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深圳当代艺术创作库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0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广东-深圳
您所在的位置:深圳当代艺术创作库>画廊动态>正文

十二项艺术活动掀起深圳艺术狂飙

2011-04-15 11:09:27          

  深圳是一个有着特殊文化的新兴移民城市,是中国一个最具有包容性和实验性的国际现代化大都市。之所以说她特殊,是因为现实中她的形成和文化生态是一种移动的生态。四面八方的文化汇集一起、五湖四海的艺术空降过来。然而,这种大合唱式的现象形成了深圳在历史的背景下的一种空降式的文化、艺术现象。   深圳文化是一种对内地文化的转化与激活,也是对以香港乃至世界为导向的异质文化的吸收和融合。通过民间的学术活动开展和交流,从而建立或形成具有深圳特色的先锋文化、艺术生态是本计划的初衷。   深圳创库学术顾问:栗宪庭、叶永青、吴鸿、管郁达、茅小浪   总策划:杜应红   活动计划:   1、深圳创库艺术家邀请展(2006年12月2日到22日)广州原子空间画廊   2、深圳当代艺术创作库成立展(2007年一月一日下午三点,深圳创库、客座艺术家作品展示) 深圳创库 策划:杜应红   3、“广州故事”田流沙作品展(2006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下午三点到一月三日)深圳创库画廊 策划:周建萍   4、“两分钟”深圳艺术沙龙第五回(2007年一月一日下午四点,参加艺术家的资料进行一分钟投影展示与艺术家本人一分钟自述,艺术家对作品相互进行质疑,然后展开讨论“当代艺术家的社会学思考”)深圳创库画廊 策划:杜应红(征集作品中)   5、“紧箍咒”、“音乐书写”行为艺术活动(2007年一月一日下午三点半)深圳创库画廊   6、“时尚与生活”当代雕塑、装置作品展(2007年一月六日到二月六日深圳COCOPark)策划:伍时雄(征集作品中)   7、“不动声色”周金华作品展(2007年一月七日到一月十四日)深圳创库画廊,策划:吴鸿   8、“艺术江湖”滇深交流活动(2007年一月一日下午三点)深圳创库 策划:和丽斌   9、“O”当代诗歌展暨朗诵会(2006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下午四点,深圳创库画廊) 策划:莱耳(征集作品中)   10、“过卡”苍鹰摄影作品展(2007年一月六日到二月六日深圳COCOPark正门大厅)策划:野牛   11、“原生态与时尚”邓荣斌作品展(2006年一月十五日到二十五日)深圳创库画廊策划:杜应红   12、第二届艺术诗歌超市展(2007年一月六日到一月十日深圳COCOPark)策划:杜应红(征集作品中,50CM以内的小当代视觉艺术作品)   举办单位:深圳艺术创库 深圳COCOPark 深圳艺术网   一、深圳创库艺术家邀请展, 12月2日,深圳当代艺术创作库作品邀请展在广州原子空间画廊举行,本次展览展出来了来自深圳创库的艺术家邓荣斌、杜应红、花哥、刘红艺、莫峻峰、任晓斌、沈鹭、田流沙、王志忠、吴德生、文杰、熊玮、易国栋、周金华、邹卫、祝欣、吴强、高玉磊、孙建萍、韩世骅、姚锦华、何镒 卓军共22人的35件作品,这是自深圳当代艺术创作库成立后的第一次集体亮相。 展览作品包括绘画、雕塑、装置、行为和音乐、影象等形式,较全面地反映了深圳当代艺术创作库艺术家们的水平以及艺术家们生活的一个侧面。 深圳艺术创库作为深圳第一个民间当代艺术集中创作区,将以后和国内外众多艺术区一起开展更多的艺术交流活动,共同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积极发展。 二、深圳当代艺术创作库成立 深圳当代艺术创作库简称为艺术创库,是一个由艺术家自发组织形式的实验艺术创作基地,没有明显的规章制度,但有不成文的彼此默契。深圳当代艺术创作库成立是结合深圳自身的特点,借鉴了国内外一些成功的艺术区模式,聘请了著名美术批评家栗宪庭、成功策划昆明创库的著名艺术家叶永青;雅昌艺术网主编、著名策展人吴鸿;著名评论家管郁达教授、著名艺术家茅小浪为学术顾问,为保证创库艺术家学术水平与提高影响作坚实的后盾。 