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阿特画廊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6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通州
您所在的位置:阿特画廊>画廊动态>正文

盘点2009:年度青年艺术家

2011-04-15 11:39:15          

       编者按:08年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之后,艺术市场呈现一片萧条的景象,而2009年接连不断的创纪录拍卖及亿元拍品的出现,为艺术市场鼓足了劲,狠狠地打了一针强心剂,09年的艺术市场也就在不断升高的惊叹声中逝去。

  2009年除了艺术市场的强劲,也正值新中国诞辰60周年,整个艺术领域焕发新的活力,各大藏家、策展人、艺术家一年都在为参加各大艺术活动而忙碌,为纪念新中国60周年新作而忙碌。这一年,各个机构争相展出20世纪著名艺术家作品展、新中国诞辰60周年特展,与新中国同时代的老一辈艺术家回顾展,当红艺术家新作展等等更是接踵而来,着实为我们带来一场艺术盛宴。

  在这场艺术盛宴中,有老当益壮的老艺术家,有事业业已成熟的中年艺术家,自然少不了潜力无限的年轻艺术家的身影,他们在这一年也为我们带来不小的震撼,这里为大家推荐几位2009年有突出成就的青年艺术家。

  推荐理由为:第一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艺术家;第二,2009年在艺术成就上有新的突破及对业界造成一定的影响力的艺术家。(排名不分先后,按字母排序) 

     1.迟鹏

  1981生于山东,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与数码媒体工作室。是当下中国较为有代表性的80后年轻艺术家之一。

  推荐理由:镜头下展现创作的自信心和生命力

  多次在国内国外参加展览及各种艺术博览会和艺术节。他作品里有不可救药的浪漫主义梦幻调调,轻盈的飞翔,无所顾忌的奔跑……驰向解构与重建的理想城市。同时也用暧昧的情绪挑战不再明确的伦理审判和变得模糊的道德约束。

  2009年在何香凝美术馆举办个展《蛰居的半径》,这次展出的19幅摄影是迟鹏从2003年开始至今艺术创作系列作品的一次阶段性的集中展示。迟鹏的艺术创作主要利用数码摄影的技术手法,描绘和反映了中国当代都市青年的成长处境与心态。他在挣脱原有的创作模式过程中,显示了中国年轻人重建规则时所迸发出来的创作生命力与自信心。

  2.陈可  

  1978年生于四川,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并取得硕士学位,目前生活在北京。

  推荐理由:用中国艺术家的方式征服西方艺术界的青年女艺术家

  陈可是中国当代艺术比较活跃的年轻女艺术家。大大小小的展览上,我们总能发现陈可低调又安静的身影。2009 年6 月,名为“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的陈可个展在德国KunstrereinViemheim 美术馆举办。她是目前最为当红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卡通”绘画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描绘的都是一些可爱的小女孩,充满童真,却流露出人性的本质。这个展览囊括了陈可几个阶段的作品,以她一贯延续的风格,用中国艺术家的方式征服西方艺术界。

  除此之外,作为青年艺术家,陈可作品还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市场前景也颇为乐观。

  3.曹斐

  1978年出生于广州,2001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装饰艺术设计系。

  推荐理由:多元创作成为最受国际瞩目的中国女性青年艺术家

  曹斐的作品,从流行文化中吸取意象并使其达到奇特而睿智的风格,从而以视觉的形式呈现出当代中国城市中年轻人的情绪和社会境遇。年轻的曹斐曾多次参加各种国际双年展,作品涉及录像、观念摄影、装置、实验戏剧等多种类型。

