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画了许久,从被接受被认可的渴望,到我画故我在的孑然,在变与不变的困惑和纠结后,我似乎明白了些许:绘画是依了心的指引,绘画的本源是心悟。
古人师于造化。山水之前,匍匐、崇拜、放歌、鸣泣。情之浓,意之切,落于造型,萃炼出水趣墨韵,成为最具东方神韵和哲思的绘画符号。生于此长于斯,画者的尊崇传承总在其首。
且画且思,传承的要旨有二。
之于前师古人,如若陷于技术层面理与法的学习,中国画的神形、意象、气韵之间,便缺失了时代变迁中饱富体味的生命元素。画,不能鲜活。在这个日趋宽和的世界里,尤为如此。
之于外师造化,在绘画所表现的物象面前,其实是“寻我”的过程——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自我发现、认知与肯定。当情感的宣泄与笔墨的表现契合时,画者的心灵感受是尘埃落定的烫贴,其慰藉大于成就。因为,从更宽泛的人生道理上讲,绘画最终的目的,是悦己,还原本心。这就像讲述一个故事,在不经意间,让有共同心灵体验的观者看得懂,能感动。那也是我想要的,引我着迷的风景。
人生是一场难以预测的旅行,绘画何尝不是。峰回路转,水澈云舒,一不小心,或许又踏出了一条新路?我欲随心。
王潮安
二零一三年初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