艺术创库将整合海内外中国当代艺术资源,通过艺术家进驻、举办展览、学术论坛和国内外学术交流计划,把艺术创库建构成既具有深圳本土特色又具专业化、国际化水准的当代艺术家聚集社区。艺术创库希望充分发扬深圳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做先进文化艺术的试验田,当先锋艺术的排头兵,汇集深圳当代艺术精华创作精华力量,搭建民间当代艺术交流平台,争做深圳先锋艺术对外的窗口。 艺术创库的艺术家创作与开展的活动以当代视觉艺术为主体,辐射实验表演、音乐、影视、多媒体、等跨界领域,一方面整合深圳乃至华南区当代文化资源和进行多层面的艺术交流活动,另方面吸引海内外赋有才华的艺术家,为他们的创作提供展示的空间。艺术创库现进驻有近30名艺术家,其中有架上绘画的艺术家为主以及雕塑、行为、影象、电影、音乐、装置、诗人等多个实验艺术领域。 艺术创库将推出三个主要概念: 1:天天有展览。是将21个大小不一的艺术家工作室门口让出一定空间出来做展示厅,除了我们计划中的展览以为,21个展厅将会轮回更换自己的作品,保证了每天有新作品展示和“天天有展览”的概念。不收门票也将是我们做艺术展览的一种姿态和特色。给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了解艺术、学习艺术的好去处。并希望将市民看展览欣赏艺术作品视为一种自然的生活形态。 2:艺术家原创作品、收藏品。这个概念是相对而言的,每个艺术家都是关注的自己的学术问题,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首先艺术家作品保持了自己的原创性,然而艺术家的作品进入商业轨道后就会跟其艺术成就、社会经济增长等因素而升值。所以,收藏艺术家的作品不仅仅是一件装饰品,而是收藏文化、历史、品位和可以是一种投资的艺术品。 3:时尚。时尚是一种生活态度,艺术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现象、追求生活美的一种态度。深圳的现代化文明建设给人们的时尚生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而创库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则是依托这一时尚概念进行,进而以艺术实验的方式引领一种文化与时尚的潮流。 艺术创库的成立。其包含了对旧工业厂房功能改造与使用,将现存建筑物从废旧工业厂房营造和提升为富有文化价值和人文意味的艺术空间概念,树立先进文化和艺术的品牌,吸引更多的文化艺术团体、个人加盟,以之使周边最终形成一个最具价值和竞争力的先进文化和艺术园区。实现了环境资源与社会价值的更合理利用;艺术家聚居生活与创作所形成的艺术区域,赋予老式工业基地全新的活力与生命;以及在此之上所累积的城市文明与现代化建设的经营与现代商业文化。这些创造性的建设将使得该区域成为中国当代受关注艺术创作基地之一,并成为深圳区域乃至珠三角当代文化的一大热点与景点。 做为一直被号称文化沙漠的深圳,这样的举动这本应该对这帮艺术家的经济承受能力是一种挑战。但经过这么多年这么多文化人的共同努力下、政府正大力护持文化艺术产业的举措下。艺术创库同时又是在最具有开拓性和实验性的城市、在改革开放的发源地蛇口也是这些艺术家们创建之初的一种情节。策划人杜应红说:这也是当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所赋予生活在深圳的艺术家们新的经济命题和社会使命,当然。做为一个优秀的当代艺术家应该对社会和文化建设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艺术创库地址在大南山下,前海大道和东滨路交界口,荔湾大道2号工业楼七层(青青世界蛇口附近),视野开阔。而旁边的蛇口一带由于外国朋友集中生活、工作的元素会让深圳创库产生新的国际文化元素以及影响、将会产生与蛇口乐休闲文化相统一的新文化元素。并且南山做为最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之一,周边环境幽雅,交通方便。