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别处空间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4.5
  • 印象:
    名称独特 展品多 装置前卫 开阔 进门坡难走
    确定
  • 经营时间:
    17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朝阳-798
您所在的位置:别处空间>画廊动态>正文

2008八大艺术悬疑

2011-04-15 11:22:03          

  2008年1月23日,受美国次贷影响,中国股市遭受重创,沪深近千只股跌停,沪指暴跌354点。被称为半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股灾。一度被看好的中国股市在国际风云的影响下,亦躲不开灾难的浪头。越来越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使得每个成员的任何一次波动都可能引起一场突如其来的“蝴蝶效应”。股市如此,艺市更是使然。那么,2008处于世界氛围下的中国艺术市场也将会有哪些悬疑与意想不到的“变故”?   悬疑一:   将有多少家拍卖公司陷入窘境?   引发悬疑的事件:   2007年秋季拍卖会,北京某知名拍卖公司的拍卖现场,稀稀落落地坐着54个买家和参观者,曾经辉煌的该拍卖公司出现了人气下滑的颓势。2008年,是否会有更多的公司和它一样,逐渐走出市场的视线?   悬疑外的联想:   根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内地在协会注册并通过审核的拍卖公司共有1528家,随着艺术品市场的活跃,这1528家拍卖公司除了一百多家专门从事艺术品拍卖外,很多原来从事资产、股权、房产等拍卖项目的公司也增设了艺术品门类。记者通过统计2007年本刊16家中国拍卖样板公司(包括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匡时国际、西泠印社、北京诚轩、北京荣宝等)的春秋两季艺术品拍卖发现,2007年中,由该16家公司在大拍中提供的艺术拍品共有5.4683万件,而加上这16家拍卖公司之外的一百多家艺术拍卖公司,如果按平均计算,每家公司一年中进行两次拍卖,每次约上拍1000件艺术品,则流通在市场中的拍品一年就有超过25万多件的量。而这25万多件,也只是一个最基本的起点数据,因为这里不包括16家样板公司除春秋两季外的小拍量,也未包含非艺术专拍公司一年中提供的拍品量。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每人买一件拍品,则2007年有超过25万人次的藏家进入艺术市场。但是,这25万件以上的拍品是否真的物有所值,是否真的能够满足眼光越来越挑剔、投资越来越理性的25万个藏家的要求,似乎并不其然。大部分小型拍卖公司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已经成为艺术市场挥之不去的毒瘤,而在刚刚开始的2008年,依旧没有相关监督部门表示将出台有力的措施对拍卖行业进行约束,因此这个“毒瘤”还将在今年继续不断摄取养分,试图“壮大”。但是,另一方面,藏家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越来越显示出理性的判断力。没有好的拍品则没有好的买家,没有好的服务亦没有好的买家,由买家认可度决定的市场规则不仅会导致小拍卖公司的门庭冷落,也会令一些曾经辉煌的大拍卖公司业绩下滑陷入窘境。   悬疑二:.   奥运后的经济“拐点”论是否会影响艺术市场?   引发悬疑的事件:   2007年末,北京、上海房产交易量大幅萎缩,很多购房需求者持币观望,希望奥运之后房价能够回落。奥运“拐点”论在正方、反方的争论中浮出水面。而依托于经济繁荣的艺术市场是否也会在该论点的左右下摇摆不定?   悬疑外的联想:   对于奥运后经济是否处于“拐点”从而引起艺术市场的波动,仿佛艺术圈并没有经济界来得关心,他们中的大多数认为,虽然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即便在奥运之后由于各种原因包括人们的心理因素,经济可能会出现拐点,但一时间不会影响到艺术市场,因为从大势来看,中国的经济会整体持续上扬,这样就决定了艺术市场的走红。比如北京别处空间画廊负责人李京曾对记者预言:“2008年的当代艺术还会持续火爆,更多的美术馆、画廊、基金参与推动这个市场。艺术家在国外的展览计划都排得满满的,这种曝光会带来更多国外藏家、机构对中国当代的关注,加上奥运会使得中国股市走稳,资金流向新的投资热点,这些都将给中国当代艺术火上浇油”。   悬疑三:   艺术家能否摆脱盲目选择媒体的误区?
