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每个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危机往往意味着转型升级的时机。经过一轮动态搜索,中国画廊的N种可能性跳跃出来。勇气者视危机为扩张的理由,有人终于搬了大空间,有人开起了拍卖行,有人甚至要把画廊做成麦当劳,逆市做大似乎成了一种潮流;洞察者早就紧紧抓住了艺术的未来,不再吃老本,开发新资源,将真正的当代艺术,新世代的崛起作为决胜于将来的关键;思辨者拒绝用市场代替艺术的思考,对于如何修正、完善行业体制、寻找当代艺术的真谛这些根本所在,竭尽方式、头脑风暴;灵动者积极拓展画廊的功能层面与经营领域,艺术能有多大,只是一个敢想敢做的问题。
相关联接:
劳伦斯:香格纳画廊总监劳伦斯·何浦林
在中国展出,并留在中国
Hi:你怎么看目前的经济形势?
劳伦斯:就中国来说,还不错。
Hi:你觉得香格纳画廊现在艰难吗?
劳伦斯:去年确实不易,但现在已经开始好转。
Hi:从1996年建立到现在,香格纳最艰难的是哪段时间?
劳伦斯:万事皆难,但走过后就好了。有时,乐观和运气就是出路。
Hi:今年画廊打算走常规路线还是已经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了?
劳伦斯:我们只是在坚持自己的事,所以不太会花太多的注意力在经济形势上。当然如果经济好,有钱,我们会做更多的事,比如做作品、印画册等等。
Hi:今年有什么展览计划呢?
劳伦斯:我们刚刚在北京的空间举办了没顶(MadeIn)的展览,接下来在上海这边会做一位年轻艺术家刘唯坚的个展。除此之外,香格纳今年还将首次推出国外知名艺术家的展览(上海和北京会分别举办Isaac Julien和荒木经惟的展览);今年秋天,我们还会举办徐震、杨福东和杨振中的大型展览,这是他们第二次合作的展览计划,上一次合作展还要追溯到十年前的“有效期”。
Hi:博览会计划呢?
劳伦斯:和以往一样,我们今年会参加部分博览会。现在已经确定的有艺术北京、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法国当代艺术博览会与迈阿密艺术博览会。
Hi:有扩张计划吗?
劳伦斯:我们会在离莫干山艺术区约30分钟车程的桃浦,开放一个集展览和仓库于一体的新空间,这也是我们今年最重要的计划之一。
Hi:香格纳现在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劳伦斯:事情总是变化的。可以肯定的是,作为艺术市场,中国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香格纳前十年是专注于使作品“在中国展出,在国外出售”,那么现在应该变成“在中国展出,并留在中国”了。
马美玲:林大画廊总监马美玲
我总是在经济不好的时候扩张
Hi:你觉得现在的情况糟糕吗?
马:最糟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去年我们很保守,整个一年只做了几个展览,但今年的计划我们几乎都排满了,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我们看到了经济复苏的趋势。
Hi:去年画廊的情况也不好吗?
马:坦白讲,亏损了,我的画廊场面还不小,所以亏的数字也不少。
Hi:想过解决办法吗?
马:去年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我开了一家拍卖行,这个举措对我的画廊和艺术家都有帮助。
Hi:在什么地方开的?
马:新加坡跟印尼。然后拍了一些我们自己的东西,我觉得在经济最低潮的时候这样做还是很有帮助的。今年我们连着做了三次拍卖。其中有个夜场拍卖做得挺好,所以今年的策略还是画廊继续、拍卖继续,两者互相配合,感觉很好。
Hi:有悲观的预测说,今年798会倒掉一批画廊。
马:进来的也不少啊。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那时候我们太惨了。
Hi:当时你们新加坡的画廊开了吗?
马:新加坡的画廊是在1999年开的。
Hi:为什么?转移风险吗?