生活、饮食居住、具备了基本的理想并将和艺术家生活形成有意思的元素。 “青青世界”则是一个著名的精致农业与观光旅游相结合的生态旅游景点,风景优美、常年吸引海内外众多游客慕名而来。而深圳创库的位置就是去“青青世界”必经之地。 而不远的深圳大学则是可以依托大学的文化和学术氛围,让深圳本土的艺术家和深圳的学子产生互动,并为培养深圳当代艺术的生力军提供可能。为深圳的艺术生态注入鲜活的血液。 艺术创库的另一项功能就是和就近的广州美院、深圳大学、深圳高职院、行知学校、深圳艺术学校等合作,将本项目建设成为美术教育体系中重要、集中、直接的美术写生与创作观摩当代艺术教育基地。利用艺术家聚居地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地自然和风景资源。 在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由艺术家自发或政府组织而形成的艺术家聚居地,这些城市的艺术家集聚地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间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国际上比较知名的有美国纽约的soho艺术区,历经数十年,已经成为世界最著名的艺术家活动与和艺术品交易区;由于soho艺术区的逐渐形成,各种艺术、文化、媒体也很快驻守当地,接着是购物人潮及观光客大批涌来,萧条的城市地块变成条件良好的中产阶级住宅区,显现一片起死回生的迹象。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改造,就是将一个原本要拆除老工业区的加以改造,现在成为一个现代艺术区,进驻了大量的艺术家,创意公司,动漫,奢侈品的品牌发布,带动了设计型的酒店和餐饮,一个以艺术家为主的工作区域,形成了泛视觉的艺术、创意工业和非常跨界的商业街区。 我国也有类似的艺术区不断地在形成。 最知名的是十几年前北京的圆明园画家村,宋庄艺术村,上苑艺术村,以及最近几年发展和兴盛起来的“大山子798”艺术区,其中,更有外国游客把“故宫、长城、‘798’”作为当下北京旅游的三大景观。原本要拆除准备用于开发房地产的“大山子798”艺术区在艺术家的呼吁和努力下,已经得到北京市政府和主要领导的有力支持,暂时得以保留。以及北京的费家村、酒厂、环铁艺术区等,也都是因为艺术家的进入带来了活力和生机。 在四川有“上河美术馆”及系列艺术家工作室(民间私人投资),昆明有“艺术创库”(民间私人及国外艺术基金会投资),在广州有“万绿湖环保艺术山庄”(政府投资改建)和LUOFT345艺术空间、PAKKE19艺术空间,在上海有“苏州河艺术区”、“泰康路艺术家系列工作室”(政府扶持,改建并投资),上海的苏州河艺术区原来是40年代以前保留下来的废旧仓库,由于文化、艺术届人士的推动得以保留,已经成为代表上海现代文化建设成就的主要标志之一。 当下,艺术已经成为一种职业,除北京、上海以外,西安、重庆、成都、广西、湖南、湖北、贵阳、海南等城市陆续形成自己的当代艺术创作区域。这些艺术区域的形成,一方面源于艺术家的聚居所形成的规模化效应,另一方面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也赋予、延续和提升这些区域和保留建筑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艺术家、艺术机构、艺术投资者、艺术品交易商、游客等纷纷向这一类艺术区靠拢。 而深圳创库的创建,因它城市特有的魅力和繁荣,以及适当的规模,对于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会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香港比邻的因素(西部通道今年开通后,我们的创库临着出入口,这里和香港就10分钟的车程)。将比这些艺术区和创作基地更具有开创性、知名性、影响性、综合性及地域的扩散性特质。在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深圳创库的民间自发形式具有历史性的开创意义。 