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泰康空间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9
  • 印象:
    展览质量高 楼顶不错 好玩 空间赞 网球场好玩
    确定
  • 经营时间:
    21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朝阳
您所在的位置:泰康空间>展览>展览详情

泰康新生代策展人项目 / 抵抗的涌现

  • 无图

  • 无图

已经是最后一张,点击重新浏览!

展览介绍

艺术家:胡伟、林甲悦、刘国强、任日、沈莘、史镇豪、谭天、唐潮、吴鼎、杨露子、郑源、赵天汲

 

群展“抵抗的涌现”是由泰康空间邀请的四位年轻策展人富源、缪子衿、魏颖、姚梦溪共同担纲的策展项目。四位策展人目前均从事独立策展与艺术批评工作。在这次展览中,每个策展人分别负责各自独立的主题单元,她们通过协商讨论,将四个独立又彼此呼应的模块放在共同的框架下激活并展现。相较于过往线索清晰、内容整一的主题式展览,“抵抗的涌现”放松了对策展人及受邀艺术家的限制与捆绑,意在兼容更丰富也更跌宕的层次、更激烈也更幽微的表达、更专注也更灵活的策略,以及对策展行业怀抱热诚、好奇同时不忘严谨、自省的期许。同单独的个人策展项目相比,四位策展人共同承诺着彼此间的理解、沟通、配合与共同工作的努力和对共同信念的认取。她们不需要完全认同,但需要相互肯定;她们不介入对方的工作,但需要了解知情;她们在一次次的讨论中推进着自己的工作,也逐渐地勾画出整个展览的轮廓。“抵抗的涌现”希望通过青年人的共同实践,去对抗那种以集体为名对每一个个体的压制与消声,去抵消陈旧秩序对生命的消耗。   富源在她负责的章节“化敌为友”中邀请了林甲悦、沈莘、杨露子三位影像艺术家从地理和心理、时间和空间等多个维度展现知识的表演性—美学、身体和情动—及其超越言语的范畴,“化敌为友”的标题暗示了一种修复性阅读的可能,以及艺术所具有的共享与修复世界的潜能。缪子衿则以三个项目式的作品构筑起“误入”的单元,胡伟、谭天和赵天汲分别以迥异的语言和媒介探讨了同一个高度自反性的主题:介入性的个体行为将对原始的生产语境产生怎样的作用?是激化、质疑,批判,还是试验、试探甚或改写?以艺术-科学的跨界和未来社会形态为思考和工作路径的魏颖将自己的项目命名为“表象之眼”,对认识论、科学哲学和生物艺术的熟稔使她在复杂媒介和跨学科的艺术领域中游刃有余,而她选择的吴鼎、任日和刘国强三位艺术家则通过不同的形式语言和感性逻辑丰富了构建表象的方式。姚梦溪以“紧急行动”作为一次紧迫的召集,利用一周时间发动分别来自广州、上海、芝加哥的三位艺术家史镇豪、唐潮和郑源在泰康空间所在的草场地发起连续的游荡与勘查,用身体在陌生的地域摩擦、碰撞和测量出行动与真实的落差,通过主动并尊重个体独立的协作开拓出新的主体连结和生产方式。   泰康空间对年轻一代的关注由来已久,持续地鼓励和支持艺术创作与研究的新鲜力量。早在2009年,泰康空间启动“51平方”项目,率先吹响鼓励和支持年轻艺术家创作的号角,参与项目的年轻艺术家们,日后也大多坚守并持续开拓各自专擅的领域,且获得有目共睹的赞誉。2016年,泰康空间继续秉持“追溯与激励”,以历史梳理和未来展望相融的学术理念,重新启动于两年前发起的“日光亭项目”,将更新一代的艺术新秀纳入到机构视野中,项目所支持的新一代年轻人几乎都在“日光亭项目”中完成了首个个展,并在随后跃入活跃艺术家的队伍而广受关注。如今,泰康空间又首次将关注焦点对准年轻的策展人,以“新生代策展人项目”的启动昭示着一个新的开端,经过遴选而受邀策划展览的四位新秀分别以独立的研究路径、全新的策展视野、广泛交叉的学科背景,预示了着新一代艺术策划与研究的面貌。   富源,1988年生于长春,2010年毕业于人民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作者、策展人。她曾于纽约参与策划展览“Coming Together: One Year After Sandy”、“Soft Haze”,于北京策划“perched in the eye of a tornado”,“I blink, I wink, I close my eyes”, 并于2016年在北京联合创立研究性空间Salt Projects,定期开展表演、展览、出版等项目。富源的研究领域为现当代艺术,她关注表演、身份、语言等问题,其研究和批评性文章在《Art News》、《ARTFORUM》、《Asia Art Pacific》、《Flash Art》、《Modern Painters》、《艺术界》、《燃点》、《艺术世界》等媒体平台发表。   缪子衿,1990年生于江苏,2013年以第一等学士学位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传媒学院,2015年获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策展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北京。作为一名独立策展人,缪子衿曾于2013年在伦敦传媒学院联合策划毕业展《警察与小偷》,2016年在北京空白空间为艺术家谭天策划个展“欢迎光临”。其研究方向包括机构批判与独立艺术空间,软件与网络之后的艺术生产与展示。她也为艺术论坛中英文网、《燃点》、《艺术新闻(中文版)》等媒体供稿。   魏颖,1985年生于浙江,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她曾参与余德耀美术馆的筹备工作并协助策划其开馆展,后作为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的项目研究员参与中国相关项目的前期调研,近期策划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青年策展人实验室”项目空间首展“当形式不成为态度——生物学和当代艺术的相遇”,并担任“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单元策展人。魏颖是“泛生物艺术工作室” (PBS) 的创始人,其研究内容包括生物艺术,科学史、科学哲学与艺术的联系,科研机构与艺术家的合作。同时,她持续进行国内外艺术家的个案研究和访谈工作,近年也为《艺术世界》、《艺术新闻》等媒体撰稿。   姚梦溪,1985年生于上海。她的主要工作涉及策展、艺术批评、项目实践等方面。2014年,作为创始人之一创办了激烈空间。2015年入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年策展人计划,并策划“展览的噩梦#下:双向剧场”。2016年获得第三届IAAC国际艺术评论奖。其他策划过的项目有“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被偷走的能量”等。同时,她也为艺术论坛中文网、《艺术世界》、《艺术界》、《燃点》、《艺术典藏》等媒体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