  2009年曹斐多次参加国际展览和获奖,其中 7月份,作为中国新生代艺术家,曹斐“乌托邦”作品展在奥克兰成功展出,国际策展人Hans Ulrich Obrist对她做出高度评价:“曹斐是新生代艺术家创始与开拓者中的先锋代表。”;10月,曹斐入围Hugo Boss艺术奖,很有可能作为获胜者于2011年在古根海姆举办个展;12月,威尼斯双年展期间, Kunstkompass (艺术罗盘)推出了100位当代艺术家的排行榜,中国艺术家仅有2人上榜,而曹斐就是其中之一;迈阿密国际艺术博览会推出的关于亚洲当代艺术的一个全新的策展单元“真实的真实”,曹斐和另两位中国艺术家受邀参加。 

  4.郝建涛

  1982年生,200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以2007年第三届成都双年展—新人新作展时的参展作品大头娃娃形象而被大家所熟知。

        推荐理由借胖娃娃的四只眼睛看世界

  郝建涛不墨守成规,他善于自我批评和自我超越。超越不是进化的别称,也不是优劣的选择,而是艺术家在自我批评中的行进模式。

  2009年参加2009——黄桷坪年度艺术展。相对于现实来说,郝建涛更注重作用于心灵的精神生活。作品不仅洋溢着人性的光辉,而且还言说了生命的感悟与真谛。

  在09上海春季沙龙上,郝建涛以描绘肥肥的、长着四个眼睛飞在天上的胖娃娃的作品《看看,看看看》在视觉上冲击着观众,并留下深刻印象。

  5.贾蔼力

  1979 生于辽宁,2004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

  推荐理由:最具爆发力的艺术新秀

  贾蔼力是近两年许多人认为最有爆发力的快速窜起的新星之一。在过去中国艺术市场最热的时间点,贾蔼力是少数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让观众注意到的青年艺术家。

  2009年贾蔼力举办了两场个展,上海《不混合》和以及在台北举办的《JAL”贾蔼力油画展》,贾蔼力作品中充斥着废墟带来的荒芜与悲伤,个人行为的荒诞与恐惧被废墟掩埋而不能指明方向。出现在贾蔼力作品中的地平线带来无尽的绝望、空虚。画面中肆意生长的线条、机理、笔触充当了他诗一般的叙事语言,不停的撞击着观者的眼球与内心,仿似预示着即将来临的灾难,这种绝望像诗一样具有美感。这些作品是他精神生活的一种诠释,是艺术家个性和灵魂的真实呈现。在最近的作品中,贾蔼力尝试利用纪实照片的极度理性与自我作品的抽象表意做一次场景内的碰撞来诠释极度理性所带来的对人性本身的伤害。

 

  6.金石

  1976年生于中国河南,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现生活、工作于杭州。

  推荐理由:艺术创作致力于中西合璧

  2009年金石的个展《不现实的现实》在09西班牙摄影节上获得“Off Festival Saab Award(节外最佳展览奖)”。在本次展览中,《1/2生活》、《营·生》、《小买卖》系列等装置、摄影作品向我们展示了金石所发现的中国底层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以及深埋其中的世俗活力与幽默情绪。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不只体现出艺术家本人对于边缘生活的人性关怀,它们还激发出潜于观众内心的对于存在感的普遍寻求。

  另外金石凭借作品《栖居》荣获“2009北京798艺术节青年艺术家推荐展特等奖。

 

  7. 李继开

  1975年生于四川成都。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

  推荐理由:2009艺术媒体评选的年轻艺术家五十强之首

  2009年参加了2009迈阿密国际艺术博览会将推出关于亚洲当代艺术的一个全新的策展单元“真实的真实”。这个关于亚洲当代艺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展览邀请了十九位来自亚洲以及亚洲以外的国际知名艺术家参展,而李继开成为了三位中国艺术家的其中之一。李继开曾获今年艺术媒体评选的年轻艺术家五十强之首,仅近两年在国际和国内拍卖市场成交额已达二千多万元,单幅作品在纽约苏富比的成交额达77万元。

  作为7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代表,李继开的作品多是以个人的,微观的角度展开叙述。作品中充满了对于自我的探索,从而体现了一代人对于自我认知的一种态度。 