艺术创库还有一个常设性的展览概念就是每月一号举行艺术家工作室开放展,长此以往希望在大家心目中形式一种潜意识的常规,就是每到一个月的第一天,可以到深圳创库进行免费的参观,平时艺术家们都是关着门进行创作,而这天则可以和艺术家们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有疑问可以现场进行沟通、咨询。撤除了高雅艺术和普通大众之间的栅栏。 现在已进驻艺术家有:杜应红 邹卫 邓荣斌 田流沙 莫峻峰 刘红艺 任小彬 吴德生 祝欣 周金华 沈鹭 花哥 莱耳 高玉磊 文杰 吴强 王志忠 江因风 何益 孙建萍 梓哲 易国栋 熊玮 卓军 姚锦华 等 三、“广州故事”田流沙作品展(2006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是由广州原子空间画廊周建萍策划,在创库展出。广州故事是田流沙最近刚完成的十米油画巨作的名称,表现了当下社会里的市井生活与新都市现象。作为著名艺术家的田流沙历时近一年完成这件作品,并将他做为一份厚礼呈现给深圳观众。田流沙早在八十年代末参与中国现代艺术的进程,创作了大量的行为及架上优秀作品,并曾为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专题采访。现为“卡通一代”艺术流派代表性艺术家。 四、“两分钟”深圳艺术沙龙第五回 深圳艺术沙龙活动是以深圳当代艺术家们进行交流的一个平台活动,以不定的展示活动和学术主题活动为主,实现共同推动深圳艺术生态的发展和形成。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分别是“深圳当代艺术PATTY”、“都市群体当代艺术活动”、“QQ群聊当代艺术展”和“不要脸艺术狂欢活动”。分别以不同的学术命题展开了艺术思考。本次沙龙活动为“上上艺术沙龙”。上是一个积极进取、崇尚艺术、生活的概念,深圳创库位置在一栋大楼的顶层也符合我们活动心理上和事实上的现实意义。 五、“紧箍咒”、“音乐书写”行为艺术活动; 六、“时尚与生活雕塑、装置展”(深圳COCOPark),这是我们与COCOPark合作举办的艺术活动。COCOPark是深圳中心区集休闲、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是深圳最具建筑特色的购物中心。在业态组合上,另辟蹊径,结合自身独特建筑构造集中打造“视觉购物”品牌。其独特的12条折叠式内街、8大自然光中庭、100米空中天桥、配合6000平方米下沉式露天广场,将时尚购物以空间形式完美演绎。8.5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将给我们的艺术展示带来更多空间的可能。分展策划人伍时雄,现深圳艺术研究会会长,著名艺术家,我们想,本次展览就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态度,艺术家们的艺术作品则是依托这一时尚概念进行,进而以艺术实验的方式引领一种文化与时尚的潮流。 七、“不动声色”周金华作品展计划由著名策展人、雅昌艺术网主编吴鸿策划,做为在北京、重庆、深圳三地游走创作的优秀年轻艺术家周金华,作品却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个性与思考,与他所在的“川美现象”的作品并不一样,他以他独特的个人视角直面社会,观众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和社会学意义。这样的展览对于深圳的艺术家和当下的媚俗现象作品是有讽刺意义的。 八、“艺术江湖”滇深交流活动(2007年一月一日),该活动由云南著名艺术家和丽斌任策划,与深圳艺术家的一次交流互动活动。“江湖”这个词汇由于江湖本身的藏污纳垢以及人们对于江湖微妙的身体经验,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新华字典上对于“江湖”的刻板解释,“身在江湖”、“游走江湖”、“江湖骗子”、“江湖险恶”的下文提示和剧情想像使得这一在中国文化里最具民间神秘色彩和充满变数的词汇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可能性。我们将试图在“江湖”的规则中(或无规则中)展开对中国当代艺术在民间的普及和资源开发。