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林雅轩画廊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0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
您所在的位置:林雅轩画廊>画廊动态>正文

艺术区租金漩涡

2011-04-15 11:37:56          

  租金纠纷、拆迁纠纷、地产纠纷,从去年开始在艺术区集中爆发,艺术家被迫不断迁徙,诸多自发形成的艺术区被夷为平地。在这个越卷越急的漩涡里,艺术区将何去何从?

  前言:

  正值2010年春季的艺术展季,4月份的“中艺博”、五月初的“艺术北京”、五月下旬的“香港艺术节,北京各大艺术区展览层出不穷。然而,在草场地艺术区著名的“三影堂”里,摆放着一张白底黑字引人注目的A4打印纸,抬头是:“保存草场地艺术区,万名艺术从业者签名征集活动”,正文内容是:“我们,来自中国艺术领域工作者——艺术家、策划人、机构代表;借草场地摄影季这一对外开放的平台,向您发起征集万名艺术工作者的签名活动。目的是保护并基本维护草场地村艺术区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就土地改制的法律及权宜问题上展开谈判,探索理性解决的方式。此一签名活动运动自今日起至6月10日结束,征集好的签名将作为正式的民间请愿书呈送给北京市政府。”

  在狂欢节般的展季气氛里,围绕着租金、房产以及拆迁引发的各种纠纷,像一片顽固的阴云,漂浮在灿烂的阳春天空。

  第一部分:艺术区——他们的伤心地

  第一起引发群体关注的艺术区房产纠纷,发生在2006年12月,宋庄村民马海涛将艺术家李玉兰告上法庭。2002年,李玉兰花4.5万元买下马海涛的宅院。此一时期,宋庄商品房价约为每平米1500元;之后,宋庄艺术区房地产连年升值,到了2008年,房价涨至每平米7500元,五年间翻了五倍。马海涛于是反悔了。2007年7月,北京通州区法院宋庄法庭一审判决李玉兰购买农民马涛宅院合同无效,判李玉兰退还房产,马海涛赔偿李玉兰9.38万元。此事在宋庄掀起轩然大波。农民们那一头,在利益驱动下纷纷起诉艺术家,此后有13位画家先后被原农民房主起诉退赔已购买多年的宅院。在艺术家那头,400多名艺术家联名上书北京市政府、市人大及市政法委,要求维护艺术家家园的正当权益;在宋庄镇政府那头,不愿辛辛苦苦建立的艺术园区毁于一旦,出面为被告艺术家准备过渡的房屋,做农民的思想工作,申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

  2008年1月,李玉兰反诉马海涛。案件陷入拉锯战,纠缠在马海涛赔付李玉兰的具体金额上。几番诉讼的结果是法院判决马海涛赔偿李玉兰27万余元,李玉兰归还居住经年、种满了花菜瓜果的农家院。2009年8月,李玉兰搬进了小堡村委会为其暂时免费提供的画室。她必须在一年的时间内,用这27万元,再找一个新家。而目前,在宋庄购买了农民宅院的艺术家有近300人,他们将会面临和李玉兰一样的遭遇吗?

宋庄

  李玉兰案并非孤例,更多、更激烈的纠纷像多尼诺骨牌一样出现了。

  2009年夏天,也就是李玉兰搬出她曾以为会是永远的家的时候,北京008国际艺术区流传着关于拆迁的传言,附近的东营艺术区此时已有腾退拆迁的书面通知,但008房东从未告知租户。

  2009年10月下旬,艺术区办公室一边书面通知收暖气费,一边却在拆卸艺术区的锅炉房。此时正值寒冬,北京刚刚下过罕见的大雪,天气异常寒冷。

  2009年11月10日,房东在未通知008租户的情况下,又对008租户断水。

  2009年11月18日,008艺术区租户收到《金盏乡人民政府的信访答复意见书(金盏信访字2009直访件028号)》,该文表示本区域一切现状都是因为道路拓宽需要。并且,目前还未到拆迁阶段。至此,尽管拆迁即将执行,008租户却未收到任何正式文件。

