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黯雄《前尘-新大陆架的沉降》 第39届巴塞尔U空间参展作品
6月3日,第39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在瑞士小城巴塞尔如期举行,这一次,来自世界各地的藏家更多地看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最新面貌。北京现在、北京U空间、上海香格纳和广州维他命四家中国画廊经过组委会的严格筛选,带着本土艺术家作品成功迈入巴塞尔,中国当代艺术再次以较为强劲的势头出现在国际主流艺术圈。
在中国内地,一段时期以来,巴塞尔每年从上千家世界画廊中只筛选出300家的高门槛性,令其被一度“神化”,能获得一张通往巴塞尔的参展门票,仿佛就打开了一条通向世界的艺术之路,因为在短短的几天展期中,握着这张“门票”不仅能在巴塞尔这座瑞士小城,遇到世界顶级的藏家、艺术家、艺术机构、媒体等高端群体,而且自身也由于“门票”的含金量跻身于顶级画廊之列。因此不少内地画廊将入选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作为提升品质的目标之一。不仅如此,那些作品被画廊带入巴塞尔的艺术家,由于有机会聚焦在顶级藏家的关注中,使得知名度与身价陡增。比如张晓刚、方力钧、王广义、岳敏君等一大批现在当红的艺术家均在历届巴塞尔及其他国际重要展览中,逐渐走向了国际舞台。“巴塞尔”名片变身为艺术家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筹码。除此而外,各类艺术博览会也在发展初期将巴塞尔模式作为参考样本,并一度雄心勃勃地希冀在中国打造自己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而几年过去,巴塞尔不再是画廊亮相国际市场的唯一途径,中国艺术博览会也仿佛放弃了在本土创造另一个“巴塞尔”的梦想与雄心,纷纷建立起适于自己的生存方式。
巴塞尔“买气”无法复制
此次进军巴塞尔的四家中国画廊,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藏家、艺术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艺术无极限”单元中,北京U空间推出的邱黯雄装置作品《前尘--新大陆架的沉降》,出人预料地将重达45吨的整节火车车厢搬进了展厅,成功聚拢了现场对中国艺术探寻的目光。在这件作品中,设于车厢外的24个投影仪将中国历史图像播放在车窗上,在音像的效果下,令人直面历史。据U空间岳鸿飞介绍说,该件作品成为所属单元中参观人数最多的一件,由于车厢内参观空间有限,很多人都在车厢外排队等候。据了解,展会结束后,这件花费了40万美金从中国运去的装置作品被某欧洲机构以40万欧元购藏。
除了邱黯雄作品,北京现在画廊作为“主要画廊”的参展方,现场气氛也一度被来自各地的藏家掀起阵阵购买高潮。画廊负责人黄燎原向记者介绍说,巴塞尔博览会最具魅力的并不是外界看来十分严格的筛选程序,而是多年品牌影响下,由藏家认可所形成的无法替代的“买气”。北京现在画廊的申报及通过审核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在黄燎原看来,巴塞尔对参展画廊的审核除了要求开办年限在三年以上外,更主要的是评定画廊对艺术家的培养以及举办展览的质量。去年9月,北京现在画廊举办的“七宗罪:中国现代艺术展上的七个行为艺术”,因为对温普林、肖鲁、李山等艺术家曾经引起轰动的7件行为艺术做了具有“文献”意义的梳理,引起巴塞尔评委的高度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次展览成为北京现在画廊进军巴塞尔的敲门砖。
而在展会现场,黄燎原更坚信巴塞尔的“买气”是其他博览会难以取代的。展览首日,北京现在画廊的展位前便出现了排队购买作品的人群。卖出的第一幅作品出自女艺术家杨柳,“分别有四批买家看中了杨柳的作品,第一批要折扣,我们没有同意。第二批见到这种情况高兴地和我拥抱,说‘我不和你谈折扣,要定这幅作品了!’并一再声明自己是真心喜爱这件作品,保证不会为了牟取更高利益而转手。”黄燎原向记者介绍说,长期以来,北京现在画廊内部便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律,“以是否喜欢杨柳作品作为检验藏家水平高低的标准”。在北京现在看来,杨柳作品中没有任何流行元素,单纯地表达了艺术家的个人感受。能够喜欢其作品的买家,“很少是将作品拿到拍卖行套现的炒家”。因此,杨柳作品在巴塞尔的“受宠”,在北京现在的工作人员眼中,便是藏家热情的真实涌现。“在这里,很多人都是真心喜爱艺术,为艺术而来的。”据了解,北京现在画廊带往巴塞尔的作品以年轻艺术家为主,定价在一万到三十几万欧元之间,短短一周时间,这些作品有一半售出。“主办方规定每天在展位上挂出的作品不能更换,如果容许更换,我们带的作品会全部售罄。”
