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渔歌晚唱艺术沙龙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6.8
  • 印象:
    人美画亦美 环境优雅
    确定
  • 经营时间:
    20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广东-广州-其他
您所在的位置:渔歌晚唱艺术沙龙>画廊动态>正文

杨之光打假

2011-10-28 16:11:22          

 
假画编入画册,杨之光忍了七八年,“这超越了一个人的道德底线”
2011年9月21日,知名画家杨之光的一则声明,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声明中,杨之光痛陈内地假画泛滥和拍卖市场的混乱,并点名指出深圳某拍卖行即将拍卖的“杨之光画作“天鹅舞””系赝品。而这副假画,曾被收入之前出版的一本由杨之光题写书名并作序的《杨之光画集·翁镇熙诗词集》中。杨之光指出,其实早在画集出版之前,他就已经发现该副画作是赝品,没想到出版者还是将此收入画集,这令他十分气愤。为避免“使赝品有可能被误为真品,引起不良后果”,和必须站出来“作出澄清声明”。
近日,新快报收藏记者先后走访了杨之光及事件中的另一关键人物翁镇熙等人士,以图揭开事件背后隐藏的诸多内情。
 
 
9月中旬,有朋友告诉杨之光,在深圳一家拍卖行的拍卖预展中,有一张声称是他作品的“天鹅舞”不像是他的作品。杨之光的家人随即上雅昌艺术网查阅,发现确属赝品。“它太不像我的画了,连仿都不是。”这让杨之光全家人感到气愤,“为什么这么恶劣,画得很丑还说是杨之光的。”尤其让杨之光不能容忍的是,在拍卖公司提供的拍卖图录中,该副画作竟被注明曾收入香港艺苑出版社出版的《杨之光书画集》。如此一来,该赝品似乎就有了“正源”。
这不紧让杨之光想起了《杨之光书画集》的出版经过及其由此产生的烦恼。
 
收藏者曾任潮阳常务市长
藏有100多副杨之光的画
 
杨之光出生于广东揭阳,因此,在整个潮汕地区,杨之光拥有大批“粉丝”,很多人都喜欢收集他的画作。这其中也包括翁镇熙。
收藏周刊记者了解到,翁镇熙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收藏杨之光的画作,由于是老乡关系,他经常到杨之光家作客,请其帮忙鉴定他购买的画作,请教艺术,两人关系融洽。
杨之光的女儿杨红告诉记者。大约2004年下半年,翁镇熙来到杨家,提出一个想法:想把收藏的100多幅杨之光画作。由自己出钱结集出版。他还提出一个形式:因为平时喜爱写诗,在这部画集中,他会为所有的画作配上一首诗或词。
这一形式让杨之光很感兴趣,“一张画配一首诗,这挺有趣的。”杨之光答应下来,并且满足了翁镇熙提出的另外两个请求:为该画集题写书名并作序。但杨之光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他要对收入画集的每幅画进行审查,以确认收入画集的作品系真品。
不久,翁镇熙就送来了他准备收入“杨之光画集”的100多幅杨之光画作照片,以及他为每幅画所配的诗词样稿。杨之光经过审查,发现一幅题为“天鹅舞”和一幅题为“夏河舞”画作属于赝品。他即刻告诉翁镇熙,“这两张不是我的,你不要放上去。”杨之光之后告诉收藏周刊记者,“一看就是假的,我自己难道认不出自己的画?”尽管如此,“出于对翁先生的信任和尊重”,杨之光还是为画集写了序言并题写书名,“以此作为对该画集作品为真品的认证。”
杨红坦言::“我父亲很少写序言的,就是很看重一种文人间的友谊。应该说,这是一个藏家于一个画家的缘分,本来很纯粹很美好,可以说是一段佳话。”
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画册中有假画,杨之光很生气
对方却反问:这么认真干嘛?
 
