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翰墨轩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3.1
  • 印象:
    名家翰墨 收藏 展览多 历史感 香港
    确定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香港
您所在的位置:翰墨轩>画廊动态>正文

“吴冠中全集”前期编辑工作笔记

2011-04-15 10:43:24          

  2005年初,有朋友转告我,湖南美术出版社准备出版“吴冠中全集”,希望得到我的协助。我相信,以我父亲的艺术成就和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出版“全集”当是必然之事,问题在于,谁能胜任这个工作?我深知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繁杂乃至艰巨的工程。所以,尽管此前也有出版社曾向我提议出版“吴冠中全集”,我都因顾虑条件不够成熟而未敢轻易答应。这次,我仍持谨慎态度。   不久,湖南美术出版社的领导专程到北京见我,他们带给我的不是一般性的出版建议,而是经认真研究后已确定的全社最重要的出版计划。正、副社长亲自挂帅,集中骨干编辑、设计人员,投资数百万,选用深圳最好的制版公司、印刷公司。他们的诚意、决心和实力感动了我,我决定加入。于是,我辞去了手头的所有工作,全力以赴投入“吴冠中全集”的编辑工作。   一般画集的出版程序,都是首先由作者或编者提供作品资料,即可供制版用的彩色反转片和相关的文字资料,出版社的工作只是将这些作品资料进行编辑、制版、付印。而“吴冠中全集”的编辑工作则不同,首先要从作品资料的收集、整理起步,而这一步是“全集”编辑工作最关键的一步,也恰恰是最困难的一步。   我父亲视艺术为生命,除“文化大革命”前后七年时间无法作画外,一生勤奋创作,作品极丰。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作品已不在身边,而且相当数量的作品分散在海外。现在如何能收集到这些作品资料,以编入“全集”中,是难度极大的工作。   好在我父亲一向重视对自己作品资料的保存。从七十年代末以来,凡是他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都请专业摄影师拍成可供出版用的反转片,以备展览和出版画册之用。历年积累,家里现存的作品反转片开始,按画种分类,以创作年代为序,进行编排。早年作品画面上无签名,无年代,画幅尺寸也不清楚,要依据其它资料,多方查证,很是费时费力。经过三个多月的工作,基本理出头绪,编排出最初的目录。在整理过程中,我发现九十年代以后的作品资料比较完整,反转片质量也较好,而七、八十年代的作品资料则缺失较多,反转片质量也参差不齐,大多是120片,有的只是135小片,甚至有不少还是黑白片。底片数量虽多,但有相当数量是重复的片子,因为当时拍摄条件差,拍出片子效果不满意,于是改日再拍,一幅画要拍许多次。我记得那时拍画就是在我家外边的墙边,要看天气,等阳光,摄影师用的相机也不高级,测光全凭经验,拍出的颜色效果很难控制。有些很重要的作品,是我父亲亲自抱着送进故宫博物院请那里的摄影师拍照,因为当时只有故宫博物院有一台进口的高级相机可拍4×5寸的大片。
 
  经过整理、挑选后,很大一部分反转片是不够制版水平的,但这些反转片提供了早期作品的重要线索,我可以依此去寻找这些作品现在的收藏者,请他们提供好的反转片。   我父亲很多重要作品,特别是七、八十年代的作品,多在海外藏家手里,比较集中的是在香港、台湾、新加坡、印尼的藏家手中。八十年代以来,我父亲在海外办过多次画展,每次为筹画展、画册的经费,往往不得不出售部分展品,而展品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上乘之作。这些重要作品当时被海外藏家收藏,后来,随着我父亲的画价上升,许多作品陆续出现在拍卖会上,不断创出新高,有些作品甚至已是几经转手。但无论怎样转手,作品的去向还是有迹可寻的,因为这些作品太重要了,无论它们转到谁家,总是有追踪者,这些追踪者就是拍卖行、画廊以及大藏家。而我确定的搜寻目标也正是这些拍卖行、画廊和大藏家。知道我为“吴冠中全集”收集作品资料而来,他们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积极帮助我收集我父亲的作品资料,有些现有的反转片质量不够好,他们便请专业摄影师到家里对原作重新拍照,令我十分感动。我也想借此机会特别感谢香港苏富比进、香港翰墨轩、香港一画廊、新加坡新华美术中心、新加坡“吴冠中美术馆”,他们帮我收集到我父亲作品的反转片,每家都在百幅以上。   就这样,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努力,我从外面收集到的作品资料,或补齐了家中所存资料的缺失,或替换下早年拍摄的偏色的旧底片,到2005年6月,湖南美术出版社在北京召开“吴冠中全集”编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时,经整理、挑选、收集和编排好的可供出版用的作品反转片,已达到预期的“全集”应收录作品的90%以上,可谓大局已定,为“全集”的后期编辑、制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公开向社会征集吴冠中作品资料。这包括两方面工作,一是收集公家收藏的作品资料。从五十年代起,我父亲向国立的美术馆、博物馆,公立的机构、单位,捐赠的作品超过百件,而且这些作品都是我父亲精心创作的经典之作,他对每一件作品都记得清清楚楚,由他提供线索,湖南美术出版社派专人去各处联系,为作品拍照。工作过程中发现,大部分作品保存完好,但也有的机构保存条件很差,甚至有的作品早已被内部职工偷走卖掉了。实际上,我们早已不止一次地看到,我父亲送给某报社、某出版社祝贺成立若干周年的作品,被近年挖掉款后出现在拍卖图录上。
 
另一方面是征集散落在私人手中的吴冠中作品的资料。虽然我们通过拍卖行、画廊、大藏家的帮助,有目的、有线索地搜寻、收集到了绝大部分的重要作品的资料,但仍有极少数重要作品不知下落。另外,我父亲过去送朋友、学生、崇拜者、热心帮忙者和不得不应酬者等等,不少画散落在民间,其中不乏上乘之作,应该收录进“全集”。于是,出版社在报刊刊登广告征集作品。广告刊出后,出版社陆续收到大量来稿。确实有少量的精采之作被发现,让我们惊喜不已,但也收到许多伪作,令人啼笑皆非。所以,这一阶段征集作品的工作,实际成了鉴别真伪的工作。寄来伪作的人,或者是缺少鉴别力,或者是贪图便宜而买了假画,而我也怀疑,有的根本就是假画的制造者或倒卖者,企图鱼目混珠,编入“全集”,以假变真。我们对收到的每一件来稿,都严格审查、鉴定,绝不让一件伪作混入。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