  8.李博

  1982 年出生于北京,2006 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壁画系,现居北京。

  推荐理由:成功转型的新作又一次收到了大众的高度评价

  李博是中国80后一代艺术家中十分突出的一位,他的作品大胆而直白地探讨女孩儿的身体。流露于画面之上的是情色、性和挡不住的原始欲望。而回归理性,则是作品真正的发力之处。他说:“也许面对完美的身体,人类总有太多的破坏欲,可无论怎样,它总是那么美丽——脆弱却坚强无比。

  在2009年7月,上海现在画廊举行李博和另一位艺术家的双个展《头发很长和头发不见了》。展览开始半小时内,李博的46 件作品被全部买走;同时李博又于12月份在北京现在画廊举办了个展《出口》,本次展览的新作品,是李博的又一次转型之作,其新颖之处在于:以材料代替画笔,无论是细腻的线绳还是晶莹的珠片,都成为他塑造人体的元素,成为表扬人欲的注脚。 

  

  9.李威

  出生于1979年。附中、本科、研究生三个求学阶段分属于三个不同的教学体系,从浙美附中到南京艺术学院再到中央美院,这一丰富历程,使得李威的创作相较于他人有了更大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推荐理由:创作中包容性与开放性兼收并蓄

  2009年8月23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行了首次个展《简单复杂》,也是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推出的青年艺术家展览系列的重要展览之一,后在深圳和江苏巡展;2009年应邀参加艺术北京2009当代艺术博览会,主题展“艺术突破”。

  李威的作品在表现了强烈的个人艺术语言原创风格的同时又兼顾了作品的视觉效果以及对材料更细微和深层的体会与运用。艺术家花费大量人工所完成的创作所反映的却是通过这一过程对现代工业化、机械化与手工、自然之间的深刻矛盾的思考。

    

  10.刘鼎  

  1976年生于江苏常州。2001,在南京建立pink studio工作室,现为独立艺术家,工作生活于北京。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并到德国、奥地利、西班牙、意大利、美国、韩国等各大城市参加过联展。

  推荐理由: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唯一参展青年艺术家

  2009年成为了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唯一参展青年艺术家。《刘鼎的商店——艺术乌托邦的未来,我们的现实》,是艺术家针对中国馆的新装置作品。刘鼎针对“艺术世界中对艺术品要更加像艺术品的无限追求,以及艺术世界中无处不在和时刻被巩固和强化的等级制度及其优越感”等等所谓的社会现实,将艺术品、工艺品、设计品和其它产品进行无差别地混列在“商店”的所属场域。他试图通过经济手段,将艺术转化某种更具创造力的手段,提供一个超越社会现实的“新秩序”。而中国馆的“刘鼎的商店”,也针对威尼斯双年展在全球艺术系统中确立权威和代表等级的特殊语境,在混杂中建立秩序,提出追求全球价值平等的理想,以及刘鼎式的实施“路线图”。

  此外,2009年刘鼎举办了个展《我写下我的一些想法》,同时参加了2009 第五个拉丁美洲艺术双年展以及温哥华双年展。 

  11.欧阳春

  1974 出生于北京,1995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推荐理由:用艺术讲述生活的年轻艺术家

  2007年、2008年,他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保持热销的状态,成为中国新崛起的70后艺术家中的佼佼者和中坚力量。

  2009年3月,欧阳春个展《个性的另一面》在上海沪申画廊举办。这是他第一次在上海举办个展。这个展览向我们讲述讲述我们生存的喜怒哀乐,探讨心理上的细微差异,有关一个创造性的个体如何变为他自画像的主体,对想像的场景的描绘象征了新一代画家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12.仇晓飞

  1977年生人。2002.07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推荐理由:“令艺术界为之兴奋”的年轻艺术家

