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鹏宝轩艺术馆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8.8
  • 印象:
    专业水准高 格调高雅 效果不错 val
    确定
  • 经营时间:
    17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广东-深圳-其他
您所在的位置:鹏宝轩艺术馆>画廊动态>正文

王乃栋的书画鉴定与书法艺术之路

2014-04-15 10:56:43          

导语

“我现在在编写《中国书画鉴定学大纲》,目前全国都没有一个人写,为什么呢?因为这里面的工作量太大了,光是“主体鉴定”这一块......《大纲》都已经拟好了,不过现在是当权者说了算,折腾这些也没有人会注意......”王乃栋先生谈起国内书画鉴定现状直言不讳,更多的是一种无奈。
  王乃栋,现为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原新疆书法家协会理事、新疆书法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独立书画鉴定人。


   
艺术之缘   
  王乃栋,1946年出生于上海。从出生到文革之前,王乃栋老师一直生活在上海,这里不仅是他的故乡,也是影响他一生的地方。
  10来岁的他平时喜欢在上海福州路的旧书店购买碑帖,期间结识了比他年长10多岁的朵云轩碑帖鉴定专家王壮弘先生,每每淘到新帖必拿给他看,“王壮弘话不多,每次把买来的唐人墨迹给他看时最常说的只有两个字:‘假的’!”久而久之便引起了他的注意,王壮弘的眼力之高让他心生敬佩,此后便多次求教,“他(王壮弘)是我走上书画鉴定这条路的启蒙老师”,这段经历为他以后毅然走上书画鉴定这条路深深地埋下了一颗种子。
  “当时在上海古籍书店有一个叫徐松芒的,他年纪轻轻精通笔法对我有很大的启发”王乃栋老师口中的徐松芒,仅比自己大3岁,在他眼中,徐松芒是一个书法天才,可惜英年早逝。王老师至今还珍藏着徐松芒当年练习时写下的片纸只字,这是他对这个书法天才的尊崇与敬佩。
  80年代初,王乃栋拜韩天衡为老师,开始对书法、篆刻进行系统的学习与研究。

   
支边生涯   
  1966年,20岁的他响应中央号召,作为上海知青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始了他整整26年的支边生涯。
    在荒凉的新疆,远离亲人,幸有大量碑帖为伴,孤灯下埋头书海。他坚持书法的理论学习和创作,通过自己的勤奋,考入新疆大学考古专业学习,有了更为充分的学习时间。
    王乃栋师法晋唐,偏爱行草,亦习研甲骨、篆书。早年见丁辅之、董作宾等著名书家用篆书笔法创作甲骨文,效果并不理想,诚然,甲骨文是用刀所刻,线条小而生硬,以古文字写今人新意趣极难。
  他天生对书法的喜爱近乎偏执,面对挑战,知难而上,结合岩画构成、古玺章法和行草笔意,经过大量研究创作,风格日渐成熟,独创出具有个人风格的“写意甲骨文”。

在这宝贵的26年间,他取得了三项重要成果:篆刻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届书法篆刻展”、独创写意甲骨文和1991年出版了敦煌学中第一部系统研究书法的著作《丝绸之路与中国书法艺术——西域书法史纲》。

坚守的梦想在慢慢地开花结果,个中苦乐自知。

 

成果卓著       
    1992年初,他从新疆石河子调入宝安区文化局,并定居深圳。
    深圳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这里遍地是黄金,全国各地的打工者争相来这里创业打拼,而他依然坚守着年幼时的那个梦想,醉心书海,孤灯作伴,潜心于书画鉴定和狂草的创作之中。对他来说,这就是他的一生的事业。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王乃栋先生的努力钻研和深入探索之下,学术成果硕果累累。

1993年3月,王乃栋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展出了他独创的写意甲骨文,得到当时众多书法界名流一致的推崇和赞誉,在书法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朱乃正先生为我书展题词:会古通今。王学仲先生曾题曰:以甲骨作草篆,变契刻为奇文。刘正成先生寄语:对甲骨文书法精研深究,而又以艺术匠心去“写意”之,使甲骨文书法中最有趣味一面发挥尽致,观之令人神飞意展。”,这不仅是对他的认可,更是给予了他在书法创作上的动力。而后分别于1996年、2011年,分别在深圳博物馆和深圳鹏宝轩艺术馆举办“王乃栋书法展览”,他独创的写意甲骨文以及后来逐渐成熟的狂草,是深深扎根于传统书法的土壤里开出的新花,师古而出新,受到广泛的赞誉。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中央档案馆等国家和私人机构收藏。

