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AGA 艺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2.8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16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北京-东城
1.“艾未未:纽约1983-1993”艺术展
展览时间:2009-01-02~2009-04-18
展览地点: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提名理由:
此展览展出艾未未20多年前拍摄的、之前从未发表过的作品,从一万多张照片中精心挑选出的这些作品,以艾未未对社会和艺术的独特视角,折射出整个80年代的历史、文化和氛围。
这些作品展现了艾未未眼中1980年代的纽约,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艺术活动、他身边的人和事,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化,而且揭示了透过艾未未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追踪他观念艺术实践的起点。
这些照片是对他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所作的纪录,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纪录了他周围的场景,揭示了他当时的思考和态度。无论对他个人而言,还是就当代艺术来说,这些照片是一部珍贵的视觉历史。
2.“我负丹青”吴冠中捐赠作品展
策 展 人:江梅
展览时间:2009-01-16~2009-02-20
展览地点:上海美术馆
提名理由:
此展览展出吴冠中捐赠给五家海内外知名美术馆的重要作品共160余件,其中包括油画、水墨、速写等,涵盖吴冠中先生1950年代至今天的各个创作阶段,是近年来举办的有关吴冠中艺术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个展。
此展览无论从展出作品数量的丰富性、艺术面貌与风格的多样性,还是从作品的代表性来看,这次展览都有着举足轻重、非同一般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全面梳理和呈现了吴冠中先生艺术发展的清晰脉络,凸现了他不同时期的绘画成就,而且也鲜明地折射出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社会不同阶段的时代因素对于画家创作的影响。
3.“东站·回望中国”艺术展
策 展 人:贝娅塔博士(路德维希美术馆馆长)
展览时间:2009-03-18~2009-05-20
展览地点:东站画廊
提名理由:
此展览将视线汇聚在方力钧、岳敏君、刘小东、徐冰、张晓刚和严培明等15位最著名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身上,也可以说是发出了15份当代艺术宣言。展览中的所有这些作品的创作手法都基于超现实主义,却又都冲破了概念的藩篱,自如表达客观现实,同时,中国传统的深重底蕴与社会的巨大发展变化有如两种不同的文化,彼此交织,又相互冲突。
此展览的首站曾在德国路德维希美术馆展出,可以说是德国近年来最引人入胜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之一。
4.“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
展览时间:2009年3月20日—2009年6月21日
展览地点:首都博物馆
提名理由:
此展览是国内外散落在各地25家博物馆(收藏机构)的73 件元代青花瓷的一次空前团聚,彰显了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之魅力。
在中国瓷器烧制的历史上,元代青花瓷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青花瓷以其鲜活、艳丽、明快在元代(公元1271年——1368年)瓷器中独树一帜,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演绎出了美轮美奂的艺术佳作。
此展览展品数量丰富,珍品众多,学术价值高,观赏性强。目前存世的元代青花瓷器总量极少,作品展示了中国瓷器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
5.“公元3009之考古发现”岳敏君个展
策 展 人:黄笃、旷卫
展览时间:2009-03-21~2009-04-19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
提名理由:
此展览展示了岳敏君的全新作品,他们突破了岳敏君以往创作模式,其关注点不再仅仅集中于作品本身的创作,更将创作的范围延伸至作品的展示方式之中。其“展示方式”可以理解为艺术家的一种全新作品形式。
艺术家的设想将作品本身的时间背景延至一千年后,作品的内容被设定为一个于未来发生的、对今日人类生活遗迹之考古发现的展览。在这个由艺术家设想的“考古学展览”之中会放置一系列由艺术家制作的“出土文物”。展览中所陈列的种种“考古发现”多是我们今天司空见惯的“日常用品”。