 
  引发悬疑的事件:   2007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并取缔了169家非法刊物(无刊号或盗用别家刊物刊号)。其中大部分为医学教育类。由于医学、教育领域人员在评定职称时需要有发表过的论文,不明真相的他们有时会被非法刊物所蒙骗,这些没有刊号或者打着国际刊号幌子的报刊以刊登文章为由,向研究人员收取费用,牟取暴利,而在该类报刊上刊登的论文实际并不能作为评定职称的依据。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这169家非法刊物中并没有一家艺术类刊物,是否艺术类刊物并不存在非法现象,或者只要内容作得好,艺术家对非法刊物有了最大程度的宽容?   悬疑外的联想:   由于市场并不十分规范,艺术圈也同样存在很多非法刊物,这些刊物很多没有刊号,或者是在境外申请的国际刊号,由于刊号不正规,不能在报摊、零售点公开销售,更不能邮局订阅,再加之这样的刊物投资规模小,不具实力承担每期高昂的印刷费,因此印刷量十分有限,有些只有1000本左右,却对艺术家报称有几万以上。由于艺术家经常能接触到这样的刊物来访,除了对实际的印刷量也略有怀疑外,基本上都认可并理解了该种“潜规则”。再加之有些此类刊物内容丰富、宣传所需的费用比较低廉,不仅从品位上符合了艺术家的审美,而且从经济上看似为艺术家节省了开支,对于刚刚进入市场的艺术家来说,仿佛是一种两全其美的选择。因此,很多艺术家在挑选刊物宣传时,往往只考虑到杂志的内容、费用的低廉,却很少考虑该刊物是否合法和宣传的诚信以及责任感,是否具有广泛的发行量、正规的发行渠道和办刊的连续性,从而达到真正的宣传效果。而这种现象能否在2008年能否得以改变,还是一个未知数。   悬疑四:   国外及中国港台地区画廊大举进入内地,是否挤压了本土画廊的生存空间?   引发悬疑的事件:   2007年11月17日,来自美国、瑞士、法国、韩国、东南亚、中国台湾、中国内地等35家画廊在上海五角场800号艺术产业园区集体开幕。有媒体称:“如此大规模的画廊集体开幕,在上海乃至全国也实属罕见。”   悬疑外的联想:   近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火爆,使得国外及中国港台地区的画廊大举进入内地。光北京798艺术园区内,就有近十家台湾画廊陆续开业,而一些世界品牌画廊比如意大利常青画廊,英国萨奇画廊甚至包括和画廊职能不同的尤伦斯艺术中心也将目光锁定在内地艺术市场。另外,大批知名不知名的韩国画廊,在看到亚洲当代艺术曙光的聚焦点汇集在中国时,也纷纷来到北京的草场地或者上海的莫干山等艺术区试图大展拳脚。这些画廊的入驻,带给本土画廊的是先进的经营理念、品牌意识还是由于分流了优秀艺术家作品从而产生的残酷竞争和生存压力?   北京空间负责人李苏桥认为,一些知名品牌画廊的入驻比如意大利常青画廊等的确能为中国尚不完善的画廊业带来成熟的模式和经验,而由于它们的出现产生的竞争压力反倒能促进中国的画廊走向成熟,在优胜劣汰中逐渐品牌化。但是,国外及中国港台地区的画廊也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多向内地买家介绍其本土的艺术家,开阔买家视野,令中国藏家更快地步入国际化,而不是一味地经营内地本土艺术家。从李苏桥的观点中,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在内地的非本土画廊,如果只做中国艺术家作品,就好像中国的阿玛尼专卖店中摆放的是报喜鸟西服,遗憾而略显滑稽。而据记者了解到,2008年初始时,李苏桥对非本土画廊的质疑也正是这些画廊中部分成员开始认真考虑的事项,北京草场地韩国画廊“韩之演”在自己的开幕展上,就将韩国知名艺术家白南凖、金昌谦等人的作品介绍给中国观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悬疑五:   中国古代书画精品能否再破2007年纪录?   引发悬疑的事件:   2007年中国古代书画 精品继续受到强力追捧 ,例如 11月26日,香港佳士得的董其昌《书画小册》以约合人民币4606.3万元的高价成交。2008年的中国古代书画精品,是否也能延续上一年的激进势头,再破纪录?   悬疑外的联想:   虽然目前的艺术市场将很大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当代艺术板块,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藏家具有古代书画情结,而且他们的年龄并非人们想象中的一般苍老,很多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精英人士。