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万世典藏画廊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0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朝阳-798
您所在的位置:万世典藏画廊>画廊动态>正文

以绘画的方式表现日常情感

2011-04-15 11:36:31          

杨素珊

  今年北京的秋季来得晚一些,9月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还有一点热。北京798艺术节的开幕使更多的艺术家参与进来。杨素珊和陈竹君的联展也如期开幕,如果仅从作品是无法判断两位是女性艺术家的。在她们的抽象作品中所呈现的是极强的生命意识。如果说是外部的社会现实提供了抽象艺术所产生的现实语境的话,那么抽象艺术所具有的评判本质仍具有当下鲜活的生命力。

  杨素珊和陈竹君都是生活在香港的艺术家,两人既是非常好的朋友又有相似的经验,虽然都自幼学习绘画但都并非职业艺术家。杨素珊有着从电台主持人到艺术创作的经验;陈竹君有着图像设计工作到绘画创作的经验。高度商业化、娱乐化的香港社会人们对精神的诉求更为强烈。以都市为中心的当代人的生活更多的时候被外界的大量信息所包围,对内心的关照是每个都市中人的片刻喘息。当人们在享受都市文明带来的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也遭遇到都市文明对主体自由的侵蚀。当变动不安的外部世界让人感受到无法把握的困顿和迷惑时,由此引发的心理恐慌让艺术家开始强烈的摆脱各种来自外部的欲望,希望借助艺术的力量来寻求内心的宁静。杨素珊和陈竹君的抽象绘画创作来源于她们内心情感的需要,又各有差异形成不同的风格面貌。

陈竹君

  2006年前杨素珊与陈竹君曾在798艺术区有过一次展览,对798有着一定的了解和感情在其间。对于在798艺术节开幕期间在万世典藏画廊举办两人的联展,她们希望有更多交流的机会。

  创作风格的转变

  雅昌艺术网:在798艺术节期间举办展览有更多的希望吗?

  陈竹君:798对我来讲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因为我不常接触其他地区的艺术,也不是太熟悉,但是在这里我可以看到很多不同国家艺术家的作品,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

  杨素珊:就我自己来说,因为我们在香港土生土长,香港1997前是英国的殖民地。97年香港回归中国,我们有一些忐忐忑忑,那个感觉就是从英国的殖民地回到了中国的怀抱,那个感受是很难说出来的。但是慢慢的,这十三年来我们做了一些工作,然后我越来越感觉到中国文化的伟大,尤其是奥运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我从小学国画,油画是后来我跟好朋友陈竹君一起就画了,我想因为我们的工作、家庭,很多时候也会在一起,人生如果找到一个知己是非常有幸运的。

  雅昌艺术网:2006年的画展和这次画展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吗?

  杨素珊:上一次展览之后风格也有一点转变,因为在那几年中我的生活有很多的变化。跟我的人生经历,感情经历,你会感觉笔触是很强烈的,对我来讲是情绪的发泄。

  陈竹君:我跟四年前完全不一样,我经过四年的人生变化。我想每一个阶段我们会有不同的经验和认识不同的人。也是我对人生有很多的体验,是我好好地享受生活,好好地生活,好好地活在当下,是我们现在的改变。

  雅昌艺术网:这些作品整体非常奔放,但是仍然有很多细腻的变化。

  杨素珊:很奔放,这跟我的性格是一样的,今天也有很多香港过来的朋友,我和他们已经认识了三十多年的也有,四十多年的也有,因为我们不年轻了,但是我们心中是非常年轻,我跟陈竹君也认识二十多年了,我很相信缘分,珍惜大家的关系,友谊,就是朋友、家庭。我爱画画,但是我也爱这些东西。所以今天很多香港来的朋友,比如有一些电影导演,很多香港的朋友也来支持我们。

  对日常情感的表达

  雅昌艺术网:两位都是从跨界到绘画领域来的,有一些共同的经验,从设计到绘画或者是从电台主持人到绘画,这些经验在作品里边会有体现出来吗?

  杨素珊:有,因为我做主持,在电台做主持,已经有五年多了,因为这五年,我都是访问一些CEO,访问一些专家,大公司的老板等等,当我开始访问他们的时候,我就想应该多学习。我就去读EMBA,我觉得学习就像一个人生一样,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学习。我在做主播的时候,从不同的CEO,不同的人身上学了很多、很多,所以我觉得你可以看到我的奔放,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很渺小的。

 

  陈竹君:我跟她有一点不同,因为我以前的工作,对很多东西有一定的东西,但是在我现在的作品里边很多是感情,我的情感,跟我当时经历过人生的很多实践,所以有一批作品,有反应了我当时作画的情绪。

  雅昌艺术网:这些作品一定有很多故事,有没有哪件作品想说一下它的背景?