  2009年12月4日,008艺术区办公室书面通知租户12月10日艺术区将大面积拆迁,要求租户12月10日前腾空房屋并办理腾空手续,12月10日后停水停电。

  008艺术区位于北京朝阳区金盏乡长店村西南角,成立于2008年,共有艺术家和文化类商户150户,不少租户与房东签署了长达20-30年的租赁合同,投入了少则数万,多则几十万、近百万的装修费用。拆迁通知下达的时候,艺术家们原来签署的合同还未到期,而房东却称,艺术区拆迁对于承租人的投资等国家不给予任何补偿,对于装修投入二三十万的租户,房东会看私人交情个人掏腰包给予一两万元的补偿。

  与008艺术区遭遇同样命运的,还有一墙之隔的正阳艺术区。自2007年起,先后有50余位艺术家进驻这个拥有一万多平米的园区,他们和开发商签署的租赁合同均为5年时限。2009年11月26日,开发商突发“腾退令”,勒令毫无准备的艺术家们在12月4日前无条件搬走,并表示绝不赔偿。11月28日,拆迁队伍进入园区强拆;12月4日,开发商及物业撤离并卷走艺术家们预付的各种费用共计31万元。12月5日,在清晨零下9度的低温下,园区断电停暖;12月13日起完全停水;12月19日,开发商雇人强行拖走艺术家们集资租来的发电机,导致双方发生争执斗殴。

  2009年12月29日,来自北京20多个艺术区的艺术家们启动了“暖冬”计划,通过一系列艺术活动的实施,抗议强拆。2010年1月12日,“暖冬”第二站——008艺术区“解决”展上,出现了一些不明身份的黑衣人,与艺术家发生暴力冲突,出现流血事件。2月22日,百余名黑社会打手袭击正阳艺术区,打伤7名艺术家。在这一系列的事件中,唯一一丝对艺术家们来说有益的消息,发生在1月23日,金盏乡政府与正阳艺术区的艺术家代表进行谈判,表示关于赔偿费可以由原先的分文不给上升到500万元人民币,同时要求艺术家们在春节前全部搬空。

  还会有下一个艺术区吗?答案很快就揭晓了。4月16日,草场地艺术区各大画廊和艺术工作室接到一则通告,写着:“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我村已被列入拆迁腾退范围,但具体时间还未确定。”草场地艺术区30多家画廊和艺术工作室发起了维权小组,事情将如何发展?

草场地

  继租金纠纷、拆迁纠纷等类型之后,又发生了艺术地产产权纠纷。2010年3月18日,北京怀柔区桥梓镇沙峪口村委会起诉北京北上苑现代艺术馆“合同无效”官司开庭,被媒体称为是“中国最大的艺术地产官司”。它既非租金纠纷那样属于个人利益冲突,也并非008和正阳那样属于商业性地产开发和艺术家群体去留的矛盾,而是村委会和合法企业之间的纠纷。上苑艺术馆素来以“国际艺术家住馆创作计划”为招牌,村委会诉称上苑艺术馆兴建了作家公寓买卖,进行了房地产项目开发,要求判决该地块“60年土地使用权”无效。而艺术馆方面则称,村委会指控的“非法房地产开发”并不成立,因为债务和日常开销所迫,投资建设的四套作家公寓经协商后,只是以成本价转让或免费提供给了诗人蒋浩、作家残雪、艺术批评家高名潞和四川美院教授张强,转让行为没有任何利润产生。此案将会如何发展,人们正拭目以待。

  第二部分:地产神话——天上掉的馅饼

  位于小堡西街149号的林雅轩画廊于1994年进驻宋庄,是最早来到宋庄的艺术机构之一。当时,画廊主人林楠和岳敏君、方力钧、杨少斌、王秋仁、陈光武等十几个艺术家从圆明园画家村迁至宋庄。林楠回忆道:“1994年,宋庄所在的小堡村年人均收入只有500元,到了2008年,2000多户村民的年收入是3千多万元,2010年,村民人均年收入是1.7万元。这些数字,纯粹是村民因把房产租售给艺术家而获得的,还不包括村民们在乡镇企业和其他项目里的经营收入。”

