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蒂和李霞萍的心里,有几个数字是难忘的:1929年,两人不约而同地降临在这个世界的两个角落——山东兖州和浙江宁波;1949年,两人不约而同地到达美丽的西子湖畔——先后踏进中央美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的大门;1956年,两人在哈尔滨文化局一间会议室里成就终生大事——喜结良缘。然而,当李蒂和李霞萍真正团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俩都已经是57岁的人了。人生的曲曲折折与悲欢离合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那一年,叫1986。地点又回到了杭州——两位热血青年相识和相恋的热土。
大约60年前的杭州,李蒂和李霞萍共同沐浴在新生共和国温暖的阳光下。那时,他们很青春。矫健的身影跳跃在西湖岸边的美术学院。李蒂是雕塑系的学生,李霞萍则在绘画系挥洒丹青。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李蒂被选为学生会主席,李霞萍当上了学生会秘书;李蒂成为团总支宣教委员的时候,李霞萍是团支部宣传委员;李蒂担任杭州市学联康乐部部长,李霞萍又是学院的学生会康乐部委员。丰富多彩的学院生活让两位青年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西子湖见证了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爱情。李蒂和李霞萍是幸福的,他们是新中国第一批美术学院的大学生。
2008年金秋季节,通过美术报画廊总经理朱书源先生的介绍,我认识了李蒂和李霞萍。这时的他们,已经是80岁的耄耋老人。不过,若是无人提及年龄的事,很难让我想象他们的真实年纪。事实上,我面前的两位老人远比他们的实际年龄看上去年轻。有一首经典老歌叫《革命者永远是年轻》,老人们都说,这是他们曾经最爱唱的歌。现在,这首歌与李蒂和李霞萍的状况真的很相配。
杭州市十五奎巷社区一幢旧楼房里,住着李蒂和李霞萍这一对老人。走进他们的家,我很吃惊。两人的生活环境非常狭小,一室一厅外加厨卫不过33平方米,这还是建筑面积。李霞萍知足地说:“够了,够了。我们两个人住,已经很够了。”李霞萍说话的时候,老伴李蒂站在一旁静静听,偷偷笑。
他们为今天的生活而知足,那是因为他们有过离多合少的昨天。
有一本《列宾画册》,被李霞萍珍藏了50多年。这是1954年她从美术学院毕业的时候,李蒂赠送的礼物。那时,李蒂响应大专院校学生参加军事干校的动员,已经在锦州空军第三航空学校担任训练处教员了。如今,这本《列宾画册》依然陪伴着李霞萍,并且动情地叙述着50多年来的风雨历程。
李霞萍毕业后,被分配到抚顺,在遥远的东北从事美术育人的工作。而李蒂经过部队批准,于1957年回到西子湖畔继续美术学院的学习。第二年,他成为黑龙江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然而,来自江南的女学生却没有顶住东北的生活,李霞萍的胃部时常因为饮食不适而疼痛。在坚持了20多个年头后,李霞萍因胃溃疡被医生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胃。终于,通过老家朋友的联系和推荐,她在1978年调到宁波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任教。几十年来,李霞萍教书育人,可谓桃李满天下。李蒂希望调动工作,去宁波照顾长期分居的爱人。但是,他没能如愿去往宁波。不过,他鬼使神差地到了母校所在地——杭州。这是1983年的事了,命运让一对恩爱夫妻再次分离,接受婚誓的考验。那一本磨损了封皮的《列宾画册》,与它的女主人一起,在东海之滨默默地等候着,直到1986年。
1986年,李霞萍退休了。
李霞萍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地与李蒂生活在一起了。她立刻赶往杭州,给一段凄美的牛郎织女经历画上句号。那天,当我正在为这对伉俪的团圆高兴时,不善言语的李蒂冷不丁地说道:“她的户口还在宁波。”显然,李蒂是想让两人的团圆更加完美无缺。
