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三潴画廊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AGA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3.4
  • 印象:
    僻静 部分作品好 员工很礼貌 明亮 环境很好
    确定
  • 经营时间:
    17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朝阳-798
您所在的位置:三潴画廊>画廊动态>正文

东游记:国外画廊在中国的市场状况

2011-04-15 11:16:59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大量外资画廊进入中国,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格局出现了不少新的变化。这些外资画廊除了经营、推广中国艺术家外,同时也引进了许多本国的艺术家。这些来自异国的当代艺术作品在中国的接受程度如何?是否有广阔的市场?我们采访了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地的画廊主人、收藏家、策展人、国外艺术家,希望对上述问题能有一定的解答。我们发现,不同的地域呈现出来的市场状况很不一样,除了香港的情况较好外,其他几处地方还处于培育阶段。毋庸讳言,外国艺术家作品在中国的销售仍然存在不少局限:首先是国内藏家对外国当代艺术作品认识不足,许多观念没有及时更新;其次是牵涉到运输、保险和关税等问题,国外藏家不愿专程跑来中国购买外国艺术家作品。于是导致外国艺术家在定价上相应比中国艺术家作品要低一些,这甚至是外国艺术家自己提出的建议。他们希望自己的作品在中国为更多人接受,而不只是获得短期的利益。尽管西方艺术品真正进入中国市场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是一切似乎都预示着,中国艺术市场正从单纯的输出逐渐朝着输出和引进并重的形态转变。

  拍卖场上的“洋艺术”

  近些年来,外国艺术家的作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内地的艺术市场上,中国人购买外国的艺术品正在逐渐告别从前必须远赴重洋的境况。

  记得在2007年的北京华辰“西方油画及雕塑专场”,上拍的24件作品无一不具有国外背景,引起人们的热烈关注。在该场拍卖中24件拍品有12件成交,总成交额达1408.5万元。

  在2007年的第十届北京艺术博览会上,来自英国的诗高画廊重磅推出了其代理画家彼得·豪森。作为英国当代油画的领军人物,《泰晤士报》和《华盛顿邮报》评价他为百年难遇的一位油画大家,在拍卖市场,他的作品也一再刷新纪录。

  而早在前几年,北京的中诚信拍卖公司就组织过两场以俄罗斯油画大师作品为主的专场,但成交结果并不十分理想。直到2007年春拍,北京翰海组织了“亚洲艺术”专场,81件拍品中约20件来自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艺术家作品在该场拍卖中吸引了中国艺术牛市的部分资金。值得一提的是,该场拍卖中有8幅作品流标,但只有一幅的作者是韩国艺术家,其余7幅均来自中国艺术家。

  中国买家对于亚洲其他地区艺术家作品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排斥情绪,在价格认可方面与本土艺术家也并没有太大区别。

  红门画廊见证北京艺术变迁

  1991年,坐落于北京崇文门南大街东便门角楼的红门画廊开业,画廊主人是澳大利亚人布朗·华莱士。在北京学习中文的时候,北大举办的现代水墨画展让他爱上了中国当代艺术。

  红门画廊见证了北京艺术市场的变迁。布朗说,红门画廊的主体客户是海外人士,其中包括国外的博物馆、画廊、经纪机构和艺术商人,还包括一些长驻中国的外籍人员。国内的买主以前只有几个人,每年大约买2至5幅作品,最近几年随着中国人购买能力的提高,国内买主也渐渐多了起来。

  随着外资画廊不断进入北京,许多本土优秀艺术家开始走向世界。徐冰、蔡国强、张晓刚、王广义、岳敏君、方力钧等中国当代艺术家之所以能在海外拍卖市场创造一个个奇迹,和外资画廊的进入有直接的关系。

  由于外资画廊的客户群多数在国外,因此,他们带动起来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当代艺术的特有现象,使艺术家创作有迎合的成分,也加剧了艺术家的浮躁心态。这些现象与资本实力有关,国内收藏队伍还有限,投资、保值、炒作的比例偏大,这会反过来影响艺术家和艺术品经营。

  798:全球画廊嘉年华

  最近在“798”,国外艺术家的个展纷至沓来,除了近邻日本和韩国,来自欧美和东南亚国家的当代艺术更让观众眼前一亮:站台中国推出了荷兰艺术家彼得·温克的装置作品;来自美国的艾伦·查理与众多中国艺术家在对话空间打成一片;索卡当代艺术空间展出了泰国艺术家纳堤·尤塔瑞的架上作品,这也是第一位曼谷艺术家在中国的个展……不仅在北京,重庆锦瑟画廊邀请到了布鲁斯·毕斯利、乔恩·伊舍伍德、罗伯特·迈克尔·史密斯和肯尼思·斯耐尔森4位当代艺术家举办数码石雕展,并分别在北京、上海巡展;美国艺术家柯克·佩德森更是在沈阳、广州、深圳、上海、北京来了个巡回展。

