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H.T.画廊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0
  • 印象:
    常常关门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朝阳-798
您所在的位置:H.T.画廊>画廊动态>正文

万曼艺术展再临北京

2011-04-15 11:31:10          

 

万曼与妻子宋怀桂的结婚照,1956

  万曼(1932-1989)原名马林·瓦尔班诺夫(maryn varbabov),生于保加利亚,是一位在中国和国际上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艺术家,他率先在雕塑创作中使用丝线、纤维和自然材料。他在杭州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创立的“万曼壁挂研究所”的学生们在他逝世20年后的今天仍然活跃,包括国际知名艺术家谷文达和梁绍基,他们都乐于承认在求学期间曾受到过万曼巨大的影响。

  万曼1985年首次在中国“新潮”艺术圈闪亮登场,与罗伯特·劳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相关资讯链接)同一时段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劳申伯格当时就说当时北京最重要的展览不是他的,而是万曼的。

  去年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大型回顾展,以及近期在北京798的H.T.画廊举办的展览之后,自本周四(6月10日)起,O Gallery又将展览这位影响深远的艺术家的素描和小型作品,将持续至8月30日。(来源:ARTINFO)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软雕塑”一词进入了中国艺术家的视野范围之内。当时,为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和软雕塑揭开序幕的人,就是在中国美术学院带领一批青年艺术家从事当代纤维与软雕塑创作的纤维艺术家万曼先生。很快的,在1987年上海的“中国现代壁挂展”上,谷文达、徐进、王一波、施慧等一批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家开始引起了国内外艺术界的关注。

  壁挂最初是作为手工艺出现,其向艺术靠拢的过程中,创作者显然对自身身份表现出了一种不满,不满于工艺性的束缚和身份的模糊。万曼本人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他的早中期创作中,不管是平面的、立体的、写实的、构成的,都只是体现为在壁挂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如《古老的保加利亚》、《多布罗加山脉》等这些具有人文关怀的以家乡山区地名来命名的作品,有着让人看到了“装饰艺术家”为突破工艺支配而不断地寻找着“软雕塑”形成的多样性和构成的可变性。而到了万曼后期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永恒的动力》系列,作品形态更倾向于装置,所谓的“工艺”已置于次要,甚至完全不需要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注重观念的传达和对社会的介入——积极借助发达工业社会的条件和矛盾的刺激去塑造一种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从带着匠味的手工艺人,到徘徊于工艺美术和纯艺术之间的边缘人,最后到了成功介入现实社会的艺术家……尽管这样的转变不能让我们轻易给万曼的“艺术身份”下一定义,但他的努力,确实创建了以纤维作为表现自身探索的一种手段而在美学上的自主权。“如果今天人们试图将万曼纳入本世纪末的历史当中,人们将会谈论雕塑、装置、造型,而无需强调壁挂,壁挂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在弗朗索瓦兹·克莱尔·普鲁东的《向艺术种类法则的挑战》一书中,肯定了万曼在后期创作中的一种积极的回应,那是与时代和社会的思想的进展紧紧相连的、不可分割的。

  遗憾的是,1989年完成了《永恒的动力》系列作品之后,万曼先生同年7月因病去世。

  如今,纤维艺术家们不再需要渴望得到纯艺术的认可,更不再遭遇被冷落、被忽略、被拒绝的尴尬局面。昔日的壁挂早已走出墙面,成为了无论是官方还是非官方的大小艺术展览上,能与当代艺术中其他手段真正看齐的“软雕塑”、“纤维艺术”。(来源:《新快报》,原文有删节)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