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布面油画作品《晨间》,标价22000元人民币
陈晓伟摄影作品《第六感之花开》,标价4200元人民币
莫干山路50号本身就有很多驻守艺术家的价值未被挖掘,一直是国外收藏家眼中“买得起”的艺术市场,真正“买得起的艺术”,正在这样的独立艺术家手里]
托“买不起”春风,“买得起”正成为高频词汇,活跃在时下CPI高涨的年代。8月29日至31日,首届上海“买得起艺术节”在莫干山路50号(M50)举行。
当然,活动目的并不是为了对抗不佳的经济预期。
至少在中国,买卖艺术品还没有成为人们必需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房奴”和“高价油”面前,显然“买艺术品”的被替代性更强。
不过,这仍是一个很好的噱头。200件艺术作品的单价被限定在了3000元至3万元人民币之间,其总价值还不及某些艺术大腕在拍卖市场上成交的一幅作品的价格。“把最有潜质的艺术带回家”,这是主办方为本次艺术节定的宣传口号,希望能引起普通工薪和白领阶层的关注。
早在1999年,伦敦率先发起“买得起艺术节”(TheAffordableArtFair,AAF),每年像时装秀一样设有春、秋两季,价格最低只有几十美元,在伦敦AAF,几乎每四位参观者就有一位会购买艺术品,比例远远高于世界上其他的普通艺术博览会。此风潮逐渐席卷纽约、巴黎,并抵北京、上海。AAF渐成为一个以“发掘青年艺术家”为目的全球性活动品牌。
然而,比起每年在伦敦巴特斯公园内乱哄哄坐地起价的“买得起艺术节”,上海“买得起”显得太过高雅。开幕会上,香槟、红酒、超短裙,墙上的油画有专门的装饰灯光打在上面衬托效果。所来嘉宾有头有脸,时尚界的靳羽西来了,意大利上海领事馆总领事来了,连平常少抛头露面的作家孙甘露、沈宏非等人也来看看艺术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更像一个高档节日派对。
由此也铸就了一个略显讽刺的现场:一边强调所卖艺术的大众化和平价,墙上作品水准正逐力往此方向靠拢;但另一边,它又努力渲染活动本身,并博取名流人士的欢心和赞赏。这究竟是一场热热闹闹的平民艺术品交流会,还是一欢而散的派对?M50的驻守艺术家和收藏家却对此艺术节选择了退避三舍,毕竟,有几个艺术家或收藏家愿意承认卖的或收藏的艺术品是“平民地位”?
“3万元以内,我们能买什么样的艺术品,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当代艺术评论家王南溟在现场对《第一财经日报》说。在一些人眼里,艺术是奢侈品,独一无二;而另外也有人把它们当做消费品;当然,也有人,并不在乎艺术本身,CD香水味在M50的空中打着旋,沉下来的,似乎与艺术并没有太大关联。
在“买得起艺术节”里,挑选艺术品成了不太难的技术活。有人唱“货有所值”,有人认为“水平参差不齐”。也许,我们只有习惯于认识到什么是平民的艺术,才能倍加珍惜和理解好艺术品的真谛。
事实上,懂行的人都知道,直接找艺术家买艺术品会比通过其他艺术平台买要便宜得多,而类似M50这样的空间里,并不乏缺少炒作的平价艺术家。其实,M50本身就有很多驻守艺术家的价值未被挖掘,一直是国外收藏家眼中“买得起”的艺术市场,真正“买得起的艺术”,正在这样艺术空间里的独立艺术家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