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泰康空间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9
  • 印象:
    展览质量高 楼顶不错 好玩 空间赞 网球场好玩
    确定
  • 经营时间:
    21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朝阳
您所在的位置:泰康空间>展览>展览详情

建筑问题 BUILDING ISSUES

  • 无图

  • 无图

已经是最后一张,点击重新浏览!

展览介绍


关于展览

 

泰康空间2017年秋季群展“建筑问题”将于10月28日向公众开放。

 

大量的电脑制图,手绘草图,加上各种大小、材质不一的模型,它们围绕着建筑师某幢完成或尚未完成的建筑物展开铺陈,想必这是我们脑海里对建筑展览的理解。然而,“建筑问题”展并不是这样。它是一个针对建筑及其引发的相关问题思考并呈现的展览。我们邀请到戴璞、李丹锋、李涵、李昊、王硕、徐腾、尹毓俊、周渐佳、朱起鹏这九位知名的青年建筑师/城市研究者参展,并特邀王硕作为联合策展人与泰康空间苏文祥共同担纲本次展览策划。

 

作为广义上“设计”的代表——建筑,从现代主义建筑学建立起完备的体系之后,就作为一个自问自答的自主性体系,试图抵抗一切的外部威胁——这些威胁包括各种思潮和技术的涌现——把建筑带回到建筑本身。自此建筑不再可以被视为仅仅是某种建造行为,通过在建筑学自身之中的探寻,相信我们就可以看到整个世界。

 

而从抵挡一切的建筑主体性出现至今,我们的社会、城市、技术均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并重塑了我们,或者说,它们嵌入了我们的生活构成了我们本身。因此在今天,有必要再次回到实证与观念的交叉口上,藉由当代艺术的思辨方式和呈现场域,反思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建筑及缠绕在我们周遭的城市之中的种种问题,并寻找作为建筑师/城市研究者的“我们”自身的主体性。本次参展的九位建筑师和城市研究者,都亲身见证了中国城市近三十年狂野的发展,他们共同的经验是都曾自发地对其生活的城市本身进行观察,通过关注那些常常被正统的城市史、惯常的城市研究忽略掉的城市现象与演化历史,去观察、分析和再现近三十年的城市进程。这可以说是他们这代人的普遍经验和集体记忆,被这些研究者观察和记录,并试图通过记录这些城市的经验来构建这个时代的问题。 进而以这种记录和研究来追问并超越建筑学的自主性框架,搭建他们自身的观念。

 

拜汉语多重语义所赐,展览的名称同时指向搜集和呈现这个问题的过程,建筑作为一个动词,却巧妙地包含了时间性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建筑师/城市研究者们正是用他们不断的实践,即对建筑相关问题持续地考察和处理,最终构筑了这些问题的呈现。把它们放在当代艺术语境里观察,也给了当代艺术一个反观自身的机会,两个领域的思考者是如何用自己的实践回应我们共同的甲方——社会,及其产生的问题,这是我们乐意看到的。

 

泰康空间多年来持续“激励”年轻艺术家与创作者,将包括建筑设计等在内的更广阔的人文领域的实践纳入当代艺术视野并给予重要的关注,也是我们与其他机构区别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次展览空间设计由同为参展艺术家的戴璞/daipu architects担纲,他将整个展场与空间假设为一个虚拟的建筑师大脑,希望随着参观/入侵的历程可以感知到这位当代“建筑师”的知识结构与兴趣所在,这与展览的初衷不谋而合,在此谨表谢意。

 

 

 

艺术家及作品

 

 

戴璞

DAIPU ARCHITECTS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曾参加2017年巴西库里蒂巴双年展,2017年SUSAS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2016年哈佛设计学院主办的 “迈向批判性实用主义 - 中国当代建筑展”,2015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2014在法国里昂举办的 “造-建筑中国展”等。其创作的树美术馆(Tree Art Museum),被 Timeout 杂志评为北京最具设计感的9个去处之一;艺术作品“超级北京”受邀参加“山水社会 - 测绘未来”展览,并由上海证大喜玛拉雅美术馆收藏。戴璞获得过2017澳门国际设计联展“金莲花杯”国际设计大师金奖,并被著名的设计杂志 PERSPECTIVE 透视杂志评选为大中华区40位40岁以下的卓越年轻设计师之一。

 

反多米诺并不是为反而反,而是基于城市现有的“沉闷结构”,激发出的再思考与再定义。通过借助对自然界的侵蚀力量的拟态,创造了一个虚拟的反多米诺结构原型 - “反多米诺03号:城市化的超高层”。通过将已有的“沉闷结构”打破,内部空间与城市活力环境得以开放地交换能量,更借由公众与装置的互动,进一步探讨了对现有城市空间再思考,再改造的可能性。这将是一个多维度的立体城市,一种有关空间坐标系的全新可能。