  仇晓飞的画风和色彩都独树一帜。来自童年的记忆则使他的绘画深深的烙印着那个时代的社会和政治印记,他善于捕捉人的形象和肢体的运动,有的时候甚至具有欺骗性。事实上,正是由于扎实的基本功他才能用极少粗旷的线条准确地勾勒出人物的结构。这是我们可以耐心观看他的作品的理由,也是他的作品广受国外收藏家欢迎的原因,因此也有了他“令艺术界为之兴奋”的好评。

  虽然年轻,但是曾多次在国内以及欧洲国家、日本、韩国举办展览,2008年参加了巴塞尔艺博会;2009.3月参加第十届哈瓦那双年展;2009.04 在韩国首都举办个展《隐秘之旅》。

 

  13.秦蔼美

        推荐理由:用作品安慰躁动的内心

  自幼在香港接受教育,其作品融合东西方元素,体现色与形的解放,心与神的归宿,色彩尤其出色,不论是临摹、写生还是创作,她都是我行我素,从不依附别人的感受,天马行空而又极善于控制。

  2009年2月于香港中环大会堂举办个人画展并出版个人绘画专集第二册;7月,在香港举办个展《绘画的海阔天空》,秦蔼美的作品由于她内心的安详而抚慰了我们,这种无拘无束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也许正是我们当下的艺术和心灵所需要的;9月作品入选上海市2009年首届铜版画展览展出。

  

       14. unmask

  是2001年由匡峻(1978)、谭天帏(1976)、刘展(1976)三位年轻艺术家组成的艺术创作小组。

        推荐理由:最受国际瞩目的年轻艺术家组合之一

  作为组合的形式出道,他们在短短几年间,UNMASK小组迅速成为目前最受国际瞩目的年轻艺术家组合之一。其作品大多以自我形象为蓝本,凭借各自的形象特征为基础而设计出各自的虚拟形象,同时为这些虚拟人设定身份,设定性格,创作一系列虚拟偶像。在这个过程中挖掘自身的自恋情节,使之以视觉形式呈现。UNMASK小组的作品有很强的表现能力,“能够把握一种情景,透视出明朗和空灵,并且贯穿到底。同时,还具有叛逆性和顺应性的混合,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浪漫情怀。”他们提供了当代艺术家对未来的另类想象及无限的可能性。

  2009年,unmask举办了展览《“0°”UNMASK 2009》,在这组新的作品中,依然是以unmask的人物为主体,通过仿真动物的工艺,人物被处理成半人半兽的外表,加上人造的石头和特定的空间和光线,营造一种既非自然又非人类社会,非过去也非未来的情景。

  15.王光乐

  1976年生于福建。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居北京。

      推荐理由:798艺术节捧获“媒体大奖”

  2009北京798艺术节上,王光乐凭借作品《无题》获得最高分,荣获“媒体大奖”。

  并参加了2009 “文本:活在当下的中国绘画” “布拉格双年展”以及“东站·回望中国群展”。

  200年王光乐在北京公社举办个展。在王光乐的创作中,透着一种苦行僧般的自我参悟的精神,回归到对本体身份的思考,渗透着一种禅意。在今天,王光乐的绘画似乎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缝隙中寻找艺术的非发展逻辑的一般性情感,他试图通过这种一般性情感建立起与“历史”和其他“当代艺术”连接的新起点。王光乐的绘画是古老的,同时也是非常年轻的。

  16. 王斐

  1978年生于上海,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现定居北京。

       推荐理由:将艺术与时尚完美融合的新锐艺术家  

  王斐一直被认为是年轻艺术家中少有的独具深沉思想和语言特质自成一系的一位另类。2008年,受世界顶级奢侈品杂志《Robb Report》邀请创作封面“终极礼物”。王斐是历年《罗博报告》与中国艺术家在顶级时尚与艺术间的合作中最年轻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届报喜鸟新锐艺术人物大奖获得者。

