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汲古阁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0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68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北京-西城
您所在的位置:汲古阁>画廊动态>正文

漫话“省油灯”

2011-04-15 10:57:56          

  民间俗语有“某某人不是一盏省油灯”的说法,可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省油灯”这种实物,南宋陆游的笔记中就曾对四川出产的省油瓷灯加以详细记载。笔者在浙江省博物馆参观时,陈列青瓷中亦见有元代龙泉窑杯形“省油灯”。这种匠心独具的民瓷产品以前多现身于南方古窑场。日前,笔者有幸在西安的藏友处见到一件金代黑瓷省油灯,北方地区是否生产过省油灯的疑问已经迎刃而解。      这件黑瓷灯呈碗状造型,圆唇、浅圆腹,圈足。口径10、底径5.4、圈足宽0.6、通高5.5、厘米。此灯口唇丰厚,器型朴实耐用,口沿上有三处涩胎凹痕,可供放置灯捻之用。口沿下有兽口形注孔,与夹腹空隙相连通。底足的时代特征明显,圈足内墙斜削,外底中心略凸起,即俗称的“鸡心底”。灯内施满釉,釉色黑亮深沉,外壁施釉不及底,胎色微黄,胎土较细腻,但颗粒度稍粗一些。其底足和胎釉特征与耀州窑金代至元初的器物完全相同。   在制作方法上,这件省油灯可能是先拉制出一件碗形器坯,在碗沿上挖出半个小圆孔,再制作一件口径相同的瓷盘,将半干的碗盘坯泥沾合在一起,修出注水口并捏塑兽头形装饰,最后上釉烧制而成。捏塑出的兽头口唇突出,高鼻,小圆眼,头顶两侧贴弯曲双角,颌下有对称八字形长须。类似的兽头状流器物曾见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近年征集品,该件黑瓷兽头流壶被定为金代器物,此两器胎釉相近,口流部捏塑的兽头装饰大致相同,证明了此件省油灯亦应为金至元初的器物。   这种夹腹中空的瓷灯在古代也被称为夹瓷盏。其使用原理是在夹腹中注水以冷却油温、减少蒸发,从而达到省油效果。我们试着把这件黑瓷省油灯沉在水里,由于只有一个注水孔而无通气孔,需1、2分钟才能灌满夹腹,但灌满后倾斜灯身亦不易洒出,倾斜45度以上水方能流出。   陆游《陆放翁全集·斋居纪事》(汲古阁本)曾记述:“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      他在《老学庵笔记》中也写下:“《宋文安公集》(指宋白,五代至北宋初人)中,有省油灯盏诗。今汉嘉(今四川雅安)有之,盖夹灯盏也。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邵公济牧汉嘉时,数以遗中朝士大夫。按文安尝为玉津令,则汉嘉出此物,几三百年矣。”      在距邛窑很近的雅安迄今未发现古瓷窑,陆游记载的宋代四川汉嘉省油灯,很可能为邛窑产品。邛窑地点在四川邛崃南河乡十方堂,与县城隔河相望。其烧瓷历史的上限为南北朝,唐代兴盛,宋代衰落,解放前窑址曾遭到地方军阀盗掘,20世纪70、80年代曾由地方文物部门予以调查。1984年,在十方堂古窑址中曾出土过比较完整的青瓷省油灯,造型为壁底浅腹碗形,器壁为夹层,外壁中部有小圆孔勾通里外,内壁有弓形梁。灰白胎,绿釉。口径12、底径5.2、高4厘米。此外,四川大学博物馆也收藏有多件邛崃窑青釉省油灯,可惜均非发掘出土品,而是20世纪30-50年代原华西大学通过调查征集,收购得到的。四川大学陈德富先生曾对它们注水置油,在不同的季节和气温中进行了测试,大都获得了较为明显的省油效果,平均省油8-14%,个别可达到20%,夏季里的省油效果比较明显。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综合性窑场,而瓷灯始终是该窑的主要产品之一。辽宁省北票辽墓中曾出土过一件青瓷摩羯灯,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这件青瓷摩羯灯是北宋时期耀州窑的产品,起初人们把它定名为飞鱼形砚滴,由于摩羯鱼腹部被分隔成两部分,中国历史博物馆孙机先生考证它应是一盏省油灯,前半部储灯油,后半部贮水,利用水的冷却可达到省油效果。   耀州窑在历史上曾烧造出很多构造奇特的产品,如陕西彬县发现的青瓷倒灌壶就是该窑五代至宋初产品。而黑釉瓷作为该窑场的主流产品,在耀州窑烧造时间最早、生产时间最长,从唐代至明代一直都有烧造,其数量仅次于青瓷,而且曾烧出很多造型新颖的器物,如被誉为耀州窑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唐代黑釉塔式罐。造型独特的黑釉器还有如意云头面双力士座枕、单力士座枕、兽面车轮枕、四连环枕等,它们造型新颖、构思巧妙,均为唐代黑瓷佳作。到了金元时期,黑瓷仍是耀州窑的主流产品,并在黄堡窑场以东的陈炉镇一带多有烧造,1984年陈炉中学操场曾发现过元代窖藏,一次就出土三十余件元代黑瓷(现收藏于耀州窑博物馆)。在这种背景下,耀州窑制瓷匠师在金代烧造出当时流行的省油灯亦是不足为奇。   最后,笔者再想谈上几句,为什么构造奇特的夹腹省油灯在历史上没有广泛流传,在元代以后就销声匿迹了呢?从民瓷灯具的发展看,很可能是明代开始流行的壶形瓷灯取代了它。   景德镇明清时期流行的瓷灯多作壶形,被称作“书灯”。“书灯”这一称呼在元代就已出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明宣德官窑烧制的青花壶形书灯,通高12.7、口径3.6、足径4.6厘米,通体描绘青花花草图案,腹上书写“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横款。此灯制作精巧,造型为一扁腹小壶,立于托盘之上,灯捻从壶口放入油壶里,由于带有壶盖,油料不易挥发,从而达到了美观、实用、省油、清洁的效果。   而宋元时期的夹腹省油灯,制作费时费工,灯油在敞开的瓷盏中也比较容易挥发,虽然在夹层中注入冷水,“每夕一易之”,但节油效果一般仅有百分之一、二十;而明代开始出现的壶形瓷灯,灯油在相对封闭的壶体中很难挥发,效果优于此前的省油灯,因此敞口的夹腹注水灯必然趋于消亡,最终被节油效果更佳、制作和使用更为简便的壶形瓷灯所取代。   在陕西清代至民国的民瓷产品中,很流行这种改进的壶形省油灯,并演变出壶形灯(陕北称“麻油灯”,主要以蓖麻籽油为灯油)、鸡娃灯(渭北地区用作煤窑矿灯)等不同造型,有的壶形灯只设一处开口,在瓷盖中央开小孔以放置灯捻,甚至还出现一种俗称为“闷灯”的瓷灯,造型类似扁鼓,在灯面上仅留有黄豆大小的两个小圆孔,灯沿处为放捻孔,中部为注油孔,民窑工匠就是用这种封闭灯腹并缩小注油孔的办法,制作出了效果更佳的省油灯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