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6.5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39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香港
坐落于北京市崇文门南大街的东便门角楼,是明清两代的建筑遗存,以古朴庄重的形象展现着古都北京的迷人风韵。近些年,它又以当代艺术展示空间和新锐艺术的发布场面备受人们的关注。由于外资画廊———红门画廊在此驻扎,使得这座古老的城楼,融入了浓郁的现代气息。该画廊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画展推出,新的画家、新
的画作不断涌现。这里成为一个观赏现代艺术、沟通市场信息、了解艺术创作最新动向的重要场所,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场所。
红门画廊创建于1990年,正值中国艺术市场的起步阶段,由个人性质的策划工作室发展而成。除了东便门角楼之外,红门画廊还在北京的中国大饭店设有展廊,定期对外推出展览,并兼承办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的中介职能。红门画廊的主人布朗·华莱士是一位澳大利亚人,1984年来到中国,起初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汉语,1989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修中国美术史。布朗·华莱士在业内口碑很好,十分勤奋敬业。你可以在博览会上见到一个吃着盒饭、忙里忙外的布朗,也可以在拍卖会上看见一个西装革履、彬彬有礼的布朗。画家们更愿意把布朗当作自己的朋友和美术圈中的一员,应当承认,他见证了中国艺术市场的初创和发展的艰辛,他对中国艺术市场的运作具有一定的经验。
与红门画廊的情形大体相同,上海的香格纳画廊也是一家由外国朋友开办的外资画廊。画廊老板的中文名字叫何浦林,1985年从瑞士来到中国,曾在上海复旦大学学习艺术史课程,撰写有关中国电影的论文,两年后回瑞士并获瑞士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回到上海创办香格纳画廊,专门营销中国的当代艺术作品。
创办之初,香格纳画廊便立志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中国当代艺术中心,一个收藏家和策展人的资源库。自1999年该画廊搬至复兴公园内起,全年不间断地向公众开放。在这个空间里,香格纳画廊组织并举办了许多重要的展览,并且存放着许多知名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他们还在上海的苏州河边租借了一个巨大的仓库,建造了一个更加开阔的展览空间,用来存放和展示数量不断增加的各类画作,其中也包括一些体积庞大的雕塑和装置作品。据何浦林的中国助手介绍,香格纳画廊已将所代理的40余位艺术家的档案资料录入网页,及时通报艺术家的最新成果和动态资讯。从2000年开始,香格纳画廊还以中国画廊的身份参加了瑞士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法国巴黎的FIAC艺术博览会和纽约的Armory艺术博览会等,在市场中获得了很好的回报。
除上述外国人开办的外资画廊外,由来自台湾、香港的投资者出资开办的画廊在大陆不在少数。这些画廊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两地。在北京注册的云峰画苑和索卡艺术中心便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两家。云峰画苑坐落在北京故宫旁边的古代建筑皇史宬内,是香港云峰画苑的分支机构(上海也有同样的分支),主要营销中国画作品,同时也展示和推荐青年油画家、雕塑家的各类作品。索卡艺术中心是台湾索卡艺术中心的分支机构,据称要着力推介画界新人和扶植当代军人艺术。此外索卡还要在中国早期油画领域开疆辟土,准备广泛征集华人前辈画家的油画遗存,以期形成独特的画廊旨趣。
这些外资画廊的业务运作有其自己的特点。首先,他们都有国际文化背景和国际市场背景,具有国际、国内市场营销的双向视角,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走向和艺术生产的状况敏感,并且对中国大陆的文化市场潜力充满信心,有着相对稳定的社交圈和客户渠道。在选择合作者方面,他们也有一套独特的做法,比如说注重艺术家的教育背景和学术基础,以及在专业圈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等。此外,图像语言带有浓重的中国文化特征和当代性,重视艺术市场的反馈和客户的口味,策略性和策划性在营销中占有重要位置。据红门画廊主管布朗·华莱士介绍,红门画廊的主体客户是海外人士,其中包括国外的博物馆、画廊、经纪机构和艺术商人,还包括一些长驻中国的外籍人员。国内的买主以前只有几个人,每年大约买2至5幅作品,最近几年随着中国人购买能力的逐年提高,国内买主也渐渐多了起来。另一个外资画廊老板认为,这几年是投资大陆艺术市场的最佳时期,很庆幸自己已经走过最为艰辛的创业阶段而进入收获季节。如果在通关和税收方面更加开放的话,将会更有利于他们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和发展。
据笔者观察,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逼近和文化产业对民营企业及个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的艺术市场开始进入新一轮的活跃时期,外资画廊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