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推荐作品
天羽画廊
积分:0
加关注
  •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9.5
  • 印象:
    拍卖
    确定
  • 经营时间:
    23年
  • 展厅面积:
    530平米
  • 地    区:
    河北-石家庄
您所在的位置:天羽画廊>画廊动态>正文

生存的风景——祁海峰的油画展

2014-02-27 08:58:34          

青年画家祁海峰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在这所由蔡元培倡立、林风眠、潘天寿等任校长,历史悠久、中西学术基础深厚的美术学院里,祁海峰受到严格的基础训练和广泛的人文教育,这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潜在而又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他在古典人文主义传统的基础上所展示的系列现代图像。

 

所谓古典传统,一方面是指祁海峰坚持了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人文主义对人的尊重与赞颂,这体现为祁海峰作品中人物的形象以裸体为多,他们是超越时代的人类的象征。另一方面,祁海峰又大量吸收了中国民间艺术的传统,在强烈的色彩与古老的山村背景中,展示出一派苍茫大地的东方风景。但这种风景不具有独立性,它作为这块土地上生存的人们的环境,喻示了民族生存的艰难现状,是这块土地的古老与渴望变革的象征。这使得祁海峰的创作,很快越过了学院主义的写实主流,进入了一种与中国乡村与民间相关联的象征主义境界。这种象征主义因为祁海峰的知识背景与兴趣的广泛性而富于强烈的梦幻色彩,从而在90年代后期进入有中国特色的超现实主义表现。所谓现代图像,是指祁海峰笔下的超现实主义画面,因为反映了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人的迷茫、困惑、思考、奋进,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可以视为与都市绘画相辉映的中国底层文化变迁的图像标本。

 

90年代后期的《红色涌动系列》为例,在他的画中,总有具有坚定的目光的青年女性昂首在空间中前行,在她们的身后,青年男子奋不顾身,争相向前。这使我们想到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祁海峰在写实性的人物形象描绘中,显示了他的内心深处的浪漫主义激情。这种激情由于祁海峰日常生活中的理性与节制而在画布上获得了更为强烈的宣泄。在《红色涌动系列·傩》一画中,祁海峰借春节社火的民间队伍描绘了疾速奋进的人群,天空中有黄色的长龙,有民间年画中诸多的各路天官与保护神,在遥看着他们的子孙。在祁海峰的许多作品中,都有着穿行于人群与景物之间的红布交织成奇异的场景。这红布如云似水,是龙的意象的延伸,它在天地三界之间回旋奔腾,不仅帮助了祁海峰完成他的画面的构图,更象征了一种绵延无尽的民族的生命力,如同九曲黄河在中国的山川大地上写下的庄严旋律。

 

在祁海峰的作品中,人物有一种遏止不住的勃勃生机,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活力。他们在不同的空间中以自由舒展的姿态获得连接与升腾,并且向着画外的空间无尽延伸,祁海峰再一次确立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性的力量,这种力量在不断的重复与波浪般的回旋涌动中,成为不可抗拒的必然性的隐喻。

 

进入新世纪,祁海峰的艺术眼界因为多次出访欧洲而得到开阔,对于中国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过程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带来的伤害表示了极大的关注,而以《逝去的风景》系列最具代表性。祁海峰在这个系列中描绘了城市作为现代风景给当代人带来的强烈冲击,这种冲击不仅表现为城市的拆迁与变化,也表现为人的心理状态在环境剧变下发生的分裂与困惑。祁海峰作为一个艺术家所具有的悲天悯人的人文主义情怀在这里获得了视觉形象的升华。这种人文情怀在三联画《逝去的风景》中得到十分贴切的表现,那条在空中飘浮的鱼和峡谷中盘旋向下张望的白鹰,是艺术家内心强烈情感的写照,它再一次确立了祁海峰在风景中表现人类生存处境的独特艺术语言。他的艺术也由此完成了从超现实主义的象征到表现主义的转换,他的油画语言也更为自由,笔触更富有节奏与力度,对观众视觉的冲击力更为强烈。

 

城市在祁海峰的笔下已经转换成为包围与禁锢的物质符号,那些写实性的人物形象为城市的建筑所包围,其中暗含了超越与拯救的强烈意念。而《水鸟》一画则具有很强的现代性的反思色彩,人如何与动物共处生存的空间?这些陌生处所中的异在身体,表达了一种可以意会的自由意识。祁海峰赋予这些人物以宗教般的执著,从而抒发了他内心深处久已积蓄的渴望。

 

从一开始,祁海峰所关注的就不是个体的人,而是中华民族的生存境遇,无论他描绘的是平原上的农民还是城市中的孤独个体。对于祁海峰来说,个人的悲欢离合在历史的重大变迁和日常流逝中转瞬即逝,只有那些不断变幻的城市风景,显示了当代人的内心世界,凝视这些即将逝去的风景,就是与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记忆相遇。

 

祁海峰不是那种改造社会的知识分子,他更为关注的是自己独立的精神探索和艺术创作,虽然他对都市生活的激烈变化和世俗化的文化平庸,具有一种强烈的批判激情。在与生活保持距离的同时,他潜心于自我的人格完善和艺术探索。正是在这种执著的精神自救之中,我们感受到都市风景变迁中的艺术家的独立人格,它将引导我们关心人类与大地的某种永恒性的关系,将自己的精神视野扩展到21世纪人类生存的风景之中。

 

                                                            2005.8.21.

 

殷双喜  博士、艺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副主编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