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虚空间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6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朝阳-22院街
您所在的位置:虚空间>画廊动态>正文

世界.移转.沉淀 2007沃特麦宾画廊展览回顾

2011-04-15 11:31:05          

  「世界工厂」三大子题的第一击:「动态目击」(2007.1.25-2.27)现场。(Marry Ellyn Johnson提供)   回顾2007整整一年,旧金山艺术学院沃特麦宾画廊(Walter and McBean Gallery)由去年年初新任展览与公共课程暨博物馆研究主任、穿梭于欧美两地的侯瀚如规画为期一年、三大主题的展览,分别为:一、「世界工厂」(World Factory),二、「无论身在何处:移转中的艺术、认同与文化」(Wherever We Go: Art, Identity, Culture in Transit),三、「沉淀.感知」(Sediments, Sentiments)。从这些展览的主题、邀请的国际艺术家(欧美之外者占多数比例)之作品所呈现的后殖民论述思考,使得这所一向以白人学生为多数、美术实践仍偏欧美中心主轴的学校,产生一种令人玩味的冲击,不仅为学生及参观者提供不同逻辑的观点,更呈现学校这两年来新加入的欧陆多元艺术实践、与较为长久(相对守旧的)美国艺坛轴心的教学方针,制造一种刺激、紧张、及因不同逻辑的张力而产生更深入的艺术对话。   「世界工厂」探测全球社会议题   第一档于2007年1月25日开幕的展览「世界工厂」,可视为侯瀚如的「伊斯坦堡双年展」(Istanbul Biennial)「不只可能,而且必要:全球战争年代的乐观主义」之试金石。在全球资本体系下,所有的生产劳动皆成为市场运作的一部分,艺术家也难以置身其外,艺术家与艺术创作的生产-劳动关系,使得艺术家成为市场中的生产者。在当代策展实践中,经常不依常轨运用展览空间的侯瀚如在本展再出新招,将这所超过百年历史的艺术学院之展览空间像工厂般的多重使用、把艺术家的录像投影、网络虚空间、或因应实际空间所设计的装置融入其中。   「世界工厂」深探当下全球社会新议题,如国际移民、新经济生产模式、城市外的行动、太平洋观点、文化移转的新声音等等,延续他在几项国际大展(第二届「广州双年展」、2007年「威尼斯双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中国馆)策展中所实践、试图超越传统美术史观的动机。或许如「世界工厂」展览论述提到、此为伊斯坦堡大展的先声,也或许符合「世界工厂」主题、所邀集参展的艺术家为数不少,2007年第一档侯瀚如在美国西岸历史最久的艺术学校(注),所策的展览因而画分为三项子题:「动态目击」、「抵抗与梦想」、「创造我们的地方」。   在目前全球资本化、号称自由经济体系一体成形的架构中,消费生产模式真创造了新的「自由」经济吗?在此架构下欧美所谓的「第一世界国家」向「第三世界国家」采买零件、使用廉价劳工等模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口流动、自然资源过度滥伐、贫富不均等议题,同时也使得全球消费市场对第三世界当地文化产生影响——不只将生产线-消费线由原属各国的领域扩大为全世界(第三世界-生产、第一世界-消费),改变了生产物品→制造物品→消费→市场的流动关系,同时也创造出新的全球社会关系,这整个现状使得世界变成工厂的事实。这30多位来自发展中国家居多的国际艺术家们作品呼应、并对应于当代全球自由市场新经济的命题,以装置、当代艺术表现作为象征「主动出击」的「世界工厂」模式。展览也对应着费德门(Thomas Friedman)所提出的「扁平世界」(Flat World):地球不只是一分为二,在所谓的「第一世界」欧美国家向「第三世界」亚非地区寻求廉价资源及人力奴工的「世界之工厂前线」,使得亚非地区劳动超过工时、贫富差距加大、空气污染、资源滥伐等负面影响,却在西方资本大亨的包装下、制造出「新全球化自由经济」的幻象。   除了展出空间的多重使用,在活动的设计上,「世界工厂」除展览之外还包括艺术家论坛讲座(免费开放给校内校外人士)、亲自参观学生工作室指导等规画。后者更打开展览另一种可能,艺术家不只是被动地等待参观、更主动出击、进入参观者(艺术学生)的对话核心。这些配套活动让主题更灵活地传达给观众——特别是对许多还不太习惯于后殖民论述的西方观众。总而言之,「世界工厂」表面看似展览,但又不同一般视觉展览流程,繁复的设计让艺术创作也变成整个「世界工厂」消费过程的一环——这次是非欧美艺术家主动出声,以作品向欧美市场(第一世界)对话。   