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8.8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17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广东-深圳
《洞见》留仙洞艺术区王潮安、戴高桃、马顺先、纪光吉中国
- 展览时间:2012-06-20 - 2012-07-20
- 展览城市:广东-深圳
- 策 展 人:
- 参展人员:
展览介绍
主题:《洞见》留仙洞艺术区王潮安、戴高桃、马顺先、纪光吉中国画作品展
主办:深圳市文联、南山区宣传部、南山区文体局、南山区文联、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承办:深圳大学美术馆、鹏宝轩艺术馆
展期:6月20日——7月20日
洞见
——留仙洞艺术区四人画展前言
在深圳的北部一隅,有一个不太为人熟知的艺术区,名字颇有点意思:留仙洞艺术区,很是让人遐想;地点也有意思:在一个有点闹的工业厂区的某栋厂房内,他们占据了三楼以上的几层楼面,集聚了30余位艺术家。对于安居于此的艺术家来说,寻求某种静寂仿佛有点矛盾。但,更有意思的就是这里的艺术家在这个外部环境不太像艺术区的艺术区里,各个悠然自得,状态极佳。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而且,引来许多同行们的注目。如果有兴趣去寻访一下的朋友,必会眼界大开,犹如在荒茫中找到新意,别有洞天。
因而,当几位艺术家提出办展一事,我极乐意张罗。他们四位都是留仙洞艺术家的佼佼者,画风各不相同。画家王潮安不仅是留仙洞艺术区的核心人物,也是主创者之一。他主攻山水兼花鸟绘画,其名其作品早已扬播远方,深受人们喜爱。王潮安擅于大写意山水花鸟,其笔下的花卉婀娜多彩,笔墨恣纵飞舞,赋彩奔放;山水作品常以气魄取胜,极具张力,长于通过压印痕顺势来表现山石结构,强调神遇而迹化,妙造自然,以笔墨最大限度地表现山水意境。王潮安曾遍访名山,量山察树,目识心记,其对山水的把握方式,不是单一视觉的“看”,而是需要认知、理解与想象的“观”。正是这种“观”方式,造就了王潮安的山水画独特的笔墨语言,虚实相间间蕴含张力,水汽空灵之中又不乏形式感的述求,笔墨古境界却新,颇具时代气息。画家戴高桃则是从西画功底转入到传统艺术中的,因而可见其作品是与西方绘画的互动中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表现方法。他通过将西方的造型法、用色法与传统笔墨的融会贯通寻找到了个人化的表现风格。在强调笔墨效果的前提下,大胆借用了西方造型体系中的明暗处理方式来表现人物的神志与内心,在状物造型上,可谓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其笔下人物,生灵活现,毫不呆滞,不落刻画痕迹。山水画图式往往大山大水,仰观垂象,度物寄情。观其画,一腔西北汉子的声调充耳萦绕,醇厚质朴。画家马顺先的画不仅得传统画学精神之正脉,生活积累也是极为扎实丰厚的。时常下去采风写生,将身边的一切都收于笔下:苍茫壮阔的北方山雪,意趣横生的花花草草,轻漫无边的紫藤瓜李,都是他表现的对象。由于研习笔墨已近二三十年,他的画造型精准,放笔写来,更是不拘不隔,通脱爽健。从写生、写意至写神,笔墨到处,绝不“拘拘于形似之间”。由物象至笔墨,潜沉传统,贵在意到情适,得意而忘形。多年来,马顺先一直在扩展自我学养的过程中不断梳理着自己的绘画,探求着中国画的精奥。画家纪光吉作画取材广博,手法多样,无拘无束,但都能恰到好处地去进行笔墨表现,彰显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在他众多的作品中,用笔比较舒放,施墨浓淡相宜,色彩收放相谐,使其画面中的气象韵致,既具有点传统审美的意趣,又有新的视觉感观,画家似乎是努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保持某种必要的张力。虽尚不能说纪光吉的作品已近完美,但其中的探索与执着的确无法忽视。
从参展的作品可以看出,这四位画家在绘画上不断探索、实践并初步形成各自的笔墨语言和风格样式。他们在创作上注重艺术的原创性,既不因循古人也不简单模仿西方,他们的作品主题均产生于自己对现代生活的深刻体验与提炼,在强调水墨画与现实关联的同时,努力营造并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这在当下的艺术语境里是难能可贵的。实际上,处于当代视觉语言追逐中的水墨画,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强调从自然生命的观照出发,在本质上、意向上去构建自我的文化价值。这或许,也就是四位艺术家们的终极追求。因为,在留仙洞的栖居,不仅仅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他们对自身存在划定的一个精神维度,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的艺术实践对作为同道的我们是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的。
以上所言,是为洞见——留仙洞所见所感,亦为管中窥豹——留仙洞虽小实非一洞,洞中天地非亲眼见识难以揣测,这四位画家的展览尚是冰山一角,可见一斑。以笔者浅拙,只初识一二,不敢言是真知灼见之“洞见”。希日后与同道相携,以此展为契机,全面撩开洞中大仙们的神秘面纱。