几个月后,《杨之光书画集·翁镇熙诗词集》由香港艺苑出版社出版。杨红透露,以前经常到杨家做客的翁镇熙,此次却未能亲自赶到杨家把画集送到杨之光手中,而是托人送来。
拿到画集,杨之光的心情很好,但当他看完画集,“就不高兴了“。原来,先前被他认定为赝品的两幅假画,即”天鹅舞“和”夏河舞”还是被塞进画册的P10页和P54页。杨之光告诉收藏周刊记者:“已经证明是假的,还想蒙混过去,怎么能有这样的行为?”
杨之光为此非常生气,但出于其善良的性格,他本来想就算了。但他的妻子欧洋对此欺骗行为却无法容忍,她给翁镇熙当即就打了一个电话,进行交涉。
杨红回忆道:“我妈妈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她很生气地质问对方,已经给你指出那两幅画是假的,不要收到书里边,你怎么还是收进去了?没想到,对方的态度很不好。说:“你这么认真干嘛?不就是两幅画吗,你不喜欢的话,我把每本画册的这两张都撕了。行了吧?然后“啪”的一下就把我妈妈的电话给挂了。他口气好像是说我们小题大做了。“
杨红说,这个情节她的印象特别深,“因为老人家给气得不行,说怎么又这么恶劣的人。一些朋友听了,也觉得是件很荒谬的事情。“
当天,杨之光即将P10页和P54页从那本画集中撕掉。至于对方撕了没有,“我们不知道。这本画集到底印了多少本,我们也不知道,我爸爸当时说,我相信他会撕掉的。“
杨红说,她当时就告诉父亲,以她的判断是对方不会撕的。“如果他有这个心,当初就不会把这两幅假画放进去。”当时杨红建议父亲发一个声明澄清此事,“我父亲就说,算了吧,人家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我觉得我父亲很天真的。”
自此以后,双方再也没有联系,“连一个电话或问候短信都没有了。“
 
杨之光声明拍卖行撤假画
 
让杨之光感到气愤的是,今年9月,这两幅赝品中的其中一幅----“天鹅舞”竟然进入拍卖行,已进入预展阶段,并将在9月25日对外公开拍卖。为了证明该赝品是出自杨之光之手,有人竟然把那本《杨之光书画集·翁镇熙诗词集》抬了出来。
当朋友将这一消息告诉给杨之光时,这位老艺术家决定不再沉默,“这完全就是栽赃在你身上的那种感觉,就像你是一个厨师,你做了一个美味出来,有人放两个苍蝇给人家吃了,吞下去,你说是什么感觉,很恶心!”杨红告诉记者。
杨之光决定发一个声明。杨红向记者讲了父亲这么做的原因:“这个事情你和拍卖行交涉没有用,因为拍卖行对作品不保真。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作品的作者要出来声明,因为这个东西你题字写序,你以自己的行为认证了它的真实性。这些作品即将不在这个拍卖行拍,也可能今后在另一个拍卖行拍,所以你必须要站出来,起到一定的阻止作用。”
9月21日,公开拍卖的前四天,杨之光的声明在新华网、雅昌艺术网发出。
杨红说,父亲的这个声明晚了几年。
收藏周刊记者了解到,在杨之光的声明发出当天,深圳联合拍卖行酒将编号为D246的“天鹅舞”撤下。
 
翁镇熙其人
今年61岁的翁镇熙的朝阳人,其个人博客显示,他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朝阳市经委主任,朝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汕头市经济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汕头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而他的另外一些头衔则艺术有关;中国书画学会名誉主席,北京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顾问。
源自《新快报》2011年10月16日收藏周刊
 
