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民营美术馆第三波浪潮的汹涌来袭,各种政策和资金投入方式尚没有规范可循的今天,是否具备迎接众多民营美术馆生存必需的条件?如何解决民营美术馆资金投入的长久性?民营美术馆未来的发展道路又是怎样?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众多业内人士,看看他们的说法。
张子康(北京今日美术馆馆长)陈九(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艺术总监)、李旭(上海张江现代艺术馆馆长)、谭国斌(湖南长沙谭国斌美术馆馆长)、马惠东(天津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李小山(四方当代美术馆馆长)、沈其斌(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馆长)、李磊(上海美术馆馆长)、吕澎(艺术评论家)、王璜生(广东美术馆馆长)、周春芽(艺术家)
民营美术馆和国立美术馆各有优势
陈九:
国营美术馆相对比较稳定,比较注重学术性,对学术公益以外的注重比较少,会注重美术馆的研究功能。民营美术馆则可能注重市场。
李小山:
民营优势在于运作上的灵活性,馆长负责制能使美术馆迅速确定和捕捉很多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在当代艺术收藏这方面,资金远远优于官方美术馆。四方开馆一年多,已经收藏百件当代艺术作品,无论从数量还是从层次上,官方美术馆都不如民营美术馆。而官方美术馆则在短期内不可能立即拨款收藏大量当代艺术。但不如官方美术馆有序,制度方面也不如官方的规范。
王璜生:
国营美术馆与民营美术馆资金上来源差别比较大,国营美术馆主要依靠政府拨款,政府拨款能占到总费用的三分之二,而民营美术馆多来自民间资金。但是两者既然都定位于美术馆,功能上应该没有太大的区别,所谓的区别也就是各馆本身的侧重点不同。民营美术馆也多在民政局或文化局注册,是定位于公益性的非赢利的文化单位,和国营美术馆一样具有文化的职能,其中包括研究,展览,对公众的文化教育,文化推广等公益性功能。
张子康
民营美术馆比较灵活,不会受到太多干扰,能够制定长远的计划,进行学术建设,此外运营机制,会员机制可以长期进行下去。但是由于不像国营美术馆那样可以得到国家拨款,所以在资金上有一定压力。
周春芽:
民营美术馆和国立美术馆相比,有一个优势就是资金上的。民营美术馆可以自己支配资金的使用,决定权比较大。民营美术馆是按照馆长的趣味和策展人的评定标准来策展的,可以自己做起来,对于艺术家来说相对自由了很多。国立美术馆馆长不能完全说了算,而且国家拨出的经费用到策展上就寥寥了。十年前国家和城市政府建设的国立美术馆都不健全,今天也有这个情况存在。这些国立美术馆缺少内容,没有收藏,充其量只能称为一个展览场所,还要应付政府的政治活动,没有自己定位和方向,在那里参加展览,质量很难保证。
但民营美术馆也有自己的问题,就是发展的角度不够专业,学术定位和机构运作不能稳定,经费来源忽多忽少。如果美术馆老板的企业出了问题,美术馆也就支持不下去。成都还有一个现代美术馆,本来策划第一届成都双年展做的不错,结果第二届是在4,5年后才办出来,跟他们的楼盘一起推出的。在对观众和社会的服务功能上,也是国立美术馆有优势。
比如成都的上河美术馆,开始的时候硬件条件很差,经费也少,但是第一个收藏展办的很成功,在学术界和艺术家圈里有很好的评价,许多后来的著名收藏家都是以上河为标准来构建自己的美术馆的。后来的展览也影响很大,包括为奥地利艺术家办的重要展览曼声国际。而且上河有自己一套严格的学术策展体系,包括艺委会、展览总监、学术顾问等等,都是艺术家有分量的艺术家和评论家组成,包括张晓刚、方力钧、王广义、吕澎等等,真正踏踏实实的做计划、做展览。
政府参与是民营美术馆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陈九:
政府推动和肯定了美术馆的建设。一方面是资金上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在美术馆宣传上也予以帮助。此外,在美术馆人才引进方面也给与政策的支持。重要的是政策偏向与举办具有社会性的展览,对美术馆没有盈利的要求。
李小山:
政府主要是在舆论和口头上支持,目的在于填补南京没有当代美术馆的空白。
马惠东:
政府能够批准修建美术馆,本身已经是最大的支持,如果能够争取政府的支持,我们也会尽量。
教育和社会功能是民营美术馆的任务
陈九:
对当代艺术有贡献有建树的艺术家,是优先考虑的。也看中有潜力的前卫的年轻艺术家。在收藏方面。有些艺术家对自己的一些作品情有独钟,不想被收藏。
目前成立了典藏部,举办巡回展。
李磊:
从美术馆行业本身出发,民营美术馆和国立美术馆负担的责任是相同的,都是公益性为主,对社会和教育负责,扮演传播文化普及教育的角色。在这一点上,所谓民营和国立,只是投资主体和责任者的不同。
李旭:
目前张江当代艺术馆的教育功能很难实现。这不是我们自身的问题,更多的是中国艺术教育现状的问题。我们也组织过讲座,免费请人来听,打电话给很多当地各种阶层的人士,都说没时间,最后从高校拉来两车人来听,在现场也很少人有兴趣认真听。
吕澎:
民营美术馆和公立美术馆其实功能上是完全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定位。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营美术馆,大部分还是大一些的画廊而已。
马惠东:
公共性是美术馆的职责,但是不代表就是不收门票,泰达准备售门票而且会是较高的门槛。这是对艺术尊重的初衷,让公众也了解到艺术的崇高。当然会免费开放给一定群体,主要是学生,对于中学生和艺术专业的学生,泰达是免门票的。
沈其斌:
美术馆一方面会开办一些学术讲座,一方面会和社区、学校举行互动的艺术活动。开始的效果和反映不会很强烈,这些都在不断的尝试之中,相信会越来越好。
学术性和专业化是民营美术馆稳定的管理机制
陈九:
多伦美术馆行政上是馆长负责制。业务上是引进策展人策展制,为保持学术性,多伦成立了学术委员会,由体制内的如美协内的老同志,当代的知名批评家和一线的当代艺术家组成。理念是原创性,学术性,国际性,宗旨是传承历史文脉,创新当代艺术。策展人提交方案,由艺术委员会进行评估。这个体制是慢慢形成的,开始是由艺术家或策展人单独策展,现在慢慢形成了这样一个机制,现在基本上用机制来管理。
马惠东:
学术是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的特色和经营主线,采取策展人聘请的制度,不同发展阶段会邀请不同的策展人来策划主持。
吕澎:
民营美术馆已经出现这么多年了,再做就不是要求仅仅参与,而是要专业。不能民营企业家自己来做馆长,而要专业人士来管理。
张子康
今日美术馆实行馆长负责制。现在有理事会负责财务和运营的监控,理事会分为有今典集团内部的理事和给予美术馆资金赞助的外部理事组成。学术委员会保证美术馆的学术性。发展委员会提供美术馆长期的文化发展战略。馆长是这些政策的执行者。
艺术基金和政府政策支持是解决资金问题的长远途径
李磊:
资金问题是现在民营美术馆最主要的困难。因为相比美术馆的功能,匹配的资金与其相差太远,事儿太多,钱太少,国立美术馆尚且如此,民营美术馆的责任主体不确定,投资人的资金状况不稳定,使得他们的情况更加困难。
李旭:
上世纪90年代末很快兴起又很快败落的美术馆兴建风潮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企业家对一个美术馆的运营成本估计不足。一个美术馆的日常开支是一笔巨大的费用,而当投资的企业资金出现问题,就会影响美术馆的运营。张江当代艺术馆虽然也依靠企业,但是它是政府兴办的,不会完全依赖某一家企业。如果目前给张江当代艺术馆提供日常运营资金的企业出现问题或终止资金的提供,艺术馆会再寻找其它的合作企业。
吕澎:
至于说资金问题,解决方式只能是没钱就不做,因为美术馆应该有长期的展览计划和定位目标,民营企业是负担不起的,因此必须依靠一系列真正的政策支持来保证民营美术馆的长久性,而不是个别企业或者个人的资金注入。这样,就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解决民营美术馆的问题,这是最终的解决之道。
马惠东:
地产公司投资民营美术馆,影响是积极的,是商业和非赢利,文化和社会的有效结合的结果,地产开发可以是主题性的,与文化达到互补性,只要有长远操作美术馆的理念和计划,地产的商业成败不会影响到美术馆的长远性。
现在情况下,要维持民营美术馆的收支平衡是不现实的,因为本身它就是非赢利的,必须依靠其他的资金来补充日常开销和收藏基金。等到中国艺术资助体制完善后,这个收支平衡的问题就会解决。
沈其斌:
上海证大美术馆这类企业投资的民营美术馆,其建立初衷是出于回报社会和企业品牌的推广的双重角度。上个世纪末的定位当代艺术的民营美术馆的建立环境比起今天更加恶劣。当时大众和政府对于当代艺术还是持一种抵触和排斥的态度,如今环境有了很大改观。我们计划了一些措施来规避美术馆经营的风险。一是,把证大美术馆的运营费用纳入企业整体规划,不会因企业盈利多就多拨些款给美术馆,少则少拨,使美术馆所需资金在企业内部制度化;另外我们也正在考虑建立基金会,吸纳社会的资金进入,使美术馆成为一个公共的资产而不是企业自己的资产。我也考虑把美术馆的一部分资产捐献出来,成为基金会的资产,从而使基金会有一个建立的基础。
