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东方书画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0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四川-成都
您所在的位置:东方书画>画廊动态>正文

马海方的京味风情画

2011-04-15 11:07:15          

作者:吴奇   目前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地方美协的美术家,约有三万人左右,而从事专业美术工作或其他行业的业余画家尚未成为美术家协会会员者,其数目至少要比美协会员多几倍、几十倍甚至更多。在这支庞大的美术创作队伍中,确实有不少人,艺术造诣精湛、成就卓著,他们在各种展览、评奖、大赛活动中获奖者大有人在。如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书画》编辑部的马海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990年马海方初次面世的《古都风情》荣获“全国首届风俗画”大奖赛一等奖;1991年创作的《旧京风情》获“全国第一届民族文化风情画大展”一等奖;同年6月又以《旧京人物》获“七一”美展优秀奖,以后几年又获首届“东方书画艺术大展”一等奖、“国际书画大奖赛”金奖等多项。   近几年海方的作品不仅经常出现在全国各地专业美术期刊和中央级及地方的大报上,还刊在《人民中国》和《中国与世界》等外文刊物的封面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鸟人》的海报选用了马海方的一幅《遛鸟图》。   “1995年中国艺术博览会”海方展出的一组北京风情人物画,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观赏和洽谈购画,几天内销售十几幅,并且有几位外国使馆官员预订几幅。最近在丽都饭店举办个人小型画展,展出30幅作品,却售出34幅(有4幅预订),虽然作品的销售情况并不能说明艺术水平之高低,但它至少可以证明作品经受了市场的检验,被社会所承认。   马海方的风情人物画受到圈内外众多人士的青睐,主要原因在于他的刻苦、勤奋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马海方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有扎实的功底和准确的造型能力。读书时速写本从不离身,他画了数以千计的各种人物的速写,甚至看电视时,他仍可用极简练的几笔勾画出银屏上的人物形象。80年代,他曾创作过不少连环画和文学插图,调入《中国书画》编辑部后,由于工作关系,使他有机会接触较多的古今名画和当代著名画家,因之他开始中国画创作。   艺术贵在求异、创新,如果跟前人亦步亦趋很难有所突破。海方曾为此困惑、苦闷、徘徊,不知度过多少日日夜夜苦无良策。一次在翻阅过去的速写本时,一幅幅街头即景映入眼帘:老年人晨练打拳的、遛鸟的、路边理发的、修鞋的、庙会上各种小吃摊  何不将这些北京人最平凡的生活片段纳入画面,于是以表现北京风情民俗为内容的水墨人物画成为马海方的主攻方向。   描绘北京民俗风情,就要京腔京味十足,而海方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并对普通百姓有深厚的感情,他笔下人物的神态、外貌以及服饰、场景都京味十足。   海方的民俗风情画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现在的北京市民生活,如由“烤白薯”、“羊肉串”、“打豆汁”、“戏迷”、“卖瓜”等组成的《北京风情》组画;另一部分是忆写老北京的风土人情、五行八作以及老天桥民间艺人谋生的情景,这方面的题材,集中的表现在20米长的《旧京风情》长卷之中。上述两方面内容虽有不同,但都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这些作品犹如陈酿的老酒,使老北京人重新品味到记忆中的甘甜,对现代人了解过去也是一种启示。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近些年似乎不再像过去那样被人重视,但马海方所以能取得上述成就仍然归功于他有深厚的生活基础。   马海方把山水、花鸟及其他画种的运用到人物风情画剧作中,丰富和发展了人物画的表现手段,他一方面继承了古代笔墨奇逸的文人画传统,又紧密的联系生活实际,以简洁概括的笔墨,生动地表现人物的神情动态,形成了风趣、典雅、含蓄、幽默、耐人寻味的独特风格,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而且在日本、韩国以及港台地区也享有盛誉。   (文章来源:《北京工 报 1996年2月14日 星期三农历乙亥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第444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