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翰林书画院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0
  • 印象:
    val 高品质 臻品
    确定
  • 经营时间:
    16年
  • 展厅面积:
    98平米
  • 地    区:
    北京-西城-琉璃厂
您所在的位置:翰林书画院>画廊动态>正文

黑与白中彰显大智慧——段保国独特的山水画

2016-12-01 14:46:43          


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史国良与段保国

 

    段保国先生是活跃在中国画坛上具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其最主要的艺术成就是在山水画创作方面,在深刻地掌握中国画精髓的基础上,把自然山川与笔墨符号相结合,将中国画的笔墨语言自然而然地融合到图式结构中。使中国画的现代性和传统笔墨特点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和造型方法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山水画体系“段家山水”,为中国画创作及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霍春阳与段保国

 

    “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是段保国一直秉承的座右铭,充分表明了段保国对中国山水画艺术继承与创新的态度。

    “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意思是用最大的力量对中国传统山水画进行学习研究与继承。“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自古以来中国画创作的宗旨和精髓所在。师造化不只是重视自然,更是以自然为基础,以生活为源泉,通过作者的理解和艺术加工,而表现到画面上。这里的“造化”即是创作的源泉。

 


原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杨力舟与段保国

 

        李可染先生曾经谈到:“中国画应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不学传统者是傻瓜。”李可染认为,元明清中国画的致命缺点就是堵塞了这个创作的源泉,失去了作品的真实性……“深入生活”是改造中国画的一个基本条件。只有深入生活才能产生为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新的内容,根据这新的内容,才能产生新的形式。

龙瑞先生提出了“贴近文脉”“正本清源”的学术主张。他认为,中国画的“现代性”是必须以中国画的“笔墨”为根基、为前提。“图式个性”只有与“笔墨个性”的有机结合,才能显示中国画“现代性”不同于西方“现代主义”的独特价值与魅力。将西学的“线”与“面”转化为中学的“笔”与“墨”,将传统的“笔”与“墨”溶铸在一起达到难以剥离拆分的骨肉密合、血肉相融。在笔墨之中,以枯笔浓墨和湿笔淡墨的交错混融追求画面内的笔墨关系,由此形成既苍茫浑朴又润泽华滋的笔墨境界。

    段保国秉承两代恩师的艺术思想,先后10余次到国内外各地写生,实践“到生活中去、到壮丽的山河中去”寻找创作灵感。所到之处,他必观察探索自然景物风雨阴晴朝夕变幻之奇,再以笔墨的相互裹含、相互交错铺陈形态,特别是对待超宽巨幅的山水,以画面整体的气势、灵动流畅的气韵和沉静散淡的用笔而营构天地,充盈其间。完成了数百幅山水写生画稿。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胡抗美与段保国

 

                       

中国画的“创新”有两个内涵:一个是继承;一个是发展。不仅对传统中最优秀的要吸收,而且对腐朽的、不符合今天要求的要扬弃,这也需要胆量,要创造符合时代精神的东西。这就是说不仅要“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而且也要“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段保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艺术探索,对中国绘画有了不同的认识与感受。随着2016年他所创作的50余平尺巨幅山水画《圣山云梦》的完成,终于确定了他成系统的、独特的艺术语言与绘画风格,标志着他山水画已走向成熟,实现“段家山水”派系。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洪彪与段保国            

 

 

