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质:
-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7.7分
- 印象:
- 经营时间:
- 展厅面积:
- 地 区:广东-广州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是否持续火热,或是有泡沫化的风险?伦敦苏富比6月21日「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岳敏君的一幅《罗马教皇》(1997)以2,148,000 英镑高价成交,传达市场坚定的信号;此外,今年国外一些重要的大画廊如纽约的Zwirner&Wirth纷纷开始代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还有一些海外重要艺术收藏基金如法国Pinault基金会,也都表示要开始建立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收藏……这是中国当代艺术越来越走入西方主流艺术收藏市场的好消息;但另一方面,各大海外艺术博览会却又不时出现业界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负面耳语。这一矛盾现象令人费解,也让人警觉,大量新鲜资金的持续进场能不能证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仍将持续成长?
为什么在巴塞尔找不到中国明星作品?
今年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Art Basel)上,权威的伦敦《艺术新闻》(The Arts Newspaper)在特刊头版上登了张晓刚一幅作品图片,陪衬着醒目的一条新闻「为什么在巴塞尔找不到中国明星的作品?」尖锐地碰触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在第一市场上遇到的难堪处境。巴塞尔今年虽不缺乏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然而拍卖市场上最走红艺术家的作品却凤毛麟角,张晓刚的作品则一幅也没有。在回答此一发问时,参展的中国艺术档仓库(CAAW)的麦勒(Urs Meile)坦言,包括张晓刚在内的中国第一代成名当代艺术家都尽量绕过画廊系统,自己直接经营。另外一家德国画廊也直言,一些中国艺术家打乱了国际画廊代理的行规并且开价极高,不少中国艺术家还直接与拍卖行进行交易,刚画出的作品就送进拍卖行,这让画廊代理中国艺术家显得困难重重。
经营已成名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对画廊来说压力沉重,但经营年轻艺术家也不轻松。广州维他命艺术空间近两年步入国际艺术市场,2006年被邀请参加伦敦的「斐列兹艺术博览会」(Frieze Art Fair),今年又通过了巴塞尔严格挑剔的筛选,带着艺术家郑国谷和曹斐的作品在「艺术宣言」(Art Statement)和「艺术无限」(Art Unlimited)两个场地展出。维他命负责人张巍,在谈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时认为,现在对艺术家创作的挑战是如何更加清楚认识艺术市场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在中国,艺术家是否成功的评判标准是基于在市场上的表现,这样艺术家的创作很容易不知不觉地被市场所引导,从而减弱了艺术的实验性和对艺术的追问。从全球的视野切入艺术市场,艺术市场具有多种层次和复杂性,例如通过收藏或者资本的手段作为一个平台,使艺术可以在更广泛的社会空间中拓延,而资本并不是最终的目的。但目前在中国的市场表现出来的状况还很单一,就是一个市场指数。艺术作品首先不仅仅是一件商品,最重要的它是艺术,它的社会性要远远重要于一个商品。而画廊的功能,不仅仅是能够进行商业买卖,更重要的是如何能把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在不同的社会空间中进行传播和交流。维他命认为在目前的阶段,这是画廊方面一个很重要和迫切的工作。
由此看来,在市场极好的表象下掩盖的是纯粹艺术创作渐乏的危机。对于正在向上发展的如维他命画廊来讲,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定位不是市场上谁能卖出高价,而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的艺术原创精神;但是在市场代表一切的风向下,画廊的前途似乎也笼罩在一种未明的忧虑中。
希克:市场需求膨胀吞噬当代艺术创作