而艺术江湖则更多的是置“江湖”于艺术的语境中展开活动。 九、“O”当代诗歌展暨朗诵会(诗人俱乐部成立),“O”是一个符号,没有具体指向,可又包含多种意义,是终结、又是开始,是一个句号又寓示一个圈子。策划人莱耳,中国最著名诗歌文学站“诗生活”网站站长。我们将原本只是文字的诗歌载体通过投影、装置、文字图片、声音等形式表现出来,倡导一个艺术形式存在和表达的可能性。 十、“过卡,苍鹰作品展”(一月深圳COCO广场),是著名诗人、艺术家野牛策划的观念图片展。苍鹰是著名行为艺术家、音乐人,“裸奔”词语的重要代表,曾经在上海外滩实施裸奔而引起轰动。又在进年的山西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以这组“过卡”的作品引起轰动。“过卡”的作品关注普通人民的生活,将镜头推向民众最实际的问题。艺术家认为:“生活的艺术,艺术的生活。”是每个艺术家们所努力追求的人生美好境界,而这何尝又不是我们每位公民所心中向往的。因为当一种自由的生活,被这种无形的“卡”封住以后,那种胜似闲庭信步的生活成为一种奢望的时候,这对于文明的现代人来讲,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与悲哀吗?当然;你也许会说这是一种秩序,只有这种秩序的存在,才能让人更加懂得规范和文明。但我认为这种不人性的管理方式,恰恰是阳光下的阴影。 十一、“原生态与时尚”邓荣斌作品展,是由艺术家杜应红策划在雅昌艺术馆展出的,展出艺术家这十几年来的创作轨迹。邓荣斌是本土的优秀艺术家,他的作品是一种自然的生发,是一种心灵的需求,是情绪的释放,是一种原生态的艺术,是原汁原味地在其生活环境中,将显示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和艺术魅力。而邓荣斌本人以及作品里又不时流露出时尚的观念,他摩登般的小资生活以及时尚甚至出格的着装都让其作品与艺术家本人产生一种生命痕迹的神秘。 十二、第二届艺术、诗歌超市展(2007年一月深圳COCOPark),由艺术家杜应红策划,展览将艺术家原创优秀作品从美术馆搬到超市。策划人杜应红表示:希望将艺术家们的最好的作品放到最普通的地方进行展示,艺术家可以和观众直接面对面交流、沟通,老百姓消费艺术品就象在超市买菜一样自然和方便,撤除了隔离在艺术家和大众之间的栅栏。 艺术家田流沙说:我认为艺术家和诗人都是情感很率真的人,率真的人一起搞展览是一件有趣的事。艺术与诗歌两种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一起做展览,相互地交融,相互碰撞,这是一种新的文化事件的尝试。我们把艺术与诗歌的联展,这不是一个结果,这仅仅是一个开使,相信在两者不同的创作人群的联手打造,将更加活跃我们的创作思维,更能促进审美的新发现和产生新的文化思潮。    艺术家周金华说:记得杜尚说过一句话:没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不值得一看。也许这是导致这几年艺术作品越来越大的一个原因吧?这次展览是以小而精致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反潮流的方式。我认为好的作品,好的展览是应该对对当今的一些社会问题或者意识形态问题,特别是一些看似很合理问题提不同的看法。从这个方面说我觉得我们这个展览是有针对性的。 美术批评家管郁达说:这个展览以超市的形式来做挺有意思,超市是我们普通市民最贴近生活的商业机构,他们的作品都明码标价,普通市民要在“艺术、诗歌”的超市里能够欣赏和买到生活必须的精神粮食,就会使艺术、诗歌的大众生活化问题有新的尝试。 深圳大学教授刘子健说:通常情况下大作品都是进美术馆、博物馆,从消费能力和需要来看,小作品则更能够进入百姓的家庭。作为艺术家也好,诗人也罢,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就应该多从大众的角度来考虑。而这次展览诗歌作品以手抄稿的形式出现,增加了诗歌的可读性和可视性,而且还变成了可以收藏的作品,拓宽了诗歌用途与受众面。增强了艺术与诗歌的公共性。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