段保国对中国山水画的创新,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段保国山水画是饱满式的构图,这与传统山水画大片留白的构图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画面饱满的构图和黑与白的强烈对比,使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力。比如      2004年创作的《丝路古道》,这幅画只是段保国在创新初期的绘画作品。经过十几年的探索,最终在 2015 年后,逐渐形成了自己更加成熟的构图方法。如2015年所作的《伊犁秋风》,就是段保国这种构图方法的成熟代表。有意识地将现代主义立体派的“封闭构图”用于解决传统山水画中局部之间支离破碎的问题。段保国大量的写生也使得画面的细节组成可以更加深入与丰富。从他2010年在写生时的多幅速写中可以看出,他在那时就已经开始尝试如何将版画的构图方式巧妙的与中国传统山水画融合在一起。
    段保国的山水画所具有的整体感不仅来自于他饱满的构图方式,同时也产生于画面丰富的细节之间的紧密联系所形成的一种强大的张力。他的画从远看去,是黑与白的组合,而细细观之,我们会看到,画面的内容相当丰富,而且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就如李可染先生的国画作品一样,"满"与"挤"是为了内涵的丰富与宽敞。将观众的视线往画里引,往画境的深处引,不让人们的视野游离于画外或彷徨于画的边缘。李可染先生曾在“师牛堂”谈话中,说道:“一幅画怎样才算好,我告诉你一个"五字诀":气、含、笔、丰、大。”这里所提到的“气”、“含”、“笔”,指的是“气韵”、“含蓄”、“笔墨”,而“丰”就是指画面的丰富,要使画面耐看。段保国山水画的特点,就是画面丰富、耐看,引人入胜。

 

    其次,是对传统中国画造型的变革,将现代的造型方式与中国画传统的笔墨线条进行了合理地融合。古人说:“积点成线”、“屋漏痕”(线条要像雨水在墙壁上慢慢地渗化留下来形成的线条)。只有这样画线,才能做到精微,完美地表现,在一条线里包含丰富的内容,否则只是粗略的表现。正如拉胡琴的要善于控制住钩子,奏出的音乐才有丰富的内容和感情。声乐家控制自己的声音也是有一样。中国画家主要靠线条塑造形象,为了使每一笔都富有表现力,务求每一笔都要代表更多的东西,就必须善于控制住线。同时,还要注意每一笔和整体发生的联系。

    他对于用线的追求及其线条特征。最基本的原则是(要)画得慢,(要在纸上)留得住,每一笔要送到底。线要一点一点地控制,控制到每一点。他的线条是由点组成的,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条看似直线的线条,其局部都是由笔的左右摇摆,由无数弯曲的转折用力形成的。

段保国在采用“积点成线”的绘画方式的同时,也吸收了现代立体派绘画中对几何形的运用。在段保国的成熟山水画中,其山的形状大多呈长方形,而又方中带圆,虽然外形有弧线,但其基本结构依然是长方形的感觉,呈现出如范宽、李唐画所呈现的阳刚之美。为了配合几何形的轮廓,段保国在画局部时,也多以平行横向用笔。连同树木的枝干也是成几何形的构造。而这种绘画方式的形成与他从事几十年的版画艺术绘画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再次,是绘画题材的丰富。段保国绘画创作的题材都是来自现实,来自大自然。他说:“艺术要向天地索取,去大自然实践,要多画才行。要看尽天下名画,外国的名画也要看,这样我们得到启示会更多,取景时才会更宽”,“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这就是艺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段保国这种“到大自然中去”的创作方法,将现实中的山山水水与各种建筑移入了传统的山水画中,不再局限于古代的旧山旧水旧房屋,使山水画更加贴近生活,更易表达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与愿望。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得出,段保国对中国山水画的创新主要是在山水画构图、造型、素材方面的创新,同时他的创新是在继承中国山水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将现代主义立体派的构图巧妙地融合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在构图、造型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同时,段保国抛弃明清以来的山水画创作脱离现实生活的创作方法,遵循着“师法造化”的艺术创作源泉。段保国深入生活,用近十年的时间和毅力,游览并仔细观察世界各地名山大川及其山石结构、色彩变化、完成了大量的速写作品,从生活中挖掘创作素材。

                

    段保国作为李可染弟子龙瑞先生的高级访问学者,他曾起步于“版画艺术绘画”转而为传统山水画注入现实主义的审美因素;作为新时期造就的一位中国山水画家,他从“版画艺术绘画”转向“传统国画山水”的研究与突破,为传统绘画注入了现代主义的审美情趣。他深感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与断裂,而在文化精神上对于龙瑞的邂逅,才真正形成他个人艺术探索中的一个新的起点,从而将他对于艺术现代性的理解转入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之中。

 笔者以为,“夜色染就段家山”对于段保国而言,仍然只是他艺术探索不断前行的一个过程。一个充满文化自信与自觉的集大成者,必定会在借鉴与回归中完成新的跨越,到达新的高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