原汕头市府副秘书长翁镇熙回应
我是个文化人,杨老师怎么批评都不为过,一本书只有两张假画,保真也算是高的了。
翁镇熙是为官员,在位时的官职并不低,同时他还是一位藏家,收藏有诸多名家的画作,在接受新快报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目前已退居二线的他一直称自己是个“文化人”。从某种意义上讲,翁镇熙确实是个“文化人”。“文化人”:他喜爱写诗,写了足足有几千首诗;他还通过收藏名画,与画家接触,自己也喜欢上了花花,“画了很多画”。
有当地人写评论云:“经过10多年的锻炼,他的中国画水平竟然达到相当专业的程度。凡是看过他画的人,无不交口称奇。”即使是玩收藏,他也玩得很有“文化味”。“大凡收藏家只着眼于考证藏品的真伪和年代,而他却在此基础上潜心考究藏品的时代背景,琢磨藏品德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
但现在这个前官员、藏家、“文化人”却陷入了一场质疑中,在接受采访时,他态度诚恳,坦言自己做错了事,愿意接受批评,他说:“有了前车之鉴,今后没把握的事不会再做。”
 
十五六年前开始收藏,那时一张才几百块
 
新快报:因为一幅画,杨之光发声明,点到你的名字,怎么会出现这样情况?
翁镇熙:我很尊重杨之光老师,他那么老的人,那么大的名气,就算是他批评我,也都没什么的,说严重点我都没有意见。
新快报:你是从什么时候考试收藏杨之光的画作的?
翁镇熙::十五六年前就开始了,我喜欢他的东西,就在上海北京收了百多张他的画,那时候他的画作还便宜,一张画几百块。因为他是潮汕画家,我们是老乡,所以我每次去广州开会,几乎都去他家里。我经常把买到的画拿给他看,让他鉴定。我们相处得很好,到现在我从来没有跟他吵过嘴红过脸,我一直很尊重他,我一直把他当成我的好朋友和老师。我也是一心一意研究他的艺术,杨老师教了我好多东西。
新快报:你总共收藏了他多少幅画?
翁镇熙:差不多100多幅吧。
新快报:这100多幅画都是你买的吗?
翁镇熙:是的,都是在外边买的。
 
两幅小画就1平方尺多一点,就算是真的也值不了多少钱
 
新快报:怎么想到要出一本杨之光的画册?
翁镇熙:我很喜欢写诗歌,也很喜欢杨老师的画,我收藏的每一幅画都专门给配上一首诗或词。出这样一本杨老师的画册,很有意义,后来我就自己花钱,出了精装本。这本画册里,诗都是我认认真真写的,词填得也是很好的。杨之光给我写了书名和序言,你看他的序写得那么有感情,我也是很感动的。这本画册,我当时也没有上书架去卖,就当成赠品送给一些好朋友。
新快报:在画册出版前,有两幅画已经被杨之光鉴定为是赝品,他也告诉你了,你为何还要收录到画册里面?
翁镇熙:在这本画册里,100多张画都是真的,只有两张不对,后来欧洋老师打电话给我,说这两张是不对的,我说已经出版了,我已经没办法了。我就说吧这两页撕掉再送人。这件事过去七八年了,他却突然发了这个声明。
新快报:有一种说话,说是你故意把这两幅假画混在里面的,是这样的么?
翁镇熙:第一,不是我故意搞假画进去:第二,我不是搞很重要的画,很大的画,就是两幅小画,就1平方尺多一点,别说是假的,就是真的也值不了多少钱;第三,这本画册里有100多幅画,就这两幅是假的。记者先生啊,当今中国,假画盛行,一本书,100多张画,只有两张是假的,保真在全国也算是高的人了。我是个认真的文化人。
 