此展览中人们不再单纯地看到岳敏君作品中那标志性的光头笑脸的视觉符号,而是看到了岳敏君在本次展览中表现出从架上绘画向观念装置转换的新方向。很多艺术家和批判家都对岳敏君创作的这种转换予以很大的关注。均表示在此展览中看到了一个全新面貌的、不断思考的岳敏君。
6.“被拯救的葵园”许江新作展
展览时间:2009-04-03~2009-04-25
展览地点:上海美术馆
提名理由:
此展览是许江继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个展之后的又一次大型综合性展览,展出了许江近年来创作的百余幅绘画力作。此展览以油画、水彩、雕塑的综合形态构成丰富的视觉景象,立体地展现出许江在艺术道路上的最新探索。
评论界认为:作为改革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艺术家的代表,许江具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艺理兼重的精神,以及与改革开放同行共进的激情。他自觉承担着当代中国艺坛严肃审慎的文化思考和视觉积累,探寻中国自身的艺术史方向。从他身上,可以看到艺术家个人道路与时代、社会发展相交叠的印记。
7.“时间内外”喻红作品展
策 展 人:郭晓彦
展览时间:2009-04-10~2009-05-12
展览地点:广东美术馆
提名理由:
此展览展示了喻红《目击成长》系列和2007—2008年创作的新作品,展览的重要作品部分为艺术家2007-2008年间新近的创作,作品包括艺术家耗时两年完成的12米长的油画作品《春恋图》和同样巨幅的油画作品《天梯》,这是艺术家在近年来的潜心之作,同时也有部分近期创作的树脂雕塑及丝绸上作品;同时展出艺术家自1999年开始,至今仍进行中的系列创作《目击成长》也作为这次大型个展的内容,这是《目击成长》系列作品第一次在广东美术馆亮相;这些作品将丰富和加强观众对喻红作品和艺术生涯的了解
喻红一直是被国内外学术界和艺术界重视和研究的女性艺术家,由于其艺术创作的持续性和丰富性,在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实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艺术家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并没有局限在某一概念和某一程式的表达上,而形式上和语汇上的别开生机,更显得出艺术家对自身创作活动活力的持久信任和坚持。
8.泰特美术馆藏透纳绘画珍品展
策 展 人:伊恩·沃瑞尔、徐虹
展览时间:2009-04-24~2009-06-28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提名理由:
此展览是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英国美术作品展,同时也是透纳作品首次在华展出。泰特美术馆为此展览共借出112幅油画及水彩作品给中国美术馆,作品大部分来自于透纳遗产的珍贵收藏,其中不乏闻名于世的画作珍品。
此展览的公众教育部分也获得了大众的好评,超过20万名观众参观了画展,其中包括超过25000名学生。27000余个家庭参与了画展相关的各项教育活动。由知名艺术评论家举办的透纳系列讲座吸引了500多名观众,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透纳的作品及他的时代。
9. “历史的图像”2009中国当代艺术展
策 展 人:鲁虹、冀少峰
展览时间:2009-04-24~2009-05-24
展览地点:深圳美术馆
提名理由:
自2002年以来,深圳美术馆围绕“图像转向”的主题,已经连续举办了“观念的图像”展、“图像的图像”展与“嬉戏的图像”展等展览,此展览就是以上几个展览的延续,主要展示借用改革开放前的革命历史图像进行当代性创作的艺术作品。
此次展出的作品在特定学术主题的框架下,表现形式多样,不仅有传统的架上绘画,还有影像、雕塑、装置等艺术形式。邀请全国优秀的艺术家以历史图像为主题进行艺术创作,虽然主题具有一定的限定性,但出于图像传达的多义性,以及隐含在图像背后的反思与意义,再加之不同形式的艺术表现,带来不一样的艺术体验和精神交流。
10. “墨非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美欧巡回展
策 展 人:刘玉珠、张新建、陈威
艺术主持:鲁虹
提名理由:
此次展览自2009年4月起,先后在美国、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克罗地亚成功举办,开创了由深圳策展的展览在海外巡展国家最多、规格最高、展期最长的纪录。
该展览参展者是当代水墨画坛勇于创新的一批代表人物,作品突破了传统的载体、语言和观念。展览将当代水墨画推出国门,有助于欧美艺术界对中国传统绘画变革的认识。展览受到国内外美术界的关注。
11.靳尚谊捐赠作品展
展览时间:2009-05-17~2009-05-25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提名理由:
此展览是将靳尚谊最新的捐赠作品和多年来向各地美术馆捐赠的作品以及中国美术馆已有收藏作品的汇集一堂,展示了靳尚谊向中国美术馆捐赠油画、素描共39件作品,其中有上世纪80年代“新古典”风格的代表作《侧光人体》和90年代探索现代人精神面貌的代表作《惊恐的妇女》,还有近年的新作《八大山人》等。
靳尚谊的此次捐赠使中国美术馆所藏的靳尚谊作品形成一个充分的系列,此举是中国美术界和中国的美术馆事业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是国家美术馆收藏工程又一个重要收获,并引发了大众对于艺术家作品归属的大讨论。