全球化「自由」新经济?   「世界工厂」展览的艺术家们戳破「新全球化自由经济」之幻觉,并且进一步以作品主动创造出一种新经济、消费生产模式的可能性:如台湾艺术家陈界仁的录像作品受到校内学生不少回响,特别是陈在作品中邀请离职工人占领原本的工作地点,转化场所的意义,从倒闭的工厂变为积极的抗争场域;以及展出的另一件以台湾与利物浦(Liverpool)两地的码头工人1990年代的抗争示威纪录,呈现反全球化的国际星火可以燎原的串联之声。   另一艺术团队「地图办公室」(Map Office)是两位法国籍的建筑师古儒郎和林海华(Laurent Gutierrez and Valérie Portefaix)在香港所成立的建筑与都会研究组织,特别对中国南部快速工业化的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呼应中国近年来向世界经济体系开放、过度开发、贫富差距等(不论是好是坏)进行研究。   女艺术家曹斐的多媒体装置作品《你在这儿作什么?》则运用录像、剧场、表演和摄影,呈现中国社会在近年来进入高度资本化过程中的社会冲突及矛盾性。但不止于此,她在多层次和多媒材运用的作品中,也包括对未来的乐观想象、自由憧憬和游戏性格。另一件异曲同工的作品《蛹生》,由参与第二届广州三年展、活跃欧美的中国艺术家朱加以多媒体方式,呈现中国在都会化过程中伴随的个人主义,以及相应的心理状态的矛盾冲突。艺术家观察并记录移民生活多年,发现移民人口和都会发展息息相关,具有一种潜在于生活中的焦虑特质:公共空间、私人生活的冲突性,他表示:「公共厕所或许是大城市中最特殊的空间,彰显着都会中的公共、私人空间的互相穿透、微妙的紧张。」因地制宜的装置作品《蛹生》挖掘出都会移民生活中的多重文化矛盾性,不只是一种当代人心的不安,却也在宿命中带有复杂文化意涵的美感。
 
  斯洛文尼亚艺术家波加卡(Tadej Pogacar)在「世界工厂」里提出《街道经济档案》,他用录像带、T恤、新娘礼服装置出街头小贩的俗丽趣味,其中T恤和新娘礼服都是用情人旅馆的床单所制作,暗含廉价、世俗、求生当中的品味。自2001年创作至今,《街道经济档案》呈现第三世界国家最引人注目的另翼经济:路边小贩的生存之道;其流动性、互通性、对主流经济体系的低成本取代性……若营运得当,街道经济亦可相当成功地致富。除艺术家身分外,相当机敏活跃的波加卡从事着策展与教学,他并于斯洛文尼亚成立名为「寄生」的前卫艺术空间(P.A.R.A.s.i.t.e.),实践个人的艺术另翼经济策略。   无论身在何处:迁徙中的艺术、认同与文化   第二档的「无论身在何处:迁徙中的艺术、认同与文化」是侯瀚如与意大利策展人史卡迪(Gabi Scardi)两人在2006年10月于米兰奥拜堂艺术中心(Spazio Oberdan)活动之延续。「无论身在何处」对目前当代人(也包括当代艺术社群)的国际化、流动社群的文化认同进行探讨。参展中大部分已离开原本的出生国、居住他国的艺术家们就是最好例证,他们的文化认同已不单纯只是因应出生地的地理根源,而多半相应于出生地(但非决定性)、以及目前的活动与创作之地(通常非出生国),当代艺术社群国际流动人口使得文化经验和关系更加复杂,当代文化认同是处于一种漂流状态、不断移转、难以定义、甚至是因人而异的。   「无论身在何处」的作品包括奥克斯尼(Kristine Alksne)的《移动中的事实》(Transitory Reality),此作品使用从意大利米兰市到里加市拍摄下来的空照图,也就是从艺术家现在到过去的居所。这段距离包括阿尔卑斯山的小山丘、平原等意象,这段从现在到过去的地理经验由艺术家以灰白软胶材质制作,产生一种触动人心的情感经验。   另一位艺术家H.H. Lim在红帘上绘着艺术家自画像,其中为他比着手语的影像,手语带有手和肢体舞蹈般的动作、纯粹的视觉语言。除了手语并同时使用影像和文字,Lim在此作品《红帘中的红墙》(Red Wall with Red Curtain)将他自己转化为多重自我,他的肢体在沉默中互相倾诉。作品另一部分为红墙上的录像《60公斤的循环》,此为Lim试图直立在篮球上,在不可能的平衡状态将自己逼到无法忍受的极限,作为一种在放逐于异乡的自我欲求生存、欲求表达的体现。   华德(Nari Ward)的《归化计划以及树脂桌》(Naturalization Drawing Project and Crenellation Desk)唤起许多有过此经验的人的记忆和疑问。华德使用美国移民局的归化申请表格来作为装置/行动的素材,参观者填上此表、放入自己的护照照片和签名,放在象征官僚的桌上,购自纽约哈林区商店的桌椅将整个空间装置成官僚办公室,整个流程则仿似真正的移民申请,参观者也成为行动者,在获得全新身分的游戏中参与一场反讽的行动剧,体验着身分认同问题。   