谭国斌:
现在美术馆的资金全部来自个人,还能支持一定时间,而最理想的状态是能得到大企业的赞助,比如长沙卷烟厂这种知名企业建立收藏基金,并且得到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之后,能够得到健康、长久地发展。
王璜生:
民营美术馆主要资金来源是投资美术馆的大型企业,但是由于民营美术馆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也可以从社会上募集资金,或从基金会得到资金支持。此外,还有美术馆自身的经营,如相关服务设施,门票收入等。国营美术馆的主要资金是国家拨款,占三分之二,其余资金的来源和民营美术馆差不多。
张子康
现在美术馆的资金多来自社会赞助,但是已经有国外的基金会关注今日美术馆,现在正在商谈阶段,相信不久的未来,它们能介入进来。
周春芽:
主要在于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体制,比如政府如何来支持民营美术馆的建设。地方政府有钱,美术馆的经费问题就有保证,同时政府要建立一个体制或者机构来帮助民营美术馆。比如基金会制度的建立,就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另一个解决途径,我设想,也许民营美术馆能够与国立美术馆结合。在国外有这个先例,比如杜塞尔多夫的K21美术馆,是政府出资建的美术馆,有一个大收藏家来提供展品和日常的开销,由策展人来策划展览,几个方面结合非常完美。现在我们青城山的项目就是试图做成这样子。成都政府也很聪明,将美术馆的馆址给艺术家之后,有明文规定只可以作为美术馆用。这样,有利于这个美术馆成为社会性和公众性的场所。
问题和前景:
李磊:
民营美术馆的定位不清晰,文化部正在建议通过立法手段,将民营美术馆的功能定位,通过技术指标将何谓民营美术馆定义下来。主要的在于民营美术馆应该是从事非赢利目的活动,负担社会和教育功能,这不排斥它可以经营以保证自身运转,但跟画廊是有本质区别的。民营美术馆现在一段时间非常繁荣,但是不代表已经成熟,数量多只是基础,还需要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国的特色是没有现成的道路和规范的做法。只有建立了从投入、运营到考核、监督的一系列统一规范,自上而下的建立明确的制度和体系,提高认识,才能说有真正意义的民营美术馆。
国家对民营美术馆的支持将是大趋势,随着规范化的制度建立,所有制关系将渐渐淡化,国家和企业个人会实现多元化的投资。更多长项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注入,可以不分所有制。
李小山:
民营美术馆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出现了一波高潮,但是很快就销声匿迹,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民营美术馆产生的土壤和现在有区别。一方面当时的民营美术馆资金不够雄厚。另一方面民营美术馆定位也不明确。现在的民营美术馆仍处于萌芽状态,完全有可能重蹈上河等美术馆覆辙。国内民营美术馆多是企业老总的兴趣,与国外的基金会美术馆区别很大。基金性美术馆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制约已经形成。
王璜生:
国内民营美术馆正在起步。由于拥有雄厚资金的大型企业的介入,及投资人文化意识的增强,未来民营美术馆会有很好的发展。
当前民营美术馆在资金使用及收藏方向上比国营美术馆要灵活很多,这是民营美术馆一个很大的优势。现在也有国外私立美术馆成功的先例,如纽约现代美术馆、古根汉姆美术馆等都是私立美术馆,由于自身的发展,现在已被纳入国家文化教育的体系,并予以政策上的支持。
对民营美术馆给予很大的希望。但是希望民营美术馆的投资者即企业的负责人,应该在民营美术馆的建设中加强自身文化的修养,不要把美术馆当成宣传企业的一个文化策略。
张子康:
美术馆只有社会化才能长久发展。个人化的美术馆会受到资金方面的束缚,在规模上也受到限制。而社会化的美术馆则能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是社会的一部分,因而能在社会中长久发展。
上一篇:个案:民营美术馆的生存现状
下一篇:徐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