马:那时候印尼盾贬了六到七倍,我们就觉得很悲观,不知道印尼的画廊还能不能继续经营下去,再加上当时又发生排华事件,我们马上想要寻找一个栖身之所了,于是我们就赶到了新加坡。
Hi:其实你那个时候的扩张,更多是不得已而为之。
马:我感觉这二十多年里面,我总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做扩张的事情。1998年印尼危机,大家的画廊都关闭了,但是我开了新的空间。我是觉得,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我可以讲出很多对我有利的条件,我能以比较低的价格拿到一块地和一些作品,所以我总是在最低潮的时候扩张我的画廊。
张银锵:新时代画廊总监张银锵
定位70后,既取先机
Hi:会不会挖掘新的增长点?
张:新时代画廊在北京的定位很清楚,就是经营未来发掘新星;经营方针聚焦专注在70后的艺术家。而我们也认为新的增长点就是在70后的这群艺术家里。
Hi:会有不同以往的新模式吗?
张:我们会依据每位艺术家所处的阶段性目标不同,而应对战略也有所不同,例如计划执行完毕后,检讨分析优、缺失,再依据缺失部份寻找对策加强;如知名度不够则加强媒体宣传与展示机会;价值认同差异就加强作品的内外在功能说明解析;市场筹码过于凌乱就慎选客户控制数量等等。而是否有新的发展模式,我们无时无刻在寻求更有效率、更安全稳定的方法,只要是对艺术家,对收藏家,对我们是正面的,我们就会积极去做。
Hi:怎么看待后经济危机时代的画廊业环境的机遇与挑战?有哪些新的解决方案?
张:依照历史经验,经济危机所产生的衰退,都会造成资产的重新分配;因为十次衰退就有十次的复苏,所以衰退也造就了新的机遇与机会。关键只在于经济在最高峰时,你是不是谨慎保守,而经济在谷底要翻升的时候,你是不是能排除众议勇于介入取得先机。在后经济危机的时代里,我们认为又有新的机会即将来临。就艺术市场来说,机会最大且各方条件又较齐备的就是70后艺术家。希望我们的看法能引起同业的共鸣,只要一群人有共识,由共识激发出趋势,趋势一形成,铜墙也挡不住。当然由媒体来策划研讨会凝聚业界共识也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郑为民:东大名创库总监郑为民
融入更大的圈子
Hi:今年计划要做的项目都有哪些?
郑:我们会更多地做一些有关于媒体、科技、设计方面的艺术活动。画廊年底刚刚搬到新址,展览将从四月份开始。展览会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在空间展览的项目。其中有与卢森堡的一个基金会合作展,展出卢森堡艺术家与本地艺术家作品,展览将在9月份进行;8月份安排了与英国合作的有关设计的艺术展览。我们还会做一个名叫SHIFT STATION的项目,利用形式像集装箱的可移动空间,请年轻艺术家在其中做展览。此外,我们的工作重点还是会继续放在ARTLINKART中国当代艺术数据库项目,去年5月上线到现在每天在不断记录中国当代艺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个项目不是关于东大名创库,而是关于我们这个大的圈子、大的市场、大的环境。
Hi:你们今年展览的特色有哪些?
郑:SHIFT STATION项目算是其中有特色的展览之一,重心将放在发现新的、年轻的艺术家,提供两个经过改装的集装箱在上海的公共空间展示。形式自由,由艺术家自己控制。
Hi:选择流动空间的展览方式,是不是有一些对受众的考虑?
郑:这样展览会更具公共性。我们想融入更大的圈子,这可能会带来艺术圈外的对话、讨论与合作方式。
Hi:你们展览范围上的扩大,出发点是什么?
郑:过去我们关心中外艺术家之间的交流,现在还想看看电子、科技方面的人们在做什么。跨行业的沟通可能产生出乎预料的新可能。
Hi:关心范围的改变是否有价值方面的考虑?