在展览的装置里,公众可以在作品的不同位置,涂抹不同颜色的橡皮泥,通过微缩模型定义不同地形的使用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仅仅重新定义了新的可能性空间,而空间的使用权则交到了公众手里。

 

 

李涵

绘造社创始合伙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创作领域包括建筑设计、建筑绘画和城市研究。著作包括城市绘本《一点儿北京》和《一点儿北京•大栅栏》。译有《新兴建构图集》。

 

《798》描绘了信息大爆炸背景下的当今城市状态。这是一幅叙事地图:画中的每一个建筑场所都可以在798 艺术区找到其真实的原型。它们被拆解成无数碎片,自由地飞向空中。这股巨大的力量来自城市内在的活力和能量。它将外壳解构,展示出其内部生命的精彩迷宫。《798》是真实世界的想象再现,是无数始终在碰撞、排列、重组的物质空间和时间碎片的重构。

 

 

李昊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创新中心从事城市规划工作,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主持并参与全国各地城市规划项目数十项。担任《澎湃新闻》、《凤凰网》、《中华网》、《北京规划建设》、《DT财经》等多个媒体的特约撰稿人和专栏作者。研究领域涉及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城市文化与跨界创新,致力于在跨学科视角下思考城乡社会的空间转型与文化重构。

 

当今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共同促进了城市智慧化、信息化的变革。智能设备、传感器等物联网构成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在城市日常运行以及市民日常的使用过程中,产生了海量具有价值的信息,是城市大数据的主要来源。信息和数据深刻的影响了城市的运营,也改变了我们观察城市的方式。参与即为感知,一切皆被洞察,个体在全样本信息面前已无处可逃。

作品以视频的形式,展现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合作策划,由相数科技推出的CityEye全要素城市体检平台。城市数据平台利用多源数据构建“城市体检”多维可视化评估体系,帮助我们全息了解信息化时代的城市空间。

 

 

王硕

建筑师、城市研究学者、策展人。曾在纽约、鹿特丹、北京多家国际知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担任重要职位。于2007年创立[META-工作室]及[META-跨界研究院]——作为并行的当代设计研发机构。

王硕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基于研究的特性。通过对当代中国城市发展进行持续地深入研究,发掘每个项目独特的社会-文化潜能。近年的研究关注在亚洲城市前所未有的城市转变中不断涌现出的城市动态和新型社会/文化现象,以及在这一语境下,都市青年人如何定义“当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其发起的一系列研究曾获得美国格莱汉姆基金会个人奖金,以及麦肯锡“城市中国计划”(UCI)研究奖金,并展出于威尼斯双年展、米兰设计周、北京国际设计周、上海西岸建筑与艺术双年展、深圳-香港双城双年展等。

 

作品展现了王硕一系列城市研究的档案与文献。在他的经历中,每做完一项研究不久,他的研究对象——那些胡同、批发市场、城中村、筒子楼——就渐次消失掉,或濒临消失边缘。对于这宿命般充满失落感的结局,他借用本雅明的说法来描述自己与这些研究对象的关系:……追求的与其说在于“一见钟情”(Love at first sight),不如说在于“最后一瞥之恋” (Love at last sight)。这种种城市现象,被他视为当代城市独一无二的涌现与社会文化象征,却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就被抹除殆尽。许多本次参展的建筑师也有过类似体验:钟情般的专注投入,长时间的跟踪研究,结果往往变成“临终一瞥”——一种伤感的哲学巧合,或许是作为事物灵韵的回光返照。这样一种重复而又自欺欺人的失落过程不是偶然,我们注定还会不断遭遇此类诀别。因为我们所追赶的“现代性”并非永恒,而我们所处的“当代”,正以万物流变的特质在持续更迭新的价值。

 

 

徐腾

1987年出生,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在读。“不正经历史研究所”是他运营的公众号,这个公众号关注学院派之外的建筑活动,他的观察兼具专业深度和大众趣味,因为今年暑假的一个演讲,他和他的公众号被大家熟知。两个月过去了,他自称现在的身份是一名过气网红。

 

和艺术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任何low都有改写建筑的机会——小到一幅对联、一条内裤,大到一个王八乌龟建筑、茶壶灯笼建筑。这些所谓的low,持续伤害着精致建筑师们的图景理想。可是,low又似乎是这个世界的底色。相比于规矩干净的精致建筑学,这些“好 low”“好low”里充沛的烟火气令人印象深刻,他们虽然简陋,但是数量巨大,并且暗藏了丰富的人类智慧和情感故事,不宜唾弃、应予深思。 就是在这样追求精致,却又甩不开low的情景里,中国当代建筑呈现出了丰富的层次,未免尴尬,但至少也是有趣的。

 

 

