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朱屺瞻艺术馆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1.9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29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上海-虹口
您所在的位置:朱屺瞻艺术馆>画廊动态>正文

当代艺术领军人物谈市场

2011-04-15 11:02:17          

  前日,以创作“青春残酷绘画”见长的艺术家赵能智在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举行了新作个展“换形”。记者在画展上巧遇前来捧场的当代艺术领军人物张晓刚。他就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上掀起的“人脸”热,向记者发表了自己独特看法。   拍卖只是一场游戏   张晓刚于上世纪90年代创作的“大家庭”系列油画,在拍场以破竹之势屡创新高。其作《大家庭系列第十五号》在今年苏富比香港秋拍中以874.4万港元的成交价,打破了春拍时其在纽约苏富比创下的个人纪录;紧接着,另一幅“大家庭系列”油画以76.96万英镑的价格(按目前汇率相当于人民币1133万元)在佳士得纽约秋拍中成交。   对国内许多藏家而言,他们并不看好当代艺术在拍场上的成绩,认为当代艺术仅仅满足了西方收藏家的口味,在国内市场无法真正形成收藏市场。对此,张晓刚指出,这只是收藏家之间的一场游戏,与艺术家无关,“作品在市场上迅速被接受、炒热,这对中国艺术家而言是从未遭遇过的,因此也无法对此进行判断。”   一边是作品在拍场上的飙升,一边是作品在学术界的褒贬,张晓刚表示:“这是不同的艺术观念造成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由于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良好势头,很多人更愿意用市场的角度去看待当代艺术。”   人脸成流行符号   张晓刚以表现历史集体记忆的人物肖像为主的“大家庭系列”油画,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上掀起了一股所谓的“人脸”热,大小拍卖行内随处可见以人脸为题材的创作。   “的确有很多人在画‘脸’,这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符号。”张晓刚表示,“但问题在于像赵能智或是我,画脸的时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艺术品市场根本还没有起来,这和现在一些人开始画脸是两回事。”张晓刚指出,中国艺术家不约而同选择以人脸作为创作题材,是有其必然背景的,“罗中立画《父亲》,将农民的脸放大,是有双重涵义的;而我们那一代人选择画脸,则是对过去文化的反思和嘲讽;到了赵能智这一代人,他们更多的是通过一张脸来表现内心的感受、是自我内心的写照。”   现在,张晓刚的创作虽然也有‘大家庭’灰暗模糊的影子,但已经不再是历史集体记忆的关注,而更彰显自我和个性。“绘画技法对我而言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不是成熟艺术家所要关心的问题。我更关心的是包含技法、艺术风格等在内的绘画语言,以及观念本身。”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