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9.5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12年
- 展厅面积:5000平米
- 地 区:北京-西城
《不可說境界 The Realm of Nature》
- 展览时间:2013-03-16 - 2013-04-13
- 展览城市:北京-西城
- 展览地点:白雲路六號雲起時A座 善美藝術北京畫廊
- 策 展 人:曾雯海
- 参展人员:
展览介绍
『七九河開,八九燕來』。《 冬九九歌》差不多唱到尾聲,飛到南方避寒的燕子回來了,善美藝術新一年的展覽也順著春風開展了。就在這燕來的一天,善美藝術為大家策展蛇年第一個展覽,名為《不可說境界》。在北京乍暖還寒的春天,四位香港藝術家:林佑森、陳佩玲、劉學成和鄧國騫,為大家分別展示四種『不可說』的境界。
為什麼『不可說』?因為語言總有局限性的,不可能絕對完整準確地表達本意。因此,我們需要『悟』,凡是真知,都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悟』是中國水墨畫裡面的一種文人風範的體現,黑白之間盡顯層次、盡收大氣磅薄的大千世界。劉學成的作品《勝景》,取文人山水畫中的意境,以色調淡雅的雨過天青色瓷器比擬宣紙,轉換視覺空間,於獎杯中窺見『勝景』。作品摒棄筆墨,意境依舊,不論靜山,還是動水,靈現山水之清幽,讓精神遊走於當代水墨間的一幕風景,投身於山水之中,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怡情悅性,圓滿團圓,飽覽一爵風月中的詩意雅趣。這件活靈活現的作品,具有輕輕的禪味,意境不可說,只能觀賞、用心意會。
摒棄了語言,還有什麼『不可說』的?第二種『不可說』境界,就是虛幻世界裡無法承受的真實。自然之中,盡是我們視而不見卻又無處不在的東西,陽光、時間、空氣,虛幻而真實,沒有感悟,則不必面對。可是時間的巨輪無形無色,未來的發展慢慢吞噬著過去,逃不掉,說不清。浮華世界中除了紙醉金迷,還有那種繁華之間不可漠視的貧富懸殊。陳佩玲這次展出一系列的藍曬新作,是香港舊區的景象。破舊唐樓裡的古老大鐘、花磚地板、屋村窗戶、市區重建的竹棚…… 展示城市一角的獨特形象。陳佩玲用作品留下用陽光和藍曬工藝曬出來的影像,虛幻、真實,不可說,說不清。
第三種『不可說』境界,是層次和角度不同而帶來的錯位與盲點。不同的境界有不同的判斷標準,無法圓滿地表達不同境界裡應有的意思。有的事情針對部分人來說是正確的,對不是這個層次的人而言可能有所妨礙。鄧國騫的《複眼》系列,帶我們換一個角度看世界。作品講述的是昆蟲眼中的世界:市場化及工業化下是一個個被複製的都市。偶然有只蜜蜂走過,看見人們絡釋往來,身旁的車輛儼如蟲蟻,背後的高樓是茂密的森林。在昆蟲眼中,這個世界一直不屬於人類。透過複眼,重重覆覆的事物更是千萬倍的繁複,並形成超現實的畫面。一支弓箭演化成漫天風雨,像地上隨風而擺的麥子;床鋪重重疊起,仿經歷億萬年層壓而成的岩石;滂沱大雨的日子,盛著雨傘的圓筒又恰似被栽種的荷花。複眼之內,皆為自然。自然又可否緩緩地從都市及文明中重新建立,開展革命?說不準。
最後一種『不可說』境界,是關於表意的速度。語言文字交流的速度實在有限,無法全面的在短時間內表達出全部的意思。超越文字的直達性,是視覺藝術獨有的力量。林佑森用一種非常特別的素材 — 電子板為媒介。一方面,香港曾經是個電子工業發達的地方,現在工業轉移外地,電子板成為了林佑森和很多香港人的共同回憶。另一方面,電子板上的紋路,就像是一種淺雕刻,林佑森以極幼細的線條在電子板上建構出心中的形像,透過特別的繪畫方式呈現出一種與別不同的畫作,在二度平面和三度空間把玩線條、色彩和形象,讓作品介乎於抽象和具象之間。生物、叢林、都市棄景這些景觀都是林佑森作品裡常見的,也是他過去幾年的創作脈絡。這種視覺上的同時性,一眼可以看穿幾個層次,本身就是一種特有的境界。
自然是一個個大象無形的循環。英文的Nature來自拉丁文Natura,意即天地萬物之道,原意為植物、動物及其他世界面貌自身發展出來的內在特色。中國的哲學總喜歡強調世間上各種變化變幻,既然是變化無窮,那裡有永恆不變的境界?渺渺之間,我們又能說些什麼?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