  2009年7到8月王斐参加了“叙事中国-第四届中国成都双年展”并被今日美术馆评选为2008年度十大新锐艺术家,同年9月王斐携手《Robb Report》《男人装》《OFFICIEL HOMMES》等著名时尚杂志举办了个展《骑士物语》。自《意志决斗意志》《尊严之路》等数个个展以来,他的作品表达了当代青年一代中国人面对曾经失去了的尊严的症结,又混合了架空历史的视角来阐述当代人内心的神秘观,在他身上流露着与年龄外表截然反差的深沉与狂野。王斐的新作还将陆续亮相吕澎策划的《改造历史》主题部分展和L’OFFICIEL HOMMES的30周年盛典,独特的架空的艺术手法使得看似古典的元素,从任何一个具体的时代中被抽象出来,架空式的艺术呈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超越现实的心理风景,就像王斐作品中那个识别率极高的名字落款,那种独特的混血了哥特风和武士道精神的王斐式的中国风,正逐渐得到着跨界的广泛认可。

  17.温凌

  1976 生于北京,2000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居北京。

        推荐理由:中国摄影博客第一人

  2001年创立自己的摄影博客,在世界范围内被大量访问,成为许多外国人士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被称为“中国第一摄影博客”。

  2009年在北京现在画廊举办2次个展:《绘画、摄影和动画》与《温凌个展》,展现了他在艺术多个领域的才能。温凌的绘画是勾线的,线条是温凌最主要的表现手段。那些富有表情的线条,如泣如诉地歌唱,一如一个怀抱吉他的少年,一如温凌本人。那些线条的速度,就是温凌内心的烈火,它们沉默地燃烧。

  18. 熊宇

  1975年生于四川成都,2002年获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学位并任教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推荐理由:青春探讨历程中日臻成熟

  在2003年首次举办个展以来,熊宇已经一个懵懂青春少年逐渐成长为备受期待的重要的青年艺术家。熊宇对绘画的认识和创作越发宽容和自由。极具代表性的熊宇式大眼睛,也开始从眼神空洞,渐渐转为青春的迷茫、对自由的向往,偶有怅然神色,却透出宁静而深邃的神情。艺术历程日臻成熟。

  2009年2月举办个展《影子城堡》,开始不满足于只在画布上的表达,他开始尝试用平面剪贴的方式来征服空间;2009年12月举办个展《Angel in City》,继续用作品对精神世界进行探索,笔下人物在聚光灯般光线下烘托出一种趋向内心的氛围,景致在他的笔下被赋予了神秘而深邃的美。作品成为储藏理想的方式,让每位观者为似曾相识的身影感动,折射了当代年轻人心灵深层的氛围,也是对青春难以追回的怅然。

 

  

  19. 萧搏

  1977年出生在杭州,1999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

        推荐理由:用绘画消解影像

  2009年CIGE期间,站台中国在“亚洲年轻艺术家个展”项目上推出萧搏的个人展览《此刻暂停》。萧搏的作品试图质疑影像的真实性,以绘画语言的随意性消解影像。他运用书写图像的方式而非描绘的绘画语言,实现了绘画对影像的消解。留给观众的是何为“历史真实”的思考。那看似强调的历史重要事件或人物,在艺术家心中实际上更多的是有意的消解与消化。他在试图质疑所谓历史,或历史人物及历史时刻。同时也参加了PHOTO TAIPEI 2009,作品引起广泛关注。

  20.徐震

  1977年,生于上海,1996年,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校。徐震集艺术家、策展人、空间艺术总监、艺术网站创始人、画廊股东于一身。

        推荐理由:创造虚假现实和身份误解的高手

  2009年9月,徐震的个展《孤独的奇迹:中东当代艺术展》在纽约詹姆斯·科恩画廊(James Cohan Gallery)成功举办。此次展览,徐震继续他的“虚构”风格,展出了所谓“新生代中东艺术家”的作品,有油画、雕塑和装置艺术等。作为创造虚假现实和身份误解的高手,徐震让观者自己来怀疑展览的真实性。展览的作品呈现了很多拼凑的象征,如阿拉伯文字、陶艺品的碎片、骆驼的形象和政治卡通等等,展览所要讽喻的是在市场需要的推动下,西方在对其他地域的文化进行急功近利的“打包”购买,而相应的也有艺术家在迎合需求,按单生产的现象。