李霞萍在东北的时候,在艰苦的环境里为工农兵服务,创作了许多革命性的连环画、年画和宣传画。与此同时,李蒂得意的事情是为黑龙江省博物馆征集了一批潘天寿先生的画作。杭州团聚前的几十年里,他们就是这样延续着自己的美术事业。走过青春,跨越中年,步入老年。
今天,李蒂和李霞萍在年龄上早已不再年轻。但是,他们的艺术之路却是青春常驻。
每天早上7时,两位老人准时起床。简单用过早餐后,便进入了各自的创作时间。李霞萍一头扎进她租借的画室;李蒂带着咸菜和干粮坐上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去九溪的工作室。只有到了晚上,他们才在一起相互交流这一天的收获。
李蒂是一位著名的根雕艺术家。在我的印象中,美院毕业生从事根雕创作的人极为罕见。李蒂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与根雕结缘的。1979年冬天,他去宁波探索。有一天,在农贸市场看到农民正出售树桩。学雕塑的李蒂眼睛一亮,买了几个回去加工处理。于是,他的第一件根雕作品诞生了。李蒂为这件作品取名《路漫漫兮》,这既是作品的内涵,也是李蒂、李霞萍夫妇现实生活的写照。李蒂调回杭州后,他的根雕创作一发不可收。1986年,“李蒂根展”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引来美院师生与工艺美术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在李蒂的努力下,“浙江省根艺研究会”于1987年4月在浙江美术学院成立,李蒂当选为研究会会长。
李蒂言语不多,但他组织的数十次浙江省不同规模的根艺展,以及主编的《浙江根艺文辑》、《浙江根艺画册》等文献资料却为浙江省留下了扎扎实实的根艺话语。李蒂创作的作品屡次在全国性展览中获奖,《混沌初开》、《神鬼相依》、《海神妈祖》、《手下留情》等代表作品造型美观,艺术性与思想性兼备,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李蒂凭借自己的出色表现,获得了“中国根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学绘画出身的李霞萍从未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在与丈夫天隔一方的那些岁月,美术是她的又一个精神支柱。在自己的水彩画、水粉画、磨漆画、丙稀画和国画世界里,她与静物、人物和风景热情对话,想象着生活的无限甜美。李霞萍至今保存着许多自己创作的作品,并时常翻出来看看,回忆那些逝去的生活片段,享受苦尽甘来的美妙时刻。
李霞萍是一位画家。退休后的她有了更多的时间沉溺于造型和色彩当中。2005年夏天,李霞萍与一批画家前往浙江象山写生,大海给了她灵感以及神奇的力量。同行们惊喜地发现,这位年近八旬的老太太居然拿起油画笔,开始了油画创作。从象山归来后,李霞萍将自己的油画《渔港》送交展览,结果,好评如潮。
接下来的几年,李霞萍以弱小的身躯,背着10余斤重的画箱、画板、画架和画框“上山下乡”,四处写生创作,一幅幅画面优美、色彩明快的油画从她的笔下流出来。繁重的创作不但没有将这位老人压垮,她的身体反而一天比一天硬朗,从前的病态渐渐消失殆尽,青春的活力奇迹般回到了李霞萍的身上。短短3年,她完成了近百幅油画作品,可谓厚积而薄发。
今年3月8日,“浙江省著名女油画家作品展”在杭州举行。李霞萍的《早市》、《街景》在展览上引起不小的反响,人们惊诧于一位八旬老人的妙手丹青。
两位老艺术家的经历与成就引起了美术报画廊总经理朱书源的关注。于是,冷静地展开了他的艺术策划。11月28日起,一场题为“霞彩蒂根”的学术活动在杭州市四宜路38号美术报画廊拉开序幕。李蒂李霞萍绘画根艺作品展及其艺术创作学术研讨会吸引了在杭的众多著名艺术家。
一对80岁高龄的艺术家夫妇比翼双飞,共同举办作品展,在全国也不多见。我相信,在李蒂和李霞萍的心里,现在又增加了一个难忘的数字:2008年11月28日。
上一篇:美术报画廊隆重开业
下一篇:《霞彩蒂根》艺术人生研讨会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