  林楠刚搬进宋庄的时候,四周都是菜地,村里没有一条柏油马路,也没有路灯。林雅买下了一亩地,于1995年春天盖起了房子,是宋庄第一个由艺术家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工作室。不过要说到第一个搬到宋庄的艺术家,应该是张惠平。张惠平发现村里大概有三分之一的破落院子都是闲置无人的,农民们大部分都到城里工作了。张惠平便询问这些院落能否购买,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消息传开,艺术家们欣喜若狂,居然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地产了!“说起来,那时候在宋庄买个院子多便宜呀!”林楠说,“总价1到3万元,就可以买个院子。那时候在宋庄买房的,可以说是全国最早一批拥有私人宅院的艺术家。”

  到了1997年,几乎宋庄镇的所有自然村都有艺术家进驻。随着岳敏君、方力钧等入住宋庄的艺术家作品在拍卖场上连创奇迹,越来越多艺术家聚集在宋庄。2005年,宋庄艺术促进会成立,成员既有艺术家,也有村镇干部。

  今天,光在宋庄艺术促进会登记的艺术家就有4000多位,分散在21个村落里,宋庄被称作是中国最大的“艺术硅谷”。是艺术家缔造了宋庄的经济神话,1994年,小堡村只有4个小卖部,2006年则有了8家超市和46家饭店。如果按照一个艺术家1年消费2万元现金来估算,1000名艺术家就可以给宋庄带来2千万元的现金流,创造1000个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这个原本因偶然自发形成的艺术家聚集区,被视为优势资源,能通过房地产开发而增加GDP。今年北京通州规划新城CBD,分为八大功能区,其中就包括了宋庄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

  宋庄模式,差不多代表了全国各主要艺术区的基本模式。北京798艺术区,是原718联合厂,属于军工企业,由前苏联政府援建,于1957年竣工投产,总面积116.19万平方米的建筑,明显秉承了德国包豪斯的设计风格。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它像其他许多国营企业一样告别了昔日辉煌,日渐没落破败,2万多工人下岗分流,只剩4000多名职工,大片厂房车间闲置,逐渐荒寂。90年代末,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隋建国租用荒废闲置的车间进行大型雕塑创作,成为第一个利用798现有空间的艺术家。2002年,798迎来了艺术家进驻的高峰阶段。在短时期内,798艺术区迅速成型,不仅有艺术家工作室,还有各类艺术机构、画廊、书店、媒体,各种服务业、文化娱乐业也相继出现。798厂的物业管理部门通过出租厂房来养活厂里剩余的职工,随着艺术区的成型,租金一路暴涨,最早是0.3元每天每平米,到了2006年是2.5元每天每平米,2003年,仅租金一项,物业管理部门就收入3200多万元。

  2006年,798被北京市和朝阳区政府列为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被中关村管委会评为中关村电子城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朝阳区政府与798的物业公司七星集团共同成立了北京798艺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打造798艺术品牌,北京市政府且投入1.2亿元进行798改造工程。

  如今,798艺术区不但每天都有多个艺术展,每年都有“798艺术节”盛事,云集了众多艺术文化界名流,驻扎了众多艺术机构和时尚企业,甚至还吸引了各大国际品牌如索尼、摩托罗拉、迪奥、欧米茄、宝马等在这里举办宣传推广活动。在最火爆的时候,798艺术区的租金达到了5-6元每天每平米,而且房租合同要求一年一签,七星物业的租金年收入超过了一亿元。

  “艺术地产”成了热词,地产加艺术的商业模式在新世纪里蔚然成风。如果说宋庄、798因艺术家偶然自发的聚集而日渐火爆带着一种“天上掉馅饼”的意外之喜的话,那么,“艺术地产”的高温热度则让开发商主动出击,开始投资开发艺术区。