12.“看真D.COM”第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
策 展 人:李媚、李公明、蔡萌、阮义忠、温迪·瓦曲丝
展览时间:2009-05-18~2009-07-19
展览地点:广东美术馆
提名理由:
此届摄影双年展通过这一组合式标题既表达了重要的地方语言粤语的元素,同时又明确地包含有以新媒介传播信息和影像的寓意。此届双年展明确地具有摄影与人—社会—历史的紧密联系的思想特征,从作品品质与工艺而言,双年展特别强调呈现原始照片以及传统工艺与材料的意义与价值。
展览主题“看真D.COM”旨在反思在全球化背景下本土摄影发展的基本问题,关注在社会历史语境与当下状况的连结中摄影所承担的作用与功能,尤其是关注和打捞在这种连结中最有价值的摄影个案,同时把图像信息传播看作是实现摄影的社会价值的必要途径。
13.“意派——世纪思维”展
策 展 人:高名潞
展览时间:2009-06-01~2009-06-22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
提名理由:
此次以学术性为主的大型展览是通过展出约三十几位老中青艺术家的作品,对这个“意派”是高名潞在07年提出的一个美学概念,进行纯粹理论性阐释。此次展览作品不限媒介,包括绘画、雕塑、装置、建筑、影象。
此次展览总结和展示了在过去二十多年,创作的一批具有“意派”特点并发表了有关宣言和陈述的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以及一些年轻艺术家在这方面新的发展和探索,通过展示他们的思想和创作成果,梳理出“意派”的一个内在发展逻辑。
在当代艺术也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中进入转折期,此展览推动了当代艺术向学术积累阶段转型。“意派”是一种表现社会声音、哲学思考和艺术批评的自由方法,它打破了美学和社会的分离。
14. “历代名画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国画展
策 展 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展览时间:2009-07-22~2009-08-27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提名理由:
此展览精选馆藏历代书画精品,以中国第一部系统的美术史著作《历代名画记》为题旨,将作品按史著的成书结构分类呈现,此次展览精选近两百件藏品,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新馆建成后对馆藏作品的第一次精选展示,也是珍贵馆藏的第一次系统面世。
这些历代珍贵作品的展示不仅可使大众对中国古代绘画有更深的体认,更可为中国古代绘画史的研究及当代中国画的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佐证。此展览理念脱胎于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的著作《历代名画记》,借用其书名称,意指这批作品的时代连贯性和法书名画之珍贵性,展览分为六个相对独立的专题即:人物、鬼神、山水、花鸟、妇女和秘画。展览特请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联合策划,将中国古典元素融入展示设计,使作品回归其创作年代,跨越时空向观众呈现一个中国古代绘画世界。
15.“讲·述”2009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
策 展 人:范迪安、薛保瑕
执行策展人:徐虹、潘显仁
展览时间:2009-07-23~2009-08-13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提名理由:
此展览为海峡两岸首度以美术馆馆际交流模式,共同筹划的大规模当代艺术展。此展览以中国当代艺术展主题,海峡两岸各29位艺术家,共58组件作品组成展览内容,展览分为“历史与记忆、现实与反思、个人经验与公共空间”三个主题,作品涵盖平面绘画、雕塑、装置、摄影、影像等各种媒材。涉及的范围既有历史演变、社会状况、文化传统等“宏大”叙事,也有个体的感受、经验和思考的“微观”语态。当然这里的“公共”和“私人”的界限划分,也只能是非限定性和模糊的。
此先后在两岸美术馆展出,刷新了两岸美术交流的记录,能够透过展览构成两岸美术界之间真正深入而广泛的交流。
16.“叙事中国”2009第四届成都双年展
策 展 人:贾方舟、邹跃进
展览时间:2009-07-28~2009-08-28
展览地点: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提名理由:
第四届成都双年展以“叙事中国”为主题,展览由“主题展”和“新人特展”两部分组成,共约120位艺术家参加此次双年展。与第三届成都双年展以水墨为主不同的是,第四届成都双年展因主题的需要不再限制艺术种类,但在艺术方式上,则以叙事类的作品为主,选择的参展作品注重叙事方式的独特性和原创性。在叙事内容上,本届双年展选择那些深刻表达中国历史、现实和文化问题的作品,强调叙事的深度和个人视角,在整体上突显作为知识分子的中国艺术家,对推进中国社会的发展、参与中国文化建构和社会历史反省等方面所承担的责任。
17. 85以来现象与状态系列展(“两湖潮流”湖北·湖南当代艺术展)
策 展 人:彭德、邹建平、沈伟、郑娜
