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易画社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0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
您所在的位置:易画社>画廊动态>正文

刘怀山:徜徉在“林泉”中

2011-04-15 11:29:15          

   

  “林泉印象”国画大家刘怀山作品展近日在天雅古玩城易画社举办,刘怀山先生的“林泉印象”系列画作,韵味幽微淡远,格调清爽空灵,着力表现画者内心对自然的向往与回归,给人以静谧、和谐、雅致的深切感受。针对这次展览,本站记者特别采访了刘怀山先生。
    雅昌:此次展出为何要以“林泉印象”作为主题?   
    刘怀山:我近年来更多的兴趣都转向了山水画,山水画从两宋以来,很多的画家更注重身边即兴之景或者是寻常之景,不以画名山大川显其神俊壮观的风景,所以“林泉”俯拾皆是,我画的这些景致,基本上都是山不奇险,林树或疏密或茂密,以及云、水、树、石都给人一种抒情或是诗意的味道,让人感觉有所集中、放怀自然,比较舒服,画法上,也尽量松紧结合,基本上像树、石或者是楼舍画得简洁一点,像山川形式,像云、水等大气氛都比较放松。
    本次画展所甄选的作品都选择娴静、散朗的景致,并且尝试将西方印象派的构图、光影、色彩等技巧融入传统绘画笔墨技法中,努力呈现给观者“如真在此山、此林、此景中”的可居、可游的感受,给心灵以释然和淡泊的满足。  
    雅昌:您的山水画意在表达自己个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请谈谈您在生活中的切实体会,及平时的心得。
    刘怀山:我的作品与我个人的爱好和习惯有很大关系,基本上我每年都会出去游历一些地方,但不一定是名川大山或著名风景。往往别人不曾留心的,我可能会留心看看,用心体味。哪怕是一丛竹子,几束芭蕉,或是一个破旧的小房、小桥,只要它有意思,常常能引起一些感悟来,比如说你可以感觉到古人画花鸟的时候,就讲一两只,我们观察自然景物的时候,不如看一两支,这样在表现的时候,就能把自己的感情更集中地凝聚在这一点上,更能引起别人的同感。
    我画国画,原来是山水、人物、花鸟,基本并重,这些年,可能也因为上了年岁,觉得放松一些,放开一些去创作更适合自己,我选择多画山水。选择画山水,一方面是因为它不受形的局限,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特别适合传统中国画的表现,山水画不存在败笔一说,不像人物画,如果比例差一点,这画可能就不能要了,而山水画在创作的时候更能随性、释放一些。 
    雅昌:“诗书画印”是中国画的四绝,在您的画面里也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您的作品中又结合了西画印象派的构图等技巧,您是怎样处理这种合并的关系的?  
    刘怀山:我觉得西方的画优胜在于它的基调,尤其是色、光的表现,中国画的优胜在于它的线条,也就是它韵律的表现,这两者实际是可以互相补充的,近现代很多大师尝试过将二者结合。我是在中国画主体的保留下,在把西画的一些色彩或者空间结构加入进来,所以在我的画面里能感觉到通气的浮动,山峦的色调也比较协调。古人通常采用比较纯粹的颜色,赭石就是赭石,花青就是花青。但是如果要找到协调的感觉,就要经过多次调和,才能达到某一个和谐的基调。   
    雅昌:书画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古人将书法艺术演练的出神入化,现代人如何能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书法艺术,书画艺术在今天又当如何创新?  
    刘怀山:从我个人来说,更注重对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扬,在这个基础之上,稍作一点尝试可能算是创新。但是就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而言,特别是近几十年,应该说很多人的画作里头渐渐失去了这个传统,比如说中国画它讲究诗、书、画、印,就是说作为一名画家,首先字要不错,而且字要和他的画能够般配,写一个题目或是一段诗,更能够与画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而现在很少人做到这一点,首先是因为书法不行;第二,是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而现在很多国画家特别是对古典文学的造诣比较欠缺。此外笔的运用方面,西画是推开空间,用笔触、用颜色渐次地加重或减少,我也有意识用中国画的笔墨和中国画的颜色做这种尝试。
    雅昌:书画与文化底蕴有很密切的关系,在网络文化、快餐文化充斥的今天,很多人不能静下心来真正理解书画艺术,似乎书画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你如何看待?   
    刘怀山:书画本身是高端的文化产品,尤其是书画收藏,不是一般人能够问津的,但是现在的收藏,对于有一定品位的白领,他如果每年做一点计划,就能收藏一些当代画家的作品。问题是为什么大部分人没有这么做呢?因为市场资讯混乱,很多人自己的眼力不到位,什么东西是好,什么东西是坏,不能形成自己的鉴别标准。有一些评论或是胡吹乱捧,或是脱离实际,逐渐使人感觉画家的话不能信,评论家的话也不能信,画廊这些从业者的话也不能信。这样就造成市场缺乏一种权威资讯的局面。树立权威的资讯,首先要有诚信,换句话就是,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雅昌:您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或者说学生应该如何接近书法,了解书画艺术呢?  
    刘怀山:现在大部分院校的学生,他们大多从事或接触当代艺术行业,这跟我们的教育体制有关系。教育体制的影响有两方面:一个就是咱们舆论所倡导的主旋律,实际上是完全意识形态的一种炒作,真正的抱着现实主义理念去画的人,主题不能受这个局限。但是这样的人,他必须有很扎实的基本功训练。现在院校的学生心态浮躁,急于成名,只有说是搞现代艺术或是炒概念,或是炒流派。而从事中国画,如果是想在绘画上取得一些造诣和成绩,不到我这个岁数是不行的,因为它是需要反复的锤炼和真正经验的积累。功力的修炼,水到才渠成。忍耐那么多的寂寞,一般人不会受得住,也不会甘心,这使得中国画的传承也大有危机。  
    雅昌:您怎么看待现在拍卖会上天价的书画拍卖成交价格,您觉得合理吗,是否觉得还会继续有天价的书画作品出现?
    刘怀山:在我看来,拍卖市场天价书画的出现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因为现在拍卖行所呈现的炙手可热的作品都是大名头的,应该说确实是大师、大家,价格应该拍到那么高。当然可能是卖的这个价太满了,暂时来讲接了盘不一定有升值空间,比如像买张大千、齐白石的作品,现在上千万一平尺,应该说是从来没有这么高的价位。这里头可能会存在一些泡沫,暂时不会更高,但是艺术品它是无价的,比如说齐白石、张大千他们的最高价位作品,是独一无二的,有它的珍稀性。所以说只要历史上出现一次价位,就可能再出现第二次这样的价位,就像当年的梵高《向日葵》会拍一亿多美元,那是安泉左上拍去的,他要是现在再拿出来上拍,肯定拍的价格会更高。

刘怀山先生在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