除了巴塞尔聚集的“买气”,买家对艺术的尊重也令黄燎原感动不已。一对荷兰老夫妇在买到一幅张晓刚的作品后,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对黄燎原说。自己非常喜爱张晓刚的作品,但与其失之交臂长达10年之久。当工作人员提出希望签订“免送拍”协议,保证作品不被转手时,刚才还满脸动容的老人,马上像受到侮辱一样高昂起头大声地说:“在我们死之前永远都不会出售这幅作品。”黄燎原说:“我被彻底震撼了,突然觉得在对艺术如此尊重的两位老人面前,签订协议不仅多余而且毫无道理。”购买了作品后,两位老人还兴致勃勃地参加了现在画廊设于广场上Vido艺术作品《相对论》的拍摄。而第二天,他们又相携来到现场,递给黄燎原一份名单,名单中记载了一些欧洲炒家的名字,老人提醒说:“这些人会把买到的艺术品送到拍卖行”。除了这两位老人,刚刚回到北京的黄燎原收到了一项在展会中售出作品的汇款,汇款额比原先商定的整整多出1000美金,这位购买作品的欧洲藏家在附言中注明,多出的1000美金是捐给四川灾区的。在记者采访当日,黄燎原已向中国红十字协会以藏家的名义将1000美金寄出。
黄燎原说,欧洲藏家对艺术的真诚和喜爱是目前中国藏家很难具备的,也使得巴塞尔模式在中国发展缺少文化根基。
中国当代艺术博览会能否套用“巴塞尔”模式
5月14日,为期5天的首届香港国际艺术节(以下简称“香港国际”)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百余家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廊集体亮相,一时间好评如潮。而它的成功举办,使得内地以北京CIGE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以下简称“CIGE”)、艺术北京、以及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以下简称“上海当代”)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博览会不仅要应对相互间的博弈,更要共同面对“香港国际”凭借免税和地理环境的先天优势,对国内画廊资源进行拉拢的挑战。而此后不久,又有消息传来,由文化部主办了两届的“国际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博览会”也将更名为“2008艺术中国博览会”(以下简称“艺术中国”),一改前两届较为混乱的定位,走向以画廊为主的展览模式。相比CIGE、艺术北京和上海当代,艺术中国的政府背景以及由此带来的部分资金支持和运作便利,将前三者完全依靠民间资金运转的博览会挤入了更为狭窄的资源空间。毕竟,以画廊集中的北京为例,可称得上画廊并有实力参加博览会的不过200多家。这200多家画廊便成了内地四个主要当代艺术博览会争夺的筹码,而在这场近乎残酷的竞争中,又不时会有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巴塞尔迈阿密艺术博览会、德国卡塞尔文献展、法国FIAC 博览会、伦敦Frieze艺术博览会、德国科隆国际艺术博览会、西班牙马德里当代艺术博览会、巴西圣保罗双年展等吸引中国画廊走出国门。在资源缺少,而博览会不断涌现的形势下,中国当代艺术博览会能否套用“巴塞尔”的成功模式,演绎出带有“巴塞尔”印记的中国神化?答案仿佛是否定的。
高额关税制约中国艺术博览会走向国际化
虽然艺术界不断呼吁政府吸纳发达国家艺术品行业经验,降低国外艺术品进口关税,但30%多的艺术品高额进口关税长期以来仍然高居不下。使得国外画廊在中国艺博会中销售作品受到严重阻碍。首先,由于涉及关税问题,售出的作品双方不仅不能当场现金交易,而且很多买家不愿为关税买单。据悉,2000年上海博览会中,国内一位买家希望购买标价为100万美元由法国法兰西画廊推出的罗丹雕塑作品《思想者》,但交易过程中,除了100万美元,该买家还需按照当时关税交纳67万美元税额。半数多的税款,使得买家一度望而却步,交易也反复受阻。相比之下,记者从刚刚结束的“香港国际”中获悉,由于香港艺术品交易免税并能够自由进出港,使得画廊与藏家间的交易能够即时完成。这一先天优势,对于内地受高额关税制约的各个艺术博览会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刚刚受命接管“艺术中国”的负责人姚薇向记者介绍说,2002年她和现任“艺术北京”负责人董梦阳筹备第一届“CIGE”时(两届“CIGE”后,董梦阳、姚薇由于机制原因与主办方分道扬镳,各自发展,董梦阳主持了“艺术北京”,而姚薇于今年接管“艺术中国”),就呼吁有关部门认识到降低关税的重要性,但直到现在,她几乎放弃了。“我们的呼吁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是对于那些国外参展商而言,关税却是将其挡在中国市场之外的绊脚石。“毫不避讳地说,我们当时的一项服务内容就是教国外画廊如何少缴税。但是,欧美国家的纳税意识很强,我们的种种‘策略’往往不被其接受。”