展览时间:2009-07-31~2009-08-31
展览地点:广东美术馆
提名理由:
85美术新潮时期,处于中部地区的湖北、湖南两省,先后创办了《美术思潮》、《画家》等前卫美术杂志,其先锋的理论视野与犀利的批判锋芒影响至今。同期,两省涌现出大量当代美术创作团体,自下而上发动民间的在野的力量,组织举办了大量活动,这些理论争鸣、展览活动汇聚起来,是中国85美术新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结构脉络。
展览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文献展示85新潮以来的“历史线索与文献”。包括当时相关的文字报道、信件、图片、影像等历史资料,用以梳理80年代至今中部艺术活动的历史脉络。二是作品展览,包括油画、水墨、雕塑、装置、影像、行为等不同表现形态的当代艺术作品。三是特别项目包括,周韶华与《天地人》、新历史主义小组:叶双贵、任戬、周细平、祝锡琨、梁小川等和温普林与《太阳100》
此展览通过对中部地区当代艺术进行挖掘、梳理、展示、研讨,为当代中国美术研究留下详实而宝贵的历史文献,也为中部地区青年艺术家和后来有志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人们提供以史励志的精神动力。
18.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系列展(徐悲鸿大型艺术展、刘海粟大型艺术展)
策 展 人:郭小力
展览时间:2009-03-08~2009-04-19(徐悲鸿大型艺术展)
2009-08-02~2009-09-10(刘海粟大型艺术展)
展览地点:炎黄艺术馆
提名理由:
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系列展从徐悲鸿出发,在新的语境下重新解读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诸位大家,探讨中国美术现代性的真正含义。
09年推出了徐悲鸿艺术展和刘海粟艺术展,其中徐悲鸿艺术展是该馆推出的系列大展中的第一个,展出徐悲鸿先生80多幅优秀作品。刘海粟艺术展是继徐悲鸿艺术展之后推出的又一次重量级展览,汇集了刘海粟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经典作品100余幅,包括国画和油画两大类别,充分而完整地了解这刘海粟一生的创作风格、特色及艺术成就。
炎黄艺术馆以此为契机,重启中国现代美术的研究,这一方向为中国20世纪美术研究打开一扇新的大门,从而成为炎黄艺术馆的基本研究方向与学术定位。
19.“神州国光”黄宾虹艺术展
展览时间:2009-08-09~2009-09-27
展览地点:浙江美术馆
提名理由:
此展览作为浙江美术馆开馆四大首展之一,共展出黄宾虹的山水、花卉、书法作品及文献资料600余件,为历次黄宾虹展览中规模最大的。
此次展览展品丰富,有大量研究黄宾虹学术思想形成及成熟过程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其中署有年款最早的已是1919年(己未)年,在所藏遗作中,除了精品画作之外,还有重要画稿、文稿及信札,其中最多的是北平十年间埋首书斋在玄素纸上仅勾勒轮廊不加渲染的“钩古画稿”,这是解读黄宾虹的画学思考及画风成熟的过程与内涵的最佳资料。
为了配合展览,浙江美术馆还特别邀请国内十二名专家、学者作专题讲谈,全面梳理浙江博物馆、浙江图书馆古籍部藏珍贵黄宾虹相关文献,第一次对黄宾虹文献组团式、专厅化展示,使黄宾虹展览突显学术深度。
20. “流动的社群”2009首届北京798双年展
策 展 人:朱其、马克汉格布勒
展览时间: 2009-08-15~2009-09-12
展览地点:北京798艺术区及分会场
提名理由:
2009首届北京798双年展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批评家带到中国的首都。国际艺术家占有艺术家总数的2/3,展览的重点放在摄影、影像、装置、行为艺术、声音艺术、多媒体艺术和特定地点的公共艺术以及其他新的艺术形式。此次展览以“流动的社群”命名,带领国内外70多个艺术家一起探讨相关于“内部”和“外部”这种抽象的地理和新的观念。
作为艺术区的第一个独立双年展,2009首届北京798双年展在对席卷而来的商业主义提出一个对立的观点,并且收回798作为一个孕育国际著名艺术家们活动的艺术中心的地位。
21.“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
展览时间:2009-08-22~2009-09-14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提名理由:
此展览的作品全部经过专家艺委会的严格挑选,近700件经典名作共聚中国美术馆,这是60年来中国美术所取得成果的一次历史性检阅,集60年美术创作之大观,中国美术的总体阵容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精彩呈现。
展览客观呈现了在民族化、大众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年、连、漫、宣各画种的真实面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认识新中国60年美术发展之路的基点,观众不难从中得到符合历史的判断。从一件件作品中传递出的不仅仅是深刻的历史内涵,使我们看到新中国从成立、发展到崛起为世界大国的历史巨变,同时也以丰富的视觉信息、开放多元的审美观念显示出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独有的文化价值。
