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华夏珍宝博物馆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9.4
  • 印象:
    书画价值高 真品 真迹 正规 服务好 品质高
    确定
  • 经营时间:
    12年
  • 展厅面积:
    10000平米
  • 地    区:
    北京-朝阳-其他
您所在的位置:华夏珍宝博物馆>画廊动态>正文

山水名家大土三阳:以心接物 藉物写心

2016-04-07 09:20:36          

“大土三阳”是一个既陌生又有些怪异的画家名号,美术界内几乎看不到他的作品和他本人活动的身影。然而他应是近十几年来中国画坛上突然出现的一匹极具实力的黑马。此前,他的作品仅在小范围内展现,获得极高评价。随着他的艺术作品逐步问世,其画境和画格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激赏。

大土三阳本名李晓辉,1955年生于江苏省泰兴市,198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先后获得文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上大学之前经历过“文革”、插队,因家庭出身原因,他初中毕业即上山下乡,此后十数年的生活磨砺了他的意志,也铸造了他刚强、自信、独立思想的品格。他比一般人幸运的是能最终接受到严格的艺术专业训练,使他日后的艺术追求有较高的起点。二十余年来,他旦夕治学、画画,以书画陶冶身心,以书画抒写胸臆,更以书画溯源求道。

 

  面对大土三阳的画作,一切先入为主的存疑都烟消云散。他的艺术水平之高令人瞬间心生敬意。他是勤奋的,仅近年时间里,成功完成的大画就有上百幅,层层叠叠的废稿铺了画室一地。在他的画室里,随手都能触到翻开的诗文图册,墙上、地上、桌上随时都能见到墨迹未干的画作,他还养成了随时记录治学心得的习惯。

 

  画之神妙,本不能以即刻求之,而是长期研习所得。大土三阳尤重视治学,他对中国传统绘画史上诸家诸派的特点如数家珍。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传承中国优秀的绘画传统,必须全面地把握中国文化的精神,否则,绘画则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谈何建树。虽说他画中墨色的枯涩浓淡有黄宾虹的影子,一些流利的线条吸收了齐白石的手法。但总体看,他没有拘泥于一家一派,其绘画风格有自己的面目。他最反对学谁像谁。他说:“一个成功的画家应以整个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为师,但凡只学谁的人都不会成功。齐白石、傅抱石、吴昌硕、黄宾虹、陆俨少之所以为一流画家,首先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傅抱石作品的文化内涵要比李可染的高一筹,齐白石的艺术不是雅俗共赏,而是大雅不俗。”

 大土三阳喜欢画大画,不只是作品的尺幅大,关键是气象大。当今的国画家画大画者众,有的是为方便于展览馆中陈列,采用板刷加泼墨和拼贴的方式,这样制作再大的画也不难。大土三阳采用的则是传统的笔墨语言,中锋线条加积墨法,难度自然要大得多。然而,他的画作元气充沛,虚实相生,整体感强。他视笔墨世界为一独立的生命体,对纸上生命怀着敬畏之心。他认为,如是一幅好画,每一局部甚至十公分大小切下来都很耐看,都有很强的生命气息,有神韵天然之致。

 

  大土三阳擅长写意山水画,走的是宋元之后中国画发展的主流道路。写意画讲究用点、用线造型和表现,能以近似抽象的方式反映自然对象的质感和动势,在这里点、线是画家个性和水平的依归。在点、线乃至面的律动和水墨的铺陈中,大土三阳的画作成就了一种博大雄浑、高古豪迈的气象。其画充满了运动的美感,山在动,水在动,云在动,每一根树枝都在动,一切都被艺术家传写甚至赋予了艺术的生命。艺术的本质就是为生命赋形,为情赋形,这一点并不是每一个画家都能领会和做到,很多人笔下的事物徒有漂亮、规整的外形,却没有内在的生命,因而难以达到动人的效果。明人李开先《中麓画品》针对用线问题提出“画有四病”:一曰僵,笔法无度,不能运转;二曰枯,笔如瘁竹槁木,余烬败秭;三曰浊,如油帽垢衣,昏镜浑水;四曰弱,笔无骨力,单薄脆软。大土三阳的画,笔法纵横有神气;笔法含滋蕴彩有生气;中锋运笔、乍徐还疾有刚气;加之快慢急徐、轻重拙巧,笔法变幻多端,佳构自然涌现。