广州艺术博览会负责人陈远远也向记者坦言:“艺术品关税如果依然高居不下,海外画廊带来的优秀作品必将难以销售,一方面,他们可能参展一次后便远离中国博览会,另一方面即便再来,也不会带高价精品,中国艺术市场便看不到国外的优秀艺术品。
这样,没有国际知名画廊的长期介入,中国艺术博览会的“巴塞尔之梦”就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想。
藏家基础薄弱难以吸引国际画廊
虽然受到关税的制约,使得国外优秀画廊一时难以进入中国艺术博览会,但具有十多年大型博览会组织经验的董梦阳认为,关税问题迟早会得到解决,而且它也并不能成为影响中国艺博会走向国际化的主要障碍。自5月份香港成功举办“香港国际”后,董梦阳开始陷入反思,有了香港的冲击,中国内地尤其是北京的博览会将怎样利用自身特点走出自己的道路。“香港的优势除了免税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外,就是服务意识。而北京拥有重要的艺术资源:国内几大重要艺术品拍卖行几乎都汇聚于北京,加之以798为中心的艺术区不断辐射、扩大使得近几年画廊的发展速度直线飙升,为内地艺术博览会提供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北京成为香港无法替代的文化艺术创作源头,“北京这种群落生根的艺术本质很难移植到香港。”当质的根源优越性明显凸现于香港时,关税、服务、地理位置仿佛是一棵具有强劲根茎的树上的枝枝蔓蔓,只要加以浇灌便能绿树成荫。而现在中国艺术博览会之所以不能茁壮成长,最关键的原因是缺乏灌溉的“水源”,即优秀的藏家。董梦阳说,目前所有关于艺术的论证和争吵都源自中国对艺术教育的缺失。“欧洲的孩子从小生活在美术馆、艺术展览中,他们对艺术的领悟与热爱发自内心。而中国大多数藏家还停留在以尺幅论价格的混乱购买阶段。”对艺术理解的缺失,使得很多藏家即便遇到海外优秀作品也由于“无知”而与其失之交臂。在2005年仍然由董梦阳主持大局的“CIGE”中,组委会请来了世界顶级画廊———美国高古轩,并带来12幅美国波普艺术运动发起人和主要倡导者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原本组委会为能请到如此重量级的画廊而感到兴奋,希冀通过高古轩的参加提升博览会的品质,号召更多的国际优秀画廊入场。而高古轩画廊也对刚刚萌芽的中国当代艺术充满兴趣,他们在展览前对媒体表示说:“中国CIGE今年还只是第二届,就像一个BABY,但很高兴看到中国已经出现这样与国际水平同步、如此关注当代艺术的博览会,我们对它充满信心。”可是,展览结束后,双方都陷入意想不到的尴尬境地。中国买家很多并不了解高古轩在画廊界占有的重要地位,更对其带来的艺术家作品安迪•沃霍尔一无所知。结果,整整一个展期,高古轩没有卖出一幅作品。当时负责招展工作的姚薇回忆这段经历时至今仍心怀不忍,“展览第三天,高古轩的人找到我,希望我帮助他们找到买家,哪怕卖出一幅作品也好。”姚薇说,“不能说中国藏家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在高古轩的斜后方,一家画廊推出的刘小东作品被买家以50万元人民币购得。但高古轩的作品就是没有人买。”由于无法为高古轩找来买家,在之后的几天中,姚薇都满怀歉疚地绕行于高古轩的展位前。
然而,正是这次高古轩的失望而归,使得董梦阳不再对中国艺术博览会能够走向国际化报以盲目的乐观。“看似高古轩来了,可是由于中国买家所受艺术教育的欠缺,使得博览会并没有给高古轩带来任何经济效益,到了下一届,不但自己不会再来,而且还会告诉其他画廊‘等十年后再来中国吧’。反而起到一个反面的消极作用。”在董梦阳看来,过分追求国际化而不考虑本土因素的制约,就好像天天将“时尚秀”放在农村一样,由于严重脱离生活而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农村发展为都市时,时尚秀才发挥出自身的魅力。”艺术博览会也是一样,当买家具有足够知识了解国外艺术市场后,凝聚的强大购买力才会吸引海外优秀画廊接踵而至。
中国艺术博览会形似,神不似
2004年董梦阳组织首届CIGE时,北京798内的画廊屈指可数,因此从画廊成员看,那一年人们看到一个极具亚洲味道的艺术博览会,参展的62家画廊中,只有21家中国画廊,2/3主要来自于韩国和日本,另外各有一家画廊分别来自美国和意大利。而这种画廊的分配格局也成为CIGE在之后的发展中极力维护的。在其今年4月初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中,负责人王一涵一如既往地向媒体强调了本年度画廊博览会中成员的国家配比。然而,有分析人士指出,一味追求参会成员的国家配比,只是从形式上保证了博览会的“国际化”,至于本届参展的国外画廊,到了下届能否依然出现,则是主办方及媒体忽略的。逐渐的,中国艺术博览会陷入只追求“形似”的误区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画廊批评说:“巴塞尔有论坛,我们的博览会也请几个人往台上一坐,找些学生在台下捧场;巴塞尔有主题展,我们也蜻蜓点水地设置几个主题展。但实际上这些工作完全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社会效应,只能形似,无具神韵”。