22.“一个时代、一本杂志和一个人”阮义忠·转捩点艺术展
策 展 人:李媚、蔡萌
展览时间:2009-08-28~2009-09-20
展览地点:广东美术馆
提名理由:
中国的当代摄影在近二、三十年里发生了一场非常大的变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我们无法回避阮义忠这个名字。在其影响下,中国当代摄影开始出现较大规模和相对系统的接受西方当代摄影的状况,并直接导致了这场变革进程中的话语资源转向。
此展览展出了包括阮义忠本人的全部10个摄影作品系列原作,以及阮义忠的海内外摄影作品收藏。所有展品均为摄影家本人手工银盐放大。此外,展出的历史文献包括阮义忠的画稿、手稿、书信、笔记、出版著作、摄影收藏,以及当时相关的文字报道、图片、视频等历史资料,用以梳理阮义忠的艺术活动,和呈现在其影响下的中国当代摄影局部景观。
作为一个摄影家,阮义忠在他三十年摄影历程中,逐渐在台湾地域文化和历史情境中找到了其摄影观看的立足点。而从历史的维度上看,他恰好处在一个中国当代摄影演进的时空转捩点上。
23.“1980年代”温普林中国前卫艺术档案展
策 展 人:温普林
展览时间:2009-09-08~2009-10-04
展览地点: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提名理由:
此展览是继温普林举办“中国行动”、“七宗罪”、“解放”系列个展之后,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在“温普林中国前卫艺术档案”中撷取了部分1980年代的珍贵历史资料而举办的。
展览通过详实的史料文献,丰富的图片和珍贵的影像放映真实生动地再现中国现代艺术历程中的重大历史现场,充分展示新时期中国前卫艺术领域发生过的鲜活力量,深刻感受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新时期文艺思潮蓬勃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此展览具有较高的学术意义,从而成为研究中国现代艺术史极具权威性和历史真实性的展览。
24.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
展览时间:2009-09-23~2009-10-20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提名理由: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以我国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内容,集中创作完成一批表现自1840年至今我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大型的主题性美术作品。
作品凝聚了众多艺术家数年的心血和努力,呈现了当前我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最佳水平。此展览还特别设立了文献展区,通过大量创作草图、手记、图片及影像资料全面展示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创作实施的整个过程。此后,此展览还在上海、杭州、厦门、武汉等地进行巡展,使这批优秀的主题性美术作品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让更多的观众欣赏到这批优秀的艺术作品。
25.“史记”张晓刚个展
策 展 人:冷林
展览时间:2009-09-26~2009-11-15
展览地点:佩斯北京
提名理由:
此展览既是张晓刚近年来在不同系列作品中进行探索的一次集中呈现,也是他在创作形式和表述手法上的一次创新。展览全面展示艺术家2008-2009年的新作,包括钢板绘画、雕塑和装置等作品,全部为首次亮相。
展览体现着张晓刚创作中对历史线索的不懈探索,在一些作品中,他用光洁的钢板代替了传统的画布,将绘制完成的草图用丝网印刷到钢板上,再在钢板上对印制上去的草图进行修改;同时,他延续了自己在摄影作品中所采用的“记录”手法,将自己创作时产生的大量思想和感受以文字的方式书写在印有草图的钢板上。他在有意识地和自己与自己的文化对话。通过这种对话,艺术家试图打开自我以及环绕在自我周围的文化空间,从而建立起一种新的文化态度和方位。
26.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
展览时间:2009-10-07~2010-01-10
展览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
提名理由:
此展览是两岸故宫文物分别60年来的首次团圆,其内容丰富,学术性强,意在“告诉人们一个真雍正”。 展出的246件文物包括档案、史籍、地图、肖像、绘画、书法、瓷器、琉璃、玛瑙等,从中人们可以领略雍正这位颇具争议的皇帝的文治武功和艺术品位。
此展览是两岸故宫合作的首张成绩单,此次展出除了台北故宮的二百零三件藏品,北京故宫也提供37件文物绝大多数是台北故宫缺少的雍正肖像,让台湾观众一赌雍正庐山真面目。
27.“碰撞”2009全国艺术品收藏论坛当代艺术特展
策 展 人:俞可
展览时间:2009-10-10~2009-10-20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提名理由:
