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0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12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天津
分支机构
2 |
付帅参展作品《送给李怡然的一幅画》 [保存到相册] |
张思锐:最开始听到这个项目时,我以为是仅仅借用公寓这样相对画廊来说廉价甚至免费的空间来做展,利用的是家庭的空间,并没有想到家庭成员也明确地参与到展览之中,在作品创作过程的中和艺术家进行讨论。另外这个展本身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来实现这个家庭的一个愿望。在我看来,一个家庭能够有这样的意愿和配合是很难得的,那么参与的家庭是怎么选择的呢,包括以后的展览中参与的家庭?我看这个系列的名字叫“三口”,意思是所有参与的家庭都是三口之家吗?
李泊岩:这个不是选择,是看缘分,谁愿意提供,就去谁家。你有什么愿望都可以商量。“三口”是中国特色,因为是一个中国的艺术项目,我们想还是有个特色的名字比较好。英文就是用的“The home”。
张思锐:公寓是充满生活气息的空间,三口之家的生活,艺术的舞台也正在这个生活的居所之中,离开了画框、展台、美术馆的白墙,艺术家在创作中如何表达艺术品高于生活的一面的?
李泊岩:我们策划的时候想的是让当代艺术介入生活,只能说介入,觉得融入都很难。这次其实是女主人要给孩子过儿童节,艺术家在各自角度有所表达,开幕式后气氛好极,但是始终没让人觉得艺术高于生活。我想要是博物馆那种大白墙可能有一种有形的“高于生活”,家里可能很难,亲近了,就没法高。
2 |
孙晓星参展作品《家庭气氛》 [保存到相册] |
张思锐:我的意思是公寓是为了生活而创造的,比如卧室里就是放床和衣柜,客厅里就是沙发和茶几,人在其中的生活也是设计好的,在什么样的空间里就做什么样的事情,但是艺术和艺术家来到公寓中创作其实是打破了这种计划好了的生活。但是于此同时,生活的场景也替换了传统艺术品所在的场景,艺术品的身份就不明确了,正像你说的亲近了艺术就无法高于生活了。之后的展里会试图拉开生活和艺术的距离吗,还是认为这种亲近是好的可能性?
李泊岩:你前面说的很好,我觉得环境最起码提供了一个新鲜感,空间本身的特色能提供一些素材。另外就是家庭成员的背景,信息量会很丰富。主观上试图拉近,拉近了看,可能是把一个一米五的姑娘介绍给了两米三的壮丁。
张思锐:公寓同时也是仅由一家三口使用的私人空间,除了主人邀请来的客人,平日也不会有陌生人到访。而来看展的人都是陌生人,
李泊岩:我一开始也认为不会有陌生观众来,但事实上在一周里有十来个陌生人来看。基本都是在豆瓣看到的展览消息,来了之后一开始有点拘谨,后来聊天就放开了。后来他们都加了微信群,就是安娜那个作品的群,大家每天都在群里说晚安,感觉也没那么陌生了。
张思锐:我开始认为为了家庭的隐私这个展并不是开放的,隐私和安全方面有考虑过吗?另外来的陌生人都是怎样的人呢,是和艺术有关系的人还是平常的陌生人呢?
李泊岩:隐私要尊重提供家庭的人,有些东西和地带是否能使用要沟通。安全方面其实还好,敢于提供房子的人说明他们开放程度还比较高,在中国很多人担心陌生人敲门,这是社会环境,我们也希望有这么一种半开放的状态来吸引陌生人,回应这种不良的环境。这次来的陌生人有学设计的学生,也有从事和艺术无关的人。
1 |
蔡东东参展作品《回家》 [保存到相册] |
张思锐:我还注意到有一些作品有外来的在网络上的参与者,比如在床头贴二维码的那个作品,这些作品中的网上的参与程度如何呢?
李泊岩:网上没有人通过这个二维码进到这个群里的。扫的都是来看现场的。网上有人觉得这个活动好玩,再深刻的也没有。
张思锐:虽然可以泛泛地说艺术家是和这个家庭一起创作的,但是艺术家在这个互动的关系真正的身份是什么呢?或者说家庭在艺术品的创作中参与了多少,还是说他们仅仅是艺术品的使用者?艺术家创作作品是仅仅为了这个家庭来创作的吗?
李泊岩:现代主义之前开始有了沙龙,当代的画廊模式的根源其实不是沙龙,是一种艺术家自娱自乐的方式开始的,其实有点反对沙龙那种,后来玩大了成了气候,我指的是西方。在现代主义时期西方人就很会玩了,达达那时候没有画廊,他们经常这家聚聚哪家聚聚,酒吧和俱乐部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实那种气氛挺好的,大家没有那么明确的目标要签画廊。但是那种聚会特别重要,我们猜不到他们隔三差五聚餐聊些什么,但是他们其实是在做事情。我不相信真正的高手是孤立独行的,艺术家之间的互动也是门艺术,只是没人写这个课题,其实值得研究。说到这个项目,我觉得艺术家的身份再一次被削弱了,完成一个普通家庭的宿愿,肯定双方的互相沟通,那出主意的家庭成员其实就有点像策展人,你的想让人家怎么做自己才高兴呀。所以你说,是仅仅为这个家庭创作的吗?是呀。
张思锐:既然提到沙龙,这次的展有很多个艺术家,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交流吗?
李泊岩:聚在一起肯定有交流,但是我也不是特别清楚他们说了什么。
1 |
Sabrina Franz作品《发髻》 [保存到相册] |
张思锐:展览的目的如果是挑战普通家庭对于艺术或者当代艺术的误解与诉求,那么在展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冲突或者误解呢?
李泊岩:全世界所有的艺术家在受教育的时候都是学习怎么得到美术馆或者画廊的重视。我遇见很多当代艺术家和我谈自己的想法,我觉得都是按照想像进画廊和美术馆的路子走的。
张思锐:那有什么艺术家很想做但是没做成的事情呢?或者是艺术家做出来的东西这个家庭不满意的情况?诸如此类的这种冲突。
李泊岩:之前有艺术家提出的方案不具有介入性,就是那种在哪都能完成的,在哪都能展示的,和这个家没什么关系的,都给排除了。做出来的都是满意的。
张思锐:当展闭幕了,这个家庭对当代艺术的理解有什么变化的?艺术家对艺术的理解又有什么变化?
李泊岩:我觉得就是互相体验,这个经验很重要,不是谁家都和艺术家这么亲密接触过。他们有了沟通,一起操持展览,肯定互相理解了。
张思锐:展览一共持续了一个星期,这个时长是怎么确定的呢?为何不是更短或者更长?
李泊岩:从实际角度看,一周时间,不至于给主办家庭过重负担。真正的意义,其实没有。
张思锐:有什么关于这个展的其他的特别想说的内容吗?
李泊岩:希望能有更多人感兴趣,也希望我们能把这个项目做好。
张思锐,毕业于美国哥伦毕业大学建筑、规划及遗产保护学院建筑评论、策展及概念实践专业
李泊岩,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艺术家,再生空间计划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