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宽云美术馆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0
  • 印象:
    现代 创新、审美 优雅 很好 品位
    确定
  • 经营时间:
    13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四川-成都
您所在的位置:宽云美术馆 >画廊动态>正文

蜀山探幽奇壮美 画不惊人笔不休

2014-09-19 16:59:43          

2014年09月19日 05:12 来源:成都日报

原标题:蜀山探幽奇壮美 画不惊人笔不休

昨日,由成都市推广成都画派领导小组办公室、宽云美术馆联合举办的“蜀山探幽——近现代名家书画精品展”在宽云美术馆开幕。作为推广成都画派系列展览之一,已故著名画家吴一峰、李琼久、岑学恭及成都画派当代书画家何自立、陈野平、且一可作品集体亮相,全面展现了成都画派的实力。在一幅幅山水精品的背后,是艺术家们对艺术的执着。昨日记者专程采访了相关人士,带领读者走进艺术名家鲜为人知的艺术世界。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免费向观众开放。

“大走客”吴一峰

用脚丈量蜀中山水

成都画派山水名家吴一峰被誉为“大走客”。本次展览展出的吴一峰作品由其学生刘欣提供,刘欣同时也是收藏吴一峰作品最多的藏家。“吴一峰书、画、诗词、金石全能,传统功力深厚,写生能力强,其山水画无论工笔、半工笔还是写意都有较高艺术水平。”昨日刘欣向记者讲起了吴一峰的艺术历程。虽然吴一峰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但成都的山水却成就了吴一峰的艺术。成都可谓是吴一峰的第二故乡。

1907年,吴一峰出生于浙江平湖。1932年,25岁的吴一峰随同69岁的恩师黄宾虹由沪入川,因感念于巴山蜀水之奇丽壮美,思有所为,于是从此留居成都,直至终老。上世纪30—40年代,吴一峰手持《徐霞客游记》,踏遍巴山蜀水、云贵高原进行写生创作。在崎岖的山路上,他与马帮同行,历尽艰辛。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吴一峰又沿建设中的宝成线写生,步行到竹剑门,继而北上,越秦岭、走栈道,经汉中到宝鸡,沿嘉陵江至重庆;嘉陵江写生后,又赴大巴山区采风写生。晚年,吴一峰复振“大走”壮游之志,赴庐山、黄山、九华、泰山、长城及江南写生。一生所得现场写生稿无数,创作具名山水数千。

近七十年间,吴一峰踏遍蜀中山水,用脚丈量这里的土地,对蜀中美景做了大量的细致考察,对景写生。昨日,观众在展览中再次通过作品,领略了吴一峰对艺术的执着,感受他将对成都的爱,寄情于绘画之中。

岑学恭

“丹青不知老将至,画不惊人笔不休”

岑学恭在艺术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还创立了在海内外影响极大的三峡画派。著名作家马识途对岑学恭有“远有白石老,近看岑夫子”的高度评价。此次展览展出了岑学恭的9件作品,主要由其子、著名画家岑晓麟提供。昨日,岑晓麟告诉记者,父亲是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不过这个本该在草原上驰骋的满族人,却对山灵水秀的四川情有独钟。抗日战争爆发后,当语文教员的岑老来到四川定居。

“丹青不知老将至,画不惊人笔不休”是岑学恭毕生的艺术追求。在继承中创新,让岑学恭的艺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让其艺术深厚高雅,卓然超群。岑学恭即使在重病中也没放下画笔。当老人卧床不起时,就坐在床上画画。帕金森综合征影响了老人的思维和肢体,时常手抖不能长时间作画。岑晓麟告诉记者:“当时父亲只能坐着作画,并且画上一段时间就得停下休息。”

对艺术的坚持与为人的谦逊,是人们对岑老的印象。当岑老进耄耋之年后,还分别于1993年、1996年两次率三峡画派弟子一行数十人赴三峡写生。世人对岑老尊称为“岑三峡”,得到了这么高的评价,但岑老先生总是自称“老朽不过是——爱三峡、恋三峡、写三峡的三峡学子而已。”

李琼久

淡泊名利 画完送完

李琼久先是学西画,后来又专攻国画和书法,并创立“嘉州画派”,在晚年定居成都。曾被知名画家石鲁评价为“惜墨如命,动笔为魂”。李琼久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无论家中挥写还是外出游历,常常兴之所至便即兴泼墨,一挥而就即画即送。无论小品大作,甚至得意精品,毫不怜惜,画完送完。他常常主动为朋友挥毫作画。李琼久身边的驾驶员、炊事员、服务员,都收藏有他不少字画。

李琼久对绘画艺术有着一种虔诚之心,他言谈中几乎“非书画不议”“非书画无声”。开口便翰墨,出声即丹青。他认为“艺无止境”,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极其重视弟子们绘画理论和技法的提高。李琼久从不“闭门造车”,长期坚持向大自然“领教”,向大自然“求知”,直至找到答案为止。李琼久曾研修《故宫画刊》达七年之久,后又钻入极其艰苦的“汉代崖墓”洞窟里考察,对陶俑造像、汉隶碑迹,反复临摹,精心研究。 本报记者 王嘉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