囙:千里江山
(平台服务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7:00)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11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北京-朝阳-草场地
尺寸 | 26000x90(cm) | 创作年代 | 2015年 | ||
---|---|---|---|---|---|
作品分类 | 当代水墨 | 材质 | 绢本 | 题材 | 其它 |
作品标签 | |||||
适用空间 |
作品介绍
冰逸历经四年半完成的绢本长卷《囙:千里江山》(2011-2015)记录了她在汶川地震和洪水灾区的亲身经历。她借助当地的地形环境,在丝绢上营造出精致的水墨薰染效果,却以此体现灾难的恐怖和大自然重踞人世惊人的生命力。在这个无形浑沌的背景之上,她运用了宋代宫廷绘画系统中精细而完美的笔墨语言,勾勒出一个劫后重生的世界。
作者介绍
1975生于北京,现于北京生活和工作。
冰逸同时身兼建筑设计师、作家、策展人、文化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等身份,其丰富多元的艺术实践融合了她对生态学、科学、哲学、史学和美学等领域的兴趣,并涵盖了大地与环境艺术、特定场域的建筑-装置艺术、音乐与文学创作、水墨绘画以及行为表演艺术。冰逸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可能是她的巨幅水墨。这些作品历经数月甚至数年创作,利用特定的现场环境,对塑造出自然环境或城市景观的气候、地形等作用力进行捕捉和真实的记录,最终形成画面。与之相对的则是冰逸私密的、画风细致入微的扇面作品,它们探索有机生命的微观起源。这些作品令人联想起严谨工整的工笔画,但仔细观察冰逸的用笔,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一种创造性和写意的品质,这种品质来自于她日常的小楷练习。透过冰逸执着而又极富耐力的笔触、坚忍而细腻的创作,人们能感知到大自然本身由无机物质中缔造生命的爱。
冰逸1975年生于北京,后赴美攻读生物医学与电子工程,2005年取得耶鲁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汉代艺术史。她曾于西班牙阿里坎特省当代艺术博物馆(2014)、德国柏林圣约翰福音大教堂(2012)、美国芝加哥大学斯马特艺术博物馆(2010)、比利时布鲁塞尔Erna Hecey画廊(2009)、中国上海对比窗艺廊(2009)以及美国纽约Max Protech画廊(2008)举办个展。她的作品曾参加美国布法罗奥尔布赖特·诺克斯美术馆的"覆盖者"展览(2011)、中国北京今日美术馆"意派—世纪思维"展览(2009),并亮相"第七届韩国光州双年展年度报告:一年来的展览"(2008)。
冰逸不仅创作了引人入胜的绘画作品,她更是一位杰出的装饰和行为艺术家。2014年十月冰逸在多伦多市政厅中心平台进行十二小时的户外公开表演项目"圙:给非地球人",创作了一幅1800平米的水墨画。此后不到三个月,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邀请下,冰逸借助悬置、重力、大地和风力,在直升机上向一片覆盖了帆布的机场地面进行"轰炸",投掷了每袋二十千克的油墨包"导弹"(总重五百千克),进而创作了名为《悬置》的巨幅公共作品并悬挂于深圳机场大楼正中位置。这俗称"墨弹"的作品迅即在互联网上风靡一时。
冰逸的作品已被多所国际艺术机构收藏,包括澳洲悉尼白兔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美国芝加哥大学Smart艺术博物馆、西班牙阿里坎特省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国北京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等。冰逸的艺术是三部纪录片的主题:《墨咏—当代水墨画家系列:冰逸的疯狂》,这部由温成拍摄、林似竹博士导演的纪录片旨在诠释冰逸作为水墨画家的创作过程;其它两部纪录片:《风的形状》讲述了冰逸的"大地与气候"艺术,《悬置》则记录了深圳机场项目,二者皆由温成拍摄和剪辑。
本画廊其他作品
- 瀮 议价
- 2016-2-25_墨斋李晓光 议价
- 2016-2-25_墨斋李晓光 议价
- 2016-2-25_墨斋李晓光 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