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0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四川-成都
日前,成都的A4画廊和廊桥re-C艺术空间的展览在展出油画和雕塑作品的同时,也相继展出了不少装置和影像作品。不少读者和前往参观的爱好者们在新奇的同时,也提出了问题:这些作品有人买吗?谁会收藏这样前卫的东西?和挂在墙上的画幅、摆在家里的雕塑等相比,装置和影像有谁去收藏呢?怎么收藏?为此,成都商报记者昨天采访了两位在装置和影像方面颇有名气的艺术家,张小涛和卓凡。
张小涛:
影像艺术的藏家多半很“高科技”
现任四川美院新媒体系主任的张小涛,今年刚刚40岁,却已经是国内多媒体影像艺术的领军人物之一。他被西方艺术评论家称为“令人惊异的画家”,不过,从近年开始,张小涛转而尝试动画和装置。他耗时近两年、投资350万制作了一部32分钟的动画《迷雾》。这部动画像一则寓言,讲述蚂蚁、蜥蜴和骷髅共同在虚无之上一步步建立起钢筋城市、世界公园,乃至巴别塔,而这一切最终崩塌,尘归尘土归土。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部《迷雾》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但对于大众来说,这样的片子适合收藏吗?张小涛坦言,目前收藏影像的群体相对比较高端和学术。至于收藏的形式,张小涛说,通常是由作者制作一定数量的拷贝,制成DVD,加上作者的亲笔签名以及授权证书,“或者选取这部作品中最为经典、最具代表性的画面制作截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数字绘画’,是一种比较新鲜的艺术潮流。”同时,这种新鲜也价值不菲,像这部投资堪比电影的《迷雾》,张小涛制作了15个拷贝,每一个拷贝要30万人民币。
这么高的起点,有没有私人来收藏影像艺术呢?张小涛透露:展出至今,只有一位欧洲藏家买了一个拷贝,国内目前还不多。“其中私人藏家多半是从事高科技行业的,比如设计师、建筑师、IT工程师等等,他们首先收入比较高,而且也很喜欢这种比较前卫、比较酷的艺术形式。”
卓凡:
装置作品很贵,正考虑做衍生品
装置艺术始于国外,始于上世纪60年代,也被称为“环境艺术”,简而言之这种艺术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件实体进行艺术加工,有选择地改造、组合,令作品呈现出新的文化含义。短短几十年里,装置艺术已经成为当代艺术中的时髦,许多画家、雕塑家都给自己新添了“装置艺术家”的头衔。
今年41岁的卓凡毕业于中央美院造型学院雕塑系,读完硕士后他留校任教,一直工作和生活在北京。和不少从绘画“转行”过来的装置艺术家不同,卓凡很早就开始做装置,雕塑科班出身的他,对空间与形体的把握格外到位。他在电话里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自己选择做这种“比较小众、前卫”的装置艺术,更多是出于一种责任感。“我们现在创作的艺术品,不仅仅是给自己看,给当下看,更要与国际对话,给未来看。”
不过,记者了解到:和影像一样,装置艺术的主要收藏者同样来自国外,“多半是企业家和私人美术馆,他们可以放在自己的花园、仓库里,或者美术馆里。”卓凡也坦言,装置艺术的收藏门槛比较高,“通常都不会低于6位数。”但卓凡同时也透露:目前已经有国内一家大型礼品公司想与他合作,推出衍生品,供更多的艺术爱好者私人收藏。
此前在成都A4画廊的“独白”展览上,卓凡那件名为《雾爆……》的装置作品受到很多参观者围观,这件由肺活量测量仪、拍照投影装置和玻璃投影幕组成的艺术品,不仅可以看,还能让参观者亲身参与:参观者在镜头前拍下照片,然后用力吹起肺活量测量仪器,玻璃投影幕后就会喷出烟雾,而他们自己的照片也投射在上面。卓凡告诉记者,这件作品目前已经推出了衍生品———“根据参与者当时投射的照片,用水晶玻璃制成小模型,售价只有2~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