陈向兵
2012-06-03于深圳大学三号艺栈
王潮安
字瀚生,1951年生人,祖籍山东。幼好画,笔勤不掇。崇尚中国画的优秀传统,认真研读前人的优秀作品,对中国画的格、韵、气、图有着独特的领悟和把握。作品强调情感的真实流露和画面的格调与情趣,充满时代感。现为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深圳分会理事、留仙洞画院院长。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展,并在《美术》、《国画家》、《美术研究》、《美术大观》、《走向世界》、《羊城晚报》、《安徽日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等等各种杂志、报刊发表。作品“秋韵”获第33届蒙地卡罗现代艺术大奖赛“摩拿哥城市奖”。
戴高桃
祖籍江苏兴化,1953年生于上海,长期生活于西安,现定居深圳。先后就学于西安教育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曾任职于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系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
主修油画,近年亦涉足于国画、水彩求索途中。自觉学无分西东,画无分中外,悟者为妙。作品取材于对自然历史及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画法不拘,以直抒胸臆为快。粗细不计,以畅所欲言为本。作品追求理念与表现之统一,注重绘画诸元素之对比协调。画面所展示者,皆属生活过程中思考与表现之痕迹。。
寄意自然,道法自然,乃尽心尽力之所愿。
马顺先
1966年12月,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结业于文化部第二届重彩画高研班,鲁慕迅工作室中国花鸟画研修班。
作品曾参加中国美术金彩奖全国美展、首届中国写意画展、城市山水画展、2002年、2004年全国中国画展等,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联展,国画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市地政府及诸多企事业单位收藏陈列。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美术家协会理事、深圳市政协书画院特聘书画家、留仙洞书画院副院长、当代最具收藏投资价值花鸟画家。
马顺先官方网站 http://mashunxian.artron.net
纪光吉
1969年生于湖北武汉,职业画家。现为国家公共关系协会艺术研究委员会理事,深圳留仙洞书画院副院长。
主办:深圳市文联、南山区宣传部、南山区文体局、南山区文联、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承办:深圳大学美术馆、鹏宝轩艺术馆
展期:6月20日——7月20日
洞见
——留仙洞艺术区四人画展前言
在深圳的北部一隅,有一个不太为人熟知的艺术区,名字颇有点意思:留仙洞艺术区,很是让人遐想;地点也有意思:在一个有点闹的工业厂区的某栋厂房内,他们占据了三楼以上的几层楼面,集聚了30余位艺术家。对于安居于此的艺术家来说,寻求某种静寂仿佛有点矛盾。但,更有意思的就是这里的艺术家在这个外部环境不太像艺术区的艺术区里,各个悠然自得,状态极佳。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而且,引来许多同行们的注目。如果有兴趣去寻访一下的朋友,必会眼界大开,犹如在荒茫中找到新意,别有洞天。
因而,当几位艺术家提出办展一事,我极乐意张罗。他们四位都是留仙洞艺术家的佼佼者,画风各不相同。画家王潮安不仅是留仙洞艺术区的核心人物,也是主创者之一。他主攻山水兼花鸟绘画,其名其作品早已扬播远方,深受人们喜爱。王潮安擅于大写意山水花鸟,其笔下的花卉婀娜多彩,笔墨恣纵飞舞,赋彩奔放;山水作品常以气魄取胜,极具张力,长于通过压印痕顺势来表现山石结构,强调神遇而迹化,妙造自然,以笔墨最大限度地表现山水意境。王潮安曾遍访名山,量山察树,目识心记,其对山水的把握方式,不是单一视觉的“看”,而是需要认知、理解与想象的“观”。正是这种“观”方式,造就了王潮安的山水画独特的笔墨语言,虚实相间间蕴含张力,水汽空灵之中又不乏形式感的述求,笔墨古境界却新,颇具时代气息。画家戴高桃则是从西画功底转入到传统艺术中的,因而可见其作品是与西方绘画的互动中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表现方法。他通过将西方的造型法、用色法与传统笔墨的融会贯通寻找到了个人化的表现风格。在强调笔墨效果的前提下,大胆借用了西方造型体系中的明暗处理方式来表现人物的神志与内心,在状物造型上,可谓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其笔下人物,生灵活现,毫不呆滞,不落刻画痕迹。山水画图式往往大山大水,仰观垂象,度物寄情。观其画,一腔西北汉子的声调充耳萦绕,醇厚质朴。画家马顺先的画不仅得传统画学精神之正脉,生活积累也是极为扎实丰厚的。