 

 

  2002年从日本回来的艺术家黄锐第一个被允许租用798艺术区的锯齿型大车间,并建立了个人工作室。随后他又介绍来自日本的东京画廊租用了一个400平方米的车间,设立“东京艺术工程”画廊,从此,第一个外资画廊进驻798艺术区。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数据表明,在北京的798艺术区、环铁艺术区、酒厂、草场地、观音堂以及其他地区,外资画廊正在人们身边不断成长。截至2007年底,北京具有专业意义的外资画廊已有67家,其中42家是2005年后进驻的新“移民”。

  根据初步调研结果,目前北京外资画廊类型多样,其中国外艺术机构的分支机构占60%;非营利性机构占5%;中外合作创办占9%;外籍华人创办占6%;外国人创办占20%。值得关注的是,近两年来,分支机构进入北京艺术品市场的强劲势头前所未有。分支机构介入是外资画廊最容易的介入方式,这些艺术机构有成熟的艺术品经营背景和经验,他们不必像原生态画廊那样要摸爬滚打多年才能成功。

  画廊面面观

  尹在甲 / 韩国阿拉里奥画廊负责人

  我认为经济危机很好,一方面使价格的泡沫落了下来,另一方面使大家都冷静下来,相互之间重新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同时也会淘汰一批以艺术品为名义投机取巧的画廊。其实这个也与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10年以后中国的经济有可能超过日本、超过美国,但是在文化方面,10年后中国的美术馆不会超过罗马,因为文化历史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美术馆非常重要,所以中国的美术馆应该建立起很好的系统。

  产业画廊又分两种,一种是展览为主,另一种是以买卖为主,我看到以买卖为主的画廊,艺术家、画廊和藏家之间互相不信任,他们主要的目的是赚钱。我们画廊赚钱很少,我们首先建立在艺术家、藏家和画廊一个相互信任、尊重的基础上。

  kai Heinze / 丹麦林冠画廊(北京)艺术总监

  我发现人们对西方艺术家抱持了一种开放的态度。去年我们举办的安迪·沃霍尔大型个展便接待了逾4万参观者。随后,伊朗女艺术家西丽·娜沙特的5个影像装置展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西方艺术家对大部分中国藏家来说相对陌生。藏家需要时间去了解不同的文化语境下的艺术创作。这点对部分人来说有些难度。我经常和藏家交流,但脑子里并不是盘算着怎么推销。只有和藏家建立伙伴关系的画廊才能实现长远的成功。

  三潴 / 北京三潴画廊负责人

  现在北京三潴画廊和东京那边的经营方式基本上是一样的,不过中国的税收制度太严格了,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北京的画廊主要还是以展览为主,几乎还没有向中国本土的藏家进行过销售。这其中也有税收制度的问题,就目前来说还没有好的办法。

  我们代理的艺术家的价格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一步一步地经受市场和时间的考验而后定价,所以即使是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我们也不会降价。

  田润洙 / 韩国北村美术馆馆长、收藏家

  虽然现在中国当代艺术在全世界范围内非常受欢迎,但是与国外艺术家相比,它的收藏群比较单一,集中于外籍华人。可能是由于这个缘故,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和国外艺术家作品相比差距特别大,在国外已经去世的艺术家作品也很少达到那样的数目。最近中国艺术评论界也担忧这个现象,我想这就意味着现在中国当代艺术的作品价值里面肯定还存在形成市场价的时候产生的泡沫。所以我会在已存在泡沫的前提下判断价值。

  程昕东/程昕东国际艺术空间负责人

  外国艺术家的作品,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喜欢的人还是比较多。新鲜的东西,喜欢的人自然比较多,但如果就收藏家角度来说,中国的收藏家买西方的艺术还是比较少。

  这两年中国的二线艺术家的作品价格超过国外二线艺术家的作品,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价格成长非常快,相对来说西方艺术家和中国艺术家比起来同年龄的、同阶段的,价格都比中国艺术家便宜。

 

 

  黄燎原 / 北京现在画廊负责人

  中国的收藏家刚刚开始来关注本土市场,还没有到放眼世界的时候。一个国家的收藏家肯定从自己国家的艺术家开始,买他们熟悉的东西,他们买自己的生活。从体制、经济、环境和社会状况等方面,一下子要进入到国际体系中还需时日。