此展览作为同期举行的“全球艺术品收藏论坛” 的互动平台,力图呈现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日益交融过程中,中国当代艺术的真实面貌和状态。
传统与前卫、单一与多元、全球与地域、东方与西方、学术与资本、观念与技术……新时代背景下的艺术创作随时随地都面临着多重因素的冲突、对峙和交叠。而这些多重因素作用下的艺术实验,无疑呈现出一种“碰撞”的生态——它既是艺术本体不断突破的自我要求,也是现实语境中艺术外力的博弈。而这一胶着和对抗的“碰撞”过程,带来一系列新的艺术认知和不同的艺术发展趋势,改变了我们过去对艺术的惯性理解,从而书写着中国当代艺术的今天。
28.国家遗产展:一项关于视觉政治史的研究
策 展 人:黄专、约翰·海雅特
展览时间:2009年10月17日—11月30日
展览地点: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
提名理由:
此展览是由黄专、约翰·海雅特主持、OCAT和MIRIAD共同开发的文化视觉史研究项目,它由巫鸿、汪晖、赵汀阳三位学者的重要论文、一个有王广义、汪建伟、卢昊、曾力、隋建国参加的重要展览以及相关的历史图文资料构成,这些成果以一个思想史与视觉史研究文献集的形式呈现。
此展览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国家”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思想史和视觉史意义,它围绕中国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思想史和视觉史逻辑,讨论“现代化”与“反现代化”观念对中国作为民族国家形成的意识形态影响;以及国家由文化实体向政治实体、精神实体转换中的视觉形式、图像元素(符号、产品、仪式、空间)等课题展开。
29.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中国写实画派五周年特展
展览时间:2009-10-26~2009-11-10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提名理由:
此展览是是写实画派五年以来成就的总结和回顾,从一个侧面彰显了写实画派,作为一个重要艺术流派的存在价值。展览包括艾轩、杨飞云、王沂东、陈衍宁、徐芒耀、何多苓、陈逸飞(已故)在内的30名著名写实画派画家的150幅作品。展览的艺术性、实践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基本特征清晰可见。而此次展览也将是中国当代写实油画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由此可看到中国写实油画发展的灿烂远景,将引导中国写实油画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30.“徐冰:木林森计划”艺术展
策 展 人:冯博一、王晓松
展览时间:2009-11-01~2009-12-06
展览地点:何香凝美术馆
提名理由:
此次展览是徐冰“木林森计划”阶段性结果首次在国内的美术馆延续展出与实施,也是该计划第一次与肯尼亚以外的少年儿童进行互动、合作。
“木林森计划”是徐冰为集资恢复肯尼亚森林绿化而设置的一套自动循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徐冰通过教授少年儿童绘画树木的方法,利用当今网络科技的拍卖、购物、转账、空中教学等功能,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孩子们在纸上画的树,变为真的树而生长在肯尼亚的土地上的理想;使部分资金从富裕地区不间断地流向相对贫困的肯尼亚,为恢复肯尼亚的植树造林提供资金。
此展览打破了以往在人们心目中对艺术作品形态的惯常审美与理解,既包含着徐冰一直坚持的“艺术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也体现出他对于艺术创作的核心——艺术与生活、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些最本质命题的反省和认识。
31.蔡国强泡美术馆
展览时间:2009-11-21~2010-02-21
展览地点:台北市立美术馆
提名理由:
此展览是蔡国强首次在台湾的大型个展,共展出大型装置、火药草图、爆破录像等共35件作品,以及记录蔡国强人生和艺术历程的大事记,规模空前,堪称最能探讨、完整呈现蔡国强艺术的一次展出。
展览整体呈现了蔡国强独特的历史与宇宙观,凸显他以艺术为形式,关怀当代社会及人类所面临生存问题的企图,另一方面表现出其个人对台湾的情谊与感受。特别是位于一楼中庭露天式的《文化大混浴:为二十世纪作的计划》互动装置,邀请观众对“泡”美术馆进行具体的艺术行动,点出艺术家作品意念与大众间的互动理解,充分地将学术性的思考理念,以创意的手法付诸于实现。此次展览可以从当代艺术的实践,艺术美学与文化省思等角度,观照蔡国强的创作以及艺术作品中的当代精神。
32.“立体城市:未来中国”国际建筑与艺术邀请展
策 展 人:翁菱、冯仑
展览时间:2009-11-29~2010-02-28
展览地点: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提名理由:
此展览以空前的规模,集合国内外城市规划与研究专家、国际顶尖建筑师、艺术家、城市环境和生态学者,及政府和企业的决策者的力量,探讨如何在地球土地、能源等各类生存资源愈加稀缺的背景下,营建理想的人居环境和未来城市生态。