  陈竹君:我在情绪很好的时候做的作品会比较明亮,因为那是我跟一些人相处的关系。有一些挺压抑的情绪。所以我创作的时候,用的颜色也很黑,人像的风景也是黑色的。创作使我在一种很愉快的情绪里边,但是创作完之后情绪发泄以后,事情远去了,会有新的作品出来。所以这些画是代表我经历过的情绪。

  雅昌艺术网:你们都是以抽象的语言来表达,为什么会选择抽象的方式?

  杨素珊:因为我在大学时学印象派的。经过很多年的转变,抽象的风格可以让我表达更多的情感,很多时候只是一些影像,我让它记录成这样的画面,我很喜欢。因为我很快的抓住这一时间的情绪和感受,我要在很短的时间做完一幅作品,比如说一幅作品可能是两、三天要完成它,因为它是我惊喜的发现。所以对我来讲,抽象画是比较适合我的。之前,我学岭南派的国画,与现在你看到是不一样的。这几年,画面就转变的比较奔放。从一个局部来表现,这就是我的表现方法。

  雅昌艺术网:更直接地表达情绪。这些创作都是你们平时在日常生活里边捕捉到的一些情绪,就像写日记一样。我看这些作品,好像不仅是一种情绪的把握,而且还有很多理性的东西在里边,还有一些思考。

  杨素珊:这个肯定有,因为理性、感性都是混在一起的,一个人不能够总是理性,也不能永远地感性,所以我想这是我的性格,我工作的时候非常理性,但是对朋友,对有感情方面是很感兴的,我很容易哭的(笑)。

  陈竹君:跟她不同的,我是一个很慢热的人,很多东西,很多情绪放在心里边,表现不出来,所以我所有的情绪全都放在画里边,绘画是我唯一的出路。

  雅昌艺术网:绘画是你人生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杨素珊:它是我的语言,我的感情不会流露给我的朋友和家人看,我的很多情绪放在我的作品里边。

  雅昌艺术网:作品是释放情感的出口。

  杨素珊:是我的语言和一种出路。

  创作来自生活的积淀

  雅昌艺术网:你的作品里边,这些思考,这种积淀是怎样积累起来的?一定是有一个过程的。

  杨素珊:是我对人生慢慢的沉淀,慢慢的累积出来的,我很相信一个东西,就是每一天学习。比如说我跟我的女儿,我也是在她的身上学很多东西,学什么呢?学那些不怕天、不怕地的感觉,因为小朋友是天真烂漫的,我就是这样,你喜欢我是这样,你不喜欢我,我也是这样。对我来说,我从来也没有变过。

  雅昌艺术网:在以后的创作里边,你们会有哪些语言上的变化,或者是作品会有一些新的尝试呢?

  杨素珊:以后我很希望能够画很多大一点的画,因为这个太小了,我喜欢大的,我希望能够画比较大一点的画,表现我的奔放澎湃的情感,我希望有这样的变化。

  陈竹君:我也有同感。我们也想过一起去创作一件作品。但是因为我的画里边,我的手法是我的一种笔触,一个自我的风格,所以我会把这种风格深入下去。

  雅昌艺术网:会用其它的媒介吗?比如影像、图片、摄影等等。

  陈竹君:还是油画,我对油画真的太爱了。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情呢?如果说用其它的媒介,不能表达这样的一种情绪吗?比如说摄影,为什么会特别喜欢绘画?

  陈竹君:我很喜欢油画的质感,我很喜欢接触到它的感觉,它的细腻,它的味道。

  雅昌艺术网:对油画这种材料特别敏感。

  杨素珊:对,因为有一些经验。之前说过,我学国画。2003年的时候,我在美国学习电影,然后我到画廊买了一些油画颜料,那个老外就跟我说:“你没有学过油画,你不懂油画,你是很难控制这个东西的”,我就说:“我非常喜欢挑战”,越难的东西,我就越要尝试。”我就自己试出来了,那个时候我没有学过油画的。

  陈竹君:跟我的背景不一样,我是从大学开始画油画,一路走来。

  雅昌艺术网:在作品里边可以体会到很多现实的思考隐含在作品中。有没有那个时间段对你们很重要?

  杨素珊:没有特别的时间段。如果是,我可以说是97年,因为香港回归中国。03年的时候,那一年工作的经历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非常重要,对政治、娱乐所有东西,这几年发生了很多、很多事情。所以我表达的方式虚幻化了。因为在香港做传媒、娱乐是非常有压力的,但是现在创作的时候是要释放出来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