  邹宇宁 / 上海周围艺术空间负责人

  外国艺术家作品在中国的销售会有一些局限。首先是国内藏家对外国艺术作品的认识不足,还停留在对一些“老派Big name”的层面上,他们有实力购买毕加索、马第斯,却不会有人买培根或者昆斯,更不要说年轻的同时代的柯林作品。其次是国外藏家,不太会专程在中国购买外国艺术家作品,这牵涉到运输、保险和关税等问题。

  我们代理的外国艺术家在作品定价上会相应比中国艺术家作品要低一些,很多时候这是外国艺术家自己提出的建议。他们更希望自己的作品在中国获得接受,而不是金钱上的利益。

  Dominique Perregaux / 香港Art Statement Gallery负责人

  我们90%的营业额来自海外买家。香港人只买艺术品作装饰或者投资。在画廊的平台上,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事实。但我会积极地寻找“识货”的国际买家,把这些艺术家推向世界,而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市场。

  很明显中国当代艺术的泡沫总会有爆破的一天,高价神话最终会崩溃,许多人将损失惨重。当某天中国艺术品的持有人被迫放弃手上藏品时,他们甚至会以两折的超低价出手。我经营的都是外国艺术家,所以一旦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价格泡沫破裂,我也不会受到多大影响。

  金彰玄 / 韩国昌阿特画廊代表

  昌阿特的第一个展览“空间·感受”介绍了中国、韩国、新加坡3个国家的艺术家,受到中国国内收藏家的好评,在海外美术馆也很受欢迎,有4件作品成为他们的收藏品。韩国艺术家姜尚勋的灰尘作品也受到中国收藏家和艺术工作者的好评。我们觉得在艺术市场不好的情况下,把未曾在中国露面的亚洲艺术家的作品介绍到中国的第一次展览还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我觉得目前中国收藏家只是稍微关注国外艺术作品。但是我想这已经是个不小的变化,因为大部分中国收藏家之前很少关注国外艺术作品。

  吴震寰 / 法国雷恩思艺术基金会执行、独立策展人

  据我所知,西方艺术品在中国市场并不好,属于边缘甚至游离状况。形成这样局面主要是公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在中国当代艺术上。外国艺术家的作品在中国销售情况一般。国内作品销售热点还是国内艺术家的作品。之所以形成这样的销售情况是和大众艺术修养、欣赏心理和消费心理有直接关系。更多人是冲着“钱”去的。

  国外艺术品为公众所喜爱的一般都是一些名家大家,他们的作品价格一般都太高,远超出国内消费大众的心理或经济能力。这些名家大家之外的另一些则因为作品面貌或品质和流行的倾向不为国内市场普遍认可。这也影响了国外艺术品在中国市场的流通。

  艺术界的“洋北漂”

  目前艺术市场逐渐国际化,中国内地的牛市吸引了国外艺术家的广泛兴趣。这些艺术家在刚刚进入时,为了扩大影响往往会和中国代理画廊一起在价格上给出藏家最大的优势。比如一幅作品进入中国市场后,它的价格包含了关税、运费以及画作原本的价值。而画廊和艺术家一起尽量在保证各自利益的前提下给出一定的让利,吕敏说,有的时候这种让利能达到10%,即该艺术家作品在中国的价格比在其本国的价格低10%。

  哈尔琴科·维克多利娅 / 俄罗斯女画家

  展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对于一个画家是尤为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创作产生新思想的时期。我非常感兴趣我的画展可以给中国的观众有一个怎样的反映。画展把我带到了你们的国家,并且让我爱上了这个国家。我有很多的画是献给中国的,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艺术理念。

  大卫·德梅 / 美国纽约画家

  我曾在中国旅行,中国令人鼓舞的发展和中国人乐观向上的精神带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也非常幸运地在上海发现一家画廊,他们的风格和我十分接近,于是给了我很强的信心和信念在中国举办我的作品展览。中国书法中的笔墨虽然是极简的,却有着惊人的力量。中国的艺术市场似乎侧重于利用现有的各种表现手法来呈现当下中国人的具象的思想情感。我发现中国艺术市场对于抽象艺术是十分缺乏重视和理解的,这也许就是我的抽象作品依然是一个小众的范围里传播。

  结语

  与欧美相比,中国的艺术市场更加封闭和独立,因此目前经济危机的波及也就相对较小,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廊纷纷来此抢滩登陆。国际资本市场和国际艺术界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已经渐趋白热化,纷纷战略转移,进入中国,与此同时,国外当代艺术品的“东游记”也必然会越演越精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