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0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上海-普陀-莫干山路M50艺术区
(雅昌艺术网讯) 杨福东出生在北京郊区的通县,在中国美院主修绘画。1997年,没有经过正式培训,他开始拍摄第一部电影《陌生天堂》。微妙的存在主义不适和与偶发现实的艰难关系是杨福东之后电影、录像和照片作品中主人公人所共同面对的状态。二三十岁的男人和女人,这些被艺术家的眼睛所探索的人物属于仍然担负着选择和定义未来的重任。融入他们行动的背景是中国,有时被艺术家诗意地被美化为时空之外的某个地方,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可以明显地辨认出是现代中国,这个新崛起的经济巨人已经进入了消费主义的全球文化。
杨福东在西方的观众主要是那些观摩国际展览的都市艺术观众。在中国,则是那些在过去十五年半市场经济环境下长大的最早的中产阶级人士。
回顾自己的作品,杨福东提到了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的影响,诸如1937年的《马路天使》或1948年的《小村里的春天》。支离破碎的剪辑和非线性叙述的偏爱是这位艺术家的电影和录像作品中重复出现的元素。这些技术选择对应他的意图:希望创作出能够带来不同诠释的作品。“我感觉自己像在上海的陌生人,就像我试图在政治压力随时可能干涉的环境中做事。和所有人一样,我就像那个‘第一个知识分子’……。希望建功立业,但是最终一事无成。每位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都雄心勃勃,而显然存在着来自社会或内心地阻碍。‘第一个知识分子’不知道问题来自于自身还是社会。” 在无数场合,这位艺术家描述着他与这座他选择生活其中的城市之间的复杂关系,表达着他对都市环境的疏远,发现他的不安似乎也明显存在与许多城市人中。关于上海,“这座城市就像将这么多人留在他们自己的梦想中。”
众多叙述层面的存在对应着这位艺术家对多重意义的有益探索,制造出积极的模棱两可,目的是增加不同的诠释层面。 随着对现代中国和千年文明所经历的变化进行公开沉思,杨福东的作品引起无数问题,而并未提供陈词滥调的答案。“似乎年轻一代已经失去了理想。我尝试着不要对此进行判断,但是在我的作品中,我寻找着他们所失去的东西。”
发挥作用的意识是其艺术反思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说道:“艺术家所寻求的是勤奋、认真、甚至艰难地独立工作,以期作品能够产生作用。对我来说,今天社会所发生的一切是我们以各种方式来看待和感知的伟大变革。这种转变与人们的心理态度有关,代表着思考方式和意识形态中的诸多变化。无数因素带来影响,首先关注传统价值观的缺失以及传统所占据的份额。与此同时,新事物的到来和宣言有时是只属于自己的存在,这种存在并没有太多意义。同时遗失的还有共同生活的概念,寻找更好生活方式的集体进步。”很明显,某些作品的现代背景与另一些作品中所蕴含的非时间概念形成强烈对比,可以看作是对现代中国的诠释,在过去十年中,这个国家经历了西方文化花费了50年才消化的变革。因此,杨福东的作品描述了正准备将祖国推向新千年的年轻一代,同样提出了如何与最近的历史保持复杂关系的重要问题。他说:“许多年轻人,我主要指的是继我之后的一代人,根本没有考虑过过去。此外,他们甚至不需要忘记它,因为他们并不了解。”
“因此,在两种语言之间,你的疆界是沉默。用不同的方式讲述,每种方式都同样地毫无新意,不相上下,因此,最终,我们什么都不说。”
2007-03-13 12:51
ShanghART/Gallery/PressRelease
地点:香格纳画廊H空间(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
展期:2007年3月24日至4月30日
香格纳画廊很荣幸的为您推出杨福东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