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虚拟和实体空间共同构成的混合空间
2011-04-15 11:10:11
《影子地图》 单通道视频/ 2010/ 05' 00"
即“感性之城”之后,意大利蓝色工房创作的多媒体互动装置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的展出,受到了很高的赞誉。在这个冬天假期到来之前,由独立策展人冯博一策划的“陌生人——费俊作品(2010)”展览,于2010年12月18日在北京798艺术区的意中艺术工作室开幕。
展览现场
费俊就读于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电子综合艺术专业,并于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并担任交互艺术与设计专业方向研究生导师。这位年轻的艺术设计师一直关注和探索由虚拟和实体空间共同构成的混合空间对艺术和设计的影响。
《瞎走》 单屏视频/ 2010/ 03' 11"
我们都是陌生人
著名独立策展人、批评家冯博一在对费俊的作品评述中写道:
“陌生人”是一个现代性的概念,尤其是以网络的虚拟身份所进行的多维度沟通与联系,以及由此构成的在网络喧嚣下的生存境遇。在前现代文化中,人与人更多地是依赖于地域聚居的面对面交往,人们的关系是建立在地理接近的线性关系之上——真实、朴素而单纯。但在现代化的城市出现之后,不再是每个人认识每个人了。一个人在城市里的公共生活往往以匿名为特征,人们在一天当中遇到的大量都是陌生人。因此,可以说当下城市日常生活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与陌生人共处。这一现代化城市性的特征,不是指城市化过程中农业文明与城市扩张矛盾冲突的张力表现,而是意味着城市生存方式的异质性——由于城市人口增大所导致的众多亚文化形式的出现,以及一种新型的交互关系。
作为城市文化的观察者,费俊利用新媒体的技术手段与媒介方式,通过个人的认知、思考和判断,收集、组织、储存和掌控信息,接近和缩短不同的社会位置和关系,以所谓的艺术转化来分辨与提升其他人、物体和活动、社会系统所在的场景。依靠想象的指引,行进在虚拟世界里,并和这个人或者那个人、这个群体或者那个群体形成关系、纽带和社区。所以,当观者进入到这个展厅,首先会发现我们来到了一个充满陌生人的地方,发现自己已进入费俊所设定的这个空间场域中,并同其他人以某种不可见的,但又完全可感的方式联系起来之后,我们都会感到一种不为地理接近性所限的心理上的亲近性,以及不确定的随意流动性,就像都市给予人们比以往多得多的独立与自由。在场的空间因为容纳了如此之多的异质性群体,使人们得以见到大量知之甚少或者素未谋面的人,并不断地与之展开不同程度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所采取的是一种新的且又转瞬即逝的交往方式。亦即这次展览所虚拟的“异位移植”与“异质空间”的现场感受一样。
费俊自述:
我一直关注和探索由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共同构成的混合空间对艺术和设计的影响。最近的系列作品主要探讨如何为特定的公共空间创建区域性的社群媒体?如何以艺术家的方式创建出具有“价值转换功能”的交互系统,以介入不平衡的劳工价值、虚拟劳工价值等经济和社会学范畴的问题等。
姿态云(阶段一) 视频装置/ 2010
作品介绍:
姿态云(阶段一)
视频装置/ 2010
姿态云是费俊与多伦多艺术家Judith Doyle 的一个长期合作项目,作品计划以艺术家的方式来帮助中国劳工实现廉价生产力的利益增值。系统将工人的劳动姿态与线上游戏中的角色姿态形成关联,通过线上游戏的盈利模式来赚取虚拟货币,再将由虚拟货币转化出的现金或大公司股票返回给劳工们,最终实现由劳动姿态到利益增值的价值转换系统。
瞎走
单屏视频/ 2010/ 03' 11"
当一切变得不可见,知识体系在这样的时刻失灵了,体验者除了眼睛以外的其它感官被充分的激活,听觉、触觉和嗅觉成为获取信息及反馈的重要途径,也是抵抗不安的唯一依靠。“瞎走”是一组与陌生人邂逅的体验记录,选择在日常的公共空间中执行这样的实验,是为了有效地采集了有关人际关系的数据,同时也用一种陌生和挑衅式的方式介入到公共空间的现场。
《影子地图》 单通道视频/ 2010/ 05' 00"
影子地图
单通道视频/ 2010/ 05' 00"
影子地图是对一组有计划的公共空间事件的记录与重组,事件的参与规则是:
1、在大街上跟踪并偷拍随机碰到的“性感女人”,
2、记录跟踪的时间、起始地点及终点,
3、拍摄者根据自己对“性感”的定义选择被摄者,
4、跟踪拍摄但不能让被摄者发现,
5、拍摄长度不限,在以下情况下可停止拍摄,
A、被摄者消失了
B、被摄者有可能发现跟踪
C、受到别的不可抗力的因素的干扰。
据悉,展览持续至2011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