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在数千年儒家文化的浸润中,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让这一草本植物承载着多种的文化寓意,如“出淤泥而不染”、“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从而使其成为了历代文人安身立命、修养自我的写照,并产生了诸如八大山人、齐白石、潘天寿这样的许多画荷大家。因此,以荷花为单一题材做个人展览,是需要很大的勇气,而《荷语——程小琪中国画作品展》恰恰只有一个题材——荷花。
在程小琪眼里,荷花一物,如同中国传统哲学的“道”一样,是“有”(荷花的物理形态)与“无”(荷花的观念形态)的统一体,是“言”“象”“意”三者关系的综合体。他的“荷语”,既注重荷花以一种独特物质形式呈现生命状态的“有”,更注重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表述其精神层面的“意”,也就是“无”。在“言”“象”“意”三者中,他更强调“言”本身的美学意蕴,注重以“言”在表现“象”的形式意味的同时,达到“意”的阐释。在他的作品中,荷花作为“象”的存在,只是他以“言”立“意”的符号,他所关注的并不是画中荷花是否与现实中荷花形似的程度,以及笔墨本身是否一定要传达出“象”的品貌,而是着眼于笔墨的内质表达,即笔墨阐述时的笔感、笔意自身在画家无意识中构成的“文化密码”。
程小琪的“荷语”,形式多样,表现语言不一,从中既可以看出他涉猎多画种的广泛兴趣,亦见出他综合多画种绘画语言为其所用,整体把握画面的一种才气。这批作品以墨和彩的碰撞、分割,重组了一个有意味的水墨空间,形象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图式意象飘逸与空灵并存。在表现形式方面:既有工笔、也有写意;在表现语言方面:既有以传统笔墨画的,也有以西方现代构成手法完成的,还有以德国表现主义的笔触与色彩画的,更有直接参用荷叶肌理表现出来的。他的“荷语”,拓展了传统荷花表现手法的维度,表现了一种现代意识的“墨象符号”,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当代文人的话语品质。
归纳而言,程小琪的“荷语”无外乎两种表述方式:一是以现代构成话语营造而成的一种情境;另一种是用传统文人画语言在禅意中写就的一种意象,这两个方面构成了他作品语言品质的整体。就此,他实则剥离了传统画荷花题材的历史沉积,既消解了古典荷花图式固有的程式化语言,也消解了人们对文人画荷花固有的和习见性的阅读习惯,给人以一种新的视觉感受。作品中的笔痕、墨迹所产生的意绪与情思,无一不体现着与艺术息息相关的生命追求,体现着一种艺术精神的释放,铺陈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气势和意境。这种气势和意境,将观者导入到一种蓬勃向上的文化情境。在他的作品前,读画人会于不自觉中进入到一种“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的审美境界中。
广东美术馆馆长
文化部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山大学教授
罗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