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冰空间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5.8
  • 印象:
    干净 年轻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河南-郑州
您所在的位置:冰空间>画廊动态>正文

后ART HK下的香港艺术市场

2012-02-09 15:38:40          

从一个小渔村到手工作坊,再变身为转口港到廉价工业基地;从金融之都,再到购物天堂和旅游中心——香港特区,这座曾经的英国殖民的遗产,因其弹丸之地,借用背靠内陆,面向南洋的地缘通路,在近百年来的几番转变、起伏中,能够不断抓准契机,增值变身,始终引领了新兴经济体的潮流之先!而近年来因中国内地及南洋蓬勃复兴的艺术品交易的波峰助推,善于适应和调整的香港人是否又将面临一回变身呢?

整个亚太地区拥有全世界约百分之二十的高净值个人,而中产阶级的数量正在迅猛上升,估测到2020年,这个中等收入群体中,预计单是中国内陆就将至少达到6亿人,这些人群的消费能力已经给予文化体验和艺术与设计为对象的需求带来显著增加。06年以来国际市场上中国当代艺术的突涨,以及近期大陆民间流资的过热,连动了整体艺术品的火爆,而香港历来作为自由港和倾销地的天然属性,使其对于艺术品的交易同样适用,在佳士得与苏富比国际拍卖的持续高涨与“西九龙文娱艺术区”牵头的香港创意产业园的规划,以及被伦敦《金融时报》誉为“十年来最具规模的艺术展”——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与欧洲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联姻,使这一愿景已照进了现实!

顶尖艺博会变身

今年5月份刚迈入第四个年头的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在展会前期就已传出被世界上极负盛名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巴塞尔迈阿密艺术博览会以及巴塞尔钟表展的组织者瑞士MCH集团控股的消息,这对香港艺术市场的国际化道路显然是个利好消息!作为香港自主筹办的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现当代艺术博览会,首届ART HK 08便吸引大约两万名观众,成交金额达到2000万美元,一举获得了令人意外的成功。从08届到11届一路走来,香港国际艺术展亮出了更高端的参展机构、更好的服务、以及重要的是更好的销售业绩,来牢牢稳固了其不可撼动的地位!

相对于亚太地区各国层出不穷的艺博会:东京艺博会、首尔艺博会、台北艺博会、新加坡艺博会等,ART HK的国际面貌是货真价实的,欧美顶级画廊齐聚一堂,更为重要的它已被证明是引发足够数量的拍卖、画廊展览和艺术辩论的“催化剂”,各种外围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来:如来自日本、新加坡、汉城和台北等的多家拍卖行都会举办配合此次展览的各种销售活动,亚洲以及西方国家的艺术品交易似乎正在开发香港作为一个强大的区域艺术市场中心的潜力。而ART HK的资源聚合能力也远超它的内地三大对手: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艺术北京以及CIGE(中艺博)。

虽然欧洲人购买了ART HK大约60%的股份,这也是造成这届香港国际艺术展的大陆画廊机构大幅度的缩水的原因,预计4、5年内ART HK将被打造成亚太版的巴塞尔的模式和准入机制,这家被大陆业界啧啧称道的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将最终沦为欧美画廊入主亚洲的“停机坪”及西方当代艺术品的直接倾销地。而近年大陆画廊在欧洲巴塞尔艺博会(Art Basel)和弗利兹艺博会(Frieze Art Fair )有逐渐被清除出门之感,如今自家的“国际港口”也遭受移主,中国大陆画廊机构的国际化道路可能近期都很难有大的作为。

高端画廊抢滩

香港艺术市场的涟漪效应接踵而至:美国高古轩画廊、英国白立方画廊、德萨尔特画廊近期已先后高调选址入驻,这些国际顶级画廊的争相抢滩香港,显然是被ART HK的骄人业绩和亚太富商们惊人的购买力所诱惑。他们很明显的指向就是销售数据,而进驻香港使得艺术品交易便的更加容易:免税、无需文化执照和进口许可证等等。在欧盟,根据新增设的“收转售抽润(resalelevy)”法案,对于在欧盟任一成员国销售的在世艺术家(而非新近离世艺术家)作品所征的转售抽润,额度将更大,对非欧盟市场,尤其是美国和中国,则没有推行这项税收的计划,对于卖方而言,将任何一件价值等于或大于4万欧元的艺术品发往纽约或香港销售,都是值得的选择!

