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钢复铁比金坚‧造山映水师造化
文∣张礼豪
「创作非但是再现自然的必要手段,更重要的是体现恒常不变,却又变动不居两种看似相悖的宇宙观,由此表达了个人对于无穷造化的心境。」
─ 宋玺德
一直以来,宋玺德的创作都聚焦在人、造型、环境的关联与循环中,尤其自2011年进入台湾艺术大学雕塑系任教之后,对于不同材质之间的特性差异渐有体悟,直接而强烈地影响了其创作从设计领域转为以钢铁为艺术创作媒材,不但深入思考此一媒材的特性,并着重于主观情感的表达与发挥,多层面地纳入量体、结构、时空、光线与色泽变化等,为冰冷的材质注入更多情感与温度。而「钢铁风景」一展的作品,便可说是一次回归到更为直观之本质探索的丰硕成果。
从小在基隆山城中长大,除了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之外,云雾的变化乃至于风吹草动的细微声响,都奠定了宋玺德日后以自然景观与山水意象为底蕴的创作脉络,而在金属文化始终悬置、缺席的台湾,如何走出自己的路,觅得发展的可能归属,始终是他由衷关切的严肃课题。
宋玺德大多数创作,都在其座落于学校周边的铁皮屋工作室内所完成。不难想像,对他而言,置身于铁皮屋当中创作,必须忍受高温闷热的同时,飞溅的火花正如同奔流而出的岩浆,须到冷却之后才能窥见作品的全貌。由此来看,与其说宋玺德所再现的是造山运动的结果,倒不如说是模拟造山运动过程中那种瞬时爆发而出,又随即归于平静的沛然无匹的能量,无疑也将是台湾金属文化建构上一次深刻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