  成都蓝顶,最早也是由几个艺术家在双流机场附近工厂区自发形成的、以工作室为目的艺术区,在几年的时间里迅速成名。这引来了锦江区三圣乡的新蓝顶艺术区,新蓝顶一期的规划建设极尽优雅,遍地生长荷花和毛竹,景色优美,摆脱了艺术区租赁废旧工厂的简陋模式。而新蓝顶二期则更进一步,期待从根本上破解困绕着全国各地艺术区的土地使用性质的难题,通过将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创意工作园区的土地性质的转换和开发,让艺术家取得土地证和房产证,这种建筑不是商品住宅开发,而是艺术家的创意工作室开发。蓝顶的规划者和开发者在艺术区著名艺术家的指导和参与下,将在保持一千多亩自然生态地形地貌的前提下,在二期中开发建设100多至400多平方米的独立式、联排式和集合式三种结构的工作室,共七、八十套。除了产权式工作室的建设探索外,规划者还积极参与引导和推动当地政府展开出租当地百姓自主房以满足年轻艺术家的低租要求,更计划建造一个比蓝顶美术馆的功能更加完备和丰富的艺术中心和一些配套休闲娱乐购物设施。

 

  第三部分:逐草而居——不断流浪的脚步

  艺术家有点像筑路工人,来到一个荒瘠的地方,修筑好漂亮平整的公路,引来了繁华的人气,又开拔到下一个贫瘠的地方。但是他们的身份毕竟不是筑路工人,他们渴望有一个合理面积的工作室、在一个能承受的价位下安心创作。

  2010年4月30日,记者走进位于宋庄艺术区的栗宪庭工作室,在那儿遇见了吴幼明和周丽夫妇,据吴幼明介绍,宋庄最初的租金很便宜,一般只要0.6元每天每平米,2008年涨到了0.9元每天每平米,2009年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又降至0.6元每天每平米,现在的平均租金是1元每天每平米。如果是一次性付清3年的房租,还可以打六折,一个不带暖气的200平方米面积的工作室,花4.5万元可以使用三年,更便宜的小工作室花1.8万元就可以使用三年。最优惠的租约方式是:一次性交付40万元,则可以租住40年。

栗宪庭工作室

  “宋庄今年的工作室租金又涨上去了,去年九号院还有十一二户是空着的,现在都住满了。主要是因为东营、北港、黑桥等艺术区遭遇拆迁,那里的艺术家纷纷搬来宋庄。我们前两天去草场地看摄影季展览,一个下午停了两三次电,草场地刚接到拆迁通知。”吴幼明夫妻说。林雅轩画廊主人林楠给出了更具体的数字:“2009年末到今年5月之前,宋庄一下子搬进了朝阳区因被拆迁而迁徙来的艺术家1000名左右。”

  在宋庄小堡驿站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的顶楼,住着从湖南来北京的画家吴极,这是宋庄艺术区入口处的一个相当不错的位置,吴极的租约是跟公司签的。他搬进宋庄一年多了,租住的工作室大约有四五十平米,租金是1.2万元一年。小堡驿站文化艺术公司的经理告诉他,今后这一片地区的租金还要往上涨,“再涨的话,我恐怕就承受不了了,到那时候我就搬到村里的农民房去。”吴极说。

  说到艺术家因租金原因被迫不断迁徙的状况,吴幼明分析道:“目前来看,最重要的因素在于艺术区的管理者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艺术家。像宋庄镇政府,非常想保有这片艺术区,所以在发生纠纷的时候,宋庄艺术促进会能出面进行调停,比如它就为李玉兰免费提供了能使用一年的工作室。而糖厂艺术区在租约管理上也体现了相当的合理性,糖厂艺术区的租约分为一年、五年、十年等类型,而且承诺若甲方违约则租金全退,若是因政府要拆迁,则退付余额。”

  吴极也说:“糖厂艺术区的租金是最便宜的,一百平米的工作室,一年租金只要1.7万元。”低廉的租金让糖厂艺术区在2009年之前吸引了100多名艺术家入住。到了今年,糖厂艺术区的租金也开始上涨,到达了每百平米每年2.1万元。

  如果说偏远的、交通不便的宋庄在租金和对艺术家利益的维护上还比较稳定的话,那么,曾在798和草场地之间迁移的艺术家则充分体现了“逐草而居”式的无奈。

  798可以说是草场地的“前世”。798是艺术家自发聚集而成的,自从文化创意作为一项产业被政府部门视为“金矿”进行开发后,798越来越“热闹”,今天的798,有35%以上的空间被酒吧、咖啡馆、娱乐设施占据,这种商业上的“热闹”和艺术家渴求的“安静”的创作氛围是冲突的,加上租金因素,从2004年开始,居住在798的一些艺术家就因不堪承受日渐上涨的租金,移居草场地。而草场地的租金,算起来只有798的四分之一。