在被巴塞尔、高古轩、白立方选中之后,香港,这块多金的蛋糕也开始对内地画廊人散发出诱人的吸引力。北京的唐人、亦安、偏锋、艺门几家,已先后敲定落脚地,开辟香港第二分支。比起几个跨海渡洋的西方掠食者,年轻的内地画廊则表现得谨慎很多,因为除了交易税费,香港在其它方面的成本仍是很高,会多出内地近十倍。但香港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化的桥头堡,未来的作用会愈发明显,而通过香港寻求合作更是大陆画廊在发展路线图上的战略所在,为了立足东南亚的艺术市场,大陆有野心的画廊必须在香港有自己的空间,香港在交通、报关、保险、仓储方面的优势也是他们考虑在香港开第二空间的综合因素,而香港未来会成为亚洲画廊的集聚地,也是可以想见的景象。

顶级拍卖行坐镇

20世纪40年代,大陆的古玩商号纷纷迁往香城港摩啰街、荷李活道、尖沙嘴等地,文物艺术品收藏鉴赏活动渐成时尚,企业家、医生、文化名流、艺术家纷纷加盟,应运而生的“敏求精舍”、“求知雅集”等收藏家组织的活动颇为活跃,涌现了一批享誉海内的港人大藏家,如:张宗宪、杨永德、罗桂祥、叶承耀、陈裕铿等,这群由文人学者所组成的重要收藏家,他们多年来对于中国文物艺术的鉴赏及爱好,已经孕育出一股香港本土的强大文化与经济根系,是中国文物艺术品的重要民间文化和资本支柱。而在大陆贸易开放前的漫长历史岁月,香港都是中国内地通向世界的重要通道和港口。而文物艺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文人、政要、商旅携带文物走出国门往来世界必经的通路便是香港,因而香港在这样的交往中成了中国文物的集散地,逐渐营造成了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民间氛围。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国际顶级拍卖行英国苏富比(Sotheby's)正是看到了香港鳞次栉比的古玩商铺的兴盛景象,举办首场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为中国的文物艺术品市场揭开了全新的序幕。香港苏富比公司在香港的首拍引起一批香港收藏家的瞩目,其后吸引了来自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等收藏家的垂青,西方人也逐渐揣摩出亚太藏家对于瓷器、书画、珠宝首饰等门类的文物艺术的偏好。从1976年开始,香港每年定期举办春秋两次大型拍卖会,这种定期的固定拍卖会,促成了全球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新模式。直到1986年,另一家西方顶级拍卖行——佳士得(Christie's)在香港举办了首场拍卖会。苏富比、佳士得两大国际拍卖公司先后落户香港,使得香港文物艺术市场的买气大增,宣告它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艺术市场,迎来了其艺术市场腾飞的大时代。

在苏富比、佳士得两公司进驻香港之前,文物艺术品集散中心是伦敦、纽约以及东京,但现在香港这个市场已成长为世界第三大,仅次于前两位欧美城市,尤其在近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异军突起,当代艺术的拍卖成为香港两家国际级拍卖行的热点项目,顶级大陆艺术家的拍卖交易数据接二连三地在香港被刷新,西方大藏家也视香港为抛售中国当代艺术的最佳获利点,而国内的北京、上海众多大小拍卖行也都往往以香港两家拍卖行的成交数据为己参照,虽然艺术品交易后来在北京和上海也繁荣起来,但香港回归后仍然保持了其自由港的地位,对艺术品的进出不征收关税,从而保证了它在中国市场的最大份额——45%的优势。

未来文化规划助力

上文所提到的还都是香港艺术市场的顶尖架构,而香港本土的创作生态和学术空间还是有很多的改善的部分,譬如说,除了商业化的博览会、画廊和拍卖行之外,如果能有一个像蓬皮杜这样的当代艺术馆,那么香港成为亚洲的艺术中心的地位便是指日可待!08年香港政府曾批准了216亿港元(约合27亿美元)的预算,欲将西九龙一处40公顷的荒地开发为文化区,建设博物馆、展览场地和表演艺术场地等,统称为“西九龙文娱艺术区”。如果这股力量被运用正确的话,用现任特首曾荫权的话来说:该项目有可能使香港在全球艺术版图上牢牢占据一席之地,来提升香港作为亚洲艺术中心的地位和创意产业的竞争力。我们以此可以这样认为:“艺术香港”可以期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