朋友到拍行卖画我知道,也是希望尽快把他弄出去
 
新快报:那两张赝品是你在市场上购买的吗?
翁镇熙:这两张画也是我自己买的,当时人家对我说是杨之光早期的画,说是真的,我就买下来了,也没有几个钱。
新快报:那两张假画你事后是怎么处理的?
翁镇熙:不及前人家来我家玩,我说这两张是有争议的,他说自己拿来欣赏,送给我把。我就送给朋友了。也是我不对,有点过头,就是希望尽快吧它弄出去。
新快报:你是卖给朋友还是无偿送给朋友的?
翁镇熙:我保证绝对不会说假话,这两张画绝对是送给他的。
新快报:这次那张“天鹅舞”被拿到深圳拍卖行拍卖,你事先知道的么?
翁镇熙:我当然是知道的了,我这个朋友想试一下,看看到底是真是假,就拿到深圳,后来杨老师发了声明,拍卖行酒撤拍了。我这个朋友一句话都没有说,乖乖拿走了,老师说不对就不对了,没有同杨之光吵闹。
新快报:你一直将这两幅画留在手里,是不是就想找机会卖掉?
翁镇熙:我搞艺术几十年了,搞这一行的都知道我。况且,我在全国的知名度那么高,不是什么烂人。你想想看,像我这样的人,我会在意这两幅小画么?我收藏了那么多东西,还会差这几万块么?你说是不是?你跟我一接触,就知道我是什么人了。
新快报:如果这两幅画是真的,可以卖多少钱?
翁镇熙:是真的也值不了多少钱,也就是三五万块钱
 
希望杨之光批评了之后能消消气,有必要可以当众把假画销毁。
 
新快报:这件事发生后,你有没有同杨之光在沟通一下?
翁镇熙:没有没有。
新快报:为什么?
翁镇熙;:这是我的不对。他那么老的人了,希望他批评之后能消消气。他永远都是我尊敬的老师,他怎么批评都不为过。
新快报:这两幅假画接下来你怎么处理?
翁镇熙:这两幅假画还在朋友家里,他后来也表态说,这两幅画他绝对不会再去卖了,如果有必要,他随时可以拿出来公开当众销毁掉,大家好商量。
新快报:那些画册你怎么处理?
翁镇熙:杨老师发了声明后,我把所有剩下的书都销毁掉了,就留了一本留作纪念,都烧掉了,不要了。
新快报:这件事发生后对你有什么启发?
翁镇熙;:该吸取教训就吸取教训,不讳疾忌医。第一。今后做这些事要更加谨慎,认认真真,一点都不能出纰漏;第二,以后要更加紧密地和这些画家沟通联系,相互理解支持;第三,,给画家出画集的事,今后我不会再做了,现在很复杂,自己出钱搞得那么麻烦,干什么嘛。我不出书就不能卖这两幅画么?是不是?
 
{延伸阅读}
 
拍卖行拍卖的杨之光画作假画超过50%
 
杨之光的女儿杨红告诉收藏周刊记者,这些年来,打着杨之光名义的假画一直在多种拍卖会上出现,“拍卖行拍卖的杨之光画作假画超过50%
杨红称父亲的遭遇绝不是个案,“只要是有名气的画家,在拍卖行都有其假话,很多老画家几乎从来不上网,即使上网,也不可能天天在网上盯着每一场拍卖会。
知名旅美画家丁绍光对此深有同感,他曾说,“拍卖市场上,我的画100%都是假画。”
台湾著名藏家曹兴诚指出,拍卖赝品的已经形成了一股恶势力,在拍卖会上拍到了假东西的人会联合起来施压,“早期拍的假画要求再次上拍,拍卖公司敢不同意吗?”
 
杨之光愿为自己作品免费做鉴定
 
   杨红曾在国外留学,她说,国外的拍卖行很注重自己的品牌,一旦有拍卖行拍出了赝品,对其品牌是一种极大的伤害,所以它会把赝品的发生率降到最低。而在中国,由于相关法律不完善,赝品被拍卖的事情屡有发生。
有感于假画的泛滥,杨之光表示,如果有拍卖行或藏家找他为自己的画做鉴定,他非常乐意,“只有是你拿着杨之光的画,只有我在,我免费帮你看,再累都接待。”
而在杨红的印象中,鲜有拍卖公司找到父亲对其画作进行鉴定,“只有北京的一家大拍卖行,要拍卖我父亲的一幅画,为避免之后又麻烦,就把图片发过来让我父亲看看。”
杨之光寄语新快报收藏周刊:“有人造假或编故事,你们媒体有责任戳穿它。”他还建议本报开一个艺术打假热线,把一些造假者列入黑名单。
 
源自《新快报》2011年10月16日收藏周刊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