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天趣国际艺术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9.1
  • 印象:
    丝巾不错 漂亮 当代 意境
    确定
  • 经营时间:
    17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香港-香港地区-其他
您所在的位置:天趣国际艺术>画廊动态>正文

天趣资讯| 心相-吴观真当代艺术展览开幕

2018-05-14 11:18:58          

2017年12月22日下午,“心相-吴观真当代艺术展”在香港天趣当代艺术馆举行开幕仪式,此次展览展出优秀新锐艺术家吴观真以敦煌为主题的系列作品。观真在这次展览中所展现出的创作,运以具有八千年历史的大漆颜料与可透视性的绢麻来展现敦煌艺术的神秘,演绎敦煌所代表的无上的庄正、至高的虔诚和绝对的永恒。他用最古老的东方材料,描绘最东方的题材,却呈现出最具世界语言的当代艺术。

 

香港的当代艺术氛围十分活跃,各类当代艺术形式都层出不穷,但是此次观真的作品还是给现场所有的香港来宾较大的震撼感,这种名族血液的归属感,大漆的东方质感,现场嘉宾的热烈讨论的氛围,都给所有到场的来宾一场不可多得的艺术盛宴

大漆文化和敦煌艺术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宝藏,艺术家吴观真以现代化的手法,独特的视觉角度,将它们完美结合,透过朴质的麻布等材料,将这两种具有历史性及民族特征的东方符号传承应用在当代艺术中,意义非凡,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特征。当天就“中国古典材料在当代艺术中应用的意义”为主题,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曾辉老师作为学术主持,与包括观真在内的三位老师展开讨论。

◎吴观真工作室一景

 

主题:中国古典材料在当代艺术中应用的意义

学术主持:曾辉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北京歌华创意设计中心主任   

论坛参与嘉宾:

王守清   香港著名水墨艺术家  

龙一      当代艺术家  

吴观真   当代艺术家    

曾辉:瓷器在我们日常中是我们最常使用的器具,包括我们吃饭的碗,喝茶的茶具。不过其实呢,漆器在我们古代日常使用之器,瓷跟漆都是我们古代伟大的日用发明。我想先有请王老师来谈一下。

 

王守清:那我想先由当代艺术开始说起,艺术本身都是有很强的时代感,那漆其实也是有很强的历史时代性,每个朝代的漆器的造型与作用都不一样。这次我看到吴先生的作品,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因为从天趣张总传给我看的照片的时候,我还不觉得有这么震撼。他用当代的形式演绎敦煌,将自己的思路与修炼演绎在里面。在西方的艺术史里面也有类似的例子。比如看到梵高的画,就像看到梵高本人在这里一样。这需要一个很长时间的磨砺,在作品本身有作者的影子在里面,通过作品当你能够看到他。

曾辉:当代艺术在这个时代其实并不像人们所标榜的那样,有多高深。它会留下属于这个时代,一个艺术不成熟时期的价值。而从艺术史的角度来讲,我们在这个时代创造了一种新的东方美学体系下的当代艺术。在当代艺术领域中,我们需要从我们的传统中拿取值得去传承的部分,摒弃那些奢华,浮夸的部分。观真作为年轻艺术家,不拒绝传统,不拒绝多样化的艺术吸收,艺术品的开放性很强。所以我们看他的作品,显得不再拘谨,不再萎靡不振。这样的作品,是在有限的空间里,给人以无限的想象。一说漆,大家的刻板印象是,工艺品或者非遗。但真正的工艺之美,绝不是停留在做工或技术上。现在市面上的工艺导致有工无艺,有术缺美,如果这成为东方文化的当代表达,并没有体现这代人的文化贡献。因为这样的作品,与我们现代的生活并不完全融入。所以我本次邀请了龙一,作为一个年轻的漆艺家,他的表现方式不是平面上,而是致力于将大漆回归生活,制作具有生活美学、艺术价值的漆器。美学格调不是传统的腐朽气。龙一你可以谈谈你对这漆器的看法,还有你对观真漆艺术的理解吧。