798艺术区

  今年“五一”节这天,记者来到草场地艺术区,和798人声鼎沸的喧闹相比,草场地相当安静,统一的青砖建筑也显得漂亮规整,这儿的一位艺术家说:“我是2008年入住草场地的,一次性付了三年的租金,每天每平米1.6元。我喜欢这里的安静,商业味也没那么浓。这里的艺术家都是跟房东签租约合同,不存在农民宅基地买卖的问题,所以也不会出现像宋庄那样的纠纷。”

  在另一个当代艺术重镇上海,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这里的艺术家们。

  上海莫干山路50号,简称“M50”,是国内和北京798齐名的艺术园区。这里原是上海春明粗纺厂,拥有上世纪30年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是目前苏州河畔保留最为完整的民族工业纺织建筑遗存。

  1998年,台湾著名设计师登琨艳最先进驻上海苏州河边的仓库,此后一批艺术家在西苏州河路1131号、1133号仓库等地相继开辟自己的工作室。1999年,上海春明毛纺织厂资产重组,4万多平方米的厂房调整出租。2000年5月,画家薛松第一个进驻莫干山路50号,之后一大批艺术家纷纷入驻。2002年5月,西苏州河路1131号和1133号仓库拆迁,那里的艺术家们和画廊就近搬入莫干山路50号。同时期,上海另一片艺术仓库淮海西路720号同样因拆迁而消失,这批艺术家也于2003年2月相继进驻莫干山路50号。2005年4月,这里被上海市经委挂牌为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命名为“M50创意园”,曾成功举办了2005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2005时尚之夜、法国工商会、中国传统节日乙酉中秋论坛、宝马车展、诺基亚及西门子产品推广等一系列时尚活动。目前,“M50”总共有来自16个国家、地区和国内10多个省市的130余位艺术家及诸多创意设计机构入驻。

  “M50”最早的租金只要每天每平米0.4到0.5元,到了2009年,涨至每天每平米4至5元,还不包括每月每平米12元的物业管理费。

  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已成为拉动上海城市经济的新兴产业之一,从2005年首批18家创意聚集区挂牌至今,全上海已经有75个类似园区,吸引了30多个国家、地区3000多家企业。而年年上涨的租金也为艺术家、艺术机构诟病。虹口区的1933老场坊,2009年的租金报价超过每天每平米6元,物业管理费达到每月每平米20元,比周边的乙级写字楼的价格还高。

  曾经租住在“M50”的一些艺术家开始扎堆“出走”,但是新兴的艺术园区价格同样一路看涨。位于上海西北城区武威路祁连山路的“M50祁连山路艺术园区”,是“M50”的姐妹园,于今年4月正式开张。2009年,一些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已经开始迁入祁连山路艺术园区,包括著名艺术家徐震的“没顶公司”、香格纳画廊等,那里最初的租金是每天每平米0.8元左右,目前的价格已经涨至每天每平米2.2元左右,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涨了2倍多。

  第四部分:驻守或迁移——何时能圆家园梦

  最早在宋庄购买农民宅基地的林雅轩画廊主人林楠,自1994年以来亲眼目睹了宋庄的发展轨迹。她说:“在当代艺术领域,只有大约10%到15%的顶级艺术家可以依靠自己的艺术作品来享受生活,一些二三流的艺术家在2007年和2008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火爆的时候,靠售卖作品平均赚了大约二三十万元,其他80%到90%的艺术家依然在过着不安定的生活。房租,是他们生活和创作成本最大的一项支出,在现在生活物质成本都在上涨的情况下,艺术家的生存更艰难。宋庄看上去挺休闲挺田园的,但这只是个表象。”