郑:价值是看事情有没有意思。从金钱的方面说,目前做的事情是不会赚钱的。另外,艺术本身就可有可无,所以也别和经济搞得那么关系紧密。有时候大家就是混淆不清艺术和商业。现在的画廊都不太纯粹。我希望画廊对年轻艺术家的帮助是这样的:给他们空间,让他们在20岁能够干20岁的事,30岁干30岁的事年轻时尽量纯粹一点。
林白丽 佩斯北京&北京公社总监
我不觉得当前的经济形势是好的,但应该有转好的趋势。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来收集资料,为画廊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相对于单纯的卖画来说,我们今年更倾向于做一些有意思的展览,我觉得这可以提升画廊的形象。我们举办这种展览或许不能让藏家立即过来买画,但它会增加画廊的地图搜索量,以吸引观众再次过来。这就好比时尚设计师开发布会,多数衣服都太招摇以至于一般人不会当成衣买来穿,但这并不影响设计师品牌的推广。也许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不过我认为艺术领域与时尚设计领域其实是相通的。在发展路线上,我们今年和往年也略有不同。以前我们多数选择和北京的艺术家合作,从今年开始我们会尝试更多与上海本地的艺术家进行交流,这一方面可以节省运输上的费用,同时拜访他们也更加方便。另一方面,我们也计划举办一些深入讨论中国社会现状的非盈利性的展览。我们会采用对外公开征集作品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认识更多新的年轻艺术家,并让他们有机会展出作品。向外推出一个主题,然后看艺术家们的回应,这样的方式会让工作量增大很多,不过艺术家会很激动,同时也可以提升我们画廊的知名度。在世博期间,我们会举办任红和张大力这两位艺术家的展览。我们认为这个展将会吸引来参加世博的游客,同时世博代表的是一个迈向未来的概念,这也恰好给提供了一个回顾思考过去的机会。另外,我真觉得当代艺术越来越精英化、高端化,而疏远了大众,其实真得没必要要这样。总之,我们需要彻底的再思考下我们谈论艺术的方式——抛开那些淡而无味的语言层面,来解释其核心实质的东西。
郑林 唐人艺术中心总监
按道理,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国内经济已经开始好转了,但是如果还有画廊觉得现在比去年更加难过的话,那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库存系统,或者他们没有好的代理艺术家。如果一个画廊既没有资源,也没有资金,更没有好的策略性的盈利方法,他怎么能好得起来呢?我觉得画廊老板或负责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具备这种抵御风险的意识,在危机关头应该有恰当的应对策略和方法。而且一个好的画廊,必须在学术上有自己的定位。有了自己的定位以后,才有好的艺术家跟你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任何最艰难的时候,如果你有学术性的艺术家,他始终会是你最坚强的支撑和保证。在整个欧洲、美国人心目中,中国在金融危机中是最容易抵御风险的,所以这就是香港艺博会全世界这么多重要画廊都来参加的原因,他们把希望、关注点都集中在了亚洲,这很正常的。为什么他们参加香港艺博会会这么积极主动,因为他们把买家的希望寄托在了亚洲人的身上。今年唐人会在去年的基础上更强调学术性,更强调国际化和国际影响力。今年的展览可能比去年要适当放松一点,但展览数量可能会增加一些,主要针对今年的经济状况来制定。
韩之演 艺术ISSUE PROJECTS总监