正是这些藏家队伍的壮大,以及中国人与生俱来对传统的继承,使得古代书画市场并没有被当代艺术的势头所掩盖,相反有与其“一比高下”的雄心。   西泠印社董事胡西林对古代书画市场更是充满信心,他认为古代书画在2007年开始回暖,而其具有的资源不可再生性,使得每次古代书画专场的规模不会扩大,但人们对古代书画的认可并没有因此而减少,相反逐年增加,胡西林说:“在国外我经常看到很多富裕的华人购买古代书画,因为他们懂得一个道理,就是艺术品只有经过时间才能具有价值。而在江浙一带,我也发现不少开始富裕起来的人士购买古代和近代大师的作品。正是因为这一批有识之士,使得古代书画市场不会轻易下滑,而在2008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更是这样,因为奥运会为艺术市场带来了人气!”和古代书画受到关注相比,当代中国书画则在拍卖市场呈现出萎靡的态势,对此,北京荣宝副总经理刘尚勇则认为:“当代水墨的层面应该还是以服务大众为主,是一个消费门类,虽然市场需求很大,但大多都不具有收藏价值。因为,它没有经过被反复确认的过程。因此,当代水墨不受热捧是一个正常现象,2008年也不会有太大改观。倒是古代和近代书画,由于人们关注度开始提高,使得2007年许多拍卖公司在这个板块中有些放量过大,表现为以数取胜,而不是以质取胜。如果希望这个板块能持续发展,2008年拍卖公司应该注意缩量,并提高拍品质量。”   悬疑六:   佛像是否迎来调整期?   引发悬疑的事件:   2007年秋季大拍,记者走访了几家在佛像市场占据绝大份额的拍卖公司拍卖现场,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整场拍卖竞投活跃。从拍卖现场和成交状况来看,佛像拍卖凝聚了绝对的人气。   悬疑外的联想:   国内的佛像市场自2006年底开始走火以后,在2007年继续高温不退,几大主要拍卖公司推出佛像专场的成交额也是一直攀升,价格屡创新高。佛像市场在2007年的表现几乎盖住了传统类别瓷器的风头。然而,在近一年多的持续火热之后,市场分析人士表现出的担忧又不得不让大家来思考。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佛像市场在2007年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市场本身所含“水分”,2008年的佛像市场将会是一个调整期,一些投资人在去年的热闹过后会重新审视目前的佛像市场行情。而2008年的这个调整期也将是下一个市场巅峰培养的过程,需要培养、引导更多有实力的藏家来进入市场。
 
  悬疑七:   瓷器精品能否再受追捧?   引发悬疑的事件:   2007年秋拍,北京长风首开掐丝珐琅器专场;中国嘉德开辟出砚墨笔印专场和犀角雕专场;西泠印社也如前两场一样保持砚台和篆刻印章专场,特别是一些新老拍卖公司都纷纷将玉器从古董珍玩中独立出来。那么在2008年,瓷器市场和杂项市场的关系、比例又将如何?   悬疑外的联想:   2007年的瓷器市场整体来说,趋于平静,充分体现出了买家在瓷器市场上的足够理性。归结于前几年瓷器在国际市场的火暴,随后瓷器赝品泛滥,仿制技术已达到空前的水平,收藏投资人在逐渐的摸索中具备了足够的理性。随着市场的规范和买家对瓷器市场熟悉掌握,2008年瓷器市场中常见的官窑器市场将会有所缩小,相反,流传有序,稀有顶级的瓷器拍品在国内外还会得到买家的认可。追求顶级拍品的现象在瓷器市场中也将得到体现。2007年,一些杂项门类也开辟了专场,2008年的杂项市场还将会成为各大拍卖公司争相侵占的一块重要领域,瓷器市场成交的萎缩使得各个杂项门类纷纷“独立门户”,如玉器专场、犀角雕专场、象牙专场、珐琅器专场、文房专场等,以此来吸引住藏家的视线。另外,特色专场也会是各拍卖公司吸引买家的一个重要措施,如某某收藏专场、宫廷御用器专场等。   悬疑八:   艺术基金能否成为蔓延之势?   引发悬疑的事件:   2007年6月18日,民生银行高调推出非凡理财系列,其中包括“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该产品的运作就是艺术基金的标准模式。民生银行因此成为中国第一家被银监会批准进入艺术品基金领域的银行机构。   悬疑外的联想:   事实上,早在民生银行推出“艺术品投资计划”之前,国内就有不少艺术品投资基金或准基金在运作,但绝大多数属私募基金。资深艺术品投资专家伍劲认为,“2008年的艺术基金还将以私募基金为主,许多投资商包括企业家也会以不同的形成组织艺术基金,这是由国内众多艺术品投资散户所决定的。因为个人投资所包括的局限性有计划性不强、资金不够、缺乏专业的指导、难以估算艺术品的升值空间和把握艺术品的真伪问题等。这就有成立私募基金的强烈需求,通过私募基金能够更好,更具效益的为他们安排投资计划,从而获得理想的收益。”就像现在许多中国股民变基民一样,以后许多艺术品个体投资者也将变成艺术品基民。艺术基金在2008年的继续壮大无疑也将推动艺术品牛市往更高的方向突破。
 