古人云:用墨,浓不可痴钝,淡不可模糊,湿不可溷浊,燥不可涩滞,要使精神虚实俱到,这亦成为大土三阳画作的基本准则。他对墨韵有很强的把握能力,渲染处有层次,留白处有枯笔,虚实相生的墨色统一了多变的笔法,使人觉得神采异样。他的点笔破墨、积墨法出自李成、郭熙、米芾、徐渭、石涛、齐白石、黄宾虹诸家,点线有关照映衬,结构点拂有疏密谐和,空旷处笔不工心工,笔不周意周,有气韵天成之致。

 

  写意画脱略形迹,对物象作单纯化的表现得益于书法的影响。书法由均齐的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而至于自由的行草,渐趋简易。大土三阳在书法上下过功夫,看他的笔墨如同看体势连绵、顿挫有度的行草书,不重恬美形姿,而重书法之势。大土三阳认为,写意画表现形状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能让人回味,没有生命的笔墨让人不知所云,有精神贯穿其中方为画中之道。

 

  古人所谓心声心影,即艺术要借外物之形以寄存自我,抒写怀抱。在一定程度上讲,中国画就是写意的艺术,“意”包含志、情、美,在中国历史上,它的核心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一种人格理想,明人所谓“心”是也。大土三阳主张中国写意绘画要“随心所欲”,而不是随市场所需。他说:“画者,以心接物,藉物写心。笔随心驰,墨随心运。”“夫画,不为俗法缚,不为媚艳举。大者之画,为神驰、气动、墨舞!”“笔墨本无情,不可运笔无情;笔墨本无道,不可画者无道。”不管是画从心出还是从情出,大土三阳都竭力强调艺术要表现自我的本色。看他的画既痛快淋漓,又大气磅礴,生动地反映了他沉著多思、刚健洒脱的个性。

尽管是表现自我的艺术,大土三阳的写意画作并没有彻底走向抽象。写山水画,各人有各人的性情。荒山杂树,野水远村,日暮归鸟,明月松岗,这些略嫌寂寥荒寒的江南塞北景物最常出现在他的画中,大土三阳有他的个人的艺术世界,也有他个人的艺术理想图式。就林壑理趣看,大土三阳的画因景与情展现出不同的侧面:

 

  苍润者如《湘西烟岚图》,状写湘西风雨来临时的景象,山雨洒衣,空翠黏鬓,离披点画,气息沉厚,如闻风摧木叶之声。

 

  沉雄者如《明月松岗图》,表现半轮明月挂松梢,天荒地老,心游八极,积点成层,积墨成片,积线成林,神气被地。画固以逸品为高,但气息须浓深沉厚,因大土三阳画境从虚处得来,才显得气象雄伟。荒寒者如《归舟江中客》、《寒山野雁落》、《月泊图》等画作,野水纵横,乱山荒树,蒹葭苍苍,清气寂寥,可谓洗尽铅华。荒寒之作在大土三阳的画作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清人李修易《小蓬莱阁画鉴》云:“凡画之沉雄萧散,皆可临摹,惟一冷字,则不可临摹。”大土三阳下笔狂放,总体气氛却又趋清寒冷寂之境。幽邃者如《高秋丛林图》等画,山虽不高,林虽不茂,惟深则幽。

 

  冲和者如《西泠暮蔼图》,其在二十年前的一张废稿上补笔而成,表现暮春晚霭,日消水明,风澹墟寂。

 

  奇崛纵横者如《无语白露图》,画面线墨纵横交织,笔意草草,势不可了,匪夷所思。高古者如《溪涧流春图》,运笔古秀,着墨飞动,望之元气淋漓,迥出尘表。此外,尚有健拔、空灵等多种趣味的表现,说明大土三阳笔墨功力之深厚,内心激情之充沛。诚如他在题画中这样写道:“无意有意,笔底动容。无法而法,道展其中。意兴草草,其乐无穷。”意在笔先,意不穷,笔不穷,乐趣自然横生。

 

  画不可有习气,习气一染,魔障自生。观大土三阳的画,最大的感受是精神灿烂无习气,无门户之囿,无当今画坛之流弊,这一点可能得益于他这些年来与美术界某些不良风习的有意疏离。林凤眠先生曾提出艺术家应有四种态度:一、远功利的态度;二、爱自然的态度;三、精观察的态度;四、勤工作的态度。以此校之于大土三阳,他应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虽然他对笔墨的探索尚在进行中,但已然在学养、技能、心态等方面具备了成为艺术大家的潜能。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