龙一:谢谢,曾辉老师。其实我跟观真是同辈,但我一直都把他作为师长一般。我们经常会聊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做的事情,因为我们都选择这个既传统又当代的大漆。在香港包括大陆,对漆的概念以及现有的状态和形式其实都不了解。而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状态很对,传承、创新再加上修心。做漆,其实是一件很磨人与磨心的事。我同一批漆专业的同学里,还留下来做漆画和漆器的,也没有几个了。而观真处在这样的一个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还选择用这么慢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他的心境,太难得了。他创作的画,选择的材料,在未来方向上,都是我们这一代年輕人的风向标。关于材料以及文化的传承,我自己在做漆的过程中,会将大漆与其他材质进行跨界。除了想表达自己的状态,我想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輕人,应该要做的一件事,我们有把这个材料进行传承的一种社会责任感,不仅在表达自己,还要对社会有点贡献。

曾辉:刚刚与台上的几位嘉宾分享了一些观点,其实我很很想听听今天来的很多前辈级的或者各个领域的想法。

观众:刚刚各位老师提到大漆创作过程既是修行过程,也是修心的过程。刚刚观真没有提到这个,我有点不理解,希望观真能够回应一下。

◎《修》,257×200cm,亚麻、大漆、金箔、银箔,2015

吴观真:关于修心。漆是一个慢艺术。漆在特定的时间和温度下,只有27-28°,跟人的体温差很多。所以在接触时,人会有灼热感。其实我很少会讲述创作过程中的艰辛,因为我更看重作品中能强调以及传递的信息。修行亦或修心有很多种方式,身后这张海报作品名称就是《修》,作品尺寸很大,但修的方式,只要通过作品就可以表达,不需要刻意强调。如果作品没办法替你传达你的内在想法和一些精神层面的思考,反而去强调自己,带给观众呈现东西就偏多了一些。一直以来,身边人一直赞扬我们的工匠精神,但其实我们的父辈,都有这种精神,我不觉得这是值得强调的问题。我认为文化传袭才是应该要强调的问题。而我也希望,大家能在我的作品中,感受到我想表达的安静。

王守清:作品跟艺术家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以及从小的生活环境,这些从作品里面就可以看出来。在这个快时代的背景下,这样的年轻人太难得了,坚持将内心的东西用慢作品去传递。

曾辉:对的,漆是一个时间艺术,也是一个生命艺术。因为它本身就是来自自然的生命力的材料,所以他在变干的过程中不断氧化和变化,在过了半个世纪或一百年的时间后,漆画在不断的沉淀中,是可以看到时间的痕迹,就像包浆一样。不过这个包浆更加有内容也更沉稳。我们鼓励这样的艺术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更多人的眼中。他就跟敦煌一样,用的都是矿物质颜料,这跟化工材料的艺术质感内容是完全不同的,而本身这种耐得住寂寞的艺术就是修行。收藏一个未来能够传给下一代的艺术作品,未来他具有一定身份地位,这样的价值也是一种艺术觉醒。我还是想看看我们台下是否还有什么想法。

林鳴崗:之前通过微信,网络看这些作品,以为艺术家是不是比我还要年长的艺术家,结果是个年轻人,我吃了一惊。之前见过很多水墨,油画来表达敦煌,但我从来没见过这种形式的,这次的作品给我的感觉特别熟悉。因为我是油画家,观察作品的色相,他这个色彩的用色都是十分美好的。有些还是西方油画里面的色彩。不过,难免会好奇,不知漆画与油画能否引起联系?至少在材料管理上,也许油画有一些值得漆画借鉴的地方,油画材质的发展,从水到油,从不易保管,到便于携带。漆的相关特性,是不是也能像油画材质学习,能否进行改良?对材料进行梳理以及材料上的突破创新?另外以后能够有更多的文化交流。

◎《启》42×30.5cm 苎麻,大漆金箔,银箔,2016-2017

曾辉:您提到了一个西方的油画体系与东方的漆画体系关系,虽然在材料上不同,但从艺术演变的脉络上讲,他们之间是有关联。其实他们最早都是壁画,都是空间里的作品,他们从最早脱离空间,变成了架上画,漆画很多都在墓室里,甚至在生活器物上,后来慢慢脱离。和水墨体系一样,也从壁画上抽取出来,不过它是从壁上变成了纸上,而漆是从墙上变成了木板上。因为之前我是中央艺术学院,过去我们教学的时候用漆画的方式想去借鉴油画的一些表达,却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一种异像,漆画在模仿油画,却没有过多的把漆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虽然在让漆画从工艺的表达方式变成一个艺术的表达方式的过程中,具有艺术实验的探索价值。但现在我们再去全国的一些院校,看到现在开设的漆画专业,都忙着用装置化风格来做漆画,没有一种当代艺术的精神。不禁痛心疾首,这样的学生出来,并不会有一个令人感到欣赏的前途。