  艺术家李路明现在租住在北京环铁艺术区,“以前我在东营艺术区,租金是每天每平米0.65元,东营被拆迁之前,我觉得形势不好,就及时搬到了环铁艺术区,租金是0.8元每天每平米,现在环铁的租金涨到了1.8元每天每平米。搬迁的时候,我跟东营房东签的合同还差一年到期,租金是一年一交的,我于去年9月搬走,房租交到去年7月,还差二个月的钱,房东也就算了,没再收我的钱。要是比较起来,东营艺术区的配套设施比环铁好,东营的物业、暖气都齐备,环铁是废旧仓库改的,没有暖气,自己安装吧又很麻烦。”

  对于像798这样的艺术区的火爆场面,李路明的看法或许代表了众多艺术家的看法:“798是作为旅游点的火爆,作为一个消费场所的火爆,跟艺术本身的关系已经不是那么紧密了。现在798入住的基本上都是画廊、机构、时尚场所,艺术家个人已经很少在那里租住。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想要靠住在798这样火爆的地方来提高作品的售卖率和售卖价格,是一个非常急功近利的想法;如果作品做得不好,这样的想法根本就是不现实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艺术区的困境,并非没有前例。英国《金融时报》曾经将之称为“创意产业的国际惯例”,即:城市遗弃之地的低成本被艺术家、设计师等创意人群占据并形成消费业态,随后商业机构跟进,地租成本上升,升到创意人群难以承担而撤离,再去寻找新的乐土,由边缘而主流而又边缘。

  目前造成艺术家被迫迁移的主因,一是房租,二是拆迁,这背后最大的原因是利益驱动。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央美院老师马璐曾分析道:2009年北京市平均房价上涨70%,市政府以极快的速度扩大建设用地储备,各乡政府对朝阳区数十个艺术园区的大部分下达了腾退令。密集的拆迁事件,是开发商的事,而非政府的事。开发商希望赶快拆,拿到赔偿款。

  另一位人大代表李象群说:当初开发商引进艺术家的时候,并没有做详细的考虑,当政府需要土地时,又会产生开发商与艺术家的矛盾。

  艺术家被迫不断迁移的状况,现在已经引发了舆论的强烈关注。现在全民的共识是:文化艺术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浙江大学教授景乃权说:“从长远来看,艺术区应该形成一个当地政府、村民和艺术家之间三赢的局面。但是,眼下这个三赢的局面并没有持续下去,反而出现了种种纠纷和问题。以朝阳区为例,区内除798、酒厂以及一号地艺术区属特批的创意产业用地之外,其他艺术区几乎全属于‘违建’范畴,他们有可能集体面临着被驱逐的窘境。”

  看来,艺术园区的土地使用性质是首当其冲的问题。比如008艺术区的土地性质是农业集体用地,而按照《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应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而008艺术区地块的土地使用性质的变更,并没有经过上级政府审批。一旦碰上朝阳区政府启动土地储备,在法律面前,艺术家必然陷入困境。而且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也明确表示:对于没有经过政府批准,民间自发设立的艺术园区,政府暂不监管。遇到拆迁问题,只能服从相关规划部门。

  对于目前艺术区的困境,景乃权认为除了土地问题,还包括其他问题,比如地方政府过于看重短期的经济利益,与艺术家争利,忽略了艺术区应长期稳定发展的规律;比如过度的商业开发造成租金等生活成本飞涨,挤出了艺术家等。

  在“创意产业”、“艺术地产”成为时髦热词之后,各大城市艺术区的建设的确出现一种“大跃进”般的态势。艺术区、创意园沦为赚钱地产项目,反而背离了艺术的规律和本质。

  景乃权认为,健康良性长期发展的艺术园区,一般需要低廉的生活成本,包括低房租、低地价等;需要宽松、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完整的艺术品商业经营链等,同时还要避免过度的商业化对艺术家的挤出效应。

  无论是自发形成的艺术家园区,还是政府主导的艺术家园区,政府职能的作用至关重要。政府的视野不能仅仅局限在产业的发展,更不能局限在房地产开发和旅游开发上,而要平衡文化区和社区的建设。为此,艺术家园区既需要产业空间的规划,也需要情感空间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艺术家园区健康和谐发展。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