时常下去采风写生,将身边的一切都收于笔下:苍茫壮阔的北方山雪,意趣横生的花花草草,轻漫无边的紫藤瓜李,都是他表现的对象。由于研习笔墨已近二三十年,他的画造型精准,放笔写来,更是不拘不隔,通脱爽健。从写生、写意至写神,笔墨到处,绝不“拘拘于形似之间”。由物象至笔墨,潜沉传统,贵在意到情适,得意而忘形。多年来,马顺先一直在扩展自我学养的过程中不断梳理着自己的绘画,探求着中国画的精奥。画家纪光吉作画取材广博,手法多样,无拘无束,但都能恰到好处地去进行笔墨表现,彰显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在他众多的作品中,用笔比较舒放,施墨浓淡相宜,色彩收放相谐,使其画面中的气象韵致,既具有点传统审美的意趣,又有新的视觉感观,画家似乎是努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保持某种必要的张力。虽尚不能说纪光吉的作品已近完美,但其中的探索与执着的确无法忽视。
从参展的作品可以看出,这四位画家在绘画上不断探索、实践并初步形成各自的笔墨语言和风格样式。他们在创作上注重艺术的原创性,既不因循古人也不简单模仿西方,他们的作品主题均产生于自己对现代生活的深刻体验与提炼,在强调水墨画与现实关联的同时,努力营造并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这在当下的艺术语境里是难能可贵的。实际上,处于当代视觉语言追逐中的水墨画,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强调从自然生命的观照出发,在本质上、意向上去构建自我的文化价值。这或许,也就是四位艺术家们的终极追求。因为,在留仙洞的栖居,不仅仅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他们对自身存在划定的一个精神维度,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的艺术实践对作为同道的我们是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的。
以上所言,是为洞见——留仙洞所见所感,亦为管中窥豹——留仙洞虽小实非一洞,洞中天地非亲眼见识难以揣测,这四位画家的展览尚是冰山一角,可见一斑。以笔者浅拙,只初识一二,不敢言是真知灼见之“洞见”。希日后与同道相携,以此展为契机,全面撩开洞中大仙们的神秘面纱。
陈向兵
2012-06-03于深圳大学三号艺栈
王潮安
字瀚生,1951年生人,祖籍山东。幼好画,笔勤不掇。崇尚中国画的优秀传统,认真研读前人的优秀作品,对中国画的格、韵、气、图有着独特的领悟和把握。作品强调情感的真实流露和画面的格调与情趣,充满时代感。现为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深圳分会理事、留仙洞画院院长。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展,并在《美术》、《国画家》、《美术研究》、《美术大观》、《走向世界》、《羊城晚报》、《安徽日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等等各种杂志、报刊发表。作品“秋韵”获第33届蒙地卡罗现代艺术大奖赛“摩拿哥城市奖”。
戴高桃
祖籍江苏兴化,1953年生于上海,长期生活于西安,现定居深圳。先后就学于西安教育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曾任职于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系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
主修油画,近年亦涉足于国画、水彩求索途中。自觉学无分西东,画无分中外,悟者为妙。作品取材于对自然历史及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画法不拘,以直抒胸臆为快。粗细不计,以畅所欲言为本。作品追求理念与表现之统一,注重绘画诸元素之对比协调。画面所展示者,皆属生活过程中思考与表现之痕迹。。
寄意自然,道法自然,乃尽心尽力之所愿。
马顺先
1966年12月,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结业于文化部第二届重彩画高研班,鲁慕迅工作室中国花鸟画研修班。
作品曾参加中国美术金彩奖全国美展、首届中国写意画展、城市山水画展、2002年、2004年全国中国画展等,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联展,国画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市地政府及诸多企事业单位收藏陈列。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美术家协会理事、深圳市政协书画院特聘书画家、留仙洞书画院副院长、当代最具收藏投资价值花鸟画家。
马顺先官方网站 http://mashunxian.artron.net
纪光吉
1969年生于湖北武汉,职业画家。现为国家公共关系协会艺术研究委员会理事,深圳留仙洞书画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