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9.7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15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四川-成都-其他
教之道,贵以专
—— 我写《素问》第二回展
供稿:刘凯
《素问》展已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的学术展,更像是在当代艺术的发展道路上立下了一个标杆,《素问》第二回展览的举办,意味着此次展览学术定义更坚定,更有力度。画廊举办展览如此,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亦如此。教,贵以专;学,贵以专。有所建树的艺术家从之,他人不为之?
“素问”展借以古代医学名著《黄帝内经素问》之名,提出展览新意:
1,素问,即对素描所提出的问题。
当代艺术的发展中,素描被众人狭义的定义为“基础画”。贬低其素描的艺术价值,然素描魅力并非如此。素描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即有独特的美学价值的存在。其艺术的表现方式再简单不过,一张纸,一支笔,艺术家即可进行创作。创作过程也无需繁琐的步骤和制作的过程。之所以素描被误解为“基础画”,显然,被简单的认为是众多艺术家进入艺术殿堂前,素描是“必修课”的原因之一。然而,素描说之简单,实为复杂。无止境的变化程度也是一个艺术家需要用毕生精力所学,所要进行艺术探索的一门表现语言。这也可被理解为具有过硬的美术功底的艺术家方可称之为“大家”。
在艺术史上也不乏一些伟大的艺术家,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经典的素描作品。达芬奇、丢勒、门采尔、塞尚、毕加索等等艺术家,几许简单的线条,几许颜色的变化,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艺术家所作之物,流传历史。这或许也是强有力的证明素描艺术价值的伟大之处。
曾有言论:“平庸的艺术家是描摹对象,一般的艺术家是表达自己,伟大的艺术家是传达了一个时代。”换一言之:讨论艺术本不该是议论画种,表现手段。只要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的真诚,彼此真诚的去交流,享受是不可不在的。
2,素者,本也。问者,问于艺术家也。
素描既是学画之初“必修课”,亦是艺术家在探索艺术语言的最为直接的表现方式。当代艺术在今天,门类可谓是“五花八门”,无所不有。“素问”展,意指回到原点,回归艺术的绘画性。姑且针对于架上绘画而言,对于作品的绘画性而言,理应作为一个有没有灵气的艺术家衡量之标准。“灵气”的魅力,充满情趣且富有韵律,艺术家应具有对偶然性的,对情绪的捕捉的能力,等等。这些情感的传达与机械化制作带来的死板,生硬,毫无生气的作品而言,形成强烈的反差。由此断定,架上绘画回归绘画性是必然的。
近来在中国大红大紫的大型音乐类电视节目:“我是歌手”。节目的“爆红”,并非是偶然的。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与市场经济的碰撞也在所难免碰撞出一些问题,正例如好的歌手,好的音乐不一定被市场认可;被市场追捧的流行音乐也不一定会被历史认知为“真歌手”下的好音乐;而,正是这样的一档节目,不论年龄,不论地域,不论流派。敢于比拼“唱功”,所有人都很是自豪道:“我是歌手×××”。因为他们有实力歌唱,他们为音乐的发展树立起来良性发展的标杆。
“素问”展即是这样的好的展览。告诫青年艺术家们,优秀的作品,伟大的艺术家,只要真诚的去表达,总会被艺术历所接受。
持之以恒,方可有所作为。细读此次展览的画作,领略大家之风采吧。
何多苓老师的作品散发着中国传统文人的气度:高贵,潇洒自如的人生境界,画作淡雅脱俗的格调。古人作画讲究墨色的变化,笔墨的情趣。何老师的近作利用木炭条的灵动,宣纸的渲染,随意中见细微变化,落笔之处充满了坚韧的生命力。胜似国画中的“干湿浓淡”的墨色变化。借以树的品格,动情,感物。
古有咫尺之间凸显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气量。现今高小华老师是也。
品读老师的佳作,总会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画画,用心对待自己的作品,用心去表达自己想要去表达的情感。哪怕它只是画面的一笔简洁明了的茶杯,一笔轻松自如的砖块等等,好生对待这构成画面的细小物品。“人在画中游,画在人中走。”为之贴切不过。
贾涤非老师的作品充满童趣,素有返璞归真的境界。戏玩艺术,取悦自我心灵的超脱境界。很容易让我联想到了马蒂斯,毕加索等大家。作品针对性很强势,这似乎也是一个让艺术家,批评家,以及众多的人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艺术是什么?”“什么是艺术?”,我想贾老师的画作阐释了这问题。艺术只为情感而存在,是人类借以科技,宗教也无法传达的情感。而情感最为真挚体现出来的莫过于小孩,少了社会复杂形态的影响,天真而又自然。这也或许是艺术史上众多的艺术家心里总有一个童真的心灵。区别在于是否自然流露出来罢了。
冷军老师的作品总是让人匪夷所思:原来绘画可以这样。“比照片还要逼真。”这或许是最为通俗的理解。超写实的功力,让众多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所折服。
庞茂琨老师新作,聊聊几笔彰显塑造功底之深厚。好似小说中真正的武林高手总是以出其不意之几招绝学,可令万千少女迷得神魂颠倒。人物边缘性极具考究,虚实于统一中变化多端,变化中又迎合画面轻松氛围。颜色不多,却空间感具有。线条不多,却内容丰富。纵然发现这些记录在速写本上的素描,只是庞老师描绘生活的一种享受的方式而已,记录于当下。
马堡中老师作品中的人物散发出一股伤感,低落的微妙情绪。人物结构线的把握可谓是干净利落,不乏传神。人物塑造厚实,体块感强烈,此次展出作品多以“头像”居多,尺幅较大,视觉冲击力富有很强气势。打破素描相比其他画种,局单色,势单力薄的弱势的格局。
忻海州老师所展出的作品中,自我独到人生观,社会价值的趋向。在诠释他心中的青年人的世界,现实社会。表现手法,利用线与面,光与影,形与色的结合,人物内容在于青年人的动作张扬,富有自恋式的性格,而隐约中又显示出害羞,充满矛盾性的人物塑造。肢体语言充分的构成画面表现力度。瞬间性的人物神情捕捉,人物麻木生活的体现,使纪实性的构造,更具有生动性。
王子奇老师近作中,延续作品的趣味性,人物塑造生动,画面形式极具张力。人物表情更为含蓄,微妙,胜似达芬奇《蒙娜丽莎》那淡淡的一笑。细品人物神情,内心所蕴含的情感之丰富。人物塑造重在表情上,与衣服简练轻松的处理形成对比。更为突出人物神情的细腻情感表现。画面大面积的留白,构成让品画人想入非非,空旷的而无其他杂念,所有思绪都被人物所透出的韵味所牵动。“非空之空,空而不空,非如小乘偏执之但空,谓之‘真空’;非有之有,有而不有,非如凡夫妄计之实有,谓之‘妙有’。”画作以采用单色的色粉表现,使人物更活灵活气。细读画作,不同画面内容,人物展现出不同的个性:表情与细节塑造的言语,戏说纳粹党党魁希特勒;强硬的对比塑造,谓之尊敬的林肯;高大形象,暗喻伟人****;暖灰色的运用,展现慈祥甘地,等等。读王老师的画亦属于慢热性。越读内容越多,越品也就变得极具考究。
晚生后学者,述以上之拙见,望取其包容之心议也。
写于英盟艺术沙龙
201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