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前波画廊(纽约)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0
  • 印象:
    确定
  • 经营时间:
    25年
  • 展厅面积:
  • 地    区:
    国外
您所在的位置:前波画廊(纽约)>画廊动态>正文

中国当代艺术令西方“发烧” 出现中国油画热潮

2011-04-15 11:02:41          

  海外著名画廊占了80%的首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将于4月22日至26日在中国国际科技会展中心举行。如此之多的韩、日和欧美画廊来华参展,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搜罗优秀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   显然,中国当代艺术和当代艺术家在西方已经受到了一定关注与欢迎。那么是什么样、什么风格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和当代艺术家引起了海外画廊对中国的兴趣呢?记者走访了有关专家。   日美画商已靠中国艺术赚钱   参加本次画廊博览会的国际知名画廊中,有很多都已经成功地代理了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据首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执行总监董梦阳介绍,曾推出过“物派”等日本重要当代艺术流派的日本资深画廊——东京画廊,非常关注中国的当代艺术,曾代理了中国的徐冰、蔡国强、隋建国等艺术家的作品,目前更将其分支机构开设到中国境内。美国纽约地区最有名的专门代理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的前波画廊,定期举办中国艺术家刘晓东、徐冰、吕胜中等人的作品展,还和美国主流媒体、重要美术馆合作,扩大了中国当代艺术在美国的影响。   欧美出现中国油画热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博士赵力介绍说,美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欧洲是经济发达地区。但欧美前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趋缓,造成居民收入增长减缓和失业率升高,影响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欧美艺术品市场的不景气是否会减缓中国油画市场的进一步国际化呢?是否会影响海外对中国的油画做出积极的反应呢?不少人有过这种担忧。然而情况恰恰相反,在欧美倒是出现了中国油画热的征象——欧美大宗买家不断涌现,欧美专业经营机构大举介入。   法国收藏家认准中国油画   记者了解到,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在瑞士、德国、比利时、美国、英国、法国已具有了一定的市场。赵力博士举例说,让-马克·德克洛破是法国第一个从事中国前卫艺术收藏的,其中中国当代油画无疑是其收藏的主项。1991年他开始购藏中国当代油画作品,并随着深入中国内地的考察、与中国内地艺术家的亲密接触,他在10余年间投资金额逾百万美元,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规模已达150余件,对于王广义、余友涵、李山、刘炜、张晓刚、蔡锦、方力钧等人的作品皆有涉猎。其中以架上油画为主,堪称法国收藏中国油画第一人。随着让-马克·德克洛破“接触到中国当代绘画的多样面貌”,而被“从中感受到一股锐不可当的清新活力”所吸引,于是更年轻一代的谢南星、郭伟、陈文波、杨少斌等人的作品也进入了其收藏行列。   让-马克·德克洛破在2000年接受《CANS》杂志采访时曾说:“我不是只想从商业上获取利益,我看到了一个丰富的艺术创造的年代。今天中国当代艺术所展现出的爆发力、品质和多样性,可媲美20世纪初的欧洲现代艺术,是中国艺术史发展的关键时段。这一切都让我感到参与其中尤其兴奋而激昂。”   瑞士前驻华大使建“收藏帮”   瑞士前驻中国大使、实业家尤里·西捷收藏了逾百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上千件艺术作品。在任驻华大使期间,尤里·西捷对中国艺术作品进行了充分的、近距离的观察。他说:“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艺术对我来说,从美术史的角度审视很有意义。但以西方眼光来看,作品本身还不是很吸引人。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觉得中国的艺术开始越来越有意思,特别是对一个来自当代艺术圈的人来说。