我们画廊的定位与方向比较特别。艺术ISSUE PROJECTS是拥有自己的艺术杂志(《艺术ISSUE》)的空间,因此我们画廊的展览计划都会围绕着杂志的主题来展开。《艺术 ISSUE》今年的主题是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年,我们将从50、60、70年代出生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中挑选几位出来做个案研究,同时在空间中为他们办回顾性的个展。展览的形式则是以作品为主,并侧重近几年完成的新作品。另外在11月,我们计划举办一个大型的研讨会,届时我们将邀请多位批评家、艺术家参与共同讨论,希望对中国当代艺术做一个再发现式的研究。大家一直在说现在是经济危机时期,有很多画廊要倒闭,但实际上并没有几家画廊真正倒闭。况且,这与开店是一样的,遵循一定的规律,没有竞争力的自然会逐步被淘汰掉。画廊其实也是一个店,倒闭也是正常的现象,经济危机不是主因。我们空间其实并不是专注于市场营销的机构,选择的艺术家和举办的展览都着眼于其学术性和艺术形式的先进性。市场的指向对于我们来说不是最重要的指标。
田原 空白空间总监
在策略上其实是有一些变化的,比如我们会更多地推一些年轻人的作品,他们有国内的,也包括国外的。目前的市场情况,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对艺术品不感兴趣,而是重复的东西太多了,很多喜欢艺术的人都被这个行业的外在表现给吓住了,一张画动不动就几百万,我们怎么买?因此我们需要新鲜的东西。很多有活力的作品来自于年轻艺术家,加上他们的价钱又都不高,市场需求还是很广的。所以这时候画廊的作用就在于更好地去服务和培养这些客户,我们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甚至比在市场好的情况下要做得更多。
Hadrien de Montferrand Hadrien de Montferrand画廊总监
我们之所以在经济不太好的时候来798做画廊,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我们是中国第一家专业做纸上艺术品的画廊;二、纸上作品虽然便宜,但是美术馆、博物馆和部分藏家都喜欢购买收藏;三、我个人很喜欢纸上作品,在中国也有一些艺术家与客户资源,所以我觉得这家画廊应该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推广纸上作品的平台。现在经济是不太好,所以我们更应该着力于寻找相对便宜的作品与更加年轻的艺术家,这也是我们画廊对自己的一个定位。
林松 世纪翰墨画廊总监
这几年当代艺术被搞得太贫乏了,画廊卖到最后会发现缺原料,缺新鲜血液,下一步怎么办?还是得去研发,就像中国的其他行业一样。当代艺术急慌慌地把西方一百年的东西全耍了一个遍,最后有的能用,有的不能用,有些就走歪了,我们也希望有创新或者含金量更高的东西出现。到改朝换代的时候了,前面的事就应该结束了,其实到2000年以后,中国市场都是吃老本,历史已经翻篇了。江山代有人才出,一定会有新人出来,我也希望能够像当年一样,碰到好的艺术家,继续工作,我觉得这是画廊核心的工作。如果每个画廊都像个专卖店一样,有自己的方向和理念,然后按部就班地去做,合在一起就会呈现一个很丰富的、健康的系统出来,想看中国最鲜活、最当代的东西就去画廊看。
李兰芳 艺·凯旋艺术空间总监
感觉今年的春季市场和春拍会非常好,这并不是我盲目乐观,而是艺术市场反馈的信息。事实上我的客户提供给我的信息也是如此,他们对艺术市场的信心已逐步回暖。从今年1月到现在,在过去的两个月内,也就是大家说的后经济危机时代,我们有新的藏家入场,这是令人高兴的。另外我们刚刚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酒店艺术博览会,从收藏家的参观人数和关注艺术品的程度来看,我们对市场也有信心。这些年经营下来,从我们画廊的销售数据来看,到现在还是觉得一百万以上,三百万以内的在美术史上有定位的艺术家的作品比较受藏家的青睐。根据我们画廊近三年的经营状况来看,我觉得市场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悲观,我们画廊的定位决定我们的艺术品是抗跌性比较强的,在与新老藏家沟通过程中,我还是推荐有学术和市场地位并存的艺术家的作品,购买新锐作品要慎重。
今年我们有海外市场拓展的计划,这个是点对点的,有策划性的去经营的拓展,这样将更方便我们画廊的藏家与艺术家的直接交流,信息的流通也会更加的便捷,不会因为距离、地域的关系而失去与藏家沟通的机会,但这个设想我们还在进一步的论证当中,所以还不方便直接过多的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