  21.闫珩

  1982年生于辽宁,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

  推荐理由:深度挖掘朴素介质中的无限表达潜力

  闫珩的作品具有相当的力量和潜质。他钟情于传统材料的朴素,并善于挖掘朴素简单中蕴藏的无限可能。

  2009年12月,举办个展《保鲜》,其作品多为具象物件的再次表达,这正是出于闫珩对真实形象极端敏感和善思的特质。从现实的视效中提炼抽象的快感,将记忆和现实标本化的过程,不仅印证了艺术家的一种认知方式,更同时激发了观者的新视角。

  2009年,闫珩在艺术展览方面十分活跃先后多次参加群展:GREEN当代艺术展,“回旋三人行”当代绘画三人展览, “个体叙事”青年艺术家联展以及艺术·东北--东北青年当代艺术展,均有出色表现。 

  22.杨静

  1976年出生于北京,2000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现工作和居住在北京。

       推荐理由:用绘画讲故事的人

  自杨静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以来,已经在北京、上海、香港、伦敦、纽约、迈阿密、马德里和首尔的画廊、博览会和美术馆多次参加展览。

  2009年的个展《偶的嘉年华》是杨静的首次个展。这是一个北京上海的巡回展览,可以比较完整地看到艺术家杨静近几年的重要作品。杨静极其着重内心世界的探索,作品中频频出现的人形,是她用来表现这些不同的感受和人生经历的演员。她的作品充满着各种象征意义的物件,每一张画作都讲述着一个不同世界的不同故事。

  23.周俊辉

  于1980 年出生于香港。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先后取得艺术学士(BA)及艺术硕士(MFA)学位。

        推荐理由:绘画、录像以及摄影全栖年轻艺术家

         作品涉及绘画、录像以及摄影等领域。其作品曾多次于香港、北京、上海、新加坡、英国曼彻斯特、德国慕尼黑、奥地利萨尔斯堡、维也纳等地展出。

  2009年在香港举办新作展《不纯艺术》。在2009香港国际古玩与艺术品博览会上,周俊辉的作品《无间道III-中国是没有黑社会的》作品在拍卖会上以4.2万港元售出,《城市20》也成功出售。

  24.赵亮

  1983年生于天津。曾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并于05年至06年留学至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

  推荐理由:“确定与不确定”中体会别样安静

  2009年举办个展《确定与不确定》,其作品给人一种特别的安静感,始终是在一种以白色为基调的弱对比的条件下展开的。在这样的一种微弱的环境中,画面间的关系显得更微妙迷人。画面中前后相互交错的白色,更是给静止的小花、桌椅之类的物象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神秘色彩,从而使得快速捕捉画面的可能性减小,也使得观者的视觉结果成为“确定不确定”的状态。 

       

  25.吴笛

       1979年生于北京,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

  推荐理由:通过对物体的重新排列组合引发观者的再思考。

  吴笛是一位以综合材料为媒介进行创作的年轻艺术家,其作品形式包括绘画、雕塑、装置等。她的逻辑视野跳跃且丰富,作品看似没有关联却有个人态度贯彻始终。任何由伤害由爱而带来的触动,是她获得创作欲望的根源。