这时我才开始收藏。”四年的北京长驻是尤里·西捷收藏里程中的关键时期,“我不记得有多少人来过我家,但在中国,我至少访问过300位艺术家。”尤里·西捷肯定地说。   尤里·西捷似乎不满足于收藏。2000年他创建了中国当代艺术奖,这是一个资助中国艺术家创作并逐步走向国际舞台的专门奖项,虽然到目前为止尤里·西捷是该奖项惟一的赞助人。尤里·西捷不无期待地说:“我希望它成为对中国当代艺术家们最重要的奖项。”在尤里·西捷的带动下,瑞士也已经形成了一个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固定圈子,在业内有所谓“瑞士帮“之称,尤里·西捷则被冠以“帮主”头衔。   收藏家向画商转型   赵力博士说,让-马克·德克洛破已一步步地从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家变成身兼收藏家、策展人、画商的“多面手”。1999年初让-马克·德克洛破成为法国顶楼画廊的合伙人,并制定了三年计划,要每年推出三到四档中国艺术家展览,为艺术家制作出版物,同时安排艺术家来法与当地的评论界、收藏圈进行更多的接触与联系。目前仍以中国香港为桥头堡,不时往返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法国和世界各地的让-马克·德克洛破,已把加强中国艺术与西方收藏圈间的交流和沟通作为当务之急。   西方画廊也起“中国热”   在西方艺术品收藏圈形成“中国热”的同时,欧洲艺术品市场也纷纷打起了“中国牌”。在纽约、伦敦、巴黎,一些画廊已开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代理名单上也已添上了一两位中国艺术家的名字,如纽约的杰克·蒂尔顿、麦克斯·普罗特斯、霍利·所罗门、杰弗瑞·德奇画廊,巴黎的“法国走廊”、甜点期间画廊,布鲁塞尔的罗尔多普·简森画廊,瑞士的艺术与公众、艾丝·梅尔画廊等。更有的已经直接打出了“专营中国当代艺术”的旗号,如纽约的艾森·科恩画廊,巴黎的顶楼画廊等。   2000年,纽约杰克·蒂尔顿画廊举办了青年油画家刘炜的个展,之后又陆续邀请了一些中国艺术家出展。负责人杰克·蒂尔顿表示,目前在纽约的华人艺术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当代油画展已经引起了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收藏家的数量有所增加,但大部分的资深收藏家仍抱观望态度。   中国画家成批受代理   董梦阳说,受到海外画廊关注的艺术家有一大批,这预示着中国当代艺术将整体被西方的艺术代理商接受。   对于受到西方代理商青睐的中国现代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赵力博士介绍说,方力钧、张晓刚的作品被美国的麦克斯·普罗特斯画廊看中,麦克斯·普罗特斯画廊曾经以个展的方式推出过他们的作品。谢南星、邱世华、庄辉、王晋、杨少斌、周铁海等与瑞士琉森的艾丝·梅尔画廊有合作关系。1999年,艾丝·梅尔画廊在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上推出了五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受到好评;2000年又以50%的展期用于举办其代理的中国画家的个展与联展。   记者还了解到,四川油画家张晓刚得到了法国资深画廊——巴黎“法国走廊”的青睐,作品被长期代理。还聘请中国的程昕东担任这家画廊亚洲部的总经理,并且已经将中国当代艺术作为多元化经营的一部分纳入到画廊整体规划中。这家画廊的负责人马丁表示:“尽管中国前卫艺术已成风气,‘中国’这个标签也绝不是我们引荐艺术家的惟一考量。由于画廊主要针对法国的大收藏家,这些收藏家本身是真正热爱艺术的,并非只考虑投资。”   被比作“中国概念股”   赵力博士认为,很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的海外画廊,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价格也非常看好,认为是国际艺术市场中最有潜力的部分。大家都用“纳斯达克上的中国概念股”,来比喻中国当代艺术品对于国际艺术收藏界的吸引力。法国的“法国走廊”画廊也对中国艺术的未来性持乐观态度:“将来绝对会有中国艺术家的作品继续被收藏,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艾丝·梅尔画廊的负责人则表示,欧洲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收藏很不均衡。瑞士的收藏氛围奇佳,而画廊在德国市场的开拓就明显困难得多。但他又说,这只是时间问题,因为介绍中国艺术需要很多的说明、解释工作,以获得收藏家的信任。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