景和人生阅历。   航天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为侯秉钧的艺术创作,铺展了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此中的情景,就像星星总是在浩翰的天宇空间才能闪烁一样。   在我看来,航天事业有一种精神、两个特点。航天的精神就是人类对自己生存的未知世界孜孜不倦的探索,就是人类对自身局限的永无止境地超越。老侯从年轻时就迷上了水彩画这门艺术,从写实到写意,从具象到抽象,他像航天人探索外空星际世界一样,不断地寻求着自己的艺术语言,突破着自己熟悉的水彩观念和习惯的艺术表现方式,几十年如一日,一路走来,他从来没有停止对自己的突破。他醉心于色彩与水与纸结合的那一瞬间千变万化的感觉,力求在这种感觉中发现微妙的差异,把这种差异固定、放大,变成自己的艺术语言。   现在老侯的水彩画是一条穿越两个圆形间的艺术切线,大圆是水彩画,小圆则是各种非水彩的美术元素。这条切线像飞船和火箭的轨道,将老侯的水彩探索引向遥远的未来。   老侯不是职业画家,无需卖画为生,也无需取悦市场和买主,这使他的艺术探索获得了一种无所羁绊的心灵自由。这种自由,使他的创作具备了航天事业的第一个特点———想象。从嫦娥奔月到火箭、卫星、飞船,再到人类登月、飞向太空,是人类不断激发的关于想象和创造的一部传奇故事。   他早期的水彩创作,大都具有明显的“模仿说”美学影响的痕迹,是对自然的写真。在描写花卉的时候,他更注重花卉的叶、瓣、色、形等外在真实,包括光影的自然变化和形体质感。读他近期的水彩花卉,已经不再是大自然中那些真名实姓的花卉了,而是通过老侯想象力创造出来的似真似幻的“花非花”,表现的是“花”的韵律、节奏和“花”的气质。有的花已经完全失去它与空间交接的轮廓线,变得那么地朦胧,有一种可感而不可触的美感。有的则由大量的穿插线条或者跳跃色块构成,使具体的花朵形状被重构成了花和色彩的协奏曲。   花,在老侯的笔下基本是想象后的“人化自然”。所以,在老侯的水彩世界里,活跃着的是花的精灵,是花的精、气、神。   老侯的水彩画艺术探索,十分关注对于新的材料、颜料和纸张的开发尝试。近期他创作了一批在中国传统宣纸上创作的水彩画。中国画的用纸和西洋水彩画纸,前者“吃水”,后者“留水”。当色彩进入前者的时候产生的晕化、水痕和许多微妙的瞬间变化效果,都是西洋水彩画纸所无法表现的,也从来没有在水彩画中表现过。在宣纸上,水彩颜色表现的花,变得像雾一样飘忽,丝绸一般地柔和,失去了体积和某种坚硬感,变得极其的温柔和梦幻。而一些粗砺的纸筋,则透过色彩层次,散发出一种迷人般的淡雅和金属般的光彩。从而使花卉在色的丰富性上增添了些许别样的光泽和效果,同时墨和水彩画颜料的结合,则催生了一种水彩画中少见的浅灰调子和笔墨情趣。   正是这些材料和技术上的不断发现和运用,使老侯的艺术探索、艺术想象,得以成为老侯自己的水彩艺术世界。   老侯不在乎外人对他画的评价和卖价,他在乎艺术创作时审美的快乐,在乎航天人气质在艺术中的自然流露。我想,老侯的艺术切线会将飞得更远更远的。   画家简介   侯秉钧1942年生,上海市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水彩画工作委员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东方书画院画师,上海航天局工艺美术师,中国宇航学会会员。   其主要作品为:《申城夜色》入选第七届中国水彩画大展;《巨龙腾飞》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上海美术作品展览》;《腾飞系列》入选《时代风采———庆祝上海解放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余辉》入选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赛,荣获国际荣誉金奖;《申城老街》入选第七届全国水彩、粉画展;《听馨》入选2005年上海美术大展;《飞天》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1990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侯秉钧、武国强水彩作品展》。   其水彩作品多次参加赴美国、日本、韩国、荷兰等国交流巡回展,并被海内外人士收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