“立体城市:未来中国”项目力邀国内外规划、建筑、设计、艺术、能源、工程、环境、社会、经济等领域活跃于最前沿的学者和实践者,以高峰论坛和出版的形式,共同营造一个探讨在中国实现生态立体城市的创意平台,为理想的未来城市开拓多维度视角和综合解决方案。
33.第一届林州水墨双年展
策 展 人:刘骁纯
策展团队:朱青生、严善淳、张羽、杜放、魏立刚、黄岩、韩伟华
展览时间:2009-12-09~2009-12-21
展览地点: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提名理由:
此双年展是对中国30年水墨艺术、书法艺术的一次学术研究和一次学术检阅。展览也打破以往双年展一地展出的模式,分别在河南林州水墨艺术博物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北京尚元素美术馆三地展出出近120位在这30年水墨实验中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参展,展览分为国画名家、现代水墨、新文人画、实验水墨、观念水墨、经典书法、现代书法、后文人水墨8个单元。
这次“林州水墨双年展”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举办的“后文人”主题展览和活动,是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一件大事,展览期间还举行了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大型文献首发仪式,这也是对近30年中国当代水墨艺术文献的一次重要整理,此文献包含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水墨艺术的原始档案,包括手稿影印件等等。
34.“方力钧:时间线索”艺术展
策 展 人:郭晓彦
展览时间:2009-12-11~2010-01-31
展览地点:广东美术馆
提名理由:
此展览是广东美术馆第一次大规模介绍和讨论艺术家的创作经历的大型展览,展出方力钧近30年艺术创作中的大量资料、手稿,早期习作以及专门为展览剪辑制作的纪录片。给广州的观众带来一场声势浩大的视觉享受。
展览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文献部分,展览将精选艺术家进入艺术领域后,在不同阶段,如学习、积累和重要创作实践中的关键资料,全面介绍和展示艺术家重要的创作手稿,各个思想转折点上的作品构思和行动的重要文献;二是展出方力钧2000年后创作的新作品,包括最近的潜心之作,使观众了解艺术家当前的创作及思想状态。
35.“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大展
展览总策划:徐冰
分场主策划:第一部分:高天雄、第二部分:靳军、第三部分:殷双喜
展览时间:2009-12-28~2010-03-07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提名理由:
此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素描专题展,汇集了中央美院不同历史时期师生素描作品1400余幅,大量素描手稿原作是首次与观众见面,展现了该院独特的素描教学方式、师承关系及所取得的成就
展览共分为“基础素描教学”、“素描与创作思维”和“艺术家个案研究”横向展开的三个部分,而每一部分又做纵向陈述。第一部分是对中央美院60年素描教学历史的梳理。第二部分是关于“素描与创作思维”关系的考察,展示了中央美院60年来部分创作以素描为主线的背景材料,提供了素描学科与社会及艺术个性多方关系思考的案例。第三部分为三位艺术家的个案研究,可作为前两部分的注释,是在对素描教学及历史林林总总地清理之后,再以几位艺术家的线性经历来考察素描作为一种养料,与艺术家个体之间是什么关系。
36.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
展览时间:2009年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
提名理由:
2009年,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以来的第12项重要展览。北京画院策划、组织“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活动成为北京画院美术馆建馆以来重要的品牌展览。展览的空前频繁,如纪念李苦禅先生诞辰110周年作品展、庞薰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作品展、周思聪创作及写生作品展、吴作人写生作品展等等;展览在作品展出的同时,强调了学术性、问题性。共同探讨二十世纪美术大家写生活动对创作的影响与意义,反思当下中国画创作、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举办相关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从而使“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逐步成为集出版、展览、学术研讨会为一体完善的活动系列。极大的推动了二十世纪近代中国美术的普及与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