希克(Uli Sigg)响应笔者提到业界对中国当代艺术创作质量下滑的疑虑时,慎重地答道,从广义角度讲他认可这样的看法,与1980、1990年代比起来,目前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受艺术市场的影响较大,但他强调,最好的艺术家是不会因这些外界因素所扰,而会持续他们的优秀创作。希克认为从艺术发展史看,精彩的当代艺术产生于艺术家个体,及与社会发展的不断冲突、反思和抗衡之中,艺术家与人文知识分子一样是及其敏感和清醒的。1980、1990年代的中国处在一个特殊的文化社会氛围中,一些艺术家开始他们的地下前卫艺术创作,用艺术表达个体经验、诉说他们的观察和思考,在这样的个体与外界的抗衡中,孕育出了一批最优秀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但遗憾的是,这样的活力后来逐渐消失了。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当代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这几年对于当代艺术品的需求和购买力突然膨胀,这股强大的力量快速吞噬掉新鲜刚出炉的当代艺术。很多西方艺术家对于市场压力已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对它也有预防能力和对付方法,而中国艺术家正初次经历着这种极为刺激的市场时代,可以想象到他们所受到的冲击。一些年轻的中国艺术家,总在好奇地观察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艺术。所以我们看到另一种艺术家在中国出现了,他们更加容易适应环境和市场的变化,不再要求自己非要寻找独特的表达语言,他们需要的是快速成为今天当代艺术市场「亚洲现象」中的一员,这造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创作越来越明星化和模式化的一种趋向。
问到希克现在是否还在继续他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时,他笑着说,在目前这样一个状况下,他更倾向于和艺术家一起发现、讨论有意思的中国现象和话题,一起主动参与作品创作。同时,他强调,艺术界今天正在发生权力转移,即策展人、美术馆的昔日权威在悄悄地被市场取代,拍卖行越来越介入这种权力,间接影响艺术的发展。
修曼:艺术复制成功模式将冷却收藏兴趣
来自澳洲雪梨的修曼夫妇(Brian and Jean Sherman)是最早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的重要藏家之一,谈到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泡沫问题时,珍.修曼说,目前的确出现了危险的价格飙升趋势,但泡沫会不会爆裂,其中影响因素又比较复杂。比如说,全球不断有新藏家和买家进入收藏市场,新资金的注入会延迟泡沫的爆裂。她提到在市场有着巨大风险的时候,实际也是大浪淘沙考验艺术家的时候,好的艺术家一定会留下来,绝不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她也观察到,中国第一代政治波普艺术家在海外取得成功后,至今中国年轻艺术家还在重复运用一些红色文革和****形象的变形符号,试图延续上一代艺术家成功的模式进行创作,对于了解中国的收藏家来说,这些作品已很难列入他们的收藏兴趣名单。
她一开始先一个澳洲原住民当代艺术市场为例(注),1990年代初,佳士得拍卖行首先开启了澳洲原住民艺术专拍,使原住民艺术迅速成为收藏市场上的新秀,成名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在几年时间内升得令人咋舌。市场的巨大成功促使其它原住民艺术家进行雷同的创作,结果冲击了市场,使海外藏家冷却,进入理智的收藏阶段。她再三强调,中国当代艺术的继续发展,还要靠优秀策展人在全球积极推动和中国国内艺术基金的大力支持。
海外拍场将弱化「中国当代」回归「亚洲」概念
在近两年中,一些大型国际拍卖行先后在纽约、伦敦、香港和巴黎开设「中国当代艺术」专拍,将推动中国当代艺术放到拍卖行国际战略中的一个重要位置。一般中国专场要征集120件到150件左右的拍品量,每个拍卖行大致一年组织两次;虽然市场好,但几个拍卖行同时征集作品,货源有限,竞争压力非常大。而且一些大甩卖行为了拍出比较好的成绩、巩固扩大中国艺术家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倾向把征集到的中国第一代成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转出中国专场而放到和西方著名现当代艺术家如沃荷(Andy Warhol)、李希特(Gerhard Richter)、培根(Francis Bacon)等的「当代艺术」专场。这些因素使一些海外中国当代艺术专拍场渐显拍品的参差不齐,与盲目匆忙地推介新艺术家的倾向,因而影响到专场拍卖效果。
另外,由于中国第二、三代艺术家正处于成长阶段,其海外知名度目前还比不上第一代成名艺术家,尤其很多年轻艺术家的学术推介工作还欠火候,收藏家对他们的了解认识并不充分,让人感到这样的中国专场有「速成」的倾向,不够专业。在这些压力下,一些拍卖行很可能会考虑今后逐渐弱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强调,而回归到「亚洲」概念或是拓展至更丰富的领域和地区,比如最近十分活跃的韩国、印度、中东当代艺术品等。
注:澳洲的土著艺术在1989年由法国策展人马尔丹(Jean-Hubert Martin)在巴黎庞毕度中心组策划的「大地魔术师」——一个综合后现代艺术展中初次于西方亮相,遂引起西方艺术界的浓厚兴趣。