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影攒动、熙来攘往的“2010艺术北京·经典艺术博览会”(简称“经典北京”)上,要采访到作为艺术博览会执行总监的董梦阳先生并非易事,在历经一番小“坎坷”后,我们终于等到董先生,由他为我们心中对此次博览会的疑问和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参观完这次艺博会后,很多人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怎样去界定“经典”的概念,什么样的艺术才称得上是“经典艺术”呢?又怎样看待此次艺博会所展出的丰富而多元的作品?“经典北京”艺术博览会未来的发展模式,又是怎样的呢?
“经典”艺术来源不足
雅昌艺术网:到目前为止,“经典北京”的开幕状况符合您的预期么?
董梦阳:比我想象得要好,今天下起了小雨,但还是来了很多的人。展览的氛围也很好。因为我之前也不知道展览会什么样,就像搭积木一样的,但是现在看来,我觉得比上届的状况更整齐了;而且此次“经典北京”我们加了更多中国元素的东西在里面,这也是一个特点。
雅昌艺术网:您觉得此次展出作品怎样?
董梦阳:很好了,我们每年都会在作品上有一个比较高的门槛,而且今年加进更多中国元素的作品,未来我们会在甄选作品这方面更加大力度,中国的经典、传统艺术文化是很深厚的。
雅昌艺术网:说到传统艺术,此次展会上的中国传统书画好像很少,大约占多少比例呢?
董梦阳:因为,你知道从事纯粹传统书画这方面的画廊比较少,因此在通过参展画廊来展示传统书画目前面临着一些不足。所以,我们通过所策划的专题展的方式来给予补充,也是给大家一个近距离观摩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的机会,同时带动更多画廊来从事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经营。
雅昌艺术网:今年参展的艺术机构有多少家?
董梦阳:其实是有40家,包括奇石、家具、珠宝,比去年多了10家。
雅昌艺术网:记得去年是30家艺术机构参展,今年在数量没有大的增长是要走精品路线还是客观原因?
董梦阳:想做大,但盲目扩充容易粗糙,今天来说,先就这些资源就这些事,以后也许会往大了发展,也许会走向精品,都要再看情况。其实博览会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一个而完全交易的场所,它还存在一个教育的功能。
雅昌艺术网:谈到教育功能,我们知道有些艺博会,比如台北艺博会是5天,人们有充分的时间去慢慢欣赏艺术,但我们却只有三天,这会否影响教育的效果?
董梦阳:我们有自己的国情和现状,我们没有那么多VIP,而且现在来说,人们喜欢头一天和最后一天来,中间没什么人来,这样对彼此都是消耗。如果以后艺术基础真正建立起来,展会十天八天都有可能,这个要因地制宜嘛。
满足多元市场需求
雅昌艺术网:这次参展国内外画廊所占比例怎样?
董梦阳:国外画廊占据五分之一左右吧。
雅昌艺术网:有没有研究过其中的原因?
董梦阳:我想是对我们还不太了解吧,因为我们刚刚第二届举办。
雅昌艺术网:作为“经典北京”的称谓,但是展出作品也有很多当代的,您怎么看?
董梦阳:市场需要多元的需求,但是未来我们在甄选上会更专业,希望百分之九十是传统艺术。
雅昌艺术网:此次新增的珠宝、家具、古玩等栏目,您希望他们是一种怎样的参展姿态?
董梦阳:它们同样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但是又不像我们纯艺术那样具有社会性,这次将他们引进,就是希望他们以传统文化的面貌呈现,带给大家更多关于中国文化的东西。而且他们会带来新的藏家群体,让大家来这看到的不是一类的东西,而是更多元、更丰富的。
让全世界来这里看中国传统文化
雅昌艺术网:“经典北京”的这种模式是要向欧洲美术博览会学习吗?
董梦阳:也不是。但它20年前也是个小门类,现在却那么庞大。去那能看到欧洲的最经典的艺术,而我们希望全世界来我们这看到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的定位。
雅昌艺术网:之前您说过要培养本土藏家,现在情况怎样?
董梦阳:其实我们今天做教育就是一种培养。当然我们也欢迎西方的藏家,但更希望能看到国内藏家的成长,从以往的成交量来看,传统艺术的市场中也是国内的藏家多一些。
雅昌艺术网:您怎样看待“经典”和“当代”两个市场?
董梦阳:经典艺术市场随着经济环境的转变,其实大家是更有信心的,而当代艺术市场则是大家更为关注的,算是各有千秋。而且两个市场会越来越有重叠,会越来越走近,只是起初,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还不能完全在一起,只能这么做。
雅昌艺术网:传统艺术一般涉及赝品问题,“经典北京”是怎样来做监督的?
董梦阳:我们会尽可能地去拿到这些作品的证明,尽可能详细地来确认作品的状况。
上一篇:“经典北京”艺术博览会盛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