  2009年6月,吴笛在偏锋新艺术空间举办的第一次个展“蚂蚁,蚂蚁——吴笛个展”。展览上,她以贴字、霓虹灯等形式营造了一个关于人类隐患与动物危机的现场。不幸与偶然、暴力与存在、诞生于死亡在她的作品中如戏剧般一幕幕展开,让人从平面到立体,更从空间的构架走向时间的延伸。丝绸、填充物、拼贴、蕾丝、曲别针等看似女性的材料却摆出严肃而现实的问题。也因此吴笛的视野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异,她对于人类和生命体系的思考让作品在各种语汇下达成共识,体现了新一代艺术家心灵深处对时代的观察和对艺术的态度。

27.梁硕       

  1976年生于天津,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提名理由:敢于不断挑战自我勇于突破的艺术家

  梁硕对艺术试验性的不间断的探索,将现代产品和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角度的考究,而且这种不断实践的精神通过作品的传播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艺术界对于物质和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一个人的创作能对其他青年艺术家产生影响确实不易,这是梁硕在自己创作上的努力所致。

  2000年自中央美院雕塑系毕业后,从不敢松懈质问艺术对艺术家本人的意义。梁硕的作品,从装置、雕塑朝向多种媒体发展,近一年来,梁硕更通过不同的媒介创作出多种实验艺术作品,主要提炼周遭社会的状态和人的心态,展现物质和人之间互动的可能性。《臭美》在意大利米兰达芬奇博物馆“一个对于空间的新认识”展出;在北京宋庄尚堡美术馆“摆摊”展出《红配绿》,昌阿特画廊”“时间的能量”展览中展出《什么东西》,2009年在陈绫蕙当代空间“空间的多米诺计画”展出《改楼梯》。然而对梁硕来说,艺术是和其他事物相比下更重要的一种自我挑战,唯有不断挑战自我的极限,才能在尝试中继续有所突破。梁硕作为青年艺术家中的杰出代表,在早期“民工系列”作品获得一定成功的时候,并没有过多在乎名利,而将创作推向更多的艺术实验中。

  28.吕淼

  1979年出生,毕业于德国不莱梅艺术大学。

        提名理由:新一代年轻艺术家的典型代表

  吕淼是新一代年轻艺术家的典型代表,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城市,寻找创作问题和解决答案。他的综合材料作品给今天的人们提供更多的视觉经验,也必将影响其他艺术家的创作。

  “where is city?”是吕淼在2009年空白空间的个展,显而易见,吕淼这组材料系列作品更直面刻画城市建筑,表达得甚至有点冷冰冰,尤其是用数跟刀板支撑的建筑外立面,真的让人立刻身临其境城市中的冷酷面孔,还好这件作品的名称为 《勇敢的心》,我们总能在城市中熬过去,并且找到自己的位置,除了建筑之外,这一系列作品中,还有几件甚为温暖的材料作品,通过色彩关系的转换,把冷冰冰又迅速升温为阳光般温暖,艺术家吕淼通过繁复的激光切割技术在亚克力材料上经过雕刻着,仿佛谱出一幅城市的地图,进而再通过数次汽车喷漆、打磨完成作品。

29.陈秋林

  1975年出生于湖北省,200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工作生活于成都和北京。

  提名理由:这位来自四川的女艺术家以旺盛的艺术活力投入到新媒体、舞蹈、摄影等诸多领域。

  2000年陈秋林毕业于四川美院版画系,陈秋林的作品涉及摄影,录像,雕塑,装置等多种形式。其作品的焦点关注人与所处环境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以三峡大坝工程大移民为背景的一系列录像具有代表性,分别是《别赋》(2002),《江河水》(2005),《彩条》(2006),《花园》(2007),它们间都有一条十分清晰的脉络。2009年的新的录像作品《桃花》是在汶川大地震后不久拍摄于灾区的地震废墟,这个作品仍是延续了他一直以来对人与环境变化的关注。

  2009年,陈秋林在国际国内一直十分活跃,7次参加国际国内联展,并在美国翰墨博物馆以及MAX PROTETCH画廊举办了2场卓有影响的个展,同时在中法之春文化交流活动中参与舞蹈《春之祭》的相关音乐以及视频制作工作。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