西涅托格鲁(Banu Cennetoglu)的作品《界定巴巴拉》则用摄影检视空间和地理位置的界线,他展示着原为南斯拉夫的领土巴巴拉的数帧照片,以视觉处理来诠释、不断重新定义领土疆界的问题。自从1990年代后,巴巴拉转作军事训练的领地,目前这块地受前南斯拉夫的国境安全武装基地的管辖,先前的住民都成了难民、今天的居民则只是暂居者;这不只是该空间的现状,也显示出空间政治的复杂。观者走过西涅托格鲁张贴的照片纪录中,体会「领土/地域」潜在的虚幻性。   擅长用描绘和录像摄影作品来表达和装置的阿伯迪森敏(Adel Abdessemed),在「无论身在何处」展览中提出简单、却更显敏锐有力的内容。作品《上帝就是设计》则探讨当前美国对伊拉克战争所引发的宗教正统问题。他用非常简单的视觉图腾、非常精简的12分钟,设计出回教、基督教、佛教、印度教、西藏宗教等图腾、人体的动作、西方几何图形、阿拉伯文字等,彼此互相连结、牵引、最后消失;除了图像,作品并伴随着多层次的声响、和影像互相辉映。在看似简单的轻松中带出艺术的奇观、和符号背后发人深省的意涵。在1990年代中期社会的动荡中,阿伯迪森敏由阿尔及利亚搬至法国,寻求社会及个人的自由。面对法国的种族主义和歧视,他智能地使用反讽和批判、用声音和影像,使得其诉求可被听见与感知。在《上帝就是设计》中他以简洁图像、触动其背后的社会规范和禁忌,质疑着目前世界最争议的美国中东战事,在看似轻松无感中触及问题核心。   沉淀.感知   2007年第三档、也是最后一档为10月18日开幕的「沉淀.感知」(Sediments, Sentiments),此为艺术家二人组奥劳拉和加尔扎第拉(Allora and Calzadilla)之个展。这两位波多黎各艺术家活跃于欧美艺坛(近年参与英国泰德美术馆、法国巴黎当代艺术基金会、庞毕度艺术中心、比利时美术馆、美国德州达拉斯美术馆和俄亥俄州克里夫兰美术馆等)。此次在旧金山展出的「沉淀.感知」是依地点设定的装置系列之三,延续艺术家近年其它两地之作:2006年在迈阿密墨尔艺术空间(Moore Space, Miami),以及2007年春天在芝加哥文艺复兴社群。此三连作以声音、音乐、以及语言等听觉形式素材,或策略性地用较强烈嘈杂的爆虐音效,呈现对美国近年来军事主义和战争的不满,作品用声音抽象地展现战争,套用加尔扎第拉的话:「直透皮下」(under the skin),他表示声音较视觉媒材更能直接穿透欣赏者的身体,较同系列先前于迈阿密和芝加哥两地之作,「沉淀.感知」更加强调「语声」的听觉穿透性,如运用政治演说作为素材。特殊的是,此次他们以人们可进入的巨大实体雕塑占据麦特沃宾画廊展场中心,伴随着声音作品形成装置;除此之外,策展人更邀请旧金山音乐学院学生在开幕时现场表演,撮合两所艺术学院(美术与音乐)跨学科、跨界域的合作。   奥劳拉和加尔扎第拉擅长跨域多媒材的呈现,使得「沉淀.感知」并不局限于声响部分,其录像作品更加宣示性地结合影像和声音,加强装置的深度内涵,如录像创作《回归声音》、《讨论中》、《水陆两栖陆海空战》、《汗腺.汗地》、《未解的目标》、及2007年赴第十届伊斯坦堡双年展展出的《跳过羊的方式不只一种》(There is more than one way to skip a sheep)。在「沉淀.感知」展出的《回归声音》、《讨论中》不只是录像、更是此双人组自2001至2004年的行为艺术,是他们在波多黎各军事领地的声像跨领域记录。这块领地于1941至2003年为海军武装军备测试地点,其政治争议性可想而知,也因而在创作发表过程受到美国政府的干预。   由动荡至沉淀   综观2007年这三档展览,有趣的是人数由第一档的多人(三档期)、到第三档变为只有一个团体的个展,展览规模的变化考验着当代策展的实验与灵活度;由「世界工厂」的第三世界向第一世界主动出击,到「无论身在何处」的探讨文化认同与移转,也呼应策展人自欧陆至美洲另辟战场的新发展,到最后「沉淀.感知」的静定,或可视为具有革命能量的后殖民策展实践自爆发、动荡、而渐趋平稳,甚至进入体制化的发展。暂不论侯去年两项国际大展(伊斯坦堡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以本文回顾去年侯进入美西历史最久的艺术学院体制发动的三波展览,他的中国背景、法国与欧陆的美学及策展实践、仍旧为讲究管理当道、艺术营销、资本主义结构中的美国艺坛带来不一样的刺激,特别是对于部分视美国为全世界、不习惯后殖民语境(尽管后殖民论述已多次为国际大展所实践,但大部分仍发生于亚非国家)的美国本地观众,带来不小的刺激。   注:旧金山艺术学院于公元1871年成立。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