在书画鉴定方面,王乃栋先生是相当严谨的。按照前人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求疑,早年在王壮弘的影响下,这已然成为了他的一种习惯。他广收碑帖文献,勇于直面前人的鉴定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去伪存真。

从2000年开始,他陆续出版书画鉴定专著8本,发表几十篇学术论文。

2004年8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由王乃栋编著的《中国书法墨迹鉴定图典》,是国外内第一部系统的关于中国古代书法墨迹真伪鉴定的图典工具书。书中收录了从魏晋至清代244位书法家(魏晋至元代67家、明58家、清117家)的传世墨迹687件,其中真迹约300件,临摹及伪作380多件。其中大部分是国内外博物馆的藏品。

    这是王乃栋先生积40多年之学、历时10年多而成。书中披露的大量原样复制的“鸳鸯对”、“双胞胎”书法作品将使人们大开眼界。例如:明代著名书画家唐伯虎的书法《落花诗》竟有4种版本。还有,同一件书法,作者却张冠李戴,换了一个人;或同一个作者,文字却移花接木,变出另一件,等等。作伪的手法五花八门。传世历代书法的临摹仿造概况,在书中得到较为系统的梳理。

王乃栋先生的其他著作还有:

  1. 《陈淳书法真伪图鉴》,文物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2. 《中国书法“鸳鸯对”鉴定全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社。(《全集》分三卷:《历代楹联书法真伪图鉴真伪》、《碑学名家书法真伪图鉴真伪》、《海派画家书法真伪图鉴真伪》。)
  3. 《中国书法三大体系图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4. 《鉴评本怀素自叙》,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5. 《中国书画分类鉴定图说》,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他的学术论文散见于《中国文物报》、《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研究》、《书画鉴藏》等专业杂志和报纸,对博物馆中收藏的“经典”提出质疑,如《书画经典展中的非经典因素》、《<旧拓晋唐小楷>辨析与<怀素自叙>问题》、《<研山铭>真伪略说》、《故宫藏赵之谦<楷书五言联>是真迹?》、《王右军墨宝中的“白翻黑”——<快雪时晴帖><上虞帖>墨迹伪造探秘》、《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真伪之辩与书画鉴定方法问题》等等。

他在层层深入的书画鉴定研究中,陆续提出自己的书法理论学说,其中有“中国书法三大体系”、“书画鉴定四级分类法——客观反映传世古书画现状的科学鉴定新方法”、“靶图分析论”、“太极书法论”、“书画鉴定学大纲”等,为书画爱好者提供了书法学习和书画鉴定打开方便之门。

2007年,王乃栋先生受聘于上海工艺美术学院,在该院开设“书画鉴定公开课”。由于国内没有书画鉴定的大学教材,他为此精心编写了一部多媒体大学教材——“中国书画鉴定实用教程”,教程以国内外博物馆收藏的书画赝品作为案例,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让书画鉴赏得到普遍接受,这凝聚了他多年书画鉴定的心血。教学两年,教学效果显著,得到学子们的喜爱和好评。

“我现在在编写《中国书画鉴定学大纲》,目前全国都没有一个人写,为什么呢?因为这里面的工作量太大了,你看,这里面包含了“参考鉴定”、“主体鉴定”、“旁证鉴定”,牵涉到“文献学”、“笔墨学”和“材料学”,光是“主体鉴定”这一块所涵盖的工作量就非常庞大......《大纲》都已经拟好了,不过现在是当权者说了算,折腾这些也没有人会注意......”王乃栋先生对国内书画鉴定现状向来都是直言不讳,挑战权威并不是针对某些人,更多的反映了他作为一位在学术研究上孜孜以求的学者的那份无奈与心酸。王乃栋先生在书画鉴定方面的成就,早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但基于他不在体制内,很难得到重视,但他认为当代关于书画鉴定的研究远远达不到时代的需求,无论公私收藏,往往以假乱真,这是非常可悲的!

王乃栋先生的生活异常简朴,看书和书法创作是他仅有的爱好。现在,王乃栋先生已年过花甲,本应无忧无虑在家尽享天伦,但他在“他的事业”上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歇。近年来,他多次受邀在北京大学书法研究生课程班、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开设书画鉴定和书法讲座,运用自身所学普及书画鉴定知识,受到广泛好评。

结语    

离开时,他洒脱一笑,快步而去,他是一个简单纯粹的人,一个让我从心里深深敬佩的学者。

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王乃栋先生儿时的兴趣成为了自己终身的事业,“当你认定一个目标,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他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