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良和慈航文化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9.5
  • 印象:
    沙龙高雅 优雅 格调
    确定
  • 经营时间:
    11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四川-成都
您所在的位置:良和慈航文化>画廊动态>正文

从不明白到照见——丁红卫“照见”油画解读

2014-08-04 13:38:42          

 

 

丁红卫的图式有一点童话意趣、有一点禅意境界,有一点寓言味道,有几缕水墨痕迹,有一脉油画色彩。各种视觉和文本元素的糅合随处可见,显示出他的图式的独特性和辐射性。在个人文化修养和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各种元素之间冲突所造成的张力,使得他思想伦理的呈现成为可能——那就是自我反省和自我质疑,从时代变迁过程中纷繁混乱的现象中,以多重视角来重新审视艺术之于我们生命和世界的意义,或许,这正是艺术家的基本操守所在。

 

 

从不明白到照见

——丁红卫“照见”系列油画解读

 

 

丁红卫目前完成的作品中自己较满意的有两个系列。《不在明白里》的十多幅画是零九年到一零年的作品;《照见》的十多幅画是一一年初到目前画出的。在这两个系列作品的名称中可以见出丁红卫一脉相承的思想脉络,丁红卫也承认自己确确实实在思考着某些问题。从迷迷糊糊《不在明白里》,到懵懵懂懂的恍然《照见》中,画家在他笔触凝重,色彩沉着、构图怪诞的画面上要寻找什么呢?

 

我们听听丁红卫的想法,再到他图式中去找找答案吧。

丁红卫在一篇访谈里是这么说的:“现实的困扰、肉身的沉重、精神的无所依归、生命价值的体现、人生意义的寻求和确立等等这些人生基本的命题,多年来这些问题困扰着我。我思考、探索,也试着给出自己的答案,却总也没有找到一个坚实的土地让我的灵魂有所信靠。”“许多人在宗教信仰里找到答案,得到充实和平静。也许我比较顽固,成长过程中被灌输、被勾画出的许多美好理想,却在现实的落差里被摔得粉碎,这使我很难再相信某种说教,因此也很难进入信仰之门。好在有艺术这样一个释放的通道,当代艺术的开放和包容能让我用艺术的手段,或提出问题,或给出答案。”

 

存在向度和世界现象的关系,生命思考和艺术本体的关系,现代艺术和传统观念的关系,艺术思潮和社会背景的关系······当这种种关系纠缠扭结在一起时,丁红卫便产生出要将其理出头绪的想法,如果生命和艺术的认同感相互缺乏,如果在绘画中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根据,那么绘画或许就是没有意义的。人的存在是和艺术的存在根脉相连的,而不是分道扬镳,各走各路,否则艺术也毫无价值可言。那么丁红卫是否把这种种关系理出一个头绪来了呢?我们从他的绘画中来看显然是没有!他不但没有理出头绪,比起《不在明白里》的单纯来,《照见》的画面更显繁复了,丁红卫将更多纷乱杂陈的东西并置在一个画面中,他想告诉我们他“照见”了什么呢?

 

在《不在明白里》中那个民国装束的人,在《照见》中手中多了一件道具——点燃的油灯,人物的表情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由那种寻寻觅觅的情态,茫茫然然的神态,变成了讶然惊奇,倏然惊醒的情态和神态。在《照见》一系列图式中丁红卫用相距遥远,或相互矛盾的意象并置对比的方式,来表现那被照见的事物:宋代山水画的片断和现代残垣断壁的对比;油灯和灯泡的对比;仙鹤和骷髅的对比;洞开的门和一片泼墨的对比,裸裎的女体和残山剩水的对比······其间隐喻的意向不言自明。也正是在这种种对比的隐喻中,我看到世界的本质原就是在种种纠结不清的矛盾中存在,所谓剪不断,理还乱。生命的困惑、困顿和似乎厘清了,又似乎没有厘清。但是也就是在这欲说还休的情状中,《照见》也在告诉我们生命的艺术就是在各种矛盾,各种事物、各种现象的碰撞、对抗、融合中超越各种边界,向着发现生活的智慧,充实自我精神,鉴证生命存在的可能推进。

 

因为是“照见”不是直接看见,那么在见和不见之间就存在一个介体,这个介体除了画面中的月亮、门洞射进的阳光、油灯、灯泡等物质之外,也还有更多的精神的介质参与了“照见”的过程。丁红卫说在创作的过程中开始不断地进入佛教、道教,基督教的界域中去寻找答案。令他颇为尴尬的是,到目前为止,他还是没有找到契合自己精神状态的认同感。他说自己的《照见》系列中已经影影约约有了某种意识和方向,但是最终的答案也许还是要到宗教中去寻找的。尽管到目前为止他还属于无神论者,只是在言谈中,我已感觉到宗教信仰的倾向已隐隐的在他心灵里萌芽了。

 

丁红卫的图式有一点童话意趣、有一点禅意境界,有一点寓言味道,有几缕水墨痕迹,有一脉油画色彩。各种视觉和文本元素的糅合随处可见,显示出他的图式的独特性和辐射性。在个人文化修养和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各种元素之间冲突所造成的张力,使得他思想伦理的呈现成为可能——那就是自我反省和自我质疑,从时代变迁过程中纷繁混乱的现象中,以多重视角来重新审视艺术之于我们生命和世界的意义,或许,这正是艺术家的基本操守所在。

 

丁红卫说之所以选择一个清末民初的人物形象作为作品的主体形象,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还是有着完整传统的人,他羡慕有传统的时代有传统的人,毕竟完整的传统是可以抗衡各种外来的因素,吸纳消化许多异质的东西,为我们找到某种平衡,而不是现在这样方寸大乱,既没有过去,也没有现在,更没有未来。但是他同时也意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终极追问是缺失的,人的存在没有最终的归宿——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生还是死?存在还是虚无?守旧还是革新?等等人的最根本的问题。而这些天大的问题,也正是艺术本体的问题。也正是这种种矛盾心情交织的状态,构成了他作品的样态。

 

丁红卫的作品是地地道道思考、参悟的产物,正是思想观念这只推手,给予了丁红卫的绘画内在的驱动力,使他的思考和绘画同步行进,也使他的画作充满了内在的活力。他画得不多,但想得很多,勤于思考的他,崇尚于慢工出细活,他认为那种思考的痕迹就是在精雕细琢中得以呈现的,画得太快时,那种瞬间的思绪就会在笔触中消失。丁红卫图式都指向一个事实,那就是现代艺术不管以什么方式出现,它不在思想中站住阵脚,随时都有被可能冲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