所以观真这样的作品,是一种突破。以前大漆都是和木器相结合的,为了能让木器使用的年头长,让它防腐蚀,耐用,防水。而漆,作为木漆的半生品便一直传承了下来。最后也跟其他材质进行相结合,比如脱胎漆器。初看观真作品我很意外也很纳闷,跟大家一样,我原先对漆画的印象也是木板漆器,很是厚重。后来发现他选了很轻盈的材料上做画——苎麻和绢,用这种细腻的材质去表达漆。同时我也建议观真可以多尝试用不同的织物方式相结合。因为第一她的通透性和质感表达,可以跟油画表达拉开距离。而且用这种传统艺术表达现代化,便于携带便于用。而且对待这样的艺术品,卷成卷,也能拿走,跟油画布一样,还不怕过多的破损。我觉得,未来艺术家除了要把这样的艺术,走向更高的艺术殿堂上,同时大漆也可以想龙一做的那种,要走到生活中,在生活更多地方用上,既也不失于它的艺术品价值也能提升艺术格调。让更多人在生活中享受这种艺术格调。

吴观真:讲到材料,我觉得可以举个例子。我一直喜欢老家山水,因为我是福建闽北,说话有口音,但你不需要再去多说或证明你自己从哪里来。所以,我觉得不需要争材质,因为你的材质是你的第一属性,所以很多人在漆画和油画中,材料选取、表达手法上,有很多人做的接近。大漆可以做跟油画很像,但我并不觉得这是我们要去争的。我更希望从自然中吸取一些养分,用艺术想法和观念去表达出来。不过材料这一说,我觉得有必要整理。我们绘画的材料是自己去调制的,漆,原来没有很白的颜色,粉色、黄色都是我们自己调制的。
有人对前面的这三张大画,不明所以,我说这是山水,对方很诧异,说怎么会有粉色的山水。因为这只有我自己小时候的记忆,从某个视角看到的东西,那其实是真实的。虽然我觉得材料梳理,和文字争执,尽量回避。我觉得这种回避,是把自己的艺术形态告诉人家,就像今天这样,坐在这里,我有机会向你介绍,我的大漆艺术是什么,如果我没把艺术提高到一个高度,跟人家讲那些大漆历史八千年以及其他成分材料,都是没用的。所以我觉得艺术的根本在于观念,材料只是材料。就像我用大漆是因为我是福建人,从小生活在福建。用什么材料其实完全跟自己的成长环境与经历有关。我希望用纯粹的大漆来作画,大漆是会过敏的,如果化学漆来,也会有接近的效果,但我觉得没意义。从画画的角度讲,我强调自身素养、自身世界,以及我画出来的画面状态。你去敦煌看画,有些色彩会丢失,但是你并不会因此而减少震撼。我也希望,我的画作和我的生活有关系。

王守清:很多事不能以年纪为依据去评论,所以我对吴观真的这番思考非常认可,其实年輕人的思考力,跟我们完全不同,学会接受年輕人的思考很重要。
观众:因为我完全不懂艺术,我们东方色彩与西方色彩的差异化,在刚才的谈话中我才得知。我们用什么材料是一个问题,画什么内容则是另一个方向的创新。我们有没有可能用大漆来绘制,譬如埃及墓室壁画、西方教堂壁画等这些西方文化特征的艺术呈现,即用东方的东西来表现西方文化,这种文化输出和交流,应该会是不同的碰撞,也是提升名族的自信感。

王守清:西方的气候与环境跟我们不大一样,他的颜色为什么那么鲜艳。这个颜色,在每个国家地区都不同,举个红色的例子,在每个国家跟地区都是不同的。其实埃及里面的壁画,也是用矿物性和植物性原料来绘制的,跟敦煌的材料一样。东西方绘画材料没有严格边界,艺术本来就是无界的。