  例如,2007年11月18日,民生银行作为中国当代知名艺术家方力钧上海个展主办方之一,在开幕式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进军艺术领域的长期战略五步走,第五步就是2008年开始将陆续设立中国艺术家个人基金,主要选择对象是目前正处于创作盛年的优秀艺术家。银行的加入使中国艺术正在步入一个金融化时代,各种形式的艺术基金在这种格局下理所当然将呈蔓延之势,不少企业和艺术机构在谋划中,可以预见2008年将会是艺术基金集中爆发年。   八大悬疑之外:   中国当代艺术,最无悬疑的板块?   中国当代艺术风头正劲,特别是2007年蔡国强、岳敏君、张晓刚等人作品创立千万元拍卖纪录,使得全世界的目光将中国当代艺术烤得炽热。由于中国经济的腾飞,与书画、古玩相比当代艺术成为最贴近中国现实和最易被理解的“媒介形式”被国外接受,价格一路飞升。这种势头由于买家对于当代艺术的喜爱和认可而在2008年继续保持着良好的态势,成为今年最无悬念的一大艺术板块。   但是在毫无悬念受到关注的背后,却有一些声音提醒着买家关注是否有泡沫的产生。资深艺术品经纪人,天地龙门上海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亚俐认为,虽然2007年蔡国强的《2002年作APEC景观焰火表演14幅草图》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取得约合人民币7350.5万元的天价,但由于该作品由14幅图组成,如果平均到每一幅上,则每幅只有500多万元的价格,可见不能依此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突破纪录的噱头。在李亚俐看来,目前中国当代艺术的交易盘很大,但市场的扩大只能说明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而不能说明价格就一定很高,这个当代艺术市场的大盘还需在2008年得以盘整。另外像毛焰、石冲、尹朝阳等进入百万俱乐部,冲刺或已经冲入千万元的艺术家,如果放入国际盘中,即把纽约、香港的一些艺术家拍卖成交纪录与之相比,则还不具备向上的冲击态势。   索卡艺术中心艺术总监萧富元对于以蔡国强一幅天价作品就概括整个艺术市场的全貌表示了和李亚俐相同的观点,他说:“不能以一幅作品就判定整个市场,蔡国强的7000多万元作品是放在一个国际市场,并不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就在它的带领下于新的一年中不断冲高。”另外,萧富元认为2008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奥运会后中国经济可能会在各个方面发生变化,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当代艺术的走势。他提醒内地买家,应该将视野更多地扩大到亚洲区域,吸纳一些外域不同风格的当代艺术作品,以分散投资风险。   除了两位业内人士对当代艺术在2008年的不同看法,记者还发现,虽然当代艺术如火如荼,但在历来拍卖成交价格前10位中,前9位依然是以徐悲鸿、陈丹青等为代表的传统油画,且成交于2006-2007年间。因此,传统油画是否已经走向衰落的疑惑,在这9个席位中不攻自破,另一方面市场走向学术性的论点也浮出水面。   虽然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但随着人们对其关注,拍卖公司不断在该板块中加大力度,加之画廊逐渐成熟亦介入该板块的运作等因素,不得不说,2008年依然是一个毫无悬念的中国当代艺术年。只是在这一年中,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优秀艺术家和普通艺术家的作品档次将会拉开距离,一些新的艺术家也将会不断被挖掘出来。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