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艺术家和中国的艺术交流项目ASAP在798已经是第二次了。在上次题为“米饭”的展览中,众多艺术家为中国观众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那次展览中艺术家们的“中国经验”呈现得很突出,而这次展览的题目“打包”同样也是从具有特殊性的中国日常饮食习惯上进入,更多地强调了艺术家们的独立意识和主动精神。“打包”除了表述在餐馆中的行为之外,在汉语里也有聚合和共同负责或者生效的意思,人们从此次二十多位艺术家的作品中也能感受到他们多层次和大跨度的创造精神。此外,展览还特别包括了活跃于20世纪二十年代之后的探险家和摄影家约瑟夫·弗朗西斯·洛克(Joseph Francis Rock),为展览和交流项目增添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坐标。
以宏观上的认知的角度,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代的艺术家们,他们的工作具有很高程度上的主动性。虽然在各个历史时期有不相同的状态和表现形式,创造性总是指向了主体的独立和自由的状态。此次展览的艺术家们在不同的方面体现出了他们的自主性。有的从日常生活和切身感受入手,如Lieve D´hondt, Almut Rink, Christof Schlegel 三人创作于中国城市街头的作品,以反串式的诙谐形式介入了中国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以及被权力所倡导的未来生活方式与现实的距离。Elisabeth Grübl所做的工作室物品的立方体集合物及其转移媒介的结果——照片,抽离和改变了空间和物品的具体属性,超常的角度构成了对认知、判断、态度等一系列观念的解放。Christian Mayer的怀旧式的作品将日常实用的墙纸加以变化,在时间上甚至比洛克对比今天的跨度还大。Thomas Lehner所做的海尔冰箱在古巴的作品着重提出了日常生活本身的意义,而并非套用现成的全球化政治和文化理论。
变化多端的中国社会和对未来生活模式的思考也吸引着艺术家们。在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中艺术家们尤其表现了他们的分析倾向和自主性。Heimo Lattner 以各种手绘的地图和图形以及手写文字形成了一个叙事的文本,针对着公共生活中的首要性的问题。Florian Schmeiser 所做的图像播放同样直接反应了中国南北各个城市的现实场景,并且以一个声音作品诙谐地做了注解。Johann Neumeister的表现北京城市和建筑的视频和与画面内容脱节的汉语叙述互相映衬了一个令人捉摸不定但令人期待的未来。Sonia Leimer的寓意性的作品将这一问题转移到了历史和当下的互相审视和解读当中。Katrin Plavcak 与唐吉坷德有关的作品以一个表面上非常西方的作品形式隐喻了中国的现实。Harald Gsaller表现太极拳以及权力政治的变迁的作品也非常好地切入了这一题目。Klaus Schafler展望2050年的北京的作品则是将这一话题直接表现了出来。Hannes Boeck的录像作品描写了一段旅程,其中熟悉和陌生相互混淆在一起,而不确定的迷茫感并非来自未知的世界,而是来自自我的迷失。将近一个世纪前,洛克来到中国最偏远的地区,他在将中国神秘的面纱揭开的同时也参与到了当地的事务中。在这种意义上,这些艺术家都是洛克的传人,今天他们采用更开放和更个人化的艺术的方式,这也给人们重新思考洛克留给后人的遗产的机会。
艺术家们的自主性当然首先体现在以自我发现为中心的图像传达上,例如展览中Bianca Regl直率和本真的绘画,以及Marbod Fritsch对内心和情绪在主体之间的传达和交流的探索。同时在展览中人们能够看到自主性还体现在与特定的文化图像和精神价值的交流和互动中。Wie -yie Lauw秉承自我的身份和经历,用线和拼贴的方式进行的追溯。Gerlinde Zeiler 创作于各种包装盒等物品上的绘画依据了中国神仙鬼怪的形象。Anna Hofbauer的舞蹈式的动作可以做出东方哲学上的解读。Mike Hentz的覆盖画作用于中国传统山水和花鸟画。还有Ruth Kaaserer借助皮影戏的方式进行的自我和他人之间心灵上的沟通和发现。
艺术作品来源于个体对现实的反应,也最终作用于现实。社会机制和个人的冲突在今天尤其尖锐。如同在一个迷失自我的无名者的操控下不断地升级、重新启动的电脑,需要不断地应付重新安装系统的要求。此次奥地利艺术家们的作品真实地切入了这一现实情况,使中国观众能从引人深思的角度对现实和传统进行重新思考。这一思考一方面能令他们重新解读现实的各个侧面,同时展望在这一趋势下的未来,另一方面也能使他们重新审视被理想化和臆想当中的历史和传统,开启对内在延续性的重新发现和判断,谋求对惯性和成见的摆脱,将主动性发挥到从日常生活到公共空间的各个方面中去。
张离
2010年10月
展览地点:798艺术区安妮画廊
时间:2010年11月6日
上一篇:雄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