吴观真:对于材料的选择,我们不用任何化学材料。购买原料时,也会直接去产地。有人说日本漆特别好,其实日本漆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从中国进口的,他们只是在提炼过程有所不同。我很注重大漆的提炼,在购买和研制上其实我花了很多时间。有人说原材料的选择可以数据化,不过放在大漆身上,可能不妥当。因为漆是从植物身上下来的,每一年生长都不一样,数值不同,没办法标准,存在差异,而且采漆的天气变化,漆的质量也会有所不同。就包括今天这个蓝色,我画上去,可能下次就会变化,不过这也是大漆的魅力所在,存在可能性,存在偶然性,太多东西趋向完美,有时候就丧失了意义。我相信,很多人说起大漆的时候,不会说它具体画了什么,如果一个有想法的艺术家,他艺术形式被大家熟知,大家会愿意自己去了解他,比如他是哪里人,那个地方山水怎样,我们用的材质有历史,自然而然就带进去,不需要特意去介绍那些。举城市为例,台风一过,城市里大片的树都会倒下,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扎根不深,要是去山里看,最多断掉树枝,很少连根拔起。所以这就是文化现象,重要的是自己对于艺术、社会、历史的思考,从自己的问题开始解说,才是重要的。

观众:今天参观吴观真老师的作品,带给我的感受是文化感会更强一点。现在都很强调文化自信,都想走出国门得到承认,但具体到做器物或创作作品时,艺术家们又该如何呈现出中国精神以及中国元素呢?在这件事上,吴老师的探索是难能可贵的。再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文化又该如何走入生活?从文化探索上看吴老师已经有很好的起点了,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去提升。但要让艺术走入生活,我觉得不论是大陆还是香港,接受度还是有限的,面对这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曾辉:首先我认为,艺术和生活的方向,其实是殊途同归的。所以不能全基于在一个艺术家身上,毕竟艺术的精准化追求和艺术多样化表达可能才是艺术家的终点。只能说,希望吴观真能用这样的艺术形象影响到更多人,这其中不仅仅是为女性而做,为孩子而做,也为更多人去做,更为生活而做。漆这样的艺术,因为它本身就是多样化的生态,并不单一。平日里讲的百花齐放,说的是一百种不同的花一起放,而不是一种花有一百朵,看似繁荣,却是假象,并不提倡。所以我们要鼓励艺术的多样化,鼓励艺术多样的呈现方式。 对观真来说,他已经为这个百花体系贡献了他个性化的艺术。

漆艺或其他艺术也好,其实在东方艺术体系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让自己要敬天,爱人,尊重以及爱自己的生活。这样的艺术,是替天行道的艺术,也是替天行艺的美学。回归到生活中,这样的艺术则是让人,让社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真,更加善,更加美。有了这样的艺术,这个社会才不会恶到没有道德底线。

我们现在谈要让文化产业化发展,但我认为对中国来说,我们的核心是要让产业文化化,让不同的产业有文化,有美学。 什么是美好生活?可能是社会全面发展,也可能是人的全面发展。最起码对老百姓来讲,至少是有美学的生活,是有品质的生活,是健康的生活,是环保的生活。目前的生活还没达到这个标准,其实是美学发展不充分,品质发展不平衡导致的。但我相信,有在座的朋友,大家一起努力,带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带着自身的自信和品质,向世界推送出真正有东方价值的文化。在这样的情况下,靠着大家的努力,推动着像观真这样的艺术家,一步步的鼓励他支持他,未来我们的生活就会成为真正美好的生活。

开幕式现场:

天趣艺术创始人 张朱宇女士

心相——吳觀真當代藝術展

展覽時間  Exhibition Date: 

2017年 12月22日 (週五) 至 2018年 1月22日 (週一) 

22 Dec (Fri)2017 - 22 Jan (Mon) 2018

策展人 Curator:

曾辉   张朱宇

執行策展 Executive Curator:

林琛  Horace Lam 

展覽地點 Venue:

香港天趣當代藝術館Art of Nature Contemporary Gallery - Hong Kong

荃灣美環街一號時貿中心21字樓21/F, Mega Trade Centre, 1 Mei Wan Street, Tsuen Wan

開放時間 Opening Hours:

星期一至五 10:00  - 19:00  

Mon-Fri 10:00-19:00
星期六 12:00  - 18:00       

Sat 12:00-18:00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敬需預約   

Sun & Public Holiday: By appointment only                     

查詢電話 Enquiry:

24937236 / 91207578 Horace Lam

* 免費入場     * Free admission


天趣當代藝術館 

Art of Nature Contemporary Gallery 

查詢電話 Enquiry:

24937236 / 91207578 Horace Lam(香港)

0591-87410616(福建)

網址 Website: www.msctq.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sctqu

E-mail:msctq@vintion.com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