尹毓俊

建筑师,哈佛大学建筑学与景观建筑学双硕士,雪城大学及哈佛大学访问教授,GSD院长研究基金获得者。他的研究集中在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城市环境中,建筑如何作为空间手段介入并影响城市环境,创造出积极的公共空间和丰富的城市公共生活。其主要代表作品为深圳湾生态科技城、布宜洛斯艾利丝艺术馆、深圳海纳百川高层设计,深圳下沙城市设计,深圳消防站标准化设计等。近年,他代表普集建筑参加柏林中国建筑展,北京设计周建筑中国1000展,UED 10X100 十年百名建筑师展及2013深港双年展。他的建筑评论曾发表于《Harvard Platform》《DOMUS》《时代建筑》《UED城市环境设计》和《城市建筑》。

 

从Archizoom的No-Stop city 到柯布西耶的三百万人城市,再到曼哈顿规划,网格工具被建筑师应用于不同尺度和原型思考的理想城市模型手段。在这统一的工具手段中,有的被作为资本主义无限扩张的基础设施的缩影,有的被作为抵抗这一无限扩张的建筑象征,有的被当作快速城市化的规划手段,有的被用于多样层叠城市空间的框架。网格工具在历史到现在的理想城市中多变的呈现,也将是持续影响着建筑师一个空间范式。这次展览作品希望通过文献装置的方式,呈现出网格工具对尹毓俊的一系列研究项目的思考和影响,并且以此为脉络并置和转译这一范式的历史和进化历程。

 

 

朱起鹏

建筑师,1984年出生,湖南大学经济学学士,天津大学建筑学硕士。2008年成为中国古迹遗址协会(ICOMOS CHINA)最年轻会员之一。2016年进入工信部工业遗产保护专家组。2017年与王冲、王斯迪联合创办神奇建筑研究室担任设计主持人至今。

 

《神奇大楼增1门108号》是几个建筑师的办公室,它是一个具体的地点,也是一个抽象的代称。你似乎能在每栋旧楼中发现这样的地方:狭小的空间,嘈杂的环境和古怪的邻居,它们被新旧冲突和人际矛盾包裹着,然后构成了城市。工作在108号的建筑师把他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细节铺陈在这里,希望还原一座普通城市中承载普通建筑问题的空间单元。

 

 

周渐佳 + 李丹锋

周渐佳,冶是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博士研究生,纽约库珀联盟建筑学硕士,香港大学上海中心客座讲师,同济大学客座讲师。

李丹锋,冶是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博士研究生,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二人创建的冶是建筑工作室近年来陆续参与了多项建筑实践,作品及研究曾在包括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等重要展览中展出。工作室通过建造、制图、装置、研究的方法,关注当下快速城市化为中国城市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将其作为开拓建筑设计和城市研究的原点。

 

作品命名为“沼泽”,因为城市本身就是一种沉溺的体验,在一些被吞没的同时,又有一些前所未有地被放大,于是周渐佳和李丹锋选择了上海城市中平庸且常见的新村空间作为抽象的对象。“沼泽”本身也是一个问题,即建筑如何被植入到展览的空间中?对建筑而言,是否有一种非再现性的呈现方式?是否能够还原对某个场景的强烈情绪,如同亲身感受到它们一样?又是否能够超越这种情绪,通过展览获得新的感知?

 

 

                                          

 

在当代艺术,偏重于观念的这部分艺术家会更加谙熟这样的“套路”,他们往往会主动展示这种反思和寻找主体性的过程,并且将它表演化。当代艺术家已经洞悉这套展示批评与批判的机制游戏,艺术圈最终的接受和游戏规则是:收藏家、机构等业内已经毫无悬念的将这一切接纳为作品。而在建筑师这里呢?他们寻求主体性的努力,他们所做的建造之外的工作,可以称为他们的作品吗?这个展览试图认可这样的工作。这些调查研究、文献推演、轴测绘画等等正在侵噬建筑及其问题的边界,也力图拓展人们对于作品的认知。

 

——苏文祥

 

***

 

这里没有对需要建成的房子的任何描述性内容,展览所隐含的一个问题是,在当代城市语境下何为建筑师/城市研究者的作品:是建成的房子?是围绕房子及周边城市生产的图纸/模型/照片?除此还有什么“观念”的生产可以被认为是建筑师/城市研究者的作品?而这些不同的观念传达,可否成为建筑师作为独立客体关照城市乃至周遭世界的起始与基石?

 

关注“建筑”问题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文字或图像叙事,也可以通过观念和思想的辨析,甚至可以通过传播和行动。而这次展览,也是这些青年建筑师/城市研究者提出问题的一种方式。我们希望回应的并不仅仅是以自身研究为主线的个人关注的问题,而是一个以物、以空间、以事件、以现象为线索的,这个时代的问题。

 

——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