遭遇过与高古轩的尴尬后,姚薇在“艺术中国”的筹备中显露谨慎,由于曾经负责GIGE的招展工作,加之自身若干年在日本的生活经历,姚薇比旁人更具有能力获得展商资源。“但是即便把巴塞尔的三百家画廊都能请来参加今年的‘艺术中国’,‘艺术中国’就真得能变成巴塞尔吗?”“就像去年的上海当代,博罗尼亚带来了很多资源、画廊、技术并将其直接空降到上海,好像一个异地展,“形”是足够像了,但如果得不到中国买家认可,光凭主办方邀请的藏家,最终也会“水土不服”难以维持上海当代的逐年发展。”
在姚薇看来,巴塞尔、香港当代等优秀博览会的神韵在于博览会对艺术真谛的领悟,好的博览会不需要过多地宣传便能吸引买家的目光,“巴塞尔开幕时,观众在整个城市都找不到任何宣传招贴。在香港当代,展厅位于会展中心的二层,一层竟然看不到任何指引的‘水牌’。主办方都在尽量弱化外在的‘形’,旨在将艺术的本质呈现在观众面前。”相比内地的艺术博览会,由于‘质’的先天欠缺,很多都在“形”上大做文章。“今年整场以绿色为主题,明年又开始走红色。招贴广告在展厅门口像一堵墙一样高高挂起,引路的水牌几乎在人们一下车便能看到。而主办方每次最为关心的也是请了多少家媒体、来了多少观众。”直到今年CIGE结束后,主办方向外界公布总成交额高达4000万美金,人们才开始对博览会的成交本质发生兴趣。然而也有参展画廊质疑,“展会期间,主办方从来没有在我们画廊询问过成交情况,不知4000万美金从何而来。”如果画廊的质疑属实,那么CIGE公布的数据又将是一件华丽的“外形”,其目的无非为了彰显展会的“买气”。
中国艺博会怎样在博弈中生存
虽然中国内地艺术博览会还处于较为初级的发展阶段,不足以与其他国际知名博览会抗衡,更难以成为巴塞尔的中国翻版,但只要发掘自身的潜在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各类艺博会中,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生存之道也并不困难。
在北京,除了CIGE和艺术北京,另外两个博览会:首都艺术博览会和中国国际艺术博览会由于参展商大多来自画店或个人,无法与前两者相提并论,往往受到业内人士的冷遇。然而也有相关人士认为,这两家艺术博览会在激烈的展会竞争中,顽强生存十几年,对于主办方来说一定是盈利的。虽然口碑不佳,但选准了自身的发展方向,将不同层次的艺术资源进行细分,找到了自己需要的那个部分。
而CIGE和艺术北京,从执行人到风格定位都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也有人指出,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不明显,记者也发现,在2007年两家博览会的参展画廊中,有20家是重合的,约占北京画廊总数的1/10。而这种一家画廊在一年中参加两个同城艺术博览会的状况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受画廊资金以及精力限制,加之上海当代和香港国际的吸引,最终大多数的北京画廊会在CIGE和艺术北京中选择其一。两强相争的结果,要么彼此均衡发展,平分市场资源,要么其中一家最终被市场淘汰。而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董梦阳抑制不住挑战的激动,他向记者透露说,明年的“艺术北京”不仅要扩大为春秋两场,而且春季的日期早于“CIGE”几天。
艺术中国作为离“政府最近”的艺术博览会,在资金方面显得比CIGE和艺术北京宽裕许多。因此其低廉的展位价格在三者间极具竞争力。记者了解到,今年11月将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艺术中国,一个高17米,面积9平米,在一个展期内的租金仅为16200元。不过,有了GIGE和艺术北京的高端定位,姚薇对分抢两者的画廊资源并不感兴趣。她将“艺术中国”的定位划分在中档画廊区间。并打算在展览中推出“买得起的艺术”项目,使普通百姓以一万元以下的价格将原创作品带回家。
虽然巴塞尔对于中国艺博会来说,曾经是一个希望企及的梦想,但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艺博会越来越理性地感到“巴塞尔”之梦依旧十分遥远。在发展的最初阶段,中国各类艺